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故宮裡總是有那麼多烏鴉?沒人餵養也是如此
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有很多涉及到封建迷信的思想,畢竟中國擁有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我們小時候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喜鵲叫喜,烏鴉叫喪」。在我們的印象中,烏鴉是晦氣的預兆,又被稱為「死亡之鳥」,因為它們經常吃腐屍。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烏鴉象徵著死亡,晦氣。在一些以「恐怖」為題材的影視劇中,如果即將發生恐怖事件,經常是突然出現大片烏鴉。
久而久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烏鴉,大家內心都會惶恐不安,覺得即將有不詳和的事情發生。而今天小編把清宮和烏鴉聯繫到了一起,在一些清宮題材的電視作品中,總是會發生各種靈異的事件,有的時候會不知不覺地消失,或者死於非命;如果有人在故宮中看到死去的妃嬪跟宮女的鬼影,而這個時候正好有成片黑乎乎的烏鴉飛過,誰看到這種場景都會不寒而慄。更弔詭的是,這樣的情景在現實的故宮中也出現過。直到現在,去故宮遊玩的時候,還是能看到很多烏鴉。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烏鴉會聚集在故宮裡呢?其實,這是有一定原因的。
先說說傳聞是什麼樣的吧,很多人是這樣理解的:故宮是清明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而在故宮中發生了太多勾心鬥角的事情,被害死的宮女,被毒害的妃子等等,到了清朝滅亡之後,故宮很長一段時間無人問津,慢慢的故宮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鬼宮」。在陰森的夜晚伴隨著黑壓壓的烏鴉們的叫聲,著實令人膽顫。有人說,烏鴉聞到了清王朝難逃覆滅的味道,所以才會跑到故宮裡來。
但這只是民間的傳說。事實上,烏鴉在我們現代人眼中是「死亡之鳥」,而在清朝滿族人眼裡卻是「神鳥」,一種吉祥之兆。據說,努爾哈赤入關的時候,也就是創業初期,一直被明軍追殺。實在沒辦法,努爾哈赤跑到了河溝裡藏著,這個時候烏鴉跑到他的身上,把他包地嚴嚴實實。就這樣,努爾哈赤在烏鴉的包圍下,才倖免於難。按照如此一說,烏鴉是努爾哈赤的救命恩人啊,這也是歷史上的「烏鴉救祖」事件。
努爾哈赤深知是烏鴉救了,所以為了報答烏鴉的恩情,下令禁止人們傷害烏鴉。還專門在故宮中設置了索倫杆,在索倫杆裡面放滿了穀物碎肉,用來給烏鴉吃。長此以往,經過上百年的餵養,烏鴉在故宮中大量繁衍,故宮也成了它們的棲息地。
那麼清朝滅亡以後,沒有人餵烏鴉,它們為什麼還是聚集在故宮裡呢?
其實,烏鴉白天去外面覓食,晚上才會聚集在故宮中。因為北京的熱島效應,所以故宮是整個北京室外溫度最高的地方。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白晝溫差較大,烏鴉們覓食了一整天之後,需要找一個地方避寒,所以就聚集在了故宮。再加上,故宮中有大量的樹根建築,都是烏鴉避冬的好地方。
所以,烏鴉大量聚集在故宮中,這不是什麼詭異的事情,只是烏鴉為了避寒而已。對此,大家都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