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瘋長一年後,直播帶貨留下了什麼?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註: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 | 楊雪梅,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毫無疑問,直播帶貨是貫穿2020全年的關鍵詞,也是這一年網際網路商業場上被討論最多的賽道。

據商務部監測,僅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在線消費新熱點不斷湧現,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

這得益於疫情的倒逼,也得益於網絡、視頻、行動裝置等基礎設置的完善。直播帶貨從年初的爆發,到幾乎全網參與,再到泡沫湧現、問題頻出、飽受爭議,最後以辛巴停播、認罰90萬元作為重要節點告別了2020。

站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長廊中,回看這一年直播電商所演奏的冰與火之歌,無疑將影響之後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格局和脈絡。直播帶貨,未來將走向何方?

野蠻瘋長這一年,視頻號也入局?

今年的元旦夜,小米集團的創始人兼CEO雷軍以直播帶貨方式,賣出了小米在2021年的首個1.88億元,當晚整場直播累計觀看量超3849萬。

同樣是在跨年的節點,分眾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財經作家吳曉波、明星、主播、縣長鄉長紛紛現身直播賣貨,甚至在各種綜藝晚會現場,直播帶貨也依然熱火朝天地進行著。

不同於去年的「風口」論,如今直播帶貨的形式已經深入到各行各業。往年大家都是看晚年跨年,今年,一部分人是邊看節目邊下單跨年,而這種態勢,似乎要延續到往後的每一個重要節日。

這是直播帶貨經過一年野蠻瘋長後留下的痕跡。

實際上,直播電商在2019年雙十一期間就火爆一時,李佳琦、薇婭也早已打下一方天地。報告顯示,2019年直播電商總GMV約超3000億,未來有望達到萬億體量。

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線下銷售模式受阻,不是新事物的直播帶貨成了「解藥」,越來越多的平臺和名人湧入進來。

一個重要的節點是,羅永浩於3月26日發布了最新的微博和抖音視頻,正式宣布抖音成為其獨家直播帶貨平臺,同時預告將在4月1日晚8點開啟首場直播。隨後其直播帶貨首秀交易總額超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4800萬人。

一時間,明星、企業家、線下店鋪、KOL,甚至縣長紛紛效仿下場帶貨,直播帶貨迎來高光時刻。據新浪科技統計,在CEO扎堆直播的一季度,親自出鏡直播帶貨的企業家就超過40位,領域涵蓋旅遊、家電、餐飲、美妝個護、體育、服飾、數碼產品等多個行業,甚至還包括了重型卡車。

隨後疫情逐漸平穩,企業家、明星們逐漸回歸正常生活軌跡,但是直播帶貨的模式卻一直延續了下來。據《2020電商行業數據報告》顯示,截止10月份,我國今年新增直播相關企業超過2.8萬家,為2019年全年新增數量的5倍。

而資本對這個領域仍在不斷加碼,這時,新入局者視頻號也來了。

接近年底時,微信視頻號也做了一系列的更新。一方面,微信在最新版本中,圍繞著視頻號更新了8大功能,其中5大功能都與直播業務息息相關,包括直播間支持用戶給主播打賞、發現頁「附近的直播和人」等;另一方面,視頻號與小程序打通,視頻號的帶貨場景越來越完善。同時,還有消息稱視頻號開始招募直播公會。

視頻號基於微信的大流量池和背後的社交裂變,在直播帶貨方面的想像力不可小覷。

前愛奇藝副總裁李文就曾表示,視頻號走向直播帶貨的方向幾乎是一定的。目前視頻號還是在培養用戶習慣和粘性方面,長期看,視頻號直播帶貨必然是一個變現的可選項,也符合微信生態圈的進化思路;而且也是部分微商轉型短視頻,流媒體帶貨的更便捷手段。

「視頻號和朋友圈生態進一步打通,功能增加也都在測試和準備上線的過程中,微信自帶支付和分期業務,也已經在金融屬性上補足,用戶購物體驗某種程度上會更為流暢,不習慣豎屏內容的用戶可以在橫屏體驗下完成購物過程,也滿足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他認為。

王海炸開假貨冰山一角,泡沫開始破裂

走過了爆發期,直播帶貨已然成為電商、短視頻直播平臺的基本配置。從京東、天貓、拼多多、蘇寧等電商平臺,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短視頻平臺,到鬥魚、虎牙等垂直直播平臺,甚至百度、搜狐等內容資訊平臺,無一不將直播帶貨作為布局賽道。

但同時,進入下半年,直播帶貨的翻車頻率也在逐步上升,泡沫開始被消費者戳破。

辛巴假燕窩事件,是投向直播帶貨場中的一枚重磅「炸彈」,炸出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實際上,在此之前直播帶貨就小問題不斷,不少聲音也提醒過謹防直播帶貨騙局、假象。首先是主播銷量下跌嚴重,吳曉波直播一款奶粉僅賣出15罐,頭部主播銷售額相比首場跌了80%多;明星直播帶貨下單20多單、退貨高達16單……其次是刷單、數據造假問題,中消協就在《「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直接點名了汪涵、李佳琦和李雪琴,其中李雪琴參與的一場直播帶貨涉嫌機器刷量數據造假。

進入11月,有消費者質疑辛巴團隊所售燕窩「是糖水而非燕窩」,職業打假人王海現身打假,直接引爆了直播帶貨打假熱潮。隨後,老羅賣假羊毛衫等新聞相繼爆出。

最終,辛巴直播帶貨假燕窩事件,以市場監管部門對辛巴方罰款90萬元,對燕窩銷售方融昱公司罰款200萬元,快手封停了辛巴個人帳號60天、對涉事主播「時大漂亮」在內的辛巴系主播不同程度的封停處罰而完結。

但直播帶貨的假貨問題卻遠遠沒有完結。

低價、補貼模式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一直都是流量、獲客利器。直播帶貨也是。用戶看頭部主播或名人直播,要麼衝著主播IP,要麼衝著低價。

從人的角度看,主播在其中擔任了好物推薦官的角色,對於消費者來說是能卸下心理防備,才會去繼續了解和購買產品的。但是如今假貨頻現、主播人設倒塌,主播IP的價值還需要重估。

從低價的角度看,價格競爭日漸激烈,各種促銷節不斷,低價的誘惑力早已不如往昔。

顯然,高昂的坑位費+低價模式已經無法長久,隨著消費者直播消費疲軟、產品質量嚴重,銷售方也很難拿到可觀的利潤。

被風口堆積起來的泡沫,如今正在一點點破裂。

2021年將會是視頻電商布局的最後一年

進入2021年,圍繞直播帶貨的競爭格局將如何變化?

星涵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認為,網際網路的第一代流量是以圖文為背景的流量;第二代流量是以視頻為基礎的流量。

第二代流量很快佔領了市場,但是從2020年7月份開始,第二代流量開始掉頭,成本開始變高。很明顯,幾大公司「打鬥」得非常嚴重,包括淘寶電商、抖音和快手。

現在,第二代流量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而且ROI開始下降。楊歌表示,從投資人的角度看,第二代流量的投資效益是1:100,就是投入100塊錢,可以收入10000塊錢,而這種產出速度在迅速下降。隨著ROI迅速下降,預計在後年,這個數據會下降到和第一代流量一樣。

「也就是說,在快手和頭條上市之後,整個流量市場將會退去,泡沫會被擠出來,所有的浪潮都將過去,網際網路宣告告一段落。我們對於整個第二代流量是看好,作為這兩年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視頻電商非常好,但是它的時間周期很短,2021年將會是視頻電商做布局的最後一年,後年視頻電商就會逐步成為MCN的一個工具。」楊歌表示。

視頻電商流量走完第一代圖文流量的老路後,既以最開始的流量競爭轉型為直播電商開始大量變現。

資深品牌營銷專家張正認為,直播和帶貨這兩個事物,都不是一天形成的。一是技術的發展,使得直播和帶貨越來越便捷;二是直播帶貨符合人性的底層需求,相對於文字圖片,消費者更喜歡活的和正在發生的事情;三是新冠疫情,加速了直播模式的形成。

他同時提醒行業內外,直播帶貨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創新,是人人都可以來快速掌握的推銷手段。就像在大街上擺攤,一開始大家都不會吆喝,後來都學會了叫賣一樣,有人還連唱帶跳地吆喝加入了花樣。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對於直播帶貨的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規範行業亂象,將直播帶貨從野蠻生長引導向規範發展。

因此,當直播帶貨走過了流量階段後,最終還是會回歸商業本質。正如張正所言,「當大家都學會了直播帶貨,競爭又回到了原來的起點上。那麼競爭是在競爭什麼呢?還是質量、品牌、信譽等等吃功夫有門檻的要素。」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辛巴拿出近6200萬元退賠 「野蠻生長」的直播帶貨路在何方?
    但可以看到,隨著電商平臺的迅猛發展,主播直播帶貨成為消費增長的「風口」,在帶來巨大收益的背後,主播帶貨「翻車」的頻率也高了起來。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雙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其中汪涵、李雪琴和李佳琦被「點名」。報告中列舉了李佳琦直播間存在「買完不讓換」的問題,以及李雪琴和汪涵的直播間出現刷單現象。
  • 從嫌棄到搶上,明星直播帶貨一年巨變
    一年前,女明星柳巖因為直播帶貨上了熱搜。3小時直播銷量超過千萬成績不俗,為她引來的只是「過氣」、「掉價」、「太缺錢」的評價。一年之後,明星直播帶貨已成風潮。劉濤、陳赫、汪涵等演藝明星相繼開設了自己的直播間,帶貨交易額變成了足以令粉絲自豪的談資。即將到來的6·18,電商平臺更是開啟了明星直播盛宴,名單幾乎囊括了娛樂圈的流量明星,華麗程度直追春晚。
  • 直播一年後,代王如何從「什麼都能代」的淘寶店主轉型帶貨主播?
    2019年,直播電商之風漸起,代王拉著朋友小鏟組成「代鏟組合」入局直播帶貨。她也從一個每天負責「採購」的淘寶店主逐步轉型成為一名34萬粉絲的帶貨主播。今年9月28日,在正式直播帶貨1年之後,代王開啟了自己的首次粉絲感恩節直播,超過3000萬的銷售額為這一年交出了一份遠超預期的成績單。
  • 直播帶貨的"粥奶博弈論"
    帶貨前的企業家:"我不要面子嗎?"出境賣貨後的企業家:"嗯,真香!"從格力董明珠、國美王俊洲、攜程梁建章,到復星國際郭廣昌、微盟孫濤勇等,普通人也可以在直播間與商業大佬交流,不少CEO大改往日形象,譬如梁建章就玩起類似Cosplay的感覺,穿起各種民族服裝。從企業到老闆,放下身段、沉下身子是近兩年企業的共性改變。
  • 【3000名主播一年賣貨50億元】直播帶貨真的靠譜嗎?
    關於【3000名主播一年賣貨50億元】直播帶貨真的靠譜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3000名主播一年賣貨50億元】直播帶貨真的靠譜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直播帶貨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直播帶貨開場白與結束語 直播帶貨常用的話術
    直播賣東西看著簡單,做起來其實不容易。第一次直播賣貨開場怎麼聊?直播帶貨開場白與結束語有哪些?給大家整理了直播帶貨常用的話術,來和我一起看看吧。
  • 直播帶貨「下半場」:什麼才是「王道」?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上架商品數量超2000萬,直播帶貨成為電商發展的新引擎。  打開手機,「全網最低價」「明星助陣」「一場過億」,直播間內一片火熱;直播間外,不少消費者、商家和主播卻陷入維權困局。
  • 警惕直播帶貨火爆背後的「衍生騙局」
    上海的苗女士看到朋友分享了一則某平臺直播培訓的連結,點進去一看,竟是自己曾經報名參加過的某培訓公司,「花了三千多,啥也學不到」。她趕忙向這位朋友分享了自己的「被騙經歷」,希望她不要「被套路」。(11月23日《解放日報》)   隨著直播帶貨火爆全網,一些直播帶貨的培訓機構應運而生,他們往往打著網紅孵化,多少天就可以玩轉直播帶貨的旗號,招納學員。然而,等不少人本著學習直播技巧的目的交錢報名,很快發現自己似乎掉進了坑裡。
  • 長紅學院一個新手怎麼做直播帶貨,抖音直播帶貨需要什麼條件,抖音...
    現如今的直播帶貨市場,基本上是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 作為短視頻賽道裡面跑得最快的選手,近一年來,抖音也在快馬加鞭的大力推進視頻帶貨和直播帶貨。尤其是雙十一前後,動作頻頻。 最近,抖音不僅更新了商品櫥窗的開通門檻,直播帶貨的門檻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抖音直播帶貨怎麼開通 最新!
  • 抖音直播帶貨有什麼要求嗎 抖音直播帶貨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現如今的直播帶貨市場,基本上是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很多抖音的小夥伴想直播賣貨,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說下,抖音直播帶貨都有什麼要求,抖音直播帶貨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吧。 現如今的直播帶貨市場,基本上是淘寶、抖音、快手三分天下。
  • 臺上三分鐘與臺下十年功,直播帶貨不能偏離零售業本質
    淘寶直播定金鎖定GMV排名顯示,21日0點正式開搶後,薇婭以35.21億元排名第一,李佳琦以33.27億元排名第二。兩人GMV疊加,將近70億元。 雖然GMV並不是最終的銷售額,但是在兩位主播直播期間粉絲也實打實的支付了將近10億元的定金。在直播帶貨野蠻生長的檔口,這些以億元為單位的數字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一個比一個更讓人震驚。
  • 直播帶貨敷在假貨上的窗戶紙 終於被捅穿了
    直播帶貨敷在假貨上的窗戶紙,終於被捅穿了。要說年底網際網路最熱鬧的事兒,就是打假,「受害者」包括「輸在擂臺,贏在網絡」的馬保國和被職業打假人盯上的直播帶貨。先說馬保國。
  • 圖書館直播帶點什麼「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閉館不打烊」「服務不斷檔」成為圖書館界的熱詞,圖書館直播作為一種新式的線上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應運而生。直播推介新書、直播閱讀沙龍、直播文化講座、直播業務培訓……在與讀者的隔空互動中,各大公共圖書館花式「帶貨」,創新了大眾獲得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也豐富著圖書館線上服務的內涵。
  • Chopsticks古玩直播帶貨
    截至2020年5月,該Chopsticks古玩平臺每天直播場次近600場,其中超過一半的觀看的古玩收藏家們為「60」後。2020年1月,在Chopsticks古玩直播機構大會上,香港鑑宸集團CEO李鑑宸透露,Chopsticks獨立自主開發的癩蛤蟆App將在2020年10月前正式上線。
  • 老羅老了,抖音直播帶貨還年輕
    本次羅永浩帶貨的商品中,有7件來自小米及其生態鏈的產品。  曾經多次怒懟小米的羅永浩,如今在直播帶貨處女秀中大推小米產品,讓不少人唏噓不已,直感嘆創業不易。甚至在羅永浩帶貨小米10的期間,不斷有觀眾在評論區留言「買個錘子」;還有人稱「羅永浩活成了他討厭的樣子」。  但在老羅自己看來:「直播室就是賣場,賣什麼產品都可能。小米有品商城,將來也會賣我們做的東西。」
  • 直播帶貨駕到,眾「親」迎駕
    直播帶貨是怎麼興起的?直播帶貨為什麼這麼火?如今「直播帶貨」實際已變味了,準確來說應該叫「直播賣售」,或者層次再高一點「直播售貨"。在今年疫情期間,直播帶貨呈現爆發式增長。隨著李佳琦和薇婭這兩位直播界的帶貨「戰鬥機」走紅,消費者發現原來看直播的同時還能享受更大力度的折扣優惠,讓直播帶貨這一行業迅速發展並廣為人知。今年11月,直播帶貨行業更是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進入門檻低,只需要一臺手機,你就可以加入直播的行列。
  • 中國直播帶貨火爆:日本眼饞了-直播,帶貨,日本 ——快科技(驅動之...
    一方面,很多日本企業熱切想要複製中國「直播帶貨」的模式和熱潮,但現實的情況卻是——這條路布滿荊棘,對企業來說,消費者、企業和技術缺一不可。附屬於軟銀集團的購物網站的雅虎日本(Yahoo Japan)今年5月宣布,將在6月前結束其live commerce(直播商務)功能,不過後來其將這一期限又向後延長。
  • 企業大佬參戰直播帶貨,有規矩才能成方圓
    文/於平「企業大佬直播帶貨就像龍捲風,草根網紅急得要發瘋。」近期,李佳琦、薇婭的競爭對手再添實力選手!張朝陽、丁磊等網際網路大佬紛紛下海直播帶貨,再加上早就入局的董明珠、梁建章等,企業家們已成直播帶貨行業內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 張國偉退役後能幹什麼?帶貨界新天王 還是直播界泥石流?
    在東京奧運會宣布推遲一年的情況下,世界各國的運動員,都必須改變各自的計劃。4月5日,中國著名跳高選手張國偉正式宣布退役。對於張國偉來說,這或許是個最好的選擇。事實上他已經很難達到奧運A標,此時體面離開顯得順理成章。而在退役之後張國偉能幹什麼?
  • 吉貢視角:直播帶貨場景的市場的價值與坑,值得品牌追逐?
    疫情的突然發生,視頻直播行業突然紅火在用戶面前,疫情下響應號召,困住人們外出的腳步後,用戶的時間增多,視頻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新鮮感)引起了跨年齡段的人的眼球,老少皆宜。然而直播是需要流量的,也就是需要觀眾的,某些平臺在主播直播時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顯示粉絲數、觀看數等讓所有人嚮往的數字,但是直播帶貨就現原形了,即使刷單也是有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