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阿丁:我只負責娛樂自己,我不負責娛樂別人

2020-12-1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路延

阿丁說他是個巨嬰,鑑於現代語境,巨嬰有了歧義,他又糾正了一下,我的身體裡,住了個小孩。

這種點評,同樣也來自於他的朋友王小山等。孩子的特點是只負責娛樂自己,不負責娛樂別人,阿丁就是如此。成年人的身份,還幫助他平衡了野心的部分,「野心不大,好玩就行」基本算是他的白描,所以他過得也蠻快樂。

他當了近十年麻醉師,又轉行當編輯,現在是寫作和畫畫,關於幾度轉變,他的理由是自由「我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自由就是我的信仰」,雖然搖身成為了創作者,他卻時刻以「業餘」保持警惕:你我凡夫俗子,要做的只需是無限接近大師們就可以了。

無論是寫小說還是畫畫,當別人稱讚他「描述像打麻醉劑一樣精準」或者「美是自由催生的」時,他只是享受於書寫或塗抹中的相仿——虛構帶來的快樂,如果表達出了自己想要的感覺,會右手拍拍左肩:阿丁,你還真湊合啊。

畢竟,人生苦短,就像他晚上睡不著看朋友圈一樣,再過五十年,裡面還有多少人活著呢?這種死亡帶來的恐懼提醒他:抓緊時間,及時行樂。

逃跑的麻醉師

阿丁的辭職信,寫在一張處方紙上,信寫好後,他放在了醫院院長的辦公桌上,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時候的他,已經當了近十年麻醉師,業務能力過硬,無論劑量還是位置,都能精準地注射到病人身上。不僅如此,還不到而立之年的他,是當時醫院最年輕的副主任醫師,從世俗意義上的標準來說,他前途無量。

然而,他卻受不了了。

他從小就愛看書,長大以後,想當記者或是作家。當了一輩子醫生的父親顯然不這麼想,他希望子承父業,擁有一個和他一樣的「鐵飯碗」。阿丁生長在70年代,他說,那個時代的小孩還是比較聽話的,「沒有話語權,反抗不了,等能反抗時,馬上就反抗了。」

實際上,在能反抗之前,他還是預留了一定緩衝時間,證明了自己的不喜歡。

「對父輩來說,一個職業就是一生,但對我們那代來說,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我不會重複這種老路。我當了多年麻醉師,不喜歡那種日復一日的生活,即便是能看到的所謂前途部分,也有很多我不喜歡的東西,比如最不擅長的人際關係。我又是天性不安分的人,我想自由的活著。」

作為家中的老么,他向來是最任性的那個,但這種「叛變」,還是遭來了家人的反對,但反對無效,「我父親很生氣,他指著書架上滿滿一堆醫學書,說都燒掉吧,反正以後沒人繼承了。」

雖然爭取到了自由,還是屢屢碰壁。辭職後,為了養活自己,他也找一些小生意做,比如胎毛筆加盟店什麼的,但都以賠錢收尾。最後,把他拉出來的,還是從小愛到大的文字。

那個時候,網絡開始流行,年輕人們都忙著玩聊天室、網遊等,他則是在BBS上寫文章,他喜歡足球,寫了不少足球評論,憑藉這些文字,他被注意到,一家媒體的老總給他打電話,「你要不要來我們這兒上班?」

於是,他又開始了數年的媒體生涯,並輾轉幾地,在重慶、天津、北京的媒體都工作過,這為他今後的創作埋下伏筆。

在阿丁看來,無論是從醫還是媒體生涯,都是其創作中不可分離的一筆:

「很多醫生都當了作家,馮唐、餘華、畢淑敏……寫到醫學內容時,有自己的素材庫,從醫訓練還有種思維方式,挺像偵探的,你層層剝開找到病因,就和找到兇手一樣;很多記者也當了作家,海明威、馬爾克斯等都是,我當編輯,幾乎是徹底用腦的職業,媒體人離作家,比醫生離作家更近。」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時候,阿丁晚上睡不著,也和其他人一樣翻朋友圈,有時,看著看著,心裡就湧出了這樣的念頭:

50年後,朋友圈裡,還有多少人活著?

「對孩子來說,過生日,每點一根蠟燭,是希望,對年紀漸長的人來說,對點一根蠟燭,就是提醒,從現在的每一刻起,你離死亡更近了。」

阿丁說,這種死亡帶來的恐懼,讓他意識到必須「抓緊時間,及時行樂」,這種看法他覺得「一點都不消極,我覺得很積極,它在刺激我,你還要做很多事兒,趕緊都做起來。」

於是,他寫作,也畫畫。王小山說他「知道的大畫家未必有我多,開始畫畫才知道蒙德裡安是誰,心裡多半貓著一個調皮孩子,逮著畫布就亂塗亂抹、就汪洋恣肆一通」,阿丁承認這種孩子氣,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畫家。

「我三歲時,鄰居家一堵白牆,我撿起煤塊就畫,給人家畫了一牆壁,被老頭抓住了,拎著找我爸,我爸買了白漆又給塗上了,我現在畫畫也是出於本能,就像孩子那種天性一樣,我的身體裡,住了個小孩兒,保持了部分天真。」

他寫的,他畫的,都是 「大腦裡共鳴強烈的東西」,阿丁說,在他看來,寫作和畫畫並無太大不同,只是承載形式不一樣而言,實質上都是一種虛構方式,把他的所思所想投注於文字或者是畫布,他文章中的「我」,也往往是一個「以虛構為生的人」。

虛構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愉悅自己。

「我看透了,人頂天100歲,除掉吃飯、睡覺、生病、老去,能做喜歡事情的時間不多了,我做這些事情,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別人,就是為了自己,沒有愉悅別人的意思。」

他享受於創作的快樂,而不陷入其中的痛苦,其秘訣,就是業餘。他有個朋友是畫家李寶玖,籤名檔是「時刻保持業餘狀態」,他很贊同,「對既有規則與律條保持距離」。

「我野心不大,好玩就行,我永遠也寫不出《訴訟》《罪與罰》《尤利西斯》,也永遠也畫不出《星空》《睡蓮》《亞威農少女》,但這又怎麼樣呢?我還是會去寫、去畫,你我凡夫俗子,要做的只需是無限接近大師們就可以了,此生也就不算虛度。」

對話阿丁

蒲松齡給了我很多靈感

阿丁說,對有志於文學寫作的青年人而言,有一個會講故事的外婆很重要,馬爾克斯有一個會講睡前故事的外婆,他也有。

從小,他姥姥就給他講鬼故事,長大了,姥姥失明了,他給姥姥念《聊齋志異》,這本書也跟他有了更深的牽連。他的新書,叫《厭作世間語》,出自王士禎說聊齋那首詩「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這本書,是他對《聊齋志異》的一種重構,講了另一種屬於現世的聊齋故事。

阿丁說,他的興趣不在闡釋《聊齋志異》,而在於延續他看到的光芒,這種光芒,既是屬於《聊齋志異》的,也能為他所用,「老爺子給了我很多靈感」。

封面新聞:對你個人來說,《聊齋志異》是否具有特殊意義?

阿丁:我家鄉在北方,小時候,天一黑,北方的農村整個光禿禿地,太蕭瑟了,簡直就像鬼的世界,我姥姥就摟著我睡覺,給我講鬼故事,越講我就越怕,越怕就越想聽,其實,怕的本身,就是大腦在自己創作了。

我大些時,姥姥失明了,為了陪她,我就經常拿一本白話《聊齋志異》讀給她聽,和我小時候一樣,她很有興趣,但不怕,是得意,說「這不和以前姥姥給你講得差不多嘛」。

封面新聞:你說白話版《聊齋志異》無法構建出古文版的語境,如何理解?

阿丁:前幾年,我聽王玥波的評書,也是講《聊齋志異》,那是古文版,相比我給姥姥講得白話版,要有魅力得多。但凡是翻譯,基本都會降分,把古文翻譯為白話文,不亞於英語翻譯為漢語,中間都有丟分的地方。

比如蒲松齡裡的《嬰寧》,對方引誘她,她是怎麼說的?「我不慣與生人睡」,天真無邪全出來了,怎麼翻譯?白話文很難,比如《水滸傳》裡寫林衝,他妻子被調戲,非常生氣,一把抓住,提起拳頭就要打,結果怎麼樣?「手心自軟」,這四個字,什麼意味都出來了。

封面新聞:你的新書《厭作世間語》,和所選用的《聊齋志異》相比,內容大相逕庭,為什麼要套一個《聊齋志異》的核講故事?

阿丁:對我來說,《聊齋志異》就是一個富礦,每個人都能採到想要的東西,對我來說,我的興趣不在闡釋它,而在於我看到的光芒,這種光芒,既是屬於《聊齋志異》的,也可以為我所用,有些篇目不變成我的太可惜了。

從內容來說,很多大體上,確實和《聊齋志異》沒有關係,但我運用了它一些元素,比如《六指》,就有六指、痴人、靈魂出竅的部分,老爺子給了我很多靈感,我用了,當然就要給它註明。

封面新聞:對經典作品再創作,並不是一種創舉,比如魯迅也有《故事新編》,和他相比,你覺得你有何不同之處?

阿丁:還是有不同,最基本就是語言,魯迅那個時期,白話文還不成熟,現在讀起來有點澀。另外,他可能有受芥川龍之介影響,他們的故事改編,沒有跳脫原本故事的框架,我是在寫一個新的故事,借用經典作品一些元素,結合現實語境,來寫現在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焦點

  • 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別人認真負責,結果都是對自己負責
    然而,球賽又不能不看,為了在心理上找到平衡,他決定給自己找點事幹。他記得自己曾經從後院撿了兩大桶核桃,於是就把這些核桃搬到客廳裡,一邊看電視,一邊敲核桃,這樣或許能讓自己心安理得一些。尼爾·卡尼曼邊看球邊敲核桃,同時還在不停地思考:為什麼自己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會有罪惡感?為什麼自己這麼一會兒沒工作就心裡覺得不踏實?
  • 只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不為別人的行為買單
    單身又空巢以後,孤獨排山倒海的席捲而來,我為了挑戰自己,連續兩年春節我選擇一個人在峇里島排毒。而且今年的生日,我沒有邀請任何人參加,只是在家裡平靜地和管家(跟我十幾年如親人般)以及三隻老狗一起度過。面對孤獨,已經可以處之泰然。
  • 王鷗致粉絲:你們的喜怒哀樂我不負責承載 我的跟你們也沒有關係
    她寫道:「粉絲跟偶像的關係是認同和支持,我分享我認同的,你們提取你們的娛樂養分。你人生的好壞,你才是主人。」並表示:「年紀小也不能聽不得實話,不能也不要用愛當藉口,綁架他人,也不需要委屈自己去取悅別人,自己人生,自己負責。」一段正能量言論引發網友熱議。
  • 我的合規我負責 別人的合規我有責
    為保證學習效果及覆蓋面,網點負責人親自帶領員工逐條學習,所有參加學習人員高度重視,詳細記錄所學內容,分理處並就所學內容進行了測試,通過學習,每位員工都熟知違規所需承擔的後果,形成了「我的合規我負責,別人的合規我有責」的良好氛圍。
  • 獸世文,剛穿就被獸人買回家,鏟屎官我只負責賣萌,不負責生崽啊
    獸世文,剛穿就被獸人買回家,鏟屎官我只負責賣萌,不負責生崽啊哈嘍,大家好呀,今天你還好嗎?我是會寫字的貓,新的一年很高興又見到大家啦,非常感謝各位小可愛們點進來,今天依舊給大家推薦獸世類的小說哈,喜歡這類型的小夥伴們有福利咯,然後其他的小可愛們也歡迎入坑,甜甜的文章,在冬日溫暖你的心喲,今天給大家推薦3本獸世文,剛穿就被獸人買回家,鏟屎官我只負責賣萌,不負責生崽啊。
  • 努力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對自己的負責
    很多人在假裝努力,還要為不努力找藉口,努力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對自己的負責。有多少人都是在假裝著努力,比如每一年「讀書日」的時候,總有人讓我給推薦書,但是推薦了書,有什麼意義呢?他們會買嗎?買了會看嗎?有一些人會去網上買課件,但是卻不一定學。有的人會報什麼培訓班,但不一定上課……很多人都是在用一種努力的樣子,掩蓋自己的懶惰。
  • 娛樂新鮮派|陸思恆:偶像的精神是溫暖別人
    談到對偶像的看法,陸思恆表示,他並不覺得偶像是一個職業,「我覺得它是一種精神。有人關注你、喜歡你,是因為你身上有一道光,恰巧照耀到別人的身上,讓別人感到溫暖,感到有動力向前衝。我的初心是想帶給我身邊的人幸福感,能夠溫暖到你們是我的榮幸,希望在以後的路上能一直和你們一起,變成照耀別人的陽光。」
  • 阿丁:最重要的是,我在路上
    :最重要的是,我在路上 阿丁:蘇州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其經典節目《寶貝看鑑》(電視),《阿萬茶樓》(電臺)、《音樂不塞車》(電臺)以風趣幽默的風格廣受大眾喜愛。出版《阿丁花鳥畫集》。 阿丁:談不上哪幅畫我特別滿意,如果我在這鏡頭前說我很滿意,那我覺得這個差距還是很大很大的。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路上。
  • 《沒有一條路是重複的》:餘華,我只負責下刀,止血是別人的事
    《沒有一條路是重複的》:餘華,我只負責下刀,止血是別人的事 餘華是個不折不扣的異類唯其如此,我才願意毫不猶豫地將其看作中國現階段最好的小說家。餘華小說之美,在於文字運用的準確與誇張,以及由此而來的真實感和震撼力。 儘管,餘華的小說從內容上而言,難免落後於這個時代的發展。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作者描寫的東西,一般都是自己年輕時的體驗。除非,作者沒有因專心致志地潛入到寫作中去而放棄瑣碎的工作與生活。體驗生活和描寫生活,大部分時候無法兩全。
  • 搞笑段子:我只負責賣房,通下水道真不是我們負責的!
    蝸牛:「我有點兒頭暈。」烏龜:「是不是太陽太毒了?」蝸牛:「不是,速度太快了,我暈車。」搞笑段子:表弟考試得了第一,老師讓他跟同學們分享一下心得,他淡定的說道:「我之所以學習一直這麼好,都是老媽一個嘴巴一個嘴巴扇出來的...」同學們都驚呆了,有的同學問道:「我媽也經常扇我嘴巴,我怎麼學習上不去呢?」
  • 想變成更好的自己,李思雨至少該學會對別人負責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她都不是只用她自己的錢。 如果她用的是自己的錢,即便她開發一個往黃浦江裡撒錢玩的創業項目,我也覺得沒問題——她自個兒的錢她想怎麼造都是她的自由啊。
  • 娘子,我不稀罕什麼將軍,我只負責努力耕田
    娘子,我不稀罕什麼將軍,我只負責努力耕田。我們一起往下看吧。點擊下方卡片,即可免費閱讀。《農家娘子山裡漢》劇情簡介:郊區登山意外被雷劈到,一睜眼,竟然穿越到古代的農戶家,她仰天淚奔!某男盯著她色眯眯的說:「娘子,我不稀罕什麼將軍,我只負責努力耕田,娘子負責努力生娃,可好?」「滾!」……精彩內容:宋掌柜拿起筷子,慢慢品嘗起來,先夾一塊豆腐,再喝一口魚湯,再嘗一塊魚肉,魚肉質細嫩,入口爽滑,湯酸香鮮美,濃而不膩,豆腐軟嫩爽滑,再就著魚湯吃口鍋貼,鮮香焦嫩,軟硬相宜。
  • 《千與千尋》中的「巨嬰」,讓我看到了被溺愛者的一元世界
    所以,看電影的人,習慣把他叫「巨嬰」。「巨嬰」是「油屋」的統治者湯婆婆的寶寶,一出場,就置身於金碧輝煌的房間裡,周圍有數不盡的玩具和零食,對別人惡毒的湯婆婆,對自己的「巨嬰寶寶」卻十分溺愛。常常上一秒還在對別人惡語相向,下一秒就滿臉堆笑,極盡討好姿態地哄正在哭的「巨嬰寶寶」。
  • 專訪《唐人街探案》陳思誠:娛樂讓我不爽
    網易娛樂1月3日報導 (採訪/企小鵝 圖/李道忠)在自己導演的第二部作品《唐人街探案》中,陳思誠決心只做一個導演而不再自導自演,這讓他在一眾演而優則導的導演中顯得有些與眾不同。然而陳思誠的獨特還不止於此,他不掩飾自己的自信,說自己「可能是中國最好的編劇」;也不掩飾自己的清高,稱「娛樂讓我不爽」。
  • 男友說我負責貌美如花,他負責賺錢養家,雖然感動,我卻不想結婚
    如果結婚了就要考慮生育問題,我覺得懷孕到生產再到孩子斷奶,至少要脫離工作崗位一年,我非常害怕在職場上還沒上手,就成為被家庭拖累的職場媽媽。我說出不結婚的理由,男友卻說我被現在反婚反育的言論洗腦了,為了趕時髦去追求什么女權,他說結了婚他可以養我,如果我不結婚就是不愛他,他會和我分手,我現在很迷茫,怎麼辦?
  • 《三十而已》裡的「三不」男人: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二十年前,中國社會上公認的渣男標準,最讓女性們望而卻步的就是「三不」男人: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不過,這主要是針對已婚男性而言。想不到20年後,熱播電視劇《三十而已》裡又再次出現了這樣的典型男性,還分別投射到三男主身上。
  • 那些我的精彩故事之我與泰國娛樂文化分享
    (本文提示:這既是一篇我因為疫情而結緣泰國娛樂文化的平凡故事,也是一篇我希望通過個人的一些思考能夠給予大家些許啟發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看似不太平凡,這要從一場疫情說起 —— 今年突發疫情,舉國上下共克時艱。
  • 沒有人需要對別人的人生負責
    能自己開工廠的還真沒幾個,親戚們都覺得很好,大小也是個小老闆,說我表姐命好。結果就在上個星期,都說命好的那位表姐突然跟我聯繫,讓我在武漢這邊幫她找個工廠,她要回來。我就很詫異,問她怎麼突然要回來,一開始以為是受疫情影響,工廠辦不下去了。她說她想離家裡近一點,可以多回家陪孩子。
  • 我眼裡的《巨嬰國》
    首次提出「巨嬰」的概念,即身體上是成年人,心理水平卻是嬰兒,是為巨嬰,這樣的國家就是巨嬰國。想想最近某些國的一些表現,我很想說,他們很有這方面的感覺。老實說,我並不完全贊同作者的所有觀點,但並不影響我對這本書的內容的好奇。它以剖析人性(主要是指國人)的行為根源,進而循序漸進的講解人性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會這樣子。
  • 唐一菲疑將息影稱將以家庭為重:我要為我決定負責
    唐一菲疑將息影稱將以家庭為重:我要為我決定負責 前幾日在訪談節目上力證自己未孕的唐一菲似乎已經為她和凌瀟肅的幸福生活下了息影的決定,她說:「也許在《蝴蝶行動》之後,大家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