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只有春分、秋分,卻沒有夏分、冬分?3首秋分古詩,平分秋色

2020-09-20 天天讀首古詩詞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為何二十四節氣當中,有春分和秋分,卻沒有夏分和冬分?

為何節氣中有冬至和夏至,卻沒有春至、秋至?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分清楚「分」和「至」的區別。

分,其實就是平分的意思。

到了春分的這一天,白天和晚上一樣長。而且,剛好是距離立春45天,也就是說春天過了一半了。

然後呢,太陽和地球又開始「分開旅行」。

到了夏至的時候,白天最長,黑夜最短;

而到了秋分,白天和黑夜又變成一樣長了。

而從立秋開始算,秋分這天,秋天就過了一半了。

所以,秋分這一天,是真正的平分秋色。

「至」有極致的意思。夏至時,白天最長,冬至時,白晝最短。

這一年過得真的是很快,仿佛還沒感受到炎炎酷暑,秋天就已經過了一半了。

古代的詩人們,和我們一樣,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

《懷潘鄮屋》

宋代:劉學箕


洛陽才解佩,過眼忽秋分。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雲。

雁煙迷曉樹,蟲露溼香芹。

滿紙相思字,臨風欲寄君。

我明明覺得剛剛在洛陽才和你分開,轉眼就到了秋分時節了。

雖然我們相隔遙遠,但我們看到的是同一輪明月;

而在群山間漂浮的,也是相同的一片白雲啊。

秋天到來的時候,清晨的林間總是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而晨露也會打溼院子裡的香芹。

我把我的思念寫在了紙上,想託風帶給你。

唐代詩人元稹為二十四節氣都寫了詩,這首秋分的詩,描述了秋分時節的天氣特徵。

《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颻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我坐在那裡彈奏著曲子,看著秋日裡清爽的天氣,雲淡風輕。

湛藍的天空上,雲朵一絲絲的,似有似無;

往後的日子裡,就很少能聽見打雷的聲音了。

天地之間都會變得很肅靜,天氣不冷不熱,白晝和黑夜剛好均分。

宋代詩人陸遊,在秋分時節感懷心事。

《秋分後頓悽冷有感》

宋·陸遊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復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今年的秋天仿佛來得格外地早。樹葉還沒變黃就已經飄落了。

往年這個時候,蟋蟀應該在院子裡,如今卻已經跑到了我的床邊。

算了,我已經老了,姑且容它在我的屋子裡溜達吧。

此時,怎能沒有一杯酒呢?而且我還有書,陪伴在側。

喝著酒讀著古書,突然就想到了黃帝與堯舜,一時間很感慨。

雖然我已經很老了,但依然很狂傲。

誰能給我一副藥,治治我這個狂傲的毛病呢?

編者:陸遊是個有些糾結的人,從這首詩裡看,一方面覺得人年紀大了,很多事就順其自然吧,沒有心勁再去理會。

但另外一方面,又覺得有很多未盡之事宜,仿佛還可以去努力一把。

所以,他才會在一邊寫出「況有小兒同此趣,一窗相對弄朱黃。」又寫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其實,我們都是如此啊。

到了秋天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慌,看看還沒完成的工作和目標,對照一下年初的願望,似乎覺得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趁著還年輕,趁微風不燥,秋光正好,再努力一下吧!

說給你,也說給我自己。

感謝品讀,你的留言和點讚對我很重要。

相關焦點

  • 節氣丨秋分:恰如其分,平分秋色
    節氣丨秋分:恰如其分,平分秋色 2020-09-22 0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春分,俗語「春分不暖,秋分不涼」,說明了什麼道理?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分的意思是說在這個節氣點將春天分成了兩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春分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4個節氣,今天2019年3月21日為春分日。
  • 秋分,知秋分,賞秋分古詩23首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我國生活在北半球,因而南極星(也稱「南極仙翁或老人星)。
  • 上遊•文薈丨古時秋分 · 習俗丨秋分祭月、秋分佔候···這些...
    秋分在氣候學上的意義與春分、夏至、冬至是一樣的,此時的太陽運行至黃經180 ,而春分、夏至、冬至分別位於黃經0 、90 、270 度。秋分的最神奇之處與春分一樣,晝夜平分,相反的是,秋分後白天將越來越短。對這樣的節氣,古人是充滿敬畏的,逐漸形成了「秋分祭月」、「秋後問斬」、「秋分佔候」、「早臥早起」等一系列「秋分現象」。
  • 【中國非遺】二十四節氣·秋分
    這首詩裡寫的正是如今的時節,準確的說,寫的正是今日。秋分豎雞蛋: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少人在做豎立雞蛋試驗。秋分平分秋色,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帶走初秋的淡雅,迎來深秋的斑斕。寒氣逼人,天氣多變,請注意保暖!
  •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嗎?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嗎?>「春分秋分,晝夜平分」這句節令諺語的意義是:每年到了春分(3月20或21日)、秋分(9月23或24用天文學知識來講: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天球的相交線——黃道(即在地球視太陽運行的軌道),與地球赤道平面與天球的相交線——天赤道,有兩個自然交點,即把24個節氣連結起來的起始點——「春分」和「秋分」。當視太陽運行到這兩個點時,地球上白天和黑夜的時間是相等的。
  • 秋分的語絲
    在白露過後的清涼愜意裡,伴著莊稼成熟的幽香之氣,品讀左河水的這首絕句,感觸似乎更深了。秋雨悄然地加快了秋天的腳步,聽著蟋蟀多情的琴聲,我們又走到了秋分。,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和「八月中……解見春分」的說法。而《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則說,「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就說出了秋分節氣的特點,那就是重在一個「分」字,一是晝夜時間均等,二是天氣由熱轉涼。較之於白露,此時節,真正意義上的秋天才算來了。
  • 春分秋分什麼意思有何區別不同 為什麼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春分秋分什麼意思  春分的「分」有兩個含義。  一是指「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春分之日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即白天和夜間的時間相等,都是12小時。此時北極點在經歷了半年的黑夜後,在這一天初見陽光,而相對應的南極點則將在此日告別陽光。
  • 朗誦:明日秋分,願生活也恰如其「分」
    作者:清溪主播:竹子把白天和夜晚平分的,有兩個節氣,一個是春分,一個是秋分――春分一分,隨後,白天越來越長;秋分一分,從此以後,夜越來越長。秋分,也分開了淺秋的悶燥與深秋的寒涼,它不僅讓兩種溫度在同一天相遇、過渡,而且還留下了兩種不同意境的美。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古詩詞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何二十四節氣當中,有春分和秋分,卻沒有夏分和冬分?為何節氣中有冬至和夏至,卻沒有春至、秋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分清楚「分」和「至」的區別。分,其實就是平分的意思。到了春分的這一天,白天和晚上一樣長。而且,剛好是距離立春45天,也就是說春天過了一半了。
  • 秋分:舒朗時節,快意秋分
    詩云:「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在詩人眼中,似乎是中秋滿月將秋色平分。實際上,真正平分秋色的是秋分,「晝夜均而寒暑平」。從春分時節的「雷乃發聲」,到秋分時節的「雷始收聲」,歷時半年的「雷人」季節就此終結。秋分時節「蟄蟲坯戶」,尚未秋寒便封塞巢穴,它們對於時令的預見力可謂天賦。
  • 秋分春分,晝夜平分
    此時太陽運行到黃經一百八十度,太陽自北向南,直射到赤道上,南北兩個半球晝夜均分,此時又正當秋半,因此稱為秋分。庚子年【鼠年】乙酉月戊辰日(西曆2020年秋分時間 9月22日 21:30:32),此時北鬥星空圖入下。
  • 中秋已過秋分將至,今年秋分節氣是哪天?秋分是「分」什麼?
    摘要:中秋已過秋分將至,今年秋分節氣是哪天?秋分是「分」什麼?文/農夫也瘋狂9月13日,也是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迎來了傳統節日——中秋佳節。如今中秋佳節已經過去了,馬上就要迎來秋分節氣了。那今年秋分節氣是哪一天呢?秋分是啥意思,到底「分」的是什麼呢?秋分是24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到太陽到達了黃經180°的生活,就迎來秋分節氣,其時間點比較固定,在每年公曆的9月23日-24日之間,而今年的秋分節氣是9月23日,農曆八月二十五日。
  • 春分秋分,日夜平分,秋分過後不打雷
    俗話說,春分,秋分,日夜平分,從太陽的光照時間,在春分秋分的這一天,白天和黑夜的時間是一樣長的,今天秋分,過後將是夜長日短,從季節上來看,天氣逐漸寒冷,秋天即將過去,冬天就要來臨了。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秋分:秋分陰陽相半也,暑退秋澄氣轉涼
    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秋分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也就是太陽達到黃經180°時,約在白露節氣之後15天,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每年在公曆9月下旬,2018年9月23日為今年秋分節氣。
  •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秋分:秋分陰陽相半也,暑退秋澄氣轉涼
    二十四節氣表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今日秋分秋分節氣和半年前的春分節氣一樣,太陽都是都是直射於赤道,只不過春分是太陽直射點由南向北移動時經過赤道,而秋分是太陽直射點由北向南移動經過赤道
  • 吹來何處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 | 今日秋分
    假如這個世界上有那麼一個人,常年為各種世俗聲名人心的黑暗所累,決心來到一個沒有陰影的國度。那麼,他就可以在一年之中的春分或者秋分準時趕到赤道地區,中午十二點往地面看:他將在那一刻,終於失去所有的陰影。聽上去很像電影《春光乍洩》裡的何寶榮黎耀輝相約去布宜諾斯艾利斯看大瀑布,充滿了儀式的美感。但是,這樣的儀式又似乎只能夠獨自完成。
  • 春分的天文意義與人文意義
    實際上,一個太陽回歸年,只有春分秋分這兩天是日出正東方。其餘時間,日出循環在東南、東北兩隅之間。站在現代天文學立場上看,太陽直射於南回歸線,冬至;太陽直射於北回歸線,夏至;太陽回歸兩次直射於赤道,春分秋分。 春分的根源在太陽,這是春分的天文意義。
  • 秋分至,為什麼說是100年難遇的秋分節氣呢?有何不同?
    每年太陽黃經到達180°時,就是秋分節氣來臨。今天是9月22日,在21時31分迎「秋分」節氣。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被認為是晝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間點,有「平分秋色」之意。
  • 二十四節氣秋分是什麼意思 秋分是第幾個節氣 秋分時間
    ­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過後,氣溫會由熱轉涼,同學們要注意保暖哦。­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