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香港回歸20周年 「紫荊清韻」在港舉辦

2020-12-21 人民網

人民網6月1日電 5月26日晚,清華大學教工劇藝社、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香港培僑中學藝術團,清華大學部分在港校友、香港培僑中學師生及來自香港各界的友人歡聚一堂,舉行「紫荊清韻」文化晚會,隆重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

「紫荊清韻」活動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

文藝晚會上,培僑中學董事長吳康民、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韓景陽、清華香港同學會會長閻峰、清華大學出版社社長宗俊峰分别致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鄭耀棠等出席晚會。

培僑中學董事長吳康民對清華師生表示熱烈歡迎,對清華大學在教育科研領域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並預祝交流活動圓滿成功。

韓景陽致辭。

韓景陽在致辭時表示,教育是百年大計,是民族復興的根本。中國的未來屬於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於青年。搭建交流平臺,增進香港與內地青年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增強同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和骨肉親情,推動兩地青年自覺肩負起民族復興、為民謀福祉的使命,是本次兩地青年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意義所在。

清華大學香港同學會會長閻峰迴顧說,2005年5月,應香港同學會的邀請,清華大學藝術團於赴港舉辦以「清韻華情」為主題的多場訪問演出,獲得香港各界一致好評。今天,在香港回歸祖國20年周年前夕,清華再次來港舉辦「紫荊清韻」系列文化交流活動,組織兩地青年學生交流聯誼,共同紀念這個對祖國、對香港都具有重大的意義的時刻,共同祝願祖國日益強大、香港繁榮穩定。

宗俊峰致辭。

活動承辦方清華大學出版社社長宗俊峰致辭中說,清華大學出版社是展示清華大學教學科研成果的窗口,在教育出版領域樹立了良好品牌。作為文化傳播的使者,希望為兩地青年架起一座文化交流的金橋,進一步增進香港與內地青年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強盛奉獻青春力量。

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表演《萋萋長亭》。

文藝晚會在歡慶激越的鼓聲中拉開序幕,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歌唱家周旋以《今夜茉莉花》《我的祖國》開場。伴隨著「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激情朗誦,將觀眾拉回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多少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鬥,在教育、科技、經濟各個領域奉獻自己的青春,揮灑一腔熱血。《我代父親看閱兵》則是向共和國的先驅致敬,弘揚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

培僑教師合唱團高唱《歌唱祖國》。

整臺晚會由聲樂、舞蹈、詩歌朗誦、武術表演等組成,分為祖國、少年強、人生、崛起四個篇章。著名主持人闞麗君前來助興,演唱經典曲目《國花飄香》。整臺晚會恢宏大氣,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晚會在同聲合唱《清華大學校歌》聲中緩緩拉上帷幕。

與會嘉賓與演職人員合影。

(責編:劉潔妍、楊牧)

相關焦點

  • 香港紫荊雜誌慶祝創刊20周年
    人民網香港10月28日電 (記者 李海元)今天,香港紫荊雜誌社舉行創刊20周年慶祝酒會。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黎桂康,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詹永新,前全國人大常委、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等出席酒會。
  • 紫荊雜誌社舉辦酒會慶創刊20周年 唐英年等出席
    中新社香港10月28日電 (賈思玉)香港紫荊雜誌社28日於香港舉辦酒會,慶祝創刊20周年。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黎桂康、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詹永新,解放軍駐港部隊副司令員張明等作為主禮嘉賓出席祝賀。
  • 香港各區懸掛國旗區旗 維港兩岸慶回歸氛圍濃鬱
    中新社香港7月1日電 (記者 劉辰瑤)7月1日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香港各區許多街市、建築掛出了國旗及特區區旗,維港兩岸部分標誌性大廈的戶外大屏幕也循環播放慶回歸視頻和節慶標語。在香港街頭,人們可以感受到喜慶的節日氛圍。
  • 香港慶回歸活動漸入佳境(紫荊綻放·真情二十)
    入夜從尖沙咀望港島,信和廣場的「慶祝香港回歸」字樣格外醒目。信和集團旗下的臨海項目包括尖沙咀中心、中港城等,在外牆裝上總計12萬顆變色LED燈,組成多媒體幕牆燈飾,從6月26日起點亮,為美麗的維港夜景增添喜慶。  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特區政府早已公布今年在香港、內地及海外共舉辦300項活動。在民間,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宣布在港舉辦530多項活動,逾3000個團體參與。
  • 香港《紫荊》雜誌有獎徵集"美麗香港"相片慶回歸
    中新網6月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紫荊雜誌以中聯辦網站作為平臺,舉辦主題為反映「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展示香港回歸十年來的嶄新面貌的網上「美麗香港」攝影圖片有獎徵集活動。  這次活動將由攝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出一、二、三等獎及紀念獎若干名,並給予適當獎金,其中一等獎兩名,獎金各五千八百港元。
  • 香港回歸23周年,10張衛星航拍圖見證香港的城市發展
    2020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23周年 雖然過去一年 香港經歷很多不好的事情 但是其魅力依然不減 今天我們就用10張衛星航拍照片 來看看香港是什麼樣?
  • 2017香港回歸20周年郵票價格+高清大圖+發行時間購買地點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記者趙文君李寒芳)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根據國家郵政局審定的2017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中國郵政7月1日發行《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該郵票一套3枚,表現內容分別為:龍騰香江、特區新顏、紫荊追夢。此外,同時發行的還有中國郵政與香港郵政共同印製的同題材郵票小全張1枚。
  • 上海舉辦香港主題電影展,8部經典影片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
    上海舉辦香港主題電影展,8部經典影片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 新華社上海12月17日消息,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慶祝回歸祖國20周年在滬系列活動之一,「風華絕代 港片年華」香港主題電影展17日在上海百美匯影城揭幕
  • 異彩紛呈慶回歸(來自香港的報導)
    入夜,從尖沙咀望港島,信和廣場「慶祝香港回歸」字樣格外醒目。信和集團旗下的臨海項目包括尖沙咀中心、中港城等,在外牆裝上總計12萬顆變色LED燈,組成多媒體幕牆燈飾,從6月26日起點亮,為美麗的維多利亞港夜景增添喜慶。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特區政府早已公布今年在香港、內地及海外共舉辦300項活動。
  • 香港回歸20年倒計時 社交平臺迎首波熱評高潮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 楊程晨)隨著香港回歸20周年進入倒計時,社交媒體平臺上,相關報導料將成為發燒話題,29日已掀起第一波熱評高潮。  當日一早,打開手機,《我愛你,香港——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微視頻》便在數個社交群組中開始轉載。
  • 羊蹄甲 or 洋紫荊,香港區花究竟長啥樣?香港回歸22周年!
    撰文/史軍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紫荊花綻放,五星旗飄揚回歸後的香港猶如它的市花——紫荊花一樣芬芳美麗,朝氣蓬勃,光彩奪目。那麼,紫荊花究竟是什麼花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次尋找真正香港紫荊花的燒腦之旅。
  • 物種日誌|紀念香港回歸22周年之際,香港區旗上的這種花你了解多少?
    物種日誌|紀念香港回歸22周年之際,香港區旗上的這種花你了解多少?22周年,而剛剛過去的7月1日就是香港回歸紀念日。說到香港,除了繁華的維多利亞港、好喝的鴛鴦奶茶之外,人們最常想起的或許就是香港區旗上那一朵純白的紫荊花。紫荊花又稱洋紫荊,為什麼香港的象徵是它呢?
  • 40名詩人激情誦詩 共慶香港回歸20周年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文才 通訊員/朱琳)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茂名市作家協會應香港詩歌協會、香港先鋒詩歌協會邀請,於3月21日「世界詩歌日」在香港新界饒宗頤文化館聯合舉辦「花香葉茂——港茂詩歌論壇暨誦詩會」。
  • 香港紫荊雜誌社舉行隆重酒會 慶祝創刊十五周年
    中新社香港十月六日電紫荊雜誌社六日下午舉行隆重酒會慶祝創刊十五周年。這本一九九0年十月創辦於香港的刊物,向以權威性見長,未來也希望能夠繼續提供權威見解,在香港傳媒中獨樹一幟。  出席酒會的主禮嘉賓有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李剛、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立法會主席範徐麗泰、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全國政協副秘書長陳洪、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解曉巖等。  紫荊雜誌社社長、總編輯周慶在酒會上致辭說,紫荊雜誌是香港廣大市民的朋友,是愛國愛港人士的諍友,是民主自由與法制的維護者,是「一國兩制」理論與實踐的闡述者與記錄者。
  • 紫荊綻放處 國酒茅臺香 寫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
    文:戴仕錦  香港回歸祖國,轉眼20載。  茅臺與香港有著深厚的情緣。
  • 「水墨中國·敘事中國」——香港回歸20周年藝術展在港開幕
    「水墨中國·敘事中國」——香港回歸20周年藝術展開幕儀式6月1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為期一周的藝術展設有「水墨中國」和「敘事中國」兩大展覽主題,共將展出85位藝術家的約300件藝術品,在增進兩岸三地藝術交流、促進藝術共同發展的同時,回饋香港藝術界過往對內地藝術發展的支持。
  • 深圳舉辦《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式
    嘉賓共同為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郵票發行揭幕央廣網深圳7月2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陳健)《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式暨「行走新絲路,喜迎十九大」2017廣東省集郵巡迴展覽(深圳站)開幕式於7月1日在深圳市少年宮舉行。
  • 香港京崑劇團「一戲一書」慶回歸
    香港京崑劇團「一戲一書」慶回歸 2017年06月12日 07:14:44  來源:光明日報   本報北京6月11日電(記者蘇麗萍)
  • 「四海同春」慶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音舞詩畫弘揚中華文化
    中新社香港2月10日電 題:「四海同春」慶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音舞詩畫弘揚中華文化  中新社記者 邢一  9日農曆正月十三,元宵節前夕的維港兩岸霓虹閃爍。被譽為「香港春晚」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晚會當晚再度唱響香江,逾萬名香港市民無懼寒風,聚首紅磡體育館,共賀香港回歸祖國後的第二十個新春佳節。
  • 「紫荊」銅雕,成為香港標誌性景點之一,觀看維港兩岸的好地方!
    紫荊廣場項目位於南京市卡子門商圈,紫荊花路和寧溧路交匯處。香港金紫荊廣場因廣場中心所矗立的金紫荊銅像而得名,是近年來中國內地旅客的香港旅遊必到景點之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把金「紫荊」銅雕贈予香港,安放在當時新擴建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廣場中,成為香港標誌性景點之一。   金紫荊廣場位於香港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人工島上的東北部的博覽海濱花園中,臨近灣仔臨時海濱花園及維多利亞港。金紫荊廣場以一座金紫荊雕塑為核心景觀,暨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