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其君系中國知名時事評論員
三年前震驚全國的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假理財」案終於迎來法律的裁決。12月9日和1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先後公布了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原行長張穎和副行長肖野的一審判決書和二審裁定書。去年12月27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審以合同詐騙罪判處張穎無期徒刑;以合同詐騙罪判處肖野有期徒刑十年。此後,北京市一分檢提出抗訴,張穎、肖野提出上訴。今年11月29日作出的終審裁定顯示,北京市高院二審對張穎維持原判,對肖野改判犯吸收客戶資金不入帳罪,刑期為九年。(12月13日《北京青年報)
銀行業都流傳著一個段子,說從小的夢想是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長大後夢想成真:進了銀行上班,真的每天有數不完的鈔票,但很遺憾這些鈔票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別人的。
雖說鈔票不是自己的,但是辦業務時一旦短款了也還是要自己賠上的,在銀行工作天天和錢打交道,還是有漏洞的,於是有了「會計要錢筆一畫,出納要錢手一抓」的調侃之語。在銀行的不少崗位上,每天面對的現金、帳務,對少數人而言都是一筆巨款,在這樣的考驗下,金錢面前不動搖,是銀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和底線紅線。
不過,也有「常在河邊走」禁不住誘惑的人去觸碰了「高壓線」,借職務便利,去詐騙客戶資金非法佔為己有。但是,有一個問題我們不能不去思考:誰讓支行行長「騙」錢得逞的手段很行很擅長?首先是該支行行長鑽了職務之便的空子。他以高息為誘餌,誘騙被害人籤訂虛假的理財產品購買或轉讓協議,並將購買或受讓虛假理財產品的錢款轉入其控制的個人銀行帳戶,騙取巨資。
一個巴掌拍不響——孤掌難鳴。一個支行行長再有能耐,如果沒有他人的密切配合也斷難演繹「假理財」案詐騙147名客戶27億!沒有一貫低眉順眼「聽話」的員工,就不會有指使手下員工打造出這一驚天騙局的支行行長!按照民生銀行總行的要求安裝了印控機,蓋章要通過網上的審批手續,自己再也不能隨便使用儲蓄業務章。她就讓支行辦公室主任何某刻了枚假的儲蓄業務章。支行行長為何能輕而易舉指使員工一起幹壞事?無他,命運掌握在行長手中也!行長的指使,誰敢不聽,哪個不從,就有誰好看的,哪個靠邊的。所以,以致出現「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參與此案的員工多達十餘人。他們也許並不知道這是一個「假理財」騙局,但也察覺到了諸多可疑之處,然而最終還是按照張穎的指使進行了違法違規操作。」也就不足為奇了。下級監督太難,這是讓「一把手」支行行長「騙」錢得逞的手段很行很擅長監督存薄弱環節其中之一。
至於大批「鯨鑽高爾夫俱樂部」客戶受騙,也與蒙在鼓裡的副行長肖野和理財經理就當成真的理財產品向客戶推廣的「幫忙」相關。同級監督太軟,這是讓「一把手」支行行長「騙」錢得逞的手段很行很擅長監督存薄弱環節其中之二。
2017年4月12日,張穎被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約談調查,就在當晚,她和肖野指示員工連夜銷毀資料證據和私刻公章。上級監督太遠,鞭長莫及,這是讓「一把手」支行行長「騙」錢的手段得逞很行很擅長監督存薄弱環節其中之三。
20多億元都用到了哪裡?其中張穎為了讓個人業績好看,支付了8億多元「購買」存款。很多事項難以監管,甚至是存在監管盲區,這是讓「一把手」支行行長「騙」錢的手段得逞很行很擅長監督存薄弱環節其中之四。
牽一髮而動全身,金融對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金融活動又存在著如此大的風險,因此我們必須時刻高度警惕。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在一些銀行,「一把手」行長往往集人事權、財權、物權於一身,在用人、決策、分配使用資源等方面,缺少實質性約束,容易出現權力失控。因此,解決各級對「一把手」行長不敢監督、不願監督、不能監督的問題,是設計權力監督體制機制的關鍵。首要的是,要形成權力明晰、規範、透明的運行機制;其次,要明確監督責任,整合監督力量;再其次,改革完善體制機制,築牢有效的制度保障;最後,紀委監督要到位,切實做到全方位監督、立體化監督、全程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