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弄泉石下清幽,正是楓葉荻花秋

2020-08-13 橘右京下的希望

簸弄泉石下清幽,正是楓葉荻花秋

點絳唇·小閣清幽

[宋] 楊無咎

小閣清幽,膽瓶高插梅千朵。主賓歡坐。不速還容我。換羽移宮,絕唱誰能和。伊知麼。暫聽些個。已覺絲成裹。

題報德寺清幽上人西峰(寺即陳文帝故鄉)

[唐] 皎然

陳世凋亡後,仁祠識舊山。帝鄉喬木在,空見白雲還。

雙塔寒林外,三陵暮雨間。此中難戰勝,君獨啟禪關。

滿庭芳·白氎行纏

[宋] 曹勳

白氎行纏,青巾包結,幾年且混常流。寰中誰見,心地自清幽。雨散崑崙頂上,香潤遍、瓊圃無憂。靈芽長,如今寒暑,饑渴總何愁。諸公,須著力,塵緣掃盡,師旨堅求。看天邊、飛金走玉難留。住個庵兒不大,爭戀得、月館青樓。臺山裡,從人一任,說個好蘇州。

浣溪沙

[宋] 侯置

客裡匆匆夢帝州。故人相遇一杯休。

疏梅些子最清幽。雙綰香螺春意淺,

緩歌金縷楚雲留。不知妝鏡若為儔。

柳梢青·天付風流

[宋] 楊無咎

天付風流。相時宜稱,著處清幽。雪月光中,煙溪影裡,松竹梢頭。卻憎吹笛高樓。一夜裡、教人鬢秋。不道明朝,半隨風遠,半逐波浮。

漁家傲·疊疊雲山供四顧

[宋] 葛勝仲

疊疊雲山供四顧。簿書忙裡偷閒去。心遠地偏陶令趣。登覽處。清幽疑是斜川路。野蔌溪毛供飲具。此身甘被煙霞痼。興盡碧雲催日暮。招晚渡。遙遙一葉隨鷗鷺。

水調歌頭·高情邈雲漢

[宋] 石孝友

高情邈雲漢,長揖謝君侯。脫遺軒冕,簸弄泉石下清幽。心契匡廬猿鶴,淚染固陵松柏,一衲且蒙頭。風月感平發,魂夢繞神州。

漾一葉,橫孤管,去來休。琵琶亭畔,正是楓葉荻花秋。佔檢詩囊酒碗,抬貼舞裀歌扇,收盡兩眉愁。回望碧雲合,相伴赤松遊。

水調歌頭·明月四時好

[宋] 京鏜

明月四時好,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鬥避光彩,風露助清幽。等閒來,天一角,歲三周。東奔西走,在處依舊若從遊。照我尊前隻影,催我鏡中華發,蟾兔漫悠悠。連璧有佳客,乘興且登樓。

相關焦點

  • 楓葉荻花,最美秋日詩詞
    楓葉荻花秋,送客令人愁。挽君君不留,今日具扁舟。我欠蓋頭茅一把,何時去結雞豚社。澤畔行吟醉復醒,共看屬玉雙飛下。脫遺軒冕,簸弄泉石下清幽。心契匡廬猿鶴,淚染固陵松柏,一衲且蒙頭。風月感平發,魂夢繞神州。漾一葉,橫孤管,去來休。琵琶亭畔,正是楓葉荻花秋。
  • 古詩詞裡的荻花
    荻花似蘆葦,秋天開紫花,最美的秋日風景,在古詩詞裡讓我們與荻花來場美麗的邂逅。一、《漁歌子·荻花秋》 唐 李珣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水為鄉,蓬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 蘆花白 荻花美 正是一年「飛雪」時……
    荻花:如雪正當時荻花,就是荻的花。跟蘆花一樣,人們現在看到的荻花,其實也是荻花果實上的絨毛。而初開的蘆花,也略呈紅色。不過,荻花比蘆花要白得早一些,就是現在,揚州的荻花已白如雪。而觀賞荻花,從視覺上來說,最適宜遠觀,而近看則略遜色;從時間上來說,清晨的荻花,最為妖嬈;荻花上點滴的露水,在清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得荻花的輕柔。蘆柴:也能白如雪當然,能形成「如雪荻花」或「如雪蘆花」的,除了蘆葦和荻,還有一種植物,那就是蘆柴。
  • 荻花,就是最美的秋日詩詞
    「楓葉荻花秋瑟瑟」,很多人都不知道荻花是什麼樣的,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狀像蘆葦,地下莖蔓延,葉子長形,紫色花穗,生長在水邊。莖可以編席箔。五代:李珣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前蜀滅亡後,詞人不仕後蜀,對前蜀懷有故國之思,便嚮往江湖,寫下了這首詞,瀟湘的靜夜裡,清風吹拂著秋天的荻花,橘子洲頭的美景,宛如屏上的山水畫。
  • 從「楓葉荻花秋瑟瑟」說到美國紅楓之十月光輝
    白居易在九江(古稱潯陽、柴桑、江州)任江州司馬時寫下了名篇《琵琶行》,開頭就是「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一派深秋蕭瑟景象。這是中國古詩中的常用手法,以楓葉代指秋天、別離、蕭殺等意象。
  • 最美的時節,在古詩詞裡與荻花來場美麗的邂逅!
    荻花與蘆花相似,本源自白居易的《琵笆行》中「潯陽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瑟瑟」,因此它象徵著傷心、仕途不順、思念家鄉的之意,荻花在單調的秋日,隨風搖曳,煞是美麗,夕陽下的荻花,更是別有風味。在最美的時節與荻花來場美麗的邂逅吧!
  • 「詩詞鑑賞」荻花,在古詩詞裡綻放最美的舞姿!
    荻花似蘆葦,秋天開紫花。唐朝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裡有「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之句。在黃河入海口處,暮秋時分,白茫茫的蘆花一望無際,隨風搖曳,一派秋草共長天、蘆蕩荻花色的自然景觀,美不勝收,令人心曠神怡。
  • 楓葉荻花秋,相思使人愁
    當第一隊鴻雁飛過江北秋,碧雲寺的楓葉就染紅了離人愁。楓葉荻花帶來的總是瑟瑟秋光,寒風吹在梢頭,再青翠的楊柳色遇上秋,都免不了帶上那麼一場離愁。原是香山尋古,可途徑碧雲寺時,看著滿山紅楓,還是忍不住駐足。
  • 豐臺星河苑開展「楓葉荻花秋瑟瑟」纏花活動
    2017年一部《延禧攻略》熱度高居不下,大家熱情追劇的同時也讓劇中展示的一些非物質遺產呈現在大眾的視野裡,纏花便是其中之一。纏花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因為當時有頭上帶花的風潮,而鮮花並不便於保存和保鮮,便出現了已彩絲纏做花型為飾的工藝。
  • 楓葉那麼美,還看什麼花:15幅丹楓圖,15句丹楓詩,醉的不止是秋
    所謂幽古之情,大體如此,如同那些由青而紅,由紅而黃,由黃而枯,由枯而落的楓葉,我自生長我自滅,生時不豔,豔時近凋。一、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長相思》唐.李煜二、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 最美秋天,詩人總是獨愛楓葉
    一年四季沒有哪個季節像秋天一樣讓人沉醉,提起秋天,人們習慣性地聯想到楓葉上去,想起那滿山的紅葉,似乎楓葉的存在是提醒人們秋天的到來。從古至今,無數詩人用詩詞表達出對楓葉的偏愛。秋夜江邊停泊,羈旅客臥無眠,楓葉在這裡是詩人表達客居異鄉的孤寂憂愁之感。楓葉與出行,遠行,送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像一提起秋天,就有種孤獨寂寥之感一樣。《琵琶行》白居易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沒有哪個季節像秋天這樣富有層次青山綠水漫步其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絕美的風景生活也可以如此美妙描寫秋天楓葉的詩句--杜牧《山行》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李白《夜泊牛渚懷古》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
  • 五代李珣《漁歌子·荻花秋》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珣從蜀中乘船沿長江東下,在湖南、湖北一帶過了一段時期的隱居生活,然後溯湘水而上,後來他在嶺南生活了較長時期。詞人乘船經過湖南、湖北一帶,創作了大量描寫隱逸生活的詞作,這首《漁歌子》便是其中之一。 李珣簡介: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
  • 詩詞:楓葉上的秋意,醉了柔軟心田
    ——楊萬裡《秋山》 秋踏著輕盈的腳步,在四季的流轉中悄悄的到來。一片落葉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滄桑了流年。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 ——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
  • 秋天的第一桿荻花
    這些年,似乎大家都悄悄地愛上了至卑至賤的蘆荻,你看路邊、公園、小區,甚至單位,不經意間冒出了一桿杆綽約的荻花,喧囂都市為什麼會突然愛上從不妝容的荻花鄉野妹?但肯定不是江州司馬「楓葉荻花秋瑟瑟」的肅殺情狀,也不是 劉禹錫"回看深浦停舟處,蘆荻花中一點燈"的悽美意境,應該是少陵野老「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的情趣吧,要麼就是像陸放翁「豈知今日詩來處,日落風生蘆荻洲」那樣,詩來自生活,讓生活有詩,大家不是都在說「詩和遠方」嗎?
  • 楓葉紅了:颯颯秋風掃落葉,你問遊子歸不歸?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唐·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 不知不覺,山上的楓葉紅了,讓人驚嘆秋天竟已悄然而至~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唐·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楓葉紛紛飄落,好像是在無言地送著寂寞離去的行舟,秋色秋聲!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 秋日私語:描寫楓葉的25首詩詞推薦,李白、杜甫、陸遊上榜
    楓葉落,荻花乾,醉宿漁舟不覺寒。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長相思·一名雙紅豆、山漸青、憶多嬌》李煜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送王昌齡之嶺南》孟浩然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土毛無縞紵,鄉味有槎頭。已抱沈痼疾,更貽魑魅憂。數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意氣今何在,相思望鬥牛。
  • 秋夜荻花(原創)
    秋夜荻花 (原創)秋風向夜愛漸濃,>荻花弄影情愈重。
  • 楓葉紅了!這裡,是廣州賞秋好去處
    每年帽峰山上的紅楓最佳觀賞期在10月前後滿山的紅葉正是與家人朋友出門賞秋的好去處▲圖片來源@中國廣州發布帽峰山紅楓園位於古廟景區天湖附近佔地1000平方米適逢周末有人帶上家人來看楓葉有人帶了相機來拍美照有人換上旗袍跟閨蜜賞秋一起度過美好愜意的周末時光▲圖片來源微博網友美麗的楓葉林需要大家共同的愛護哦~廣州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李嘉鑫編輯:馮曉蕾來源:花城+、@中國廣州發布—
  • 【黑龍江女子詩詞楹聯】8月31日楹聯練筆•楓葉
    劉顯英楓葉恍似堆霞,冷雨澆枝能醉晚渾如織錦,涼風掃葉自成秋楚俊芳楓葉染赤流丹,群山紅遍秋光美臨風入化,盛景怡然詩意新牟曉寧楓葉提字留詩,古代傳書傳美意描紅染嶺,今朝扮樹扮金秋蔡秀紅楓紅時節霜染群山,賞萬樹迎秋紅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