極光: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雙11報告

2020-12-09 科技快報網

極光(Aurora Mobile,NASDAQ:JG)發布《2020雙十一電商行業研究報告》,從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及電商細分行業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雙十一電商行業的方方面面,展望電商行業發展前景。

極光觀點:

1. 雙十一期間人均裝載4.2個購物app,跨平臺買買買成為人們「剁手」時的主流消費習慣;

2. 相較於往年,電商行業雙十一期間活躍度整體僅有小幅提升;

3. 電商行業雙十一活動期間新增用戶日均達2500萬左右,新增用戶主要來自於下沉市場;

4. 直播有效縮短B端與C端間的鏈路,賦能傳統線下實體經濟,推動著傳統製造業迭代升級,同時能有效打通流量池,實現流量復用與品牌長期服務。

一、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

2020雙十一購物節重大意義

疫情後的雙十一對於電商行業意義非凡,消費需求爆發疊加商家復甦焦慮,平臺競爭白熱化。

雙十一作為疫情之後全球最大的消費季,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商家或者電商平臺而言,均具有重大的意義。疫情後消費需求持續釋放,商家期待雙十一拉動上半年萎靡的銷售業績,且更多平臺玩家入局,行業形成大混戰,特別是爭奪直播新戰場。

2020雙十一購物節定位轉變

依託強大的流量吸附力,雙十一不止是打折促銷的陣地,更升級為品牌聲量的「放大器」。

雙十一補貼空前,方式趨於「簡單粗暴」,天貓補貼翻倍,京東推出頭號補貼和雙百億補貼,蘇寧易購補貼主打線上線下商家和大牌商家。雙十一依託於強大的流量吸附力,逐步升級為品牌新品發布主陣地,今年電商平臺迎來新品大爆發,越來越多品牌選擇雙11期間發布新品。

2020雙十一購物節創新模式

「短視頻種草+直播收割」創新模式成為雙十一最大亮點,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消費體驗。

相比於傳統營銷模式,「短視頻+直播」形式更能夠有效建立博主/主播與買家粉絲之間的情感聯繫與信任感,基於此博主/主播能極大激發消費欲望,同時幫助消費者做出購買決策,大大提升商品的轉化效率。「短視頻+直播」相結合形式一方面推動傳統電商和內容平臺的合作,另一方面也促進電商平臺探索內部功能模塊的創新和迭代。

2020雙十一購物節渠道變化

雙十一電商平臺營銷策略更加凸顯全渠道融合,線上線下聯動更為深入。

相比於以往雙十一活動,今年更加突出線上線下聯動,全渠道融合力度大幅提升,比如支付寶新增「數字生活平臺」角色,打造吃喝玩樂第一入口,而京東全球熱愛季統一線上線下價格和服務質量等。全渠道融合的價值是為用戶打造了統一消費入口,聯動新資源,服務於多元化場景,以數位化方式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創造全新消費樂趣。

2020雙十一購物節營銷創新

在營銷創新上,今年重點以延長活動期限、完善直播生態鏈和優化消費體驗助推購物狂歡。

在線上流量漸趨飽和,以及上半年商家大幅虧損的狀態下,電商平臺普遍選擇延長購物節時間,或者分兩輪銷售,給商家更長的銷售時間。直播作為今年營銷方式的重頭戲,電商平臺創新性以主播為聯結,為消費帶來更優的消費體驗,也推出更多的激勵政策以完善直播生態鏈。

二、2020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

跨平臺購買成為主流消費習慣

雙十一期間人均裝載4.2個購物app,跨平臺買買買成為人們「剁手」時的主流消費習慣。

電商行業活躍度整體小幅提升

行業整體活躍度較往年有所提升,提前出現小高峰,但11.11當天的活躍度同比增長放緩。

今年雙十一從10月21日正式開啟,電商行業DAU均值超過2019年和2018年同期水平,但相比起2019年較之於2018年的大幅增長,今年行業活躍度的提升有所放緩,電商行業整體已趨於飽和。11月1日迎來了第一波「付尾款」,當天DAU均值達到5百萬的小高峰,成功提前預熱,貢獻一波銷售熱度,隨後幾日的活躍度也有波動。雙十一後期,DAU的增長幅度放緩,今年11月11日當天DAU的同比增量為30萬,遠低於2019年11月11日當天的同比增量320萬。

新增用戶主要來自下沉市場

今年雙十一對拉新用戶的貢獻作用依然巨大,在線上電商用戶趨向飽和之時,雙十一新增用戶主要來自於下沉市場。

直播成為提高轉化率的新工具

作為今年創新營銷工具,直播不僅有助於吸引流量,且相比傳統模式,更能提升營銷轉化率。

與傳統電商店鋪6%-8%轉化率相比,利用直播帶貨,轉化率能上升2-3倍,整體達到20%左右。直播帶貨依託自帶流量的知名主播,單場直播轉化率也能保持在12%-16%以上,營銷模式更貼合用戶需求。

早、晚高峰是用戶消費活躍時段

晚上20-22點是多數平臺用戶「剁手」的尖峰時段,拼多多尖峰時段還出現在早上8點。

雙十一期間,傳統電商平臺(如淘寶、京東、蘇寧)用戶使用峰值主要集中在上午10點及晚上20-21點。拼多多的用戶活躍時間段出現三個峰值,分別是早上8點,中午12點及晚上20點,拼多多用戶傾向在碎片時間進行「剁手」。

低線城市用戶消費需求提振

雙十一活躍用戶下沉城市均衡參與剁手,因渠道下沉疊加消費力提振,低線城市消費需求釋放。

以頭部電商為例,雙十一期間新一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的活躍用戶數量比例相對較高,下沉市場成為活躍用戶主要來源。小紅書在新一線及三線城市中活躍用戶比例最高,分別達到22.7%和20.1%,但小紅書在低線城市的活躍用戶比例有所下降。拼多多的活躍用戶明顯向三線、四線及五線以下城市聚集,下沉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雙十一用戶評論聚焦直播帶貨

得直播者得天下,直播引領今年雙十一熱門話題,成為今年雙十一最重要的輿論熱詞。

直播是今年微博十大熱門話題及十大熱詞之一。直播的資訊關注度,包括網民資訊指數和媒體指數,都較往年大幅躍升,直播成為本年度最炙手可熱的話題。

三、2020雙十一電商細分行業分析

直播電商行業雙十一數據表現

受今年雙十一分兩輪銷售的影響,直播電商行業在10月31號和11月10號出現兩個小熱潮。

由於今年雙十一分為兩輪預售,淘寶雙十一直播數據呈現兩個小高峰,時間點均為尾款的前一天,包括10月31日和11月10日。淘寶直播在10月31日和11月10日不僅迎來了雙十一期間當日觀看次數的小高峰,也是雙十一期間主播吸納最多粉絲的重要時刻。

直播電商行業各細分品類數據表現

傳統電商場景裡較冷門的品類,在直播電商中煥發新生機,突破客單價和受眾門檻傳統限制。

由於直播能更好展示商品特性和功能,且主播能有效傳達品牌價值,有效激發消費欲望,即使是傳統電商較冷門的品類,比如客單價比較高和受眾門檻較高的珠寶和手錶,在直播電商中也成為受歡迎的品類。目前彩妝和服裝、美食以及其他日用商品是直播最受歡迎的品類。

直播電商帶貨銷售額和粉絲價值

淘寶薇婭和李佳琦佔據直播帶貨銷售額榜首,但蘑菇街兩大主播粉絲價值遠超其他平臺主播。

由於商業模式的區別,各平臺直播關注的重點有所側重,淘寶更注重店鋪和商品的全面豐富,更聚焦在公域流量,在帶貨銷售額相對更為領先,而抖音、快手、蘑菇街更注重達人,更聚焦於私域流量,在粉絲價值優勢上更為凸顯,目前蘑菇街和抖音相對領先,特別是11月10號數據顯示蘑菇街兩大主播粉絲價值遠超其他平臺主播。

跨境電商行業雙十一數據表現

今年雙十一跨境電商app活躍用戶量明顯較往年低,海購流量向綜合頭部平臺聚集或已成趨勢。

與以往不同,今年雙十一活動期間跨境電商的DAU一共出現三個波峰,分別是10月21號預售活動、11月1號付尾款活動以及雙十一當天;但對比前兩年,今年雙十一垂直跨境電商的DAU明顯減少。根據海關的數據,今年雙十一國內進出口的指標均較去年有增長,由於疫情的關係,電商及免稅店成為國內購買海外商品的主要渠道,因此用戶對於海購的需求實際上並沒有減少;垂直跨境電商用戶量下降的原因很可能是,近年來天貓和京東等頭部平臺的國際供應鏈愈發成熟,在速度、價格上的優勢顯著,吸引到更多的海購用戶流量。

二手電商行業雙十一數據表現

二手電商在今年雙十一出現往年沒有的流量波峰,用戶轉手/拼購預售商品或是主要原因。

今年雙十一當天,二手電商的活躍用戶出現活躍度小波峰,而從往年數據來看,雙十一對二手電商的用戶增長沒有很明顯的刺激作用。今年雙十一二手電商用戶活躍度的提升,一方面反映出用戶對於頭部電商平臺「預售+尾款」等新的促銷玩法也有自主的對應策略,二手平臺成為消費者轉賣或拼購預售商品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二手電商領域的另一頭部平臺轉轉在雙十一期間也推出對應的促銷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用戶流量的增長。

生鮮電商行業雙十一數據表現

生鮮電商在大促當天DAU同比增長11.1%,生鮮品類已成為消費者雙十一「剁手」的標配。

從近三年的數據來看,生鮮電商的DAU在每年11月11號當天均會出現小波幅的增長,而在今年的雙十一生鮮電商DAU同比增長11.1%。隨著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生鮮已成為消費者在雙十一「剁手」的又一大標配品類。

四、電商行業展望

直播電商走向精細化運營

直播成為常態化的標配營銷工具,直播電商亟需精細化運營發展,行業走向規範化階段。

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以及品牌商家採用直播手段,直播成為標配的營銷工具,競爭逐步白熱化,直播電商平臺運營亟需精細化。目前直播電商平臺運營整體較為粗放,與各利益者合作方式尚不成熟,生態鏈各環節亟需完善,未來只有精細化運營才能保證選品緊跟用戶需求、直播內容優質化,以及提升成交轉化率和全過程服務體驗。

營銷鏈路縮短,賦能傳統經濟

直播有效縮短了B端與C端間的鏈路,賦能傳統線下實體經濟,也推動著傳統製造業迭代升級。

隨著5G技術普及和直播在電商平臺的推進,未來直播會惠及更多商家與消費者,且直播的強互動性以及可視性,成功地實現商家/企業對消費需求的實時準確掌握,使得廣泛真實的消費需求直達B端。營銷鏈路的縮短,一方面重構信任機制,推動消費決策,另一方面可以倒逼上遊傳統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通過C2B實現反向定製以及新品。

直播打通流量池,實現流量復用

依託於直播與短視頻工具優勢,未來商家將更易打通流量池,實現流量復用與品牌長期服務。

直播/短視頻更適合作為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橋梁,建立商家與用戶的直接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工具,更好服務於用戶社群的運營。商家/企業對通過所謂公域流量(電商平臺/KOL等)獲取新用戶和成交,然後運營私域流量(微信生態)提升用戶整體的生命周期價值。

報告說明

1.數據來源

1)極光(Aurora Mobile,NASDAQ:JG),源於極光雲服務平臺的行業數據採集及極光iAPP平臺針對各類移動應用的長期監測,並結合大樣本算法開展的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2)極光調研數據,通過極光調研平臺進行網絡調研;3)其他合法收集的數據。以上均系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經用戶合法授權採集數據,同時經過對數據脫敏後形成大數據分析報告。

2.數據周期

報告整體時間段:2018年10月-2020年11月。

3.數據指標說明

具體數據指標請參考各頁標註。

4.免責聲明

極光JIGUANG所提供的數據信息系依據大樣本數據抽樣採集、小樣本調研、數據模型預測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於統計分析領域中的任何數據來源和技術方法均存在局限性,極光JIGUANG也不例外。極光JIGUANG依據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數據信息僅供參考,極光JIGUANG不對上述數據信息的精確性、完整性、適用性和非侵權性做任何保證。任何機構或個人援引或基於上述數據信息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所造成的法律後果均與極光JIGUANG無關,由此引發的相關爭議或法律責任皆由行為人承擔。

5.報告其他說明

極光數據研究院後續將利用自身的大數據能力,對各領域進行更詳盡的分析解讀和商業洞察,敬請期待。

6.版權聲明

本報告為極光JIGUANG所作,報告中所有的文字、圖片、表格均受相關的商標和著作權的法律所保護,部分內容採集於公開信息,所有權為原著作者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或傳遞。任何未經授權使用本報告的相關商業行為都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

關於極光

極光(AuroraMobile,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G)成立於2011年,是中國領先的開發者服務提供商,專注於為開發者提供穩定高效的消息推送、一鍵認證以及流量變現等服務,助力開發者的運營、增長與變現。同時,極光的行業應用已經拓展至市場洞察、金融風控與商業地理服務,助力各行各業優化決策、提升效率。

相關焦點

  • 雙11的「總角之年」,直播電商「硝煙」已起
    在此背景下淘寶直播MCN負責人新川表示,今年雙11,商家直播依舊是商家獲得新增量的重要方式,不光是佔比,從時長到數量,商家直播都將在今年雙11迎來大的增長,並帶動整體直播電商的新爆發。而隨著「2020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的發布,也預示著這場直播的「第一電商」晚會,將奉上一個全明星頂級嘉賓陣容、驚喜連連的全民狂歡不眠夜。
  • 雙11直播電商萬億級爭鋒:「貓狗獅拼」明槍暗戰 商家自播不輸...
    京東雙11間打造的「品牌總裁+」的大型品牌營銷場,通過「品牌總裁+平臺高管」「品牌總裁+行業專家」「品牌總裁+品牌總裁」「品牌總裁+明星」四大模式超500場直播深度觸達不同圈層消費者。圍繞著優質的「帶貨達人」,蘇寧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蘇寧雙11「全場景直播金字塔」計劃中,頂流、超級買手、IP大咖悉數到位,超5000場「達人」直播撐起了蘇寧雙11直播帶貨的半邊天。
  • 【雙11】汪涵李雪琴李佳琦被點名!雙11直播帶貨負面投訴超33萬條
    【雙11】汪涵李雪琴李佳琦被點名!雙11直播帶貨負面投訴超33萬條 化身「雙節棍」的2020年「雙11」讓男男女女紛紛變成了「吃土人」,也讓消費維權信息紛至沓來。20日,中消協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通過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極光:今年雙十一垂直跨境電商DAU明顯減少,海購流量向綜合頭部平臺...
    雙十一依託於強大的流量吸附力,逐步升級為品牌新品發布主陣地,今年電商平臺迎來新品大爆發,越來越多品牌選擇雙11期間發布新品。今年雙十一從10月21日正式開啟,電商行業DAU均值超過2019年和2018年同期水平,但相比起2019年較之於2018年的大幅增長,今年行業活躍度的提升有所放緩,電商行業整體已趨於飽和。11月1日迎來了第一波「付尾款」,當天DAU均值達到5百萬的小高峰,成功提前預熱,貢獻一波銷售熱度,隨後幾日的活躍度也有波動。
  • 「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出爐!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成最大槽點
    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一)直播帶貨:明星直播圈粉熱 刷單售假頻「翻車」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083條。每日負面信息量較為平穩,日均在12373條左右,其中11月11日輿情信息量最高。
  • 汪涵、李佳琦和李雪琴被點名,直播帶貨還「香」嗎?
    繼續不少明星帶貨翻車之後,最近,汪涵、李佳琦和李雪琴被中國消費者協會,將他們作為「經典案例」,納入了雙11消費維權輿論分析報告中。當下,直播帶貨進入多事之秋時期,面對紛爭不斷的直播負面事件,直播帶貨還能繼續走下去嗎?商家和品牌應該借勢直播風口進行突圍?
  • 直播帶貨這場風,電商的摧枯拉朽
    儘管有疫情衝擊,但靠著延長周期等方式,今年雙11再次創下GMV新高,天貓、京東兩大平臺合計拿下近8000億銷售。電商,這個線下渠道顛覆者,在寒冬裡充分秀了把肌肉。然而,在這空前高漲的數字背後,電商也正迎來新的顛覆者:直播帶貨。
  • 直播帶貨、網紅電商,全世界都在跟中國學習新營銷
    ▏中國網紅,何止粉絲這麼簡單 中國網紅坐擁龐大的粉絲,在強大流量背後,是全新的營銷方式和經濟增長新勢能。 雙十一過後,全世界都見證了中國「直播帶貨」的力量,據統計天貓「雙11」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不到九個小時,淘寶直播引導成交已破100億。直播帶貨背後,是中國「網紅」群體的不斷增長。
  • 一場帶貨破千萬的家裝直播,緣何引發直播電商行業熱議?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中國直播電商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012億元,將邁入萬億時代。從數據能得出推論:直播電商正在成為電商新的主戰場,直播電商依舊是一個有待充分挖掘的巨量市場。與此同時,過去兩年以來直播電商領域內隨著主播人群的多元化、帶貨門類的「萬眾化」讓直播帶貨整條賽道的增速趨於平穩。
  • 羅永浩「雙11」直播帶貨支付金額破億 尚緯股份「送」跌停延期回復...
    原標題:羅永浩「雙11」直播帶貨支付金額破億 尚緯股份「送」跌停延期回復問詢   今年以來,轉型做電商直播帶貨以來,
  • 遼陽佟二堡:直播帶貨拉動電商新業態
    通常5月至8月是皮草銷售的淡季,但在被稱為「中國皮草之都」的遼寧省遼陽市下轄的燈塔市佟二堡鎮,許多店鋪徹夜燈火通明,店主們在網絡上熱熱鬧鬧地直播賣貨,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直播帶貨拉動了電商新業態,迸發了新量能。
  • 「全民直播」在廈門風生水起 區長、村幹部直播帶貨
    開欄語  日前,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2020年一季度我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全國上百位市長、縣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而在廈門,直播同樣火熱,各行各業從業人員都開始直播帶貨,村幹部走進直播間宣傳當地特產,「區長直播」更是吸引了眾多市民關注。
  • 兩岸電商合力「直播帶貨」
    助力臺企轉型升級產業合作園由廈門市集美區政府、廈門市臺灣同胞聯誼會、廈門市臺商投資協會(簡稱臺協)等多個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共建立「四基地一中心」,即「閒魚奢品電商產業帶(廈門)基地」「考拉海購跨境電商內容生態(廈門)基地」「
  • 明星總裁孫敬媛,新星帶貨女王來襲!京東直播火爆帶貨當場被掃空
    電商直播的"起點"只有賣貨?在這個戰線長、主體多、覆蓋廣的超級購物節,今年"雙11"期間,各個電商平臺使出十八般武藝,差異化競爭讓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看頭十足。網友小陳觀看了某平臺"雙11"帶貨直播後,在社交平臺上打出了這一串文字。曾經,標榜"低價""特惠"的電視購物風靡一時,後因虛假宣傳、誇大產品功效等原因被廣大消費者逐漸拋棄。除了低價,作為"後浪"的電商直播是否應該有些新追求?
  • 剖解京東11.11直播超級夜:直播帶貨的大火要往哪裡燒?
    關於直播與電商,除了帶貨本身我們還可以想像些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想必不少人都對此有過思考。確實,如果只是把直播當做一種渠道或者說是帶貨工具而言,似乎多少有些狹隘一些,而在近日京東雙11直播超級夜上,我們似乎看到了不同尋常的探索。
  • 羅永浩說做直播如履薄冰,直播帶貨強監管規範加速進行時
    02 直播帶貨環境淨化加速進行時直播電商行業近年來本就發展火爆,加之疫情影響,直播帶貨成為2020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口之一,越來越多的平臺、品牌和個人進入直播帶貨領域,直播帶貨成為電商平臺的新抓手。國家廣電總局在11月23日發表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開設直播帶貨的商家和個人進行相關資質審查和實名認證,保存審查和認證記錄,加強準入資質審查,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高流量、高成交額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等。無論是從國家有關部門,還是地方,以及行業組織等都已經陸續出臺了許多直播帶貨的規範和監管規定。
  • 直播帶貨「數據造假」司空見慣?區塊鏈直播如何挽救頹勢?
    平時活躍在電影、電視劇和各大綜藝裡的明星們,現在已經成了各大主播直播間裡的常客,一些知名主播也開始跨界上綜藝、拍電影。甚至有一些知名明星自己當上的主播開始賣貨,開啟事業的第二春。隨著「直播帶貨」新業態越來越火,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新動能。但是,「直播帶貨」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 直播帶貨數據「注水」是自毀前程
    直播帶貨作為時下風口,在這個「雙11」成為創造銷量的主力軍之一。然而,直播帶貨流量數據造假、價格欺詐、退貨率高等引發的維權糾紛也層出不窮。記者調查發現,直播帶貨市場背後隱藏著一個刷數據的黑色產業鏈條——改帶貨銷量、增加觀看人數和互動評論、點讚數都可花錢「刷」。
  • 羅永浩說做直播如履薄冰 直播帶貨強監管規範加速進行時
    02 直播帶貨環境淨化加速進行時直播電商行業近年來本就發展火爆,加之疫情影響,直播帶貨成為2020年中國經濟最大的風口之一,越來越多的平臺、品牌和個人進入直播帶貨領域,直播帶貨成為電商平臺的新抓手。國家廣電總局在11月23日發表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開設直播帶貨的商家和個人進行相關資質審查和實名認證,保存審查和認證記錄,加強準入資質審查,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高流量、高成交額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等。
  • 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毫無疑問,直播帶貨是貫穿2020全年的關鍵詞,也是這一年網際網路商業場上被討論最多的賽道。據商務部監測,僅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在線消費新熱點不斷湧現,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