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身在娑婆世界,沒有人能活的異常輕鬆如意。法無定法、人生無常,你不知道什麼時候災厄就臨頭了。其實人生的痛苦,其根源就在於自己沒有修來福氣,有句話叫「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有福的人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往往是輕而易舉的,而沒有福氣的人,往往一生困頓、窮苦。
天生命苦也不要怨天尤人,因為一切苦樂皆是自己造就的,都是自己感召的因果。佛家言: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命苦,多是因為前世沒有積德。如《三世因果經》裡講的:今生短命為何因,前世宰殺眾生命;今生多病為何因,前世殺生害命人。萬般自作還自受,地獄受苦怨何人。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
但是也不要害怕,有一種消災叫做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若人真心悔過、改過遷善、行善積德,命運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善業而發生扭轉的。「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命自我作,世間最公平的莫過於因果。以下這五種人,命苦福薄,沒有福氣,看看有你嗎?
一、「貪心」之人
做人不要貪心,不要什麼都想得到,不屬於你的東西,你是承受不起的。人生福報有限,得到不該得到的得到,往往會失去不該失去的失去。有句話叫: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禍,各有渡口、各有歸舟,萬般皆是命、半點不饒人。
這個世界上真正屬於你的東西是不用費太大力就可得到的,如果你費了很大功夫得到一樣東西,那這樣東西可能根本就不屬於你。人可以有欲望,有一定的野心,但是切記凡事不要過了頭,物極必反,欲望過重,煩惱自然不請自來。人生要學會隨緣,學會知足,因上努力、果上隨緣,莫強求。「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戒貪少欲,才能常生歡喜。
二、「嗔恨」之人
嗔怒是大部分人都易犯的惡習,事情稍有不順心,稍不合心意,就發脾氣、抱怨、牢騷。要知道,人的心情越不好,障礙就會更多,「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脾氣上來了,只會讓事情變得愈來愈糟糕。脾氣來了,福氣就走遠了。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要學會接納違緣,修大的心量和包容心,能容人容事,才能容納更多的福氣。「量大福大」,心有多寬,人生才會有多順。很多時候,不是外境出了問題,而是我們自身心量太小,太過計較,內心狹隘罷了。學會調柔身心,像佛菩薩那樣平和慈悲。
三、「愚痴」之人
什麼樣的人愚痴呢?迷信,不明因果,沒有善根智慧。我們信佛,不是迷信佛的神通,妄圖走捷徑,而是要信因果,才能從根本上覺悟人生、扭轉命運。人的命運不在佛菩薩手中,不是你求神拜佛感化佛菩薩,天上就會掉餡餅了,那是痴人說夢。
「佛不渡人,唯人自渡」,佛菩薩只是指引眾生走向解脫的道路,但修行要靠自己。命運由自己掌握,佛菩薩也改變不了你個人的因果、個人的業力。人可以沒有文化,但不可缺少智慧,不可缺少善心。善根不足,就要深入經藏,精進法身慧命。
四、「傲慢」之人
正所謂「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禍從心起,一切唯心所造。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人一旦有了傲慢心,不知敬畏,再好的福報也會被立即消耗掉。人在做天在看,人越是愛炫耀什麼,什麼就會失去得越快。人生要有一顆平常心,逆境的時候要學會忍耐,順境的時候更要學會低調,人生福禍相依,一切看淡,才能免受得失的困擾,平安喜樂。
五、「善妒」之人
妒忌是人性最大的一種惡,總是見不得別人好,這是一種病態心理,尤其是以損害別人的福報來得到自我心理的平衡,這是極大的無知和愚蠢。屬於別人的福報,你是根本搶不走的,傷害別人,最終傷害的只是自己。
羨慕嫉妒沒有用,我們應該努力去修自己的福報。人生要懂得隨喜,隨喜讚嘆別人,發心為別人開心,這樣自己也才能吸引來同等能量的福報和好運。而詆毀和中傷,傷不了別人,只會毀掉自己。無好心,就不會有好報。
隨喜大眾功德,願大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