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串三「谷」,武漢四環即將貫通

2020-12-15 大眾網

  長江日報記者今天了解到

  武漢北四環和東四環

  正在抓緊進行收尾工程

  穿江越湖的武漢最寬環線

  ——四環線即將主線貫通!

  串聯起武漢的

  「光谷」「車谷」和「網谷」!!

  武漢北四環黃陂段建設現場。記者肖僖 攝

  現在進度如何?

  就等東四環、北四環收尾啦!

    四環線全長約148公裡,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為湖北省內首條採用雙向八車道標準建設的高速公路。

  全線分為吳家山至沌口段(西四環)、沌口長江大橋、龔家鋪至中洲段(南四環)、北湖至建設段(東四環)、青山長江大橋、武湖至吳家山段(北四環)6個新建段和武漢繞城高速公路中洲至北湖改擴建段(與繞城公路共線段)。

  目前6個新建段已全部建成,西四環、沌口長江大橋和南四環已運營通車。武漢交投集團總工程師王愛民介紹,青山長江大橋已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北四環和東四環正在抓緊進行收尾工程,推進高速聯網收費手續的申報審批。

  記者實地探訪

    1、東四環

    29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四環線探訪,從東四環北湖收費站上環線,經過青山長江大橋,直到北四環橫店收費站。

  在東四環北湖收費站,記者看到,路面瀝青已鋪設完成,收費站的機電、交通安全設施等均安裝完畢,收費站一共劃分了11個進出車道,其中ETC車道4個。

  新建的東四環北湖收費站。記者王謙 攝

  東四環項目公司總經理王先強介紹,東四環起於武漢繞城高速北湖互通,與青山長江公路大橋銜接,新建裡程約8.182公裡,共有特大橋5座,互通立交3處。

  「項目最大的特點是線路短、互通多、涉高速、難度大,一般高速公路十幾公裡設一個互通,東四環8公裡有3座互通,更加方便出行。比如與繞城高速相銜接的北湖樞紐互通,可方便繞城高速車輛通過四環線進出,北湖互通可以拉動青山區東北部化工區的物流發展,為80萬噸乙烯、武鋼提供便捷的物流通道,臨近青山長江大橋的化工互通,可滿足城市東擴需要,規劃與和平大道東延線相連,對接城市主幹道。」王先強說。

  東四環是四環線六段中開工最晚的一段,2017年7月開工建設,今年初又受疫情影響。「我們在3月26日就復工,項目公司組織全線各參建單位快速實現復工,同時開展了勞動競賽活動,確保『東四環線年底基本建成、四環線畫圓』的建設任務目標不變。」中建東四環指揮部指揮長王瑋介紹。

  沿著東四環行駛,青山長江大橋的白色主塔越來越近。在夕陽的映照下,252根藍色斜拉索在天空中織出了美麗的弧線,大橋顯得莊重而靜美。

  四環線青山長江大橋。記者李子云 攝

  「青山長江大橋主橋長1638米,主跨938米,一步跨越長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全漂浮體系斜拉橋,在斜拉橋的跨度中排世界第五。」設計方中鐵大橋院設計負責人胡輝躍介紹,大橋的全漂浮結構可以讓橋梁很好地適應運營工況及溫差、大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的位移變形。

  施工方中鐵大橋局青山長江大橋項目副總工程師胡海波介紹,大橋有諸多技術創新,大橋主塔高279.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A」型塔,相當於100層樓的高度;水下基礎施工是橋梁施工中最難的部分,首創大直徑變截面旋挖鑽深水基礎施工工藝,僅用83天就完成了60根鑽深113米的主塔樁基施工。

  2、北四環

    從青山長江大橋繼續行駛到北四環,記者看到,路面瀝青均已鋪設完成,白色道路標線施劃完畢,部分標識標牌已安裝。行駛在雙向八車道路面上,平坦開闊,約半小時後,抵達位於黃陂的北四環橫店收費站。

  武漢北四環黃陂段建設現場。 記者肖僖 攝

  「這個收費站目前已經完成了95%的施工,正在做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的設備安裝和檢測。」武漢北四環項目公司工程部部長胡志紅介紹,北四環全長47.39公裡,是6個新建段中線路最長、投資最大的區段,穿越眾多客、貨運鐵路,跨越多條既有公路,安全風險大,施工技術複雜、難度大。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四環線建成後,將成為連接武漢市六大新城組群的快速通道,成為串起武漢市主要產業帶和物流帶的重要交通要道,對於緩解武漢市過江交通壓力,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速新城組群建設,構建物流快速通道,鞏固和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除有效緩解市內交通擁堵外,還將緊密串聯全市鋼鐵化工、汽車及機電、光電子及生物醫藥、食品等產業區,以及大中型物流產業園和專業市場,形成『通道+產業』的經濟發展走廊。」該負責人介紹。

  四環線建成有著重大意義

  1、途經3大國家級開發區

    形成連接新城組群之間具有複合交通功能的快速通道

  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網谷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車谷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

  四環線是國務院批覆的《武漢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重要交通項目,是全省規劃「七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網中重要一環,是武漢都市區內聯外通及轉換的重要通道,是武漢市「環形+放射」的道路骨架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串起六大新城組群、改善新城區對外出行條件的重要環線,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

  搜索四環線的地圖,可以發現它沿途經過了武漢3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和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全線分布多個重要的產業園區、物流基地,如京東方光電公司、國家網安基地、舵落口大市場、空港中心、大花嶺工業園、武漢未來科技城、武漢化學工業區等,這與四環線規劃的初衷密不可分。

  「四環線定位於貨運快速通道,它的建設是要把三環線從『客貨混雜』的重負中解放出來。」武漢綜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童亞雄介紹,四環線規劃建設的目的,是要以城鎮空間與產業集群發展為依託,適應工業用地規劃和產業集群向主城區外圍布局的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形成連接新城組群之間並在組群內部發展過程中具有複合交通功能的快速通道。

  2、串聯六大新城組群,輻射5大產業聚集區

  依據《武漢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武漢確定了以主城區為核心,將新城區納入全市統一空間發展框架,提出主城區外圍的六個新城組群是未來一段時期內空間發展戰略布局特別是大型工業用地規劃的重點,將承接主城區疏解的人口和功能,吸納整合主城區外遷工業,強化、突出主導產業的優勢地位,以大型產業園區為重點,按照工業門類,聚集發展大型工業集群。

  《武漢市新城組群分區規劃(2007-2020年)》明確,新城組群是由主城區向外沿陽邏、豹澥、紙坊、常福、漢江、盤龍城六大城鎮空間發展軸整合新城和與之聯動發展的新城組團,形成東部、東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組群。新城組群規劃的城鎮人口為389.5萬、建設用地總計約500平方公裡。

  按照新城組群分區規劃的具體布局,六大新城組群將聚集發展以青山和陽邏地區為主體的鋼鐵化工及環保產業聚集區,以沌口地區為主體的汽車及機電產業聚集區,以關山地區為主體的光電子及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以吳家山地區為基礎的食品產業聚集區等5大產業聚集區。規劃形成41個以機電、光電子、生物、化工、鋼鐵等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園區,並配套形成橫店、灄口、武湖等22處大中型倉儲物流產業園區,建設漢口北大市場、陽邏鋼材大市場、國際物流中心輕工大市場等9處大中型專業市場。

  為適應武漢這一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迫切需要構建一條新的快速聯繫通道,以及時疏導新城組群的對外交通需求,並加強組群尤其是各中心組團相互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四環線應運而生。

  「四環線建成後將顯著改善新城組群的對外運輸條件,並在運距縮短、運時減少、成本降低、方便程度提高的綜合作用下,促使新城組群形成新的良好區位條件,引導城市空間資源要素的聚集。」童亞雄說。

  3、將外圍鐵路樞紐、站場、機場緊密地聯繫一起

  另外,四環線的建設對鞏固和提升武漢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打造成為中部地區現代物流基地具有十分突出的意義。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環線與繞城高速之間有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及綜合運輸樞紐項目,包括橫店、鄭店、陽邏、舵落口、吳家山、蔡甸、郭徐嶺、軍山等11座客貨運主樞紐,關山、常福、空港等地的6大物流園區,後湖、北湖、沌口、白沙洲等6大物流中心,以及沌口、陽邏、青山等武漢新港範圍內規劃重點建設的現代化港口。

  近年來,三環線通行壓力日漸加重,部分路段出現嚴重堵塞;現有繞城高速,承擔大量過境中轉需求併兼顧相當規模的進出市區交通量的雙重壓力,而且繞城高速公路與三環線大部分路段間距較大,對新城組群空間發展引導不夠,新城組群之間缺乏更為直接、有效的大容量運輸通道。

  因此,在武漢主城區外圍、繞城高速與三環線之間建設的四環線,不僅能發揮路網整體功能,緩解繞城高速與三環線的交通壓力,而且將有效銜接新城組群的交通樞紐、物流園區、產業園區;同時四環線全線「畫圓」將為武漢市綜合運輸設施布局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將武漢市分布在外圍的鐵路樞紐、站場、機場緊密地聯繫到了一起。

  還有四條地鐵線路+一座橋

  武漢交通將迎來「大爆發」!

    6號線二期

  預計春節前「軌通」

    11月27日

  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

  臨空港大道站—碼頭潭公園站

  區間雙線實現貫通

  自此6號線二期工程

  實現全線「洞通」

  11月27日,地鐵6號線二期臨空港大道站右線隧道口,工人正在拆除盾構機。記者李永剛 攝

  目前,6號線二期軌道鋪設的進度

  也在穩步推進之中

  僅剩2個區間和2個車站的鋪軌施工

  總長度約為2.5公裡

  預計在春節前可全面實現「軌通」

  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簡介

    全長7公裡,接一期金銀湖公園站,有金銀湖停車場站、二雅路站、臨空港大道站、碼頭潭公園站、富民南路站共5站5區間。

  全線共設2座換乘車站,在碼頭潭公園站與1號線徑河延伸線換乘,在臨空港大道站與遠期17號線換乘。

  圖中紅色線路為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

  8號線二期

  預計下月初街道口站實現「大聯調」

    11月23日

  記者在8號線二期街道口車站見到

  地下四層結構的車站

  從地面到地下

  處處都有忙碌的身影

  武漢地鐵集團方面介紹

  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度

  該車站的土建、機電、裝修等

  各項施工本月底將全部完成

  預計下月初將實現

  整個車站「大聯調」

  這也標誌著該車站

  全面建成投用指日可待

  地鐵8號線二期街道口站。記者李永剛 攝

  此外,截至10月底

  包括省博湖北日報站在內的

  12個站點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

  全線路實現洞通、軌通、電通

  部分站點附屬工程建設

  和裝修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

  武漢地鐵8號線二期簡介

    該段貫穿高校、風景區、文化場所,串聯起已建成的8號線一期和三期工程,打造一條橫貫江南江北的主幹交通大動脈。工程全長17.6公裡,全線設12座車站,起於一期終點梨園站,經東湖路、八一路、珞獅南路、野芷湖大道至野芷湖站,全部為地下線路。

  待未來建成後,8號線將實現三期工程同步運營,運營總裡程達到39.2公裡,作為武漢市第四條過江軌道交通線路,成為跨越長江的重要客運交通走廊。

  16號線

  11座車站主體結構有望年底「封頂」

    鋪軌總長5公裡

  5座車站主體結構完成

  全線盾構區間均在進行地下施工

  在前期如火如荼建設基礎上

  今年四季度

  16號線開展主題勞動競賽

  再次提速整條線的建設進度

  預計到年底

  有望完成11座車站的主體結構

  明年上半年

  有望實現全線洞通、軌通

  武漢地鐵16號線簡介

    屬於市域線,設計目標時速120公裡/小時,是武漢市目前設計時速最快的地鐵線路之一,也是一條聯繫漢南與中心城區的快速軌道交通線路。

  線路南起紗帽周家河站,北至國博中心南站。全長33.1公裡,設站12座。其中,老關村站、國博中心站均可換乘6號線,方便居民出行。

  19號線

  全線首個主體結構完工

    近日

  武漢軌道交通19號線

  花山新城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標誌著19號線

  首個車站主體結構完成施工

  為全線首臺盾構機始發創造便利條件

  此次封頂的花山新城站

  位於花山大道與雙谷路交叉路口

  為地下二層島式站

  總建築面積16295平方米

  採用雙層雙跨箱形框架結構

  公共區採用無柱結構

  為武漢首個無柱結構車站

  武漢地鐵19號線簡介

    工程起於武漢火車站,線路全長約21.2公裡,設車站6座。串聯楊春湖副中心、青山區武東、花山生態城、光谷中心城。

  漢江灣橋

  提前合龍,預計明年5月通車

    11月26日上午

  漢江上的第七座公路橋

  ——漢江灣橋主拱順利合龍

  漢江灣橋合龍。記者任勇 攝

  漢江灣橋是武漢市

  今年首個復工復產的橋梁工程

  比預計合龍時間提前了5天

  主橋合龍後

  預計明年1月完成橋面施工

  明年4月具備通車條件

  預計明年5月通車

  漢江灣橋簡介

    漢江灣橋位於知音橋和古田橋之間,是一座連續鋼桁系杆拱橋。全長2754米,其中跨江主橋長672米,其中主跨為408米,是同類橋型國內跨度第二。

  記者任勇 攝

  該橋色彩為工業灰,橋面總寬47米,設計為雙向六車道,並預留遠期拓寬至雙向八車道條件;橋面還設計了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電動車可以上橋,行人可以上橋步行,均各自設計了上橋通道。

  建成後,可以分流知音橋20%-30%的車流,礄口和漢陽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了,多一條漢江過江通道。

  (長江日報出品 採寫:記者王謙 通訊員呂作武 綜合記者龔萍 陶常寧 攝影:記者肖僖 製圖:統籌陳昌 文案譚芳 設計張莉 製作:王戎飛 校對:蔡揚)

相關焦點

  • 武漢四環線即將貫通,嘉魚去武漢又多了條快速通道啦!
    武漢四環線即將貫通,嘉魚去武漢又多了條快速通道啦!年底即將迎來主線貫通那麼對嘉魚又有什麼影響?「現在可以直接從武深高速嘉魚北段上高速,通過四環線去目的地,有時我們還會從鳳凰山、梁子湖上四環線,去漢陽、東西湖方向也比走武漢繞城高速近不少。」11月30日上午,胡德軍駕駛著滿載砂石料的重型貨車通行沌口長江大橋後往漢陽方向行駛,他說,走四環線再到目的地只需要不到半個小時。
  • 武漢四環線即將通車!
    長江日報記者今天了解到 武漢北四環和東四環 正在抓緊進行收尾工程 穿江越湖的武漢最寬環線 ——四環線即將主線貫通!
  • 武漢四環線主線下月貫通 北四環成全省首條雙向八車道高速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歷經七年建設,長達148公裡的武漢四環線將在12月成功「畫圓」貫通。昨日下午,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工程接近尾聲的東四環、北四環和青山長江公路大橋,實地走訪和調查,感受全省第一條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帶來的震撼。
  • 武漢四環線主線下月貫通,市民過江再多一條通道
    從北湖入口的高空俯瞰四環線四環線北湖收費站工作人員正在擦洗四環線邊的路燈杆橫店收費站門口正在進行最後修繕青山長江大橋護欄上的白雲黃鶴圖案即將通車的青山長江大橋□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歷經七年建設,長達148公裡的武漢四環線將在
  • 邁入四環時代!武漢交通將迎來「大爆發」
    > 作為武漢市最大的交通工程歷經七年艱苦建設串起9個城區,全長146公裡穿江越湖的武漢最寬環線——四環線即將主線貫通
  • 跨江越湖,武漢四環線成城市流動景觀線
    >以及多個公園和溼地一路是景即將貫通的它被譽為「武漢最美環線」武漢四環線西四環後官湖特大橋球形全景。據悉,為給湖泊讓道,四環線綜合裡程多繞6公裡,綜合投資多出十數億元。當時為四環線專家評審組成員的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認為,為生態讓步是城市建設一大進步,既體現城市對湖泊的尊重,也是社會共識的凝聚。對武漢這樣有山有水的江湖城市來說,建設代價巨大,而生態價值無法換算。
  • 大武漢,六環線,四環線都來了!
    11月21日,交投集團東四環線高速公路北湖特大橋主橋順利實現全橋貫通。交投集團東四環線高速公路起於福銀高速武漢繞城段北湖樞紐互通,北接四環線青山長江公路大橋段,主線全長8.182公裡,雙向8車道,全線共設3座互通立交、2座特大橋,是四環線高速公路項目最晚開工建設的一段,北湖特大橋作為東四環線高速公路2座特大橋之一,全橋跨越北湖,橋長2.2Km,橋寬41m,設計時速100Km/h。
  • 武漢買房必看,融創超級大盤
    一個四環外的全新區域,與正在兌現的區域規劃,成為人們投資的熱土。環顧武漢四環外,有產城規劃、有地鐵交通,房價1萬元以內的區域,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是其中的首選。前不久,武漢提出「四谷」崛起戰略。其中,經開區被命名為「車谷」。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則是「車谷」的重要承載空間。智聯汽車等產業,均已在此布局。融創項目聯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城融合發展。
  • 武漢四環線即將「畫圓」,看看四環線上的跨江跨湖大橋丨圖集
    暢行後官湖大橋看鷗鷺展翅、過府河大橋觀江堤風光,再到青山長江大橋賞天興洲晚霞美景……武漢四環線一路是景。作為武漢市最大的交通工程,四環線位於繞城高速公路與三環線之間,途經東湖開發區、武漢化工新區、青山、黃陂、東西湖、蔡甸、漢陽、武漢開發區、江夏、洪山等多個區,沿途穿越多個湖泊,風景秀麗。今年底,整個四環線將「畫圓」,武漢將邁入四環時代。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連日來整理拍攝的武漢四環線圖片,盤點四環線上的跨江跨湖大橋。
  • 南四環通車 漢南到紙坊約需20分鐘 武漢四環線有望年底「畫圓」
    目前,整個四環線高速公路項目,西段(吳家山至沌口)和南段(龔家鋪至中洲段)已全線貫通運營,四環線已經「畫圓」一半,北四環和東四環還在抓緊建設,力爭今年底全線貫通。南四環:串起江夏洪山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由武漢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四環線全長148公裡,設計時速100公裡/小時,於2011年正式開工建設。
  • 從「新一線城市」到「一線城市」:鄭州需要突破的12個「圈」
    特別鳴謝:大鵬視野戰略中心作者:李俊鵬而今的鄭州,集國家中心城市、新一線城市等多種榮譽於一身,一時間可謂風光無限。然而,客觀來說,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差距甚大,甚至於與成都、重慶、武漢、長沙等新一線城市之間也存在不小差距,但鄭州並沒有因此而停滯不前,更沒有因此而妄自菲薄,而是一直在努力探索,努力追趕。
  • 西四環上虹橋飛渡後官湖面遊龍戲水
    原標題:西四環上虹橋飛渡後官湖面遊龍戲水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後官湖大橋瀝青刷黑已完工圖為:漢江特大橋已具備通車條件圖為:南四環線跨湯遜湖段圖為:工人在南四環線上施工□圖/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枕濤黃士峰 文/楚天都市報記者林永俊通訊員劉賦程莉婷趙磊鄧華國同心圓式的環線交通,是大城崛起的必備條件之一
  • 一線貫通兩江交匯三鎮雄峙四海呼應……九省通衢!這就是武漢!
    一線貫通,兩江交匯三鎮雄峙,四海呼應五方雜處,六路齊觀七星高照,八面見光九省通衢,十指連心>也改變了中國乃至世界歷史改道的漢水在龜山衝出一個喇叭口把漢陽分成兩部分漢口,從此登上了歷史舞臺自此,武昌、漢陽、漢口兩江三鎮城市格局形成
  • 大美四環:處處都是「打卡勝地」
    站美:「一站一景」詮釋匠心獨具打造一站一景,建設美麗四環!已經通車的西四環線、南四環線和即將通車的東四環、北四環,沿途陸續開通的服務區、收費區及配套房建區,處處皆景,站站用心。而讓員工安心,讓客戶舒心,正是武漢交投尋求服務管理創新之治的初衷。
  • 長達67公裡全程7塊錢 740公交上路貫通北京四環(圖)
    四環三處堵:兩個半小時兜一圈  昨天早上6點,司機曹連宇開著740路車隊的1號車從總站天隆建材市場準點出發了。上午9點,記者從亞運村上車,坐上740路外環沿四環跑了一圈,親自感受了一下四環有了環線公交車的便利。
  • 鄭州四環將建封閉式快速通道
    以後,繞鄭州四環一圈估計一個小時就行了,今年四環將建成閉合快速通道;而且,今年7月1日,鄭州新東站和綜合交通樞紐公路客運站開始試運行,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  昨日,鄭州市交通樞紐工程指揮部召開工作會議,確定了鄭州市今年的交通樞紐重點工程。
  • 武漢規劃建設「環+放射」路網結構體系
    此後,南環段、北環段、東北段相繼通車,漢口、漢陽、武昌三鎮「一線牽」。三環線是武漢市第一條城市快速環線,全長約91公裡,設計時速80公裡,雙向6車道,全程無紅綠燈。工程總投資超過200億元,包含各類橋梁74座。攤開武漢地圖,三環線猶如系在江城腰間的一條腰帶,內擁武漢7個中心城區,外連6個新城區,挽起光谷、沌口、東西湖三大國家級開發區,銜接武漢所有進、出口道路。
  • 北京"七環"即將貫通 開發商要大賺?
    北京"七環"即將貫通 開發商要大賺?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9 07:59 [摘要] 12月6日,河北省交通廳發布消息稱,隨著密涿高速公路河北段的建成通車,850公裡北京大外環河北段全線貫通
  • 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左線短軌貫通
    (本報武漢訊 通訊員 陳關明 吳芝濱) 11月27日,隨著左線最後一組25米軌排的澆築完成,由中國中鐵四局八分公司承建的武漢地鐵6號線二期軌道工程左線鋪軌順利貫通,為下一步全線軌通奠定基礎。武漢市軌道交通6號線二期工程起於一期工程終點金銀湖公園站(不含),經金山大道止於富民南路站,線路全長約7.0千米,共設5個車站,全部為地下段。
  • 武漢中國健康谷
    武漢中國健康谷價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