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將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陳笑奇解讀:管理儀這個地方的人,請見孔子,開始的時候被擋駕了。儀,是古時的地名。
隨後,這個人說,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到了我們這個地方,每個人我都見過。這樣說了以後,孔子身邊的人就安排他見了一下夫子。
出來以後,他就告訴孔子的弟子說,你們諸位不必擔心文化的衰落,我們中國文化有救了。
天下亂了這麼久,文化已漸凋零,上天降了孔夫子,他的學問道德將影響你們和世人。上天要以孔子作為警惕世界的木鋒,你們不要擔心了。古代的木做得鋒,就是用來敲響做警惕,用的好像廟堂裡的敲鐘打馨一樣。
這是對孔子從事文化教育的讚嘆。
那麼引申到我們商業方面,人生方面。
我們秉承孔夫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傳承儒家思想,每天給大家解讀一下,不需要再去搞一套全新的理論體系或者思維體系出來,孔子本人也是這樣幹的,他的思想到今天已經傳了2000多年了,還是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跟活力。
其實,孔夫子他講的都是一些吃飯、掃地、灑水這些身邊的事情,然後來說明人生應該有的態度,做人做事的思維和方法。
比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昨天在對那些女老闆直播的時候,光是這8個字就分享了三個半小時。
這八個字非常的有力量。當你做了事情以後,拿不到結果,達不到目的的時候,你就要反過來向內求,讓自己變得強大或的有力量。
什麼意思?
也就是讓自己能夠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你可以說是智慧,也可以說是思維,也可以說是勇氣,也可以說是魄力,總而言之,當你向內求的時候,你開始變得通透,你對未來的不確定,不再變得那麼畏懼,更恐懼,不再變得那麼束手無策。
舉個例子,今天有一群了,生意不好做了,你就應該向內求開始轉變,
所以,我們做的上面這些事情,其實從事的就是人文文化教育,把中國文化之精髓能夠傳承下去,其實也是值得讚嘆的,在這裡自嗨一下。
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長期的過程,所以大家看到我每天都是解讀一句話。因為,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