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眾不同的一首送別詩,沒有酒也沒有錢,讀後卻讓人很感動!

2020-12-04 慶餘說詩詞

由於古代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就很長時間難以相見。所以古人特別看重離別,常常會在離別之際設酒餞別。因此,詩人對於離別就總是歌吟不絕。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李白的「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岑參的「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諸如此類的送別詩作,不勝枚舉。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便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與眾不同的一首送別詩。它是蘇軾在武昌送別侄女婿王子立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與其他送別詩設酒餞別不同的是,蘇軾在這首詩中,明確表示自己沒有酒也沒有錢。於是他便以菩薩泉水代酒,來送別侄女婿,進而抒發自己的離別之情。

雖然蘇軾囊中羞澀,無錢買酒,但這並不妨礙他表達自己的真情。以水代酒,恰恰是蘇軾達觀的人生態度的體現。所以這首詩《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短短4句,讀後卻讓人很感動。它所表達的對侄女婿的贈別之情和美好祝願,便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之一,簡單而純粹。

《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

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

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它的意思是說,替你送行時我沒有酒也沒有錢,規勸你飲一杯武昌的菩薩泉。設酒餞別,在古代相當盛行,更甚的是會以酒的量多來代表情誼的厚重。所以在古典詩歌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種都門暢飲的送別情景。

蘇軾在這裡卻與眾不同的選擇了以水代酒,這不是說他對送別之人的情誼不夠厚重。而是因為蘇軾是一個清靜、淡泊之人,在無酒無錢的情況下,以水代酒最符合他的達觀人生態度。以水代酒,照樣可以見出蘇軾的深情厚誼。並且它也為後面寓含禪意的詩句,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然後,我們再來看詩的後兩句「何處低頭不見我?四方同此水中天」,它的意思是說,你低下頭哪裡的泉水不能照見我?這四方大地都如同這水中天。這兩句詩是寓含禪意的詩句。據《楞嚴經》記載:「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可見蘇軾由武昌的菩薩泉之名,聯想到了水天之佛。又由泉水映出了自己的影子,聯想到了修習水觀。所以武昌的泉水既然能夠映出我的影子,那麼別處的泉水也可以映出我的影子。在四方大地上的泉水,都如同菩薩泉一樣,水中映人,水中映天。除了表達離別的情意外,蘇軾這兩句詩也說明了他「修習水觀,入三摩地」,進入到了禪悟之境。

綜觀蘇軾的這首詩,雖然他送別侄女婿沒有酒也沒有錢,但與眾不同的送別方式:以水代酒,無疑凸顯了他的達觀,且寄有深意,讀後讓人很感動。最後,在古典詩歌中,讓你印象最深的送別詩是哪一首呢?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蘇軾最有禪意的一首送別詩,後兩句直接引自佛教經典
    在宋詞文化史上,蘇軾的地位無需贅言。尤其是他的宋詞,獨開豪放詞派,拓展了宋詞的境界,乃是文壇巨擘之大家手筆。蘇軾身上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佛儒道在其身上都有印記。尤其是在他仕途受挫之時,佛教思維對於其的影響非常之大。
  • 史上最「窮」的送別詩,蘇軾自言沒錢沒酒,卻很會「就地取材」
    誦讀古詩詞不難發現,時常伴隨著離別出現的有兩種意象,一者為柳,另一者便是酒。柳自不必多說,本來就代表了離別。那麼酒呢?似乎對於文人墨客來說,酒是離別最好的註解,可以讓人短暫忘記離別的悲傷,可以將滿腔情意都化為杯中酒,在和對方舉杯的時候暢飲而下,在腹中化成綿綿的思念。
  •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篇便是人生箴言,讀後受益一生!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和子由澠池懷舊》,亦是一首很有哲理的詩。顧名思義,它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一首和詩。據記載,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冬,蘇軾赴陝西鳳翔做官,路經澠池(今屬河南)時,想到弟弟蘇轍送別自己時,曾作《懷澠池寄子瞻兄》,於是便寫下了《和子由澠池懷舊》相和。 那麼澠池對於蘇軾與蘇轍來說,有什麼特殊之處呢?其實蘇軾與蘇轍當年赴京應試路經澠池時,曾同住縣中僧舍,且都在壁上題了詩。
  • 辛棄疾的一首送別詞,很少有人知道,讀後卻發人深思
    古往今來,一句句送別詩詞,無不飽含著廣闊深厚的思想感情。即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讀後依然動人心弦。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晏殊的「無窮無儘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蘇軾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不勝枚舉。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鷓鴣天·送人》,就是一首送別詞。
  • 蘇軾最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忍不住會心一笑
    古代詩人在交往過程中,往往會寫一些詩互贈,以聯絡彼此的情誼。而在贈詩中,有一種詩往往是詩人抱著開玩笑的目的寫出來的,這便是戲贈詩。雖然說是開玩笑,其實是表現了至交之間的真情實話。戲贈詩,一般語言詼諧幽默,讀起來相對於傳統詩作要更為有趣。比如,蘇軾的詩作《戲贈張先》。
  • 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沒有離愁別緒,卻道盡了詩人的真誠!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他的一首送別詩,那便是他的《送柴侍御》,這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在這首詩中,沒有了兒女情長,邊塞的戰火紛飛,卻是多了一份詩人內心的真誠。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面寫得並不憂傷,讀來卻是同樣的令人肝腸寸斷,所以也是送別詩中,非常經典的一首,很是值得我們去讀。
  • 古代沒有汽車,沒有電話,送別成了詩人創作的素材,8首最美送別詩
    簡析:這是一首李白寫給汪倫的送別詩,李白抒發感情不像其他詩人那麼含蓄,他的詩句總是豁達明朗,直抒胸臆,豪放不羈。此詩以人名開始,又以人名結束,用桃花潭的水來誇張地比喻汪倫對他的送別之情,讀起來朗朗上口,斷斷沒有半點低俗的感覺。
  • 蘇軾特有趣的一首詩,描寫洞房花燭夜,讀後成年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古代詩人在交往過程中,往往會寫一些詩互贈,以聯絡彼此的情誼。而在贈詩中,有一種詩往往是詩人抱著開玩笑的目的寫出來的,這便是戲贈詩。雖然說是開玩笑,其實是表現了至交之間的真情實話。戲贈詩,一般語言詼諧幽默,讀起來相對於傳統詩作要更為有趣。比如,蘇軾的詩作《戲贈張先》。
  • 王維的這首送別詩格調高遠,成為了送別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作品!
    送別詩是唐詩裡很重要的一種題材,而且很多詩人在描寫送別情景時,那都是哭哭啼啼,只有極少數的詩人,在描寫這一類題材時,別出心裁,寫出了新意,沒有了往日的那種悲傷氣憤,反而寫得極為自然,這其中非常典型的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他的這首詩,其實就是一首非常經典的送別詩,然而王勃寫得與眾不同
  • 高適的一首送別詩,最後七個字卻幽默至極,讓人哭笑不得!
    他們折柳相送、設宴餞別,留下了一首首關於送別的千古名作。譬如,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等等。本文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便是其中一首關於送別的千古名作。《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是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也是一首較為特別的送別詩。
  • 李白一首清淨靈動的詩,送別友人流淚不止,令人感動
    古人的送別詩,總是特別令人感動。「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旦分別,相隔千裡,好比天涯與海角,但是只要心中有你的牽掛,就算隔得再遠,也感覺就像鄰居 一樣就在旁邊;「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我們就此分別,不要擔心前路漫漫沒有知己,只要心胸寬闊到哪兒都遇到知心人。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詞,最後兩句極其曠達,被很多人奉為座右銘
    前言:蘇軾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詞,最後兩句極其曠達,被很多人奉為座右銘。離別時,相思苦。不見圓月,久久分別,相思入骨。情不知所起,才知相思成疾。離別時最能引發人的情思,所以送別之詞,宛如星辰,往往流史之作宛若星空一般璀璨奪目。我們所知道送別詩都是好句和座右銘的存在,比如李白拜別汪倫所做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深感動,比如岑參送別武判官的「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悲」字貫穿始終的一首詩,讀後令人百感交集,悲愁迴蕩
    雖然如此,但大多不過是抒發離愁別緒,寫難捨難分,依依惜別之情,主客互道珍重,互相祝福,盼望再聚等,然而,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的盧綸的一首送別詩,卻寫得與眾不同。這首詩可謂悲愁難掩,讓人不禁為之而泣。送李端盧綸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
  • 《全唐詩》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詩,沒有憂愁之感,但卻同樣令人傷感
    唐詩作為中國文學的高峰,它裡面也是誕生了無數令人感動的詩篇,這些詩作有著巨大的情感力量,使得我們在讀了這些作品之後,立馬也會被這些作品所感動。然而送別詩裡也有很多名篇,同時有一些送別詩他表現手法就別具一格,譬如高適的這首《別董大二首.其一》,那便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也是送別詩裡最獨特的一首,這首詩從表面看沒有那種憂愁之感,但卻是同樣令人傷感,這也正是詩人高明之處,明明是在描寫送別,可是詩人更我的卻是在安慰自己的朋友。可是這樣一種安慰,才更能夠彰顯出離別時的那種悲痛之情。
  • 蘇軾送別朋友的路上,寫下一首傷感的詞,通篇表現手法高超
    蘇軾真性情讓他有著極高的人氣,很多人都願意與他交朋友,為此他也寫過了很多的送別之作,特別是他被貶到黃州期間,只要有朋友來探望,他都會很感動,臨走之時都會寫詩,或者是寫詞贈送給對方,所以留下了很多這一類的作品,其中的這首《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寫得也是極為傷感
  • 黃庭堅很經典的一首詩,將手足情深寫到了極致,讀後催人淚下
    而說到宋朝,眾所周知的是蘇軾和蘇轍的兄弟情深,曾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例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便是蘇軾懷念弟弟蘇轍所寫的。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蘇軾的學生黃庭堅也曾給他的兄長寫過一首感人肺腑的送別詩,將手足情深寫到了極致,讀後催人淚下。
  • 長篙詩話——李白到底有沒有錢?性情怎麼樣?
    李白到底有沒有錢?性情怎麼樣?倒不如看其作品,分析其詩性與人品。其實,與論分析正確,李白流傳下來的詩很多,大多是描繪山水,送別,以及個人暢懷的作品,與酒有關,與感慨有關,與志趣友別有關。但幾乎與錢無關。李白非成仙,雖然仗劍四遊,訪仙尋道;也並非得志,仕途不佳。雖然有諸多傳聞,與楊貴妃,高力士有關,以及安祿山事件,流放,晚年失落,壽終61左右等等。
  • 王維最感人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千古名言,感動了歷代無數的讀者
    王維是盛唐最具有才華的詩人,可能很多人會不同意,認為至少還有李白和杜甫,當然後者同樣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但是王維更具有詩人氣質,他不僅詩歌寫得好,另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狀元;李白和杜甫雖然很有才華,名氣也比王維更大,但是他們不夠王維全面。蘇軾就曾經評價王維的詩,那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王維的詩就像是在品一幅畫,又像是在品一壺美酒,讀來讓人感動不已。
  • 王維最感人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千古名言,感動了歷代無數的讀者
    蘇軾就曾經評價王維的詩,那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王維的詩就像是在品一幅畫,又像是在品一壺美酒,讀來讓人感動不已。少年時代的王維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而且他的作品清新脫俗,還在17歲時就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成為了唐朝最年輕的詩人,這首詩也是震驚了整個大唐文壇,讓人們見識到了他過人的才華,還有獨特的才情。
  • 蘇軾一首送別詞,表達了慰問,讚美了友人,還留下了哲理
    雖然蘇軾很厲害,但咱今天要說的不是他,而是他的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蘇軾和錢勰的關係可不一般,是無話不說、盡可委託的摯友,蘇軾發明了一道新菜,不敢獨享,還寫信邀他錢勰過來同食,兩人交情之深可見一斑。所以啊,錢勰途徑杭州,作為摯友的蘇軾怎麼不置酒相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