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才是重點,也是我們行事至理名言!

2020-12-20 詩文書畫匯

本期為「小田說文史」原創連載第537期,本文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全網版權認證,禁止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在中華文明淵源綿長的歷史長河中,沉澱出了太多種文化瑰寶。其中高雅一些的有唐詩宋詞,也有書法名畫;通俗一些的有成語諺語,還有民間俗語。而民間俗語又因為它的通俗易懂和深刻的哲理性在廣大勞動人民之間廣為流傳。有些俗語甚至成為了亙古不變的定理指引著人們怎樣行事和處事。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俗語「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還有「腳正不怕鞋歪」等,透過這些簡短的詞句我們能深深體會的到這其中所蘊藏著的深刻道理。同樣這些道理也教會了我們怎樣為人處世,怎樣做一個堂堂正正有尊嚴的人!

本期文章中小田就帶給大家兩句俗語,上半句是「老牛吃嫩草」,從字面來看這句話也是非常好理解的。牛是所有牲畜之中最為老實、能幹的。它不僅能下地耕犁勞作,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還能代替人力運輸貨物。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牛是很重要的生產勞動力。同樣,人們自古至今對於牛也有一種特殊的關愛。既然牛這麼能幹,當然不能讓它餓肚子,人們會將河邊的蘆葦、草割來餵養它們。

還有一種就是散養。由放牛娃牽著它們去河邊、地頭吃草。不過等牛到了一定年齡,牙口老化以後,那些硬的蘆葦和草根牛咬著費勁了,它們只能吃一些嫩草,於是便有了這句「老牛吃嫩草」。這句俗語原本反映的是牛老了之後吃食的一種常態,但這句俗語在歷史長河漂流中慢慢地變了味,竟變成了老夫少妻的代名詞!也就是說年齡大的男子偏偏找了個小自己很多歲的年輕女孩子為妻,現代人口中所說的這句俗語「老牛吃嫩草」多少有一些戲謔之意啊!

不過,這一句還不算什麼,其實與之對應的下一句才是經典、重點,更是我們行事的至理名言,這句話卻鮮有知道。這句俗語便是「吃雞莫等老」!

我們去市場買生雞時都喜歡買那種白條雞,也叫柴雞。這種雞飼養時間很短,燉出來的雞肉香嫩可口,特別容易咀嚼、下咽。而老雞就是那種飼養時間很長,燉出來的雞肉特別的硬,不便於咀嚼和下咽。所以古人根據這事便總結出了這句俗語「吃雞莫等老」!

同樣的這句「吃雞莫等老」也在世代傳頌中寓意慢慢地被延伸了。這句話流傳至今還是比較正能量的,相比上一句的「老牛吃嫩草」寓意要深刻得多,也是我們日常行事的至理名言。這句話就是在告誡我們:「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踏踏實實趁早去做,不要優柔寡斷,看準了時機該出手時就要出手,千萬不要拖拖拉拉地延誤最佳時機!機會錯過了,留給自己的只能是一輩子的悔恨啊!

對於這兩句俗語,大家有什麼不同見解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動動小手給小田點個讚哈,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老俗語:「老牛吃嫩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經典,卻鮮有人知
    在眾多俗語中,有的嚴肅認真,而有的略顯挑逗之意,例如「老牛吃嫩草」,這句俗語大家經常能夠聽到,意思也很簡單,而實際上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才是整句話的精華,但是卻鮮有人知,那麼它的下一句究竟是什麼呢?剛生出來的草是非常柔軟的,上了歲數的牛,牙口自然不是十分的好,如果去吃一些比較老的草,是非常難咀嚼的。而且吃下的時候也不好消化,所以老牛就喜歡吃嫩的青草。
  • 老祖宗說的老牛吃嫩草,其實下一句才是重點,你知道嗎?
    說起中國的許多俗語,那真是數不勝數,雖然作為崇尚科學的21世紀的新新人類,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句句都有很深的道理,也是讓我們不得不信服。我們都知道「老牛吃嫩草」這句話,其實這句話還有下一句,你知道嗎?這句話完整地說應該是: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 俗語:「老牛吃嫩草」,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可惜沒幾個人知道
    俗語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智慧,而俗語隨著時代的變化,會引申出更多不同的含義。比如大家經常說「老牛吃嫩草」,對後一句的「吃雞要趁早」大多是不太熟悉的。先來說一說「老牛吃嫩草」,這個老牛吃嫩草最初是由牛的真實習性而來的,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以農業發展為重,牛也就在傳統社會中十分重要,耕地全靠黃牛,甚至還禁止私自捕殺黃牛。人們從牛的習性得知,越是年歲大的牛,越是喜歡吃嫩草。因為牛年齡大了以後,牙口不好,那些快要枯萎的草太過有韌性,很難嚼得動。
  • 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也很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
    然而,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人類認知逐漸豐富,對於從前的俗語意思也有了更多的解讀,有些甚至還脫離了原本的意思,搖身一變成為了新時代的名言警句。所以,可能我們比較熟悉的俗語,含義並非如此,就如同子曰今天要講的這句「老牛吃嫩草」一樣,它就是一句古今含義迥然不同的俗語,讓我們來看看吧!
  • 經典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其實很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
    經典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其實很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雖然我們生活在高科技的現在,但是我們又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在古時候人們就已經發明出來了造紙術,印刷術等等。除了這些令人新奇的發明創造外,古人們還創造了許多文學經典,以及好多好玩有趣的俗語諺語。古人們通過觀察自然現象而得出一些結論,這些話不單單指這些現象,有時候還用來形容人。這樣既增加了說話的樂趣,還達到了自己說話的目的,真是一舉兩得。所以這些生動形象的俗語代代相傳流傳至今。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經典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其實很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俗語。俗語言簡意賅,別看寥寥數十字,都是還是很值得去品味的。俗語雖然簡潔粗糙但正所謂「瑕不掩瑜」,其蘊含的智慧卻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很多俗語還不乏大道理。流傳了上千年的俗語,依舊有很好的啟發意義,讓人受益良多。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成為很多男人的口頭禪,你聽過嗎?
    在傳統文化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俗語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這些俗語通俗易懂,含義深刻,得到很多人的喜歡。接下來我們就看看經典的俗語都有哪些?「老牛吃嫩草」,這個俗語,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這句話的原意很簡單,就是說一隻老牛,更喜歡吃肥美鮮嫩的草。除了本意之外,這句話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老少戀。
  • 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的下句你知道嗎?
    現在,有位文化的人越來越多,經濟農業等方面都很發達,如果想要知道哪個知識,只需要查找相關的書籍或者在網上直接搜索就行,以至於一些不常用的或者不適合如今社會的俗語已經漸漸談出人們的生活,還有一些俗語隨著老人的去世而消失,留存下來的俗語不多。有句俗語叫"老牛吃嫩草「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麼你們知道它的下句是什麼嗎?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句才是老祖宗要告訴你的,後悔才知道
    歷史中俗語也是非常多的,這個俗語就是一個古代的文化人流傳至今的,今天這個俗語就是老牛吃嫩草,這個單獨從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老男人找了個小媳婦,但是真實內容你們知道嗎?重中之重就是下半句才是精華,真實後悔現在才知道。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句才是老祖宗要告訴你的,後悔才知道。
  • 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是什麼?
    「老牛吃嫩草」這句話來自於民間俗語,我想大多數的中國人都知道這句話,那麼這句話又是怎麼來的呢?在古代,牛是勞動人民的主要勞動力之一,因此勞動人民對耕牛都會非常的悉心照料,當牛變老時,它們的牙齒會變壞,腸胃也會變壞,所以這時農民都會用嫩草來餵養牛,於是便有了「老牛吃嫩草」這句民間俗語。
  • 民間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
    民間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經典,你知道是什麼嗎?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講故事了。相信不少人都看過步驚這個穿越劇而且對這部電視劇中溫婉可人的女主角若曦印象深刻。在步驚這部電視劇中若曦與四阿哥的悽婉故事令無數人看哭了雙眼,無數人對二人的的悲慘結局唏噓不已。
  • 俗語「老牛吃嫩草」,其實還有下半句,下半句才是關鍵!
    俗語「老牛吃嫩草」,其實還有下半句,下半句才是關鍵!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民間文化流傳更是數不勝數,俗語作為我國獨特的文化傳承方式,古往今來,流傳下了許多有意思的俗語,其中一句「老牛吃嫩草」是很多人都聽過的,但下半句才是關鍵,你知道是什麼嗎?
  • 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其實下一句堪稱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農村俗語:「老牛吃嫩草」,其實下一句堪稱人生哲理,引人深思要說中國的詩詞和俗語,那真的可以說是浩如煙海了,少說也有幾個萬個,要是哪個人能夠把所有的詩詞背下來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我們小時候背誦的唐詩三百首,也不過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精華而已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只可惜鮮為人知!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只可惜鮮為人知!那回去有很多的話語,今天我們要講是這句話*就很有意思,這句話就是「老牛吃嫩草」,上面我們說了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意思那現在是什麼樣子的說法呢在過去其實「老牛吃嫩草」這句話跟田地有關,那是過去的時候他們看牛的生活常態然後總結的一些經驗之談。
  • 俗語:老牛吃嫩草,是什麼意思?下句更經典,卻鮮為人知
    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的話,很多的俗語大多數人只知道前半句,後半句基本都不太了解,比如大家常說的老牛吃嫩草,那麼你們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其實看下一句比這句還要經典,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句俗語。
  • 俗話說「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才是精華,只可惜鮮有人知
    鬼谷子創立鬼谷門派,廣收天下弟子,其中就有商鞅、龐涓、徐福,鬼谷子的弟子也是在各地傳播思想,在他們口中,也是流傳出了很多的古語,到了民間之後,這些古語也就口口相傳,成了今天的俗語。俗話說「老牛吃嫩草」,那麼這句話到底說的又是什麼呢?
  • 「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在古代俗語是流行於民間的通俗語句,而現在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短語,這些俗語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蘊含深刻的哲理,讓人能夠從中受益。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而被我們所熟知的俗語,在新的時代也賦予了新的含義。有些和本意相差甚遠,很多流傳很廣的俗語,他的本意並不是我們現在認為的,今天這句俗語,我們今天賦予的涵義和古人理解的就是天壤之別,「老牛吃嫩草」。
  • 俗話說「老牛吃嫩草」,其實還有一個下半句,這才是經典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前輩」們拿著俗語教導我們,這些俗語不僅言簡意賅,而且還十分符合當下,比如「好男不跟女鬥」「父母在,不遠遊」「可憐天下父母心」等等,不過許多人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俗語都有一個下半句,而下半句往往才是整個句子的核心意思,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說說「老牛吃嫩草
  • 俗話說:「老牛吃嫩草」,下一句你知道嗎?
    「俗語」是時代發展所流傳下來的產物,在古時候能夠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幫助和指示,但是放在現在更多的則是他所具有的的時代意義和文化意義,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也是大眾所熟知的「老牛吃嫩草」,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但是卻沒有幾個人知道,今天就給大家來科普一下吧。
  • 經典俗語:老牛吃嫩草,其實下句才是精華,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老牛吃嫩草,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但很少有人知道文字,作為文化的載體,以象形符號的形式傳遞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經驗。自我們開始識字起,便學了很多古人傳下來的詩詞歌賦等等,當時不理解含義,現在才明白,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