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陳氏優秀文化傳播正能量
祠堂的是最常用的祭祀祖先的場所,每個祠堂都會有本宗族的祖先或是先賢的牌位,族中人每逢清明、端午、重陽等節日都會定期去祠堂祭祀、供奉自己的祖先,有的也會在辦理紅白事或是族中大事的時候來祭祀祖先。
配 圖
《禮記·祭統》強調「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祭祀是人在精神上維繫和延續與神靈和祖先關係的宗教禮儀形式,有表達歸宗、認同和領受自身來源及其傳統教化的精神意義。祭祀祖先,即是表明某人認同自己作為某祖先的後代,繼承和領受著祖先的血脈、事業和教化,從而明確自己生活的歷史基礎,並承擔著把祖先的傳統發揚光大,並不斷創新,以致光宗耀祖的責任。祖先作為生活形式、事功業績和文化傳統的開創者和積累者,乃是我們生活基礎的一部分。通過祭祀而表達的「敬天法祖」,構成了華夏人民建構自己生活的一個重要維度。
一、祭前籌備
家禮時祭式:擇月既定,或不揀吉期,主人詣祖堂,焚香四拜:「孝某,將以本月某日,到祠祭事,不腆微忱,於今敢告」。
具修(按:古人行禮之家,必旬之先,具備器物,演習儀節,臨時庶不失誤)合用之器:桌凳,長桌,杯盤盞,爵酒樽,牲盤,受胙盤,湯瓶,薪炭,盥盆,帨巾,香案,香爐,燭臺,茅沙盆,火爐,帛,香錢紙,拜席,凡百應用之物,皆宜宿備,乃見陳設之意誠。合用之人:通贊一人,引贊二人,祝文一人,歌童二人,俱擇子弟之賢者,而能知禮,先期演習。
【注釋】::臚列:臚:lú,陳述。羅列,列舉。:時祭:四時的祭祀。本族「壁上掛燈」梁氏所傳承的禮儀,多沿襲周禮及程朱理學。:不揀:不管,不論。:詣祖堂:詣:yì,到,前往。到達祭祀祖先的廳堂。:不腆:謙詞,不豐厚。:微忱:微薄的心意。:具修:齊備,準備停當。:旬之先:十天以前。:爵:酒器。:牲:供宴饗祭祀用的牛、羊、豬三牲。:受胙:接受祭祀時供神的肉。:盥盆:洗手器皿。:通贊:司儀宣唱儀節的人。:引贊:擔任引導的人。:祝文: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辭,這裡是宣讀祭祀祖先文辭的人。:歌童:唱讀禮詩的少年。
前期三日齋戒:古人當祭,前三日,不飲酒茹葷,沐浴遂更衣,不弔喪問疾聽藥,凡兇穢皆不與。前期一日設位(陽明先生曰:禮以祭為大,若事死如生):宜以高祖南向,而曾祖以下東西分列。席皆稍降而布,似於人心,乃為安耳。
陳器:凡合用之器,先期而布列。具饌:凡粉麥脯鹽果殽菜各五碟,祭物令精潔,未祭前,勿令人食,並防苗犬蟲鼠童穢。省牲:用豬、羊,前期一日,午後設香案於兩階,令執事者牽牲於案前,主人盛牲以盞酒,各澆過宰之。
儀節:主人率眾詣香案前,三揖上香。一、二、三俯伏,興。詣省牲所,三揖。殺牲將盆盛牲,毛血置祖宗神主位前。
【注釋】::茹葷:本指吃蔥韭等辛辣的蔬菜,後表示吃魚肉等。:問疾:探問疾病。:與:親近,接近。:陽明先生: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王守仁,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事死如生:對待死者要像對待生者一樣,《中庸》認為:「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備矣」。:陳器:擺設祭祀用的器具。:饌:zhuàn,食品、食物。:穢:弄髒,弄汙。:省牲:古代祭祀前,主祭及助祭者須審察祭祀用的牲畜,以示虔誠,稱為「省牲」。:執事者:又稱「祝」。侍從左右供使喚的人。:儀節:謂儀禮的程序形式。:三揖:三次作揖。:興:立起身。:所:處所,地方。
二、祭祖儀式
嗚鼓三通,擊磬三十六聲,禁宣譁,戒嬉戲,止暴戾,遵禮法。通、引贊俱諧香案前,三揖四拜,分班序立。通曰:「執事者各司其事,與祭者序立,助祭者就位,主祭者就位」!整冠,拂衣束帶,誦戒詞。
禮生一人詣香案前,歌曰:「祭祀宗祖,務在孝敬。恭伸報本之誠,恪遵追遠之意。其或行禮不恭,離席自便,與夫欠申跛踦,噦噫唾咦,一切失容之事,俱系不孝不敬!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否則,家規有罰。諭眾鹹知」!
【注釋】::擊磬:古代一種打擊樂器。:暴戾:戾:lì。粗暴兇惡。:主祭:主持祭祀。:戒:告請。:禮生:司禮者,祭祀時在旁提唱起、跪、叩首之儀者。:歌:詠唱。:伸:表白,表達。:恪:恭敬,謹慎。:追遠:虔誠祭祀懷念祖先。:或:猶倘若,假使。:夫:那,那些。:欠申跛踦:打呵欠,伸懶腰,行走不穩。:噦噫:噦:yuě 。打呃,打嗝兒。:唾咦:咦:yí。吐唾沫,嘆氣。: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格:至,到來。思:語氣詞,無實義。矧:shěn,況且。語出《詩經·大雅·抑》,意即:神明的來臨,是不可猜度的,何況能夠阻攔嗎。:鹹:全,都。
通曰:「痤毛血,往中道而行」!執事者各盥洗,主祭者與助祭者,同詣寢堂迎神。引曰:「詣寢堂,鞠躬」!主人以下,皆鞠躬,上香,一、二、三拜,興;四禮,俯伏,致告詞、祝文。禮生曰:「孝玄孫等,今以某月某日,追終報本,務宜盡誠茲者,謹以粢牲庶饈之儀,有事於高曾祖考妣,只薦歲事,尊靈出居屍位。凡我宗親,鹹茲合食,恭伸奠獻」!拜,興。
通曰:「鞠躬迎神」!引曰:「神妥」!通曰:「俯伏,四禮」!引曰:「復位」!通曰:「奏樂」!樂止。
【注釋】::中道:道路的中央。:追終:猶言慎終追遠。謂居喪盡禮,祭祀至誠。:粢:zī,特指祭祀用的穀物。:庶饈:即庶羞,多種美味。:薦歲事:薦:進獻,祭獻。歲事:每年祭祀的事。:屍:受祭者。古代祭祀時,須有人代表死者受祭。:合食:猶合祭。:奠獻:奠:薦獻,敬獻。獻祭品以祀先靈。
三、行灌地禮式
通曰:「主祭者,詣香案前」!跪,俯伏。歌灌地禮詩,歌曰 :「琴瑟在御,鐘鼓在懸。惟我祖考,綏我思成。爰釀秬黍,苾苾芬芬。降以灌地,求神於陰。恍乎來臨,以尉我心」。興,鞠躬,二禮,行炳蕭禮。
通曰:「跪」!取脂實灸以燔之。俯伏。歌炳蕭詩,歌曰:「雖無佳餚,毛炰胾羹。取蕭祭脂,求神於陽。孝孫奏假,罔不齋獲。群公先祖,顧予蒸嘗」。興,鞠躬,二禮。
引曰:「復位」!通曰:「奏樂」!樂止。
【注釋】::灌地:古代祭祀的一種儀式,把酒灑在地上,求神降臨。:歌曰:族中祭祀禮詩多為當地民歌形式,廣泛採用詩經、樂府等藝術手法,亦有對古詩句的引用。:琴瑟在御:演奏。下句「懸」同此。:綏我思成:賜予我們成功。:爰:yuán,於是。:秬黍:秬:jù。黑色的黍子。:苾苾芬芬:即所釀的酒香氣濃鬱。:恍乎:神志不清,這裡表示冥冥之中。:脂:即祭脂。古代宗廟祭祀時用以薰香的牛腸脂。:燔:fán,把肉烤熟。:毛炰:炰:páo。將已殺的小豬等連毛投置火中去毛烤炙致熟。:胾羹:zìgēng。肉湯。:奏假:祭者奏升堂之樂以致神。:罔不:無不。:顧:光顧。:蒸嘗:本指秋冬二祭,後泛指祭祀。
四、行上香禮式
通云:「主祭與助祭者,同詣香案前,上香」!引云:「詣盥洗所」!盥洗淨巾。盥畢,詣香案前跪。上香,一、二、三酹酒,將酒盡傾於茅沙上。興,二禮。通云:「奏樂」!樂止。
五、行初獻禮
主祭者,行初獻禮。引云:「詣酒樽所」!司樽者酌酒,詣始祖考妣位前,跪。進爵,奠酒於茅沙上;奠爵,呈於神前;進湯,獻帛。拜,興。通云:「詣讀祝位」!跪,俯伏,讀祝文。餕畢,拜,興,二禮。引云:「復位」!通曰:「奏樂」!樂止。
助祭者,各行分獻禮,依次序分為兩旁。引曰:「詣酒樽所」!司酒者舉皿酌酒。詣高曾祖考妣位前,跪,進爵,奠酒茅沙上。祭爵呈各神前,進湯,獻帛。拜,興。配祭亦然。引云:「復位」!通云:「奏樂」!樂止。
擊磬,歌詩。歌曰:「明明祖徳,佑啟後人。我受祖恩,祖享我誠。惠我無疆,永年保定。子子孫孫,是儀是型」。
【注釋】::酹酒:酹: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初獻:祭祀時首次奠爵。:進爵:猶敬酒。:讀祝:祭祀時宣讀祝告文。:餕:jùn,分吃祭品,這裡意為進獻。:分獻:古代祭祀,向配饗者行獻爵獻帛禮,與「正獻」相對而言。:歌詩:詠唱詩篇。:明明:形容尊貴至極。:享我誠:先靈享用我真誠進獻的祭品。:惠:惠澤。:保定:受保護而安定。:儀:即儀型,楷模,典範。本句「型」字同此。
六、行亞獻禮
通云:「主祭者,行亞獻禮」!引曰:「詣酒樽所」!司酒者,舉皿酌酒。詣始祖位前,跪。進爵如前,奠爵,進饌,獻帛。拜,興。引曰:「復位」!
通云:「助祭者,各行亞獻禮」!引曰:「詣酒樽所」!司樽者酌酒,詣高曾祖考妣位前,跪。進爵如前,奠爵如前,進饌,獻帛。拜,興。
配祭亦然。引曰:「復位」!通曰:「奏樂」!樂止。
擊磬,歌詩,歌曰:「儀型祖德,報典宜殷。載我清酤,潔我粢盛。以礿以祀,以嘗以蒸。祖其有靈,來格來歆」。
【注釋】::亞獻:第二次獻酒稱「亞獻」。:配祭:泛指配享,和在一起祭祀。這裡表示向其他先靈行亞獻禮。:報典:報答祖先的盛德。:殷:深厚,懇切。:清酤:酤:gū。清酒。:粢盛:粢:zī,穀子。古代盛在祭器內以供祭祀的穀物。:礿:yuè ,古代一種祭活動。:以嘗以蒸:以「蒸嘗(祭祀)」報答祖先。:格:到,至。:歆:xīn,祭祀時神靈享受祭品、香火。
七、行終獻禮式
通曰:「主祭者,行終獻禮」!引曰:「詣酒樽所」!司樽者舉皿酌酒,詣始祖位前,跪。進爵,奠茅沙上;奠爵,酌於總祖前,進羹,進飯,獻帛。拜,興。引曰:「復位」!
通云:「助祭者,各行終獻禮」!引曰:「詣酒樽所」!司樽者酌酒,詣高曾祖考妣位前,跪。進爵,奠茅沙上,祭爵,奠各主前,進羹,進饌,進飯,獻帛。拜,興。配祭亦然。引曰:「復位」!通曰:「奏樂」!樂止。
擊磬,歌詩。歌曰:「禮儀既備,鐘鼓既陳。神保是享,祖考是寧。孝孫徂位,工祝齎行。苾芬在御,誠徹凼明。祖考格祀,福祿康寧」。
【注釋】::終獻:第三次獻爵稱「終獻」。:總祖:始祖,這裡謂最高的受祭祖先。:神保:對先祖神靈的美稱。:是享:已經享用祭品。:徂:cú,及,至。:工祝:古時在祭祀時專司祝告的人,這裡指司各祭職的人。:齎行:(將要)帶著器具離開。:誠徹凼明:凼 :dàng。誠意通透明亮。
八、行侑食禮
通云:「主祭者,與助祭者,各詣位前侑食」!司樽向各神前酌酒、呈飯,以箸插之。侑食詞:「有殽在俎,有酒盈樽。神其陟降,福祿來成」。鞠躬,三禮。引曰:「復位」!通曰:「主人以下皆出,合門」!祝:「噫歆」!
主人向北,通比作欬三聲。曰:「啟門,主人以下皆復位」!
【注釋】::侑食:侑:yòu ,相助。意即祭祀中為先人助歆享酒食之興。:箸:筷子。:殽:xiáo,古同「餚(yáo)」。做熟的魚肉等。:俎:zǔ,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盈樽:裝滿酒器。:陟降:升降,上下。比喻無時不有先靈的護佑。:來成:謂前來成就。語出《詩經·大雅·鳧鷖》:「公屍燕飲,福祿來成」。:噫歆:祭祀時,發聲告神來享用祭品。:欬:kài,重聲咳嗽。
主祭助祭,各詣位前獻茶。引曰:「跪獻茶」!拜,興。通曰:「詣香案前」!鞠躬,跪,俯伏。誦家訓詞:「祖考命工祝:祖有功,宗有德,乃克昌其後嗣;子必肖,孫必賢,始無愧於前人。命爾不惜諄諄,聽予休教藐藐。內焉須孝親敬長,外焉宜信友忠君。倫分長幼,禮別尊卑。切毋作奸犯科,王法凜凜;慎勿造孽為惡,天理昭昭。士遵聖訓,當效映雪囊螢;農服先疇,休憚犁雲鋤雨。惟其為人不易,故爾趨事必勤。不忘祖訓,毋忝爾生」!通曰:「謝教」!拜,興。引曰:「復位」!
【注釋】::祖有功:這裡是說我族祖先受命徵戰播州,驅逐南詔,入籍鎮守、開發,使播溱之地得以長治久安。:克昌:能夠昌盛。典出《詩經·周頌·雝(yōng)》:「燕及皇天,克昌厥後」。:肖:即成才。:命爾:命:教命,教戒。意思是說:祖先教戒你們(後嗣)。:諄諄:反覆教導。:予:我,指立家訓的先輩。:休教:美善的教誨。藐藐:高潔,盛遠。:聖訓:聖人的教導。:映雪囊螢:藉助雪光、以袋裝螢火蟲借光苦學不倦。:先疇:先人所遺留的田地。:憚:dàn,怕,畏懼。:惟其:正因為。:趨事:辦事,立業。:忝:tiǎn,有愧於。
九、行錫福禮
通曰:「主祭者,飲福受胙」!引云:「詣飲福位」!鞠躬,跪,主人以下皆跪,俯伏。通云:「讀嘏辭」!祝生曰:「祖考命工祝:承致多福無疆,於汝孝孫,來汝孝孫,使汝受祿於天,宜稼于田,眉壽永年,勿替引之」。拜,興,鞠躬,跪。
通云:「主祭與助配祭者,飲福酒」!少傾於地,卒飲。受胙,以胙授,均皆受飯嘗之。皆俯伏,拜,興,平身。主人立於東階,西向;祝比立於西階,東向。請告利成,告曰:「匪瞻匪依,雲如之何?祀事孔明,以孝以享。神主聿歸,永觀厥成」。在位皆拜,平身,復位。奏樂。樂止。
【注釋】::錫:通「賜」,賞賜。:飲福:祭祀完畢飲食供神的酒肉,以求神賜福。:嘏辭:嘏:gǔ。古代祭祀時,執事人為受祭者致福於主人之辭。:汝:你等,意即參與祭祀的宗嗣。:稼:耕稼,種植穀物。:眉壽:高壽。:少:稍微,適量。:卒:盡,全部。:匪:假借為「非」,表示否定。:孔明:很完備,很明達。:聿:yù,文言助詞,無意義。:厥成:厥:其。成:成功,成就。
十、行辭神禮
通曰:「鞠躬,跪」!歌辭神詩,歌曰:「既醉既飽,言旋言歸。嗟嗟烈祖,音容又達。挽之無從,孺慕依依。入則愾然,出則靡至」。通曰:「興,四禮」!
執帛者捧帛,執爵者捧爵,讀祝者捧祝,各詣瘞所。化帛,焚祝,以玄酒沃之。在位,皆向出一揖,各向神主三叩首。奏樂。樂止,徹饌,禮畢。
【注釋】::言:助詞,無意義。:烈祖:建立功業的祖先,用於對遠祖的美稱。:挽之無從:想挽留他們(先靈)但找不到門徑。:孺慕:懷念。:愾然:感慨。:靡:華美,美好。:瘞所:瘞:yì,掩埋。埋物祭地的地方。:玄酒:古代祭禮中當酒用的清水。:沃:澆灑。:徹饌:徹餕:徹:拆下。餕:意即祖先享用後剩下的菜餚飯食。
十一、徹餕禮
序立(家禮:男左女右,立階下;如今祠中無婦女,取便行之),鞠躬,拜,興,四禮,平身。詣尊坐前,長者一人奉酒,跪。若子姪則坐受之,弟則起而立。祝辭曰:「祝事既成,祖考嘉享。伏惟尊親,借膺五福,保族宜家」。
祝畢,以盞投執事者,使置之尊長之前。俯伏,興,平身復位。配祭皆拜。鞠躬,拜,興,四禮。畢,平身。告諭,長比告曰:「祀事既成,五福之慶,與女曾共之」。鞠躬,四禮。禮畢。
家禮:男餕外,女餕內,今祠中,婦女不與,皆布席於外。將所祭酒饌,炙熱共飲之。不足,而益以他酒食。禮也!
謝禮生。尊長率凡與祭比,拜禮生,禮生答拜。仍以祭餘設席厚待之。如族中子弟為禮生,不用拜,設席麼不可缺也。
禮善始而善終,祭大典也。方祭之始,眾皆敬慎;迨祭之終,懈怠易生。徹餕之不可損也,明矣。前抄吳氏族譜,祭禮皆按家禮而修飾之,獨去此徹餕一條,今仍據晦俺夫子原本増入。
【注釋】::序立:按品級站立。:嘉享:謂祭祀時神靈享受供物。:伏惟:表示願望,懇請。:膺:接受。:女:rǔ ,古同「汝」。:與:參與。:益以他酒食:另外添加其他的酒食。:凡與:所有參加的。:大典:重要的規範。:方:剛剛。:敬慎:恭敬謹慎。:迨:等到,待到。:損:減少程序。:明:清楚,明白。:前:指前文「徹餕禮」一條。:獨去此:即此條沒有按本族家禮的內容抄錄。:今仍據:據:按著。現在仍然按本族家禮抄錄。:晦俺夫子: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原本:按原來的家禮內容。
十二、祭淸明以親祖墓
家合有宗,宗必有墓;人各有祖,祖必有塋。迨至三五代,往往不知祖宗兆宅,屬於何處。須每年清明,前後二三日,擇天時晴霽,約會各房,齊集祠內。平出用貲,以備祭典。凡屬高曾基址墳塋,一同祭掃,各帶子孫認識。有憚遠多年不赴者,責在支長,重罰入祠。庶聖祖神宗,百代不泯;孝子慈孫,萬代如見。
【注釋】::合:全,都。:兆宅:墓地。:霽:jì,雨雪停止。:貲:zī,假借為「資」。:支長:該支房系的房長。:庶:以望,以求。:泯:失去,喪失。:如見:好像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