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最強大的朝代,把整個中南半島納入版圖,如今國都只剩遺址

2020-12-11 歷史的皇宮

本文的標題有兩個地理概念,一個是東南亞,另一個是中南半島。

東南亞即亞洲東南部,由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別稱馬來群島)兩個部分組成,有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汶萊、菲律賓、東帝汶,一共11個國家。

其中,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在中南半島,其古代歷史較為詳細可信,史料記載著有較為完整的歷朝歷代君主世系,而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汶萊、菲律賓、東帝汶在南洋群島,其古代歷史較為空白模糊,連歷朝歷代君主世系都沒有完整的記載。

東南亞由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兩部分組成

可以肯定的是,在東南亞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能統一東南亞的國家,換言之今天東南亞11個國家,沒有哪個國家歷史上的朝代能實現東南亞統一。

但是鮮為人知的是,中南半島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次統一,而實現了這次中南半島統一的國家,是柬埔寨歷史上的吳哥王朝。

根據史料記載,吳哥王朝建立於公元802年,開國君主是闍耶跋摩二世,國號「扶南」,國都「吳哥」,因此史稱吳哥王朝。雖然吳哥王朝不是柬埔寨歷史第一個朝代,但吳哥王朝是柬埔寨歷史第一個有確切史料記載的朝代,也是東南亞歷史第一個有確切史料記載的朝代,所以中南半島上的五個國家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以柬埔寨的君主制歷史最為悠久。

柬埔寨吳哥王朝極盛時期疆域

吳哥王朝建立後,歷代國王不斷對外開疆拓土,令吳哥王朝的疆域逐步擴大。由於當時越南、泰國、緬甸、寮國還沒形成獨立國家,當地人還沒有民族和國家思想,因此這是吳哥王朝實現中南半島統一的最好機會。

事實證明,吳哥王朝在公元11世紀初達到極盛,在位國王是蘇耶跋摩二世,泰國全境、柬埔寨全境、寮國全境、越南南部、緬甸東部和南部,都是吳哥王朝的領土,基本把整個中南半島納入版圖,完成了中南半島歷史上唯一一次統一。

吳哥王朝的生命力非常強,國祚非常長,一直延續了600多年,是世界歷史少有的國祚超過500年的朝代。吳哥王朝在公元14世紀初開始衰落,不斷遭到了中南半島三大強國越南陳氏王朝、泰國素可泰王朝、緬甸蒲甘王朝聯合打擊,原本遼闊的中南半島疆域不斷被侵佔。

泰國阿瑜陀耶王朝滅掉柬埔寨吳哥王朝

到了公元1432年,取代素可泰王朝統治泰國的阿瑜陀耶王朝,成功攻陷吳哥王朝國都吳哥,國祚長達630年的吳哥王朝至此滅亡。同年,吳哥王朝一部分殘餘逃到今天柬埔寨國都金邊,建立金邊王朝,至今統治柬埔寨,另一部分殘餘逃到柬埔寨森林地帶,從此銷聲匿跡。

在今天看來,柬埔寨歷史上的吳哥王朝,仍然是當之無愧的東南亞歷史最強大的朝代,因為吳哥王朝實現了中南半島歷史上唯一一次統一,是整個東南亞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朝代。

吳哥王朝雖然已經滅亡,但仍然給後世留下了珍貴的歷史瑰寶,是位於今天柬埔寨城市暹粒的兩處歷史遺址,一處是吳哥王朝王宮遺址,另一處是吳哥窟遺址。

柬埔寨吳哥王朝王宮遺址

吳哥王朝王宮遺址距離暹粒市僅有6公裡,吳哥王朝歷代國王都住在該王宮裡,但是如今只剩下被戰火摧毀了的遺址。吳哥窟遺址距離暹粒市有20公裡的原始森林裡面,吳哥王朝在很久之前就修建了吳哥窟,吳哥王朝滅亡後,一部分殘餘就逃到了森林裡面的吳哥窟。

東南亞歷史最強大的朝代吳哥王朝,是東南亞歷史唯一一個統一中南半島的朝代。

柬埔寨吳哥王朝吳哥窟遺址

相關焦點

  • 東南亞歷史國祚最長的朝代,延續至今快六百年,目前仍統治柬埔寨
    不久前筆者寫過一篇關於東南亞歷史的文章,標題是《東南亞最強大的朝代,把整個中南半島納入版圖,如今國都只剩遺址》,說的是柬埔寨歷史上的吳哥王朝。 吳哥王朝絕對是東南亞歷史最強大的朝代,因為整個東南亞歷史只有吳哥王朝實現過中南半島統一,是東南亞歷史疆域最遼闊、國力最強大的朝代。
  • 為何我國古代熱衷北上作戰,而不南下去侵佔中南半島肥沃的土地呢
    故而對於南方一般都是招撫,他們也都給面子朝賀臣服。抬手不打笑臉人,北邊有心腹大患,你對南方說率土之濱不是讓自己難受嗎?建立宗藩關係,確定後花園的穩定 才能決一雌雄。可很多時候卻是鐵騎南下。神州朝代若非太弱,一般以送女人送金錢甚至讓地保平安,然後是皇帝報仇,數十甚至上百年不晚。然而更多的是:犬戎滅周、五胡亂晉、金滅北宋而造成偏安一隅甚至稱臣於北方。
  • 一河一湖,成就東南亞歷史上最強大國家
    能建造如此宏偉建築的朝代應該是富裕強盛的吧?沒錯,吳哥王朝不僅是柬埔寨而且是東南亞歷史上最強大的國家。吳哥王朝的統治範圍遠遠超出了現在的柬埔寨,整個中南半島南部——也就是現在的柬埔寨以及越南、寮國、泰國、緬甸的部分地區都是吳哥王朝的國土。湄公河三角洲當然一個強大的王朝,其地理優勢必定存在。吳哥王朝的優勢在於一河流一湖泊。
  • 中國地理版圖怎麼形成的?這三個朝代的貢獻最大,有個朝代最難
    大家都知道,如今我國的領土面積有九百多萬平方公裡,這麼大的面積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夠形成了,而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積累。其實,在商周時期,只有中原的概念,對於國土、國界並沒有清楚的認知。當時,我國的核心區域是河北河南等地,也是最繁榮的區域。到了秦朝之後,秦始皇開鑿靈渠,擴大疆域一直擴到了嶺南以南的地區。
  • 東南亞宗教觀:佛教為什麼在中南半島佔據優勢?
    前言:對於東南亞相關的話題,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在網絡中,都可謂是汗牛充棟,其中關於東南亞宗教方面的話題也不在少數,這篇文章不討論宗教在東南亞各國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談那裡人民的具體信仰,今天主要想聊聊佛教在東南亞的分布特點以及所產生的原因。
  • 他被稱為越南拿破崙,在位期間讓越南成為中南半島小霸主
    越南在東南亞地區可謂是存在感比較強的國家,特別能打仗的民族技能讓美國都吃盡苦頭。其實越南自古以來侵略性就非常強,曾經甚至妄想統一中南半島,連泰國都懼他三分,這樣的國民性也讓越南誕生了一位強人君主,在他治下,越南曾殖民柬埔寨長達半個世紀。這位君主就是越南阮朝明命帝阮福晈。
  • 為什麼強大的中華帝國沒有將朝鮮半島納入版圖之內?
    翻開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從夏朝開始直到鴉片戰爭前夕,其國力都是超級大國,作為絕對的東亞霸主存在,實力遠超周邊的落後國家。作為東亞秩序的主導者,沒有將日本納入版圖可以理解,畢竟在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不發達的古代,跨海作戰的風險是巨大的,元世祖兩次遠徵日本失敗就是例子。
  • 東南亞三大平原之一,原本屬於中國,如今發展為區域強國
    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半島之上有三塊大型平原。這裡由湄南河衝積而成,河汊交錯,氣候炎熱,雨量充沛,河流定期泛濫,土地肥沃,稻米產量佔泰國的全國的五分之四,故其有「泰國穀倉」之稱,如今已發展成為泰國人口最集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 中國版圖面積最大的五個朝代,都上1000萬了
    一、大漢帝國漢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帝國,與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遙相併立。漢人成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漢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漢字。漢朝國土大幅擴展。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向南平定南越,建日南郡,東至臨屯郡,西至蔥嶺。
  • 中南半島「山國」:寮國如何在龐雜的地緣危機中謀求發展?
    它存在於東南亞的版圖之上,然而在人們的地圖意識中,它如同朦朧的雲霧一樣被忽略。世人卻不知,寮國如今正以嶄新的姿態擺脫歷史束縛,邁入新興全球化國家行列。其中境內80%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植被覆蓋,遍布寮國各地,有「中南半島屋脊」之稱。
  • 如果中南半島四個國家統一,在國際上會有怎樣的影響?
    我們知道,中南半島大部分位於北緯10°-20°之間,而這部分的地區典型的氣候特徵就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最冷的月份平均溫度都達到了十八攝氏度。 陽光充足的環境給予水果糖分聚集的條件,所以這裡不僅盛產水果,水果的甜度也是非常高。
  • 爭霸中南半島!泰國和緬甸為什麼打了300年的戰爭?
    ▲泰國和緬甸在中南半島的位置泰國和緬甸,不僅現在是中南半島面積第一和第二的國家,在整個中南半島的歷史中也曾經是稱霸一時的地區強國。一、緬甸統一,戰爭爆發中南半島民族眾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泰族、緬族、高棉人和京族四個民族。在這四個民族中,最早建國並有著最悠久歷史的是高棉人。高棉人(柬埔寨人)在公元1世紀就在湄公河流域建立了扶南國,其後雖歷經多個王朝,但柬埔寨在中南半島霸主的位子上一直坐到了15世紀初,其鼎盛時期控制了中南半島的大部分土地。
  • 明朝既然已經設立「三宣六慰」,為何沒能徹底統治中南半島
    所謂「三宣六慰」制度是明朝初年開始確立的土司羈縻體系,其範圍包括了今天中南半島的緬甸、泰國、寮國等國大部分地區,越南和馬來西亞小部分區域,幾乎把整個中南半島也就是今天的半個東協囊括在內。這一體系在整個明朝中前期一直發揮著作用,對當時西南邊陲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不過自嘉靖朝以後,在桀驁不馴的麓川土司和崛起的緬甸東籲王朝的連番衝擊下,再加上心懷叵測的越南人介入,最終名存實亡了,甚至在萬曆以後成為不斷為大明放血的創口,那麼為何鼎盛時期的明朝沒能以這一體系為支撐,進一步拓展在中南半島的勢力範圍,最終將整個半島郡縣化,實現華夏疆域的一大突破呢?
  • 東南亞奇觀:破碎的宗教版圖
    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但是這11個國家中宗教種類卻很多,且沒有一種宗教在東南亞佔據統治地位,宗教版圖異常破碎,全球恐怕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地區。首先說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國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汶萊。為何東南亞國家會出現這種宗教分布局面呢?小編認為原因有以下兩個。
  • 哪個朝代對中國的版圖貢獻最大?
    我們都知道,當今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共32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是一個多民族的幅員遼闊國家,西起天山東至渤海,北到漠北南通南海。那麼今天就從歷史角度上看一下,哪幾個朝代對當今中國的版圖影響最大呢?
  • 東南亞的十一個國家中,位於中南半島的「越南」實力怎麼樣?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地區,主要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部分組成,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分別是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和東帝汶。
  • 中國不打對越反擊戰:越南百萬大軍早就勢不可擋 統一中南半島
    從1975年越南徹底打敗南越和美軍以後,其軍事實力就已經是整個東南亞的第一名。並且比整個中南半島的泰國、緬甸、柬埔寨等國加起來還要強大很多。實際上,越南已經具備了在短時間內統一中南半島206萬平方公裡3億人口的實力。
  • 元朝時,中國的版圖最大時有多大?放現在來看,包含了哪些國家?
    不過元朝並沒有完全的繼承蒙古帝國的版圖,它只是相當於蒙古帝國當中分裂出來的一個小國家。雖然,元朝卻是蒙古帝國分裂出來的國家當中最強大的,因為它佔據了蒙古帝國當中最富裕的一塊——中原地區。而且,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元朝的版圖也確實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巔峰狀態。與唐朝不同的是,唐朝統治了中亞地區,而元朝則更多的統治大漠地區。因為大漠上人煙稀少,抵抗的人比較少,所以元朝的版圖就遠超現代的一般國家了。
  • 寮國:「中南半島蓄電池」
    經電力勘察設計部門勘察,寮國境內水電資源理論上蘊藏總量約為3000萬千瓦,技術可開發總量為2347萬千瓦——這個蘊藏量對於中南半島來說足夠大,寮國因此被譽為「中南半島蓄電池」。項目全部建成後將保障寮國12%的電力供應,成為對接支撐寮國打造「中南半島蓄電池」發展戰略和改善寮國北部民生的重要項目。  寮國媒體還報導說,老方正與中方研究國家電網建設規劃,預計將於2019年實施。
  • 上下五千年,我國將西域(新疆)納入版圖的朝代有哪幾個?
    那麼我國古代有幾個朝代將西域納入版圖了呢?1、漢武帝西域鑿空和漢宣帝設西域都護府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是我國經營西域的起點。極盛時期的前秦這一年,前秦的版圖達到最大,面積達360萬平方公裡,比秦朝(約350萬)和宋朝(約280萬)版圖還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