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強街巷88號本土原創劇孵化平臺
「東寺街西寺巷,螺螄拐拐小樓上……」在昆明,總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街巷,見證了昆明過去經濟、文化的發展,總讓不同時代的人們留下難忘的記憶,南強街就是其中之一。
南強街位於老昆明的商業中心片區,東起護國路,西至三市街,1926年前後形成街市,曾經是珠寶、玉器、氈子、木材、竹器等行業的聚集地,隨時代變遷,演變成為昆明市的餐飲和娛樂中心,盛極一時。目前,南強街與文明街歷史文化片區共存於昆明古城範圍內,是僅存的兩條歷史文化街區之一。街區建築以清末民初老宅院落為主,除了有「一顆印、三坊一照壁、四馬推車、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傳統民居代表性建築以外,還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由民國建築大師李錦佩設計建設的具有西式建築特色的經典建築「基督教青年會」,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仁和祥宅院」,同時還存留有「曲煥章傷科診所」「康寧書店」「福建會館」「南洋華僑互助會原址」等眾多具有一定歷史文化意義和地域風貌特色的歷史建築若干。
在昆明市政府保護與整治更新的政策指導下,伍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歷經3年時間,將南強街片區範圍內所有的老建築進行了修復再造。修繕後的南強街由25個帶獨立天井的院落、兩個原住民生活示範區和78個商業店鋪組成,搭配上精緻的零售小店、美味的餐飲、時尚的咖啡、甜品以及讓人熱血沸騰的酒吧、劇場,使得昔日繁華再次重現。「在這樣一條可觀、可逛、可購物、可消費、可賞玩、可遊憩的街上怎樣提升歷史街區的文化品位?如何在提高知名度、聚集人氣的同時讓遊客享受到遠離都市的寧靜?」公司副總經理姚驊介紹,他們經過篩選,最終將88號院改造成為庭院式劇場,並以此打造昆明本土原創劇孵化平臺。
至今,南強街88號庭院劇場已先後上演庭院實景話劇《問心》、話劇《高興》《鼠輩》等多部原創劇,先後舉行雲南京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朱福京劇賞析會和雲南省滇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陳亞萍滇劇賞析會等。
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是庭院實景話劇《問心》,由雲南藝術學院教師楊洋編劇、導演並主演,2014年11月28日首演。該劇講述日本侵華時期昆明古玩一條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街上最負盛名的穆家當家穆子羽,碰上了人生中一段險象環生的動蕩時期。隨著一件傳奇國寶流入古玩街的傳言愈演愈烈,別有用心的各方勢力都將目光集中到了這條小街。作為古玩街的靈魂人物,穆子羽不得不開始應對錯綜複雜、明爭暗鬥的局面,與日本勢力鬥智鬥勇。因故事背景年代與院落本身的建築風格相融,首演後廣受好評,一炮而紅。兩年多時間,《問心》先後在南強街巷88號院、得意居(蔡鍔將軍府)、馬家大院三座知名的老宅子進行演出61場,並在昆明劇院、昆明工人文化宮小劇場進行演出,觀劇人數過萬人。
去年4月29日,先鋒實驗性話劇《鼠輩》首演,這是繼即興話劇《高興》之後,張亞群戲劇工作坊再一次在南強街巷88號劇場上演的作品。《高興》反映的是當下社會為夢想而奮鬥的青年思想和情感,也反映出在現實生活中種種矛盾衝突和感情糾葛。不同於話劇《高興》採用即興式的創作手法,《鼠輩》巧妙運用劇場空間,演員穿插於觀看席,將故事融入觀眾身邊,講述在極端情景下對人性進行探討,測驗人們在生存面前如何取捨,如何做出善惡的選擇。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循著《問心》《高興》《鼠輩》這些劇目的口碑走進南強街88號,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南強街88號劇場感受話劇的魅力,而劇場作為本土原創劇孵化平臺, 其孵化效果逐漸顯現。「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一個原創劇問世以後一定要演夠一定的場次,攢夠知曉度,聚積一定的口碑,才能進入盈利狀態。老話說『戲是越到後面越好看』就是指在演出過程中,劇組不斷地完善、修改劇本,培養粉絲,增強傳播力。」姚驊介紹,在昆明進行了為期半年的7場演出後,《鼠輩》被北京鼓樓西劇場看中,去年9月27日、28日,赴北京進行了兩場交流演出。
(責編:徐前、朱紅霞)
打造雲南經濟發展新引擎 滇中新區為什麼行? 滇中新區嵩昆大道。(供圖) 「土地賣給誰?」5年前,參與雲南滇中新區空港經濟區臨空產業園徵地拆遷工作的高體興,看著片區數千畝平整中的土地,不免產生這樣的疑問。 新區辦事機構掛牌伊始,包括高體興在內的開發建設者,面對的是這樣的辦工環境…【詳細】
雲南今年已有271人主動投案 其中廳級幹部6名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雲南省文山州政協原副主席陳曉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投案自首,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記者從雲南省紀委監委獲悉,今年以來,該省共有271人主動投案,其中廳級幹部6名。 雲南省紀委監委推動全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