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梵淨山:彌勒道場 梵天淨土

2021-01-09 大公資訊
銅仁梵淨山:彌勒道場 梵天淨土

2013-07-09 16:11:55  來源:大公網綜合

彌勒道場門牌

  梵淨山稱「彌勒道場」由來已久。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當地不少方志專家,查找古今史籍,實地蹋勘考察,尋訪民間傳說,確證梵淨山宋元時代即為梵天淨土,明代初年已成彌勒道場。至明萬曆年間,欽命僧妙玄重開佛山,破山和尚傳臨濟正宗,雖不專修彌勒淨土,卻容僧眾禪淨雙修,並紛紛興建或重修廟宇,環山建起四大皇庵、四十八座腳庵和金頂古廟群,道場於是盛極一時。立於萬曆46年(1618年)、由朝廷戶部郎中李芝彥撰文記載重建梵淨山金頂的《敕賜碑》,高度評價梵淨山為「天下眾名嶽之宗」,並對梵淨山彌勒道場的興盛讚頌不已:「自開闢迄今,海內信奉而奔趨,不啻若雲而若水,王公大人之欽謁,恆見月盛而日新,久已靈馳於兩京,傾動於十三布政,勞旌於撫按、煩顧於道府。」由此可見梵淨山彌勒道場的地位及其影響。  

  關於梵淨山彌勒道場的形成年代,據肖忠民研究,唐貞觀年間(627—649)梵淨山北部的天慶寺就已建成,宋代建炎年間(1127—1130)又在梵淨山西部山腰建成天池寺(清代改名護國寺),元大德年間(1297—1307)在西部半山之薄刀嶺與棉絮嶺交界處建有山王殿,由此說明梵淨山佛教開發早已從唐初開始。當然,彌勒道場的建成,理應在它開發到一定的時候,因此應晚於唐代。喬松先生認為,不可能在彌勒淨土信仰發展最快的初唐以前開山建立,因為任何道場開山,只有在教義已為當地信徒所普遍接受之後而不是這以前。趙幼立先生認為當在宋朝末年,一是從金頂「院道」摩崖記載明永樂初年踏勘「委系古蹟名山」,說明開山肯定早於明代;二是根據烏江流域文物的發掘,唐朝在沿河建沿豐寺、宋朝在印江建西巖寺的史料記載,以及對淨土宗的創立、發展過程的分析,梵淨山佛教的開發繁盛期當在宋朝末年。 

  據貴州都市報2006年10月4日載:江口縣文廣局負責人與銅仁地區佛教協會副會長釋佛祖法師、江口梵淨山佛教協會會長釋祖德法師等9人,於近日在梵淨山麓的太平鄉白鶴山上,發現了兩座保存完好的古僧塔和彌勒佛道場遺址。據當地80多歲老人吳應德介紹,白鶴山彌勒古佛道場輝煌鼎盛於明、清時期。山上曾有一座古寺,該寺坐南朝北,屬四合大院,房屋48間,正殿供奉高大的彌勒佛坐像,兩邊是形態各異的24位諸天王和十八羅漢像。前發現的兩座並排的五級僧塔,塔身上敘文和塔前的石碑文字已全部風化,無法辨認。根據佛教儀規,從僧塔、寺廟的建築規模分析,能享受七級、五級僧塔待遇的都是有建樹的德高望重的高僧。古僧塔群及彌勒佛道場遺址的發現,引起了有關專家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所獲得的資料,有待進一步考證。

  梵淨山也與淨土宗密不可分。「梵淨山」之名首先即有濃厚的淨土宗色彩。梵淨山,古稱「三山谷」、「九龍山」、「月鏡山」等。為何又叫「梵淨山」了呢?按喬松先生研究的結果,此名源於大乘佛教「淨土宗」。

  「梵淨」一詞並非漢語原詞,它得名於「梵天淨土」教義。「梵」是音譯詞,意為「寂靜」,佛教沒有「死亡」,只有「涅盤」。「梵天」就是指一種「超越時空,超越生死」的「涅盤寂靜」的境界。「淨」即「無染無穢」。而 「淨土」正是淨土宗勾畫的理想王國,是「眾生涅盤」後往生的極樂世界。因此,梵淨山稱「古佛道場」且名為「梵淨」,是佛教淨土宗為「芸芸眾生」提供的一條通向「梵天淨土」之路。

  「淨土」教義在很早就已傳入中國,東晉時就形成了中國南北兩大淨土信仰中心。南北朝、隋及唐初,佛像塑得最多的,不是釋迦佛祖,而是彌勒和阿彌陀。因為彌勒佛是未來佛,佛典有「彌勒出世,脫離苦海」之說,所以彌勒淨土在初唐以前,首先受到社會上層士大夫及知識分子的崇奉,初唐以後,一般佛徒信仰彌勒淨土的也愈來愈多,社會影響也愈來愈大。至宋代,佛教各宗兼修淨土,淨土宗盛極一時。所以梵淨山《敕賜碑》說:「獨紅雲頂為最奇,宜白蓮社之茂建。」白蓮社,即淨土修行的宗教組織。梵淨山作為佛教勝地,無疑受淨土宗極大的影響。

關鍵字:梵淨山 彌勒 道場

責任編輯: 崔容菠

相關焦點

  • 梵天淨土,天空之城,貴州銅仁彌勒道場梵淨山!
    對那座天空之城充滿嚮往,源於其名字,梵天淨土,「梵」字承載佛思,「淨」字凸顯人文,當兩個字相遇,便是人間的聖地。知道貴州銅仁有一座彌勒道場,則是源於讀大學時,坐火車要穿過貴州全境,白天的時候,都會望著車外貴州的神山秀水,一路興致盎然。
  • 「彌勒道場」之爭,浙江雪竇山和貴州梵淨山,都堅稱自己「正統」
    浙江和貴州的兩座當地名山,都宣稱自己的彌勒道場。雪竇山一直堅持自己是佛教五大名山之一,是真正的彌勒道場。首先,在歷史上,雪竇山是佛教名山,早在宋代就已為世人所公認。其次,因為佛教徒被公認為彌勒的化生,而且據說佛教徒是五代高僧,是浙江奉化人。他們曾多次在雪竇山的雪竇寺講經,因此雪竇山被世人稱為彌勒的道場。
  • 貴州銅仁梵淨山申遺成功 你知道這座彌勒道場的歷史嗎?
    佛教在線訊 北京時間2018年7月2日16:35左右,在波斯灣西岸巴林王國首都麥納麥召開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銅仁梵淨山獲表決通過,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梵天雲海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處,海拔2493米,系武陵山脈主峰,
  • 梵天淨土 桃源銅仁——山水經典 卓然於世
    梵天淨土 桃源銅仁——山水經典 卓然於世  梵天淨土,桃源銅仁。  這裡,是貴州向東開放的橋頭堡,湘、黔、渝旅遊「金三角」,旅遊資源稟賦,人文歷史厚重。古人贊云:黔中各郡邑,獨美於銅仁。山下,茂林修竹、層林盡染,梵天淨土、自然而然,仿若置身於世外桃源;山上,雲霧繚繞、如夢似幻,佛音渺渺、滌蕩人心,仿若置身於人間仙境。
  • 梵天淨土,彌勒道場,梵淨山必遊的八個旅遊景點
    梵淨山原名三山谷,位於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太平鄉境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名山。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這裡的佛教開創於唐,鼎興在明,是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也是全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此外,梵淨山還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有黔金絲猴、珙桐等珍稀物種。
  • 詩題梵淨山:一入武陵山勢雄,梵天淨土到黔東
    梵淨山圖片攝影者:綠楊淡煙1.遊梵淨山文/理境天風生古怪,地氣出刁蠻。2.題圖 梵淨山文/心天一色黔北銅仁有座山,梵天淨土水潺潺。紅雲金頂高千丈,佛殿仙煙道道環。題梵淨山並未來佛文/路遠修開壇梵淨山,閉目微微笑。不渡此生悲,只宣來世妙。7.題圖 梵淨山文/閒庭信步梵淨清芬處,松風掛綠蘿。
  • 梵天淨土,西部名城,貴州銅仁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銅仁位於貴州省東北部,地處武陵山區腹地,因其高原山水、曲徑通幽的獨特魅力,更其在武陵山脈有一座充滿神秘色彩而又雄奇偉岸的山峰梵淨山而被美譽為「梵天淨土、桃源銅仁」。銅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臨水,沿岸有壯觀雄奇高山、溶洞、峽谷,同時還有充滿民族風情的邊城、古寨,有「中國西部名城」之美譽。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銅仁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梵天淨土 桃源銅仁」銅仁市向廣西人民發出冬季旅遊邀請
    銅仁2018冬季旅遊(南寧站)啟動儀式  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22日電(記者 林豔華)以「梵天淨土 桃源銅仁」為主題的2018銅仁市冬季旅遊推介會22日在南寧舉行,盛情邀請廣西人民前往銅仁享受一段山水沉醉之旅
  • 愛護自然,貴州的梵天淨土
    在貴州靠近湖南地界,有一座最後保護的梵天淨土。他的名字叫做梵淨山。它是武陵山脈的西部延伸,很多人看過湖南神龍架的雄、奇、險、峻,但你一定不知道貴州有一座梵淨山有不一樣的秀美。梵淨山名字的由來是採用了典型的佛家語言:梵天淨土,人間最後乾淨的地方,這裡 也像它的名字一樣,造就了大自然不一樣的風景顏色。梵淨山明代時期就是皇帝祭祖的地方,佛教連綿在梵淨山幾千畝森林裡顯得渺小,但就是這樣的地方卻有著不一樣的風景和保護意義。
  • 世遺新貴:「古佛道場、梵天淨土」,等你來打卡!
    2018年在巴林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它成功申遺,成為繼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之後,貴州境內的第四處世界自然遺產,2019年中國權威的《地理雜誌》發布了旅行清單,全世界23個地方上榜,其中有一個就是它,作為武陵山脈的主峰,貴州的第一山,它還有「古佛道場,梵天淨土」的美名,它就是位於貴州的梵淨山。
  • 梵淨山給銅仁人民的的福祉:生態王國 佛教王國
    淨土在佛教中作為一個宗派,即「淨土宗」,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佛教之所以有宗派的劃分和成立,實質上是一種系統的修持方法的稱謂。名為「淨土宗」,其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修持目標;二是修持方法。淨土的修持目標是通達淨土,何謂淨土?淨土是什麼境地?這在佛經中都有詳盡地描述和解說。比如西方極樂淨土的情境在《阿彌陀》經中有描述;兜率天淨土的情境在《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中有描述。
  • 2019年國家地理雜誌全球最佳旅行地 梵淨山上榜
    近日,《國家地理》雜誌發布了2019年旅行清單,全世界24個地方上榜,其中,貴州梵淨山成為國內唯一上榜旅遊地。  《國家地理》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旅行雜誌之一,代表著權威、客觀。在2019年旅行清單中記者看到,全世界24個地方上榜,有古怪巖層的新地方,或令人嘆為觀止的中世紀城堡,或愛爾蘭某城美麗的鵝卵石街道,其中就有一個來自中國貴州的梵淨山!
  • 2019年國家地理雜誌全球最佳旅行地貴州梵淨山上榜
    2019年國家地理雜誌全球最佳旅行地公布,貴州梵淨山上榜!2019年最佳旅行地在哪裡?近日,《國家地理》雜誌發布了2019年旅行清單!全世界24個地方上榜,其中,貴州梵淨山成為國內唯一上榜旅遊地。《國家地理》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旅行雜誌之一,代表著權威、客觀。
  • 貴州第一山梵淨山,在被評為5A級景區之後,終於出現在大眾視野了
    「素有佛教聖地之稱的梵淨山位於貴州省銅仁市,得名於「梵天淨土」,原來的正名為「三山谷」,國務院於1978年將其確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6年將梵淨山接納為全球「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的成員單位(中國只有五個成員單位
  • 梵天淨土的旅遊產業發展啟示錄
    常德晚報記者 文斌/文 潘敬林/圖"梵天淨土 桃源銅仁"是這座城市的定位。 "中國傳統龍舟之鄉"、"中華十大生態親水美景"、"中國最令人嚮往的地方"······銅仁集這些美譽於一身。走進銅仁,她獨特的魅力讓人流連忘返。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 不僅是風景勝地 更是一方淨土 白雲上下翻滾 如雲天瀑布 梵天淨土
  • 距鳳凰僅1h,這片「梵天淨土」美似仙境,卻低調千年
    而一到夏天,位於中國貴州銅仁的梵天淨土梵淨山,猶如一顆薄荷糖,令人魂牽夢縈。今天就隨騎驢走進貴州銅仁,走進這人間仙境梵淨山;也願你有天能親自踏足這片,充滿神秘、禪韻、奇蹟的靈性淨土。棲心皈淨土,推雲步梵天。禪霧入幽谷,佛光上蒼巖。海內循道者,多來續仙緣。
  • 大美銅仁梵淨山,佛光普照滿天下,你信嗎(旅遊攻略)
    梵淨山,貴州省東北,域內印江、江口、松桃三縣交界,海拔2570.5米, 系武陵山脈主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成員、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核心區與緩衝區面積約775平方公裡,得名於「梵天淨土」,中國的佛教彌勒菩薩道場,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