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陳根
猝不及防的疫情,讓人們也終於體驗到了曾經夢想的雞犬升天的生活。空間局限了我們的行為,因此我們覺得到陽臺放風都像是一種度假。於是人們有比以往更多的時間接觸網絡,通過網絡與許久未見的朋友、同學聯繫。
與此同時,人們不僅想通過網絡進行消息和文本的傳遞,還希望彼此能通過臉部或者肢體語言「見上一面」,以獲得更多的真實感和親近感。而表情包作為網際網路時代肢體語言的一種方式,日漸滲透於大眾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說:「人是符號的動物。即用符號去創造文化的動物,動物只對符號做出條件反應,而人把信號變成有意義的符號。」在傳統社會,人們藉助文字來傳達抽象意義,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圖像文本以網絡表情包的方式呈現,依託社會熱點實現更新換代。
5月12日,據CNN網站報導,在這個連見面交流都成了奢侈的疫情期間,很多人都選擇用「戴著醫用口罩的臉」這個表情符號來表達他們的謹慎。Emojipedia的數據顯示,近五分之一的推特用戶使用表情符號,而去年同期比例僅有六分之一。
疫情期間,口罩一詞受到大量爭議,僅熱搜就出現了58次之多。關於口罩的具體關注點不外乎「怎麼用」、「到哪買」、「怎麼勸父母戴」。由此也產生了「帶著醫用口罩的臉」、「細菌」和「肥皂」等表情符號。
有趣的是,因為人們選擇待在家裡,相比之下,使用「飛機」和「網球」的表情符號頻率下降了。
「雙手合十」作為曾經的高頻表情包,可以代表很多東西,從擊掌和合十禮,感恩或者祈禱,還能表現出人們希望和恐懼交織在一塊的複雜感受。
在這場疫情中,它可以被用來感謝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向所愛的人祈禱,甚至可以對在超市貨架上找到衛生紙表示感謝。
根據Emojipedia的數據,今年4月份它的使用頻率相比去年8月份高出25%。Emojipedia追蹤Twitter上使用emoji表情符號的趨勢和頻率,發現這個表情出現在推特上的次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它成為了網友對這場疫情最感同身受的象徵性符號之一。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的增加和封鎖在世界各地的蔓延,人們交流的方式迅速演變。Slack會話取代了飲水機邊的談話,歡聚時光和生日派對現在搬到了Zoom上舉辦。在網絡交流中,人們越來越多地依賴表情符號來表達他們的想法和態度,網際網路和日常生活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
世界經濟學家說:「不管你現在做什麼或有什麼想法,你必須要連接到網際網路,然後適應網際網路,除此之外你無選擇。」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網絡漸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網際網路使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表情符號的交流增加了網絡環境的多元化。
無疑,我們已經默認了網際網路對我們生活的巨大改變,它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便捷、高效,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和催生的線上教育,網際網路醫院的不斷興起也將改變我們看病就醫的方式。但在這些發展和更迭的背後,也需要我們有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去觀察那些變化背後的邏輯。
不能因為我們走的太快了,就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人類的智慧才是科技背後永恆不變的動力。
關鍵詞 >> 表情包,口罩,科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