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背景下,「雙創」升級版要從哪裡找新動力?如何提高創新創業的質量效益?會內會外就此展開討論。
深挖「富礦」
為創新創業構建完整的人才鏈
「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資源,這是創新發展的最大『富礦』。」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一表述,陳朗深有同感。「打造『雙創』升級版,首先是我們對『雙創』人才的認知要升級。」陳朗說,這個「富礦」不局限於博士、碩士,還要有各類各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她認為,返鄉農民工是四川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巨大資源。
四川是農業大省,也是人力資源輸出大省,以內江為例,百萬人口在外務工。「這些年,很多人積累了一定財富,有落葉歸根的訴求,也在外練就了專業技能,回鄉創業正當時。」陳朗說,如今,返鄉農民工在脫貧攻堅一線、鄉村旅遊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事實上,『返鄉農民工』一詞已不能定義這個群體,準確地說,他們是有農民身份的產業化工人。」她表示。
「『雙創』是推動實現中國製造品質革命的重要動力。」全國人大代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塗裝車間西區面漆工段操作技工黃波認為,從汽車生產流程優化到技術標準提升,有很多創新的靈感都是由一線工人提出並實現的,因此,打造「雙創」升級版,要創造好的用人環境,為「雙創」配備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這就需要企業構建『幹事有平臺、發展有通道、成長有保障、選拔有標準、付出有激勵』的良好人才管理環境。」黃波說。
「合理的人才結構是打造『雙創』升級版的內在要求。」全國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院長羅霞認為,創新創業是一個體系,各方面的人才都不能少。「產業要有產業鏈,創新創業也需要一個完整的人才鏈。」
羅霞認為,打造良好的人才環境,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良性互動、優勢互補。她舉例說:「西南交大近兩年海外人才來得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成都招引人才力度大,政策層面非常精準,對普通大學生落戶、頂尖人才引進都有相應政策。」
開掘熱土
在提升「雙創」質量上下功夫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表明,2017年我國創新創業熱潮湧動,全國新登記企業比上年增長9.9%,科技成果快速增加、轉化加快,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9.8件,比上年增加1.8件。
在「雙創」熱潮中,全國人大代表、馬邊縣花間刺繡專業合作社刺繡工喬進雙梅獲得感十足。將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她帶頭成立刺繡專業合作社,生產彝繡服飾、手繡工藝品,帶動周邊168名繡娘實現居家就業,年人均創收8000元以上。在她看來,打造「雙創」升級版,要掃除「盲區」開闢更多熱土。「脫貧攻堅就是『雙創』的熱土。創新不只是高校院所、科技企業,我們農村也有很多創新的空間,關鍵要動腦子去開拓。」她說。
「越是熱潮湧動,越要理性看待。」全國人大代表、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董事長趙勇說,打造「雙創」升級版,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更要在提升「雙創」質量上下功夫。比如人工智慧是創新領域的熱土,人工智慧有三個重要基礎:數據、算法和計算能力,把它們結合運用起來,能給用戶創造巨大價值。但很多人談論的人工智慧其實只涉及機器學習這一個方面,只有充分認識、理性看待,才能更好創新。
代表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打造「雙創」升級版,相信將針對很多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人才、資金和技術缺口等問題,推出適合政策。
中小企業創業創新不僅要靠政策「紅利」,也要靠自身「內力」。「政策支持,堅定了我們打造『獨角獸』企業的信心。」致力於無人便利店開發的成都果小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閻利珉表示,將進一步推動模式創新,同時推動技術對接、供應鏈等升級優化,提升自身企業「雙創」質量。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銀行行長黃毅頗為贊同,「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接觸到的很多中小企業提出融資難的問題。我認為,他們應在『雙創』質量提升上下功夫。人才和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企業不缺技術、人才和核心產品,融資難的問題將迎刃而解。」黃毅表示,支持「雙創」也為銀行業本身的創新提供了機遇。「銀行不僅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更為企業融智提供服務,這就開掘出了『雙創』的另一片熱土。」黃毅說。 (記者 張立東 熊筱偉 陽帆)
責任編輯: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