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的表情包戴口罩了嗎?

2020-12-14 澎湃新聞

疫情期間,你的表情包戴口罩了嗎?

2020-05-14 1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陳根

猝不及防的疫情,讓人們也終於體驗到了曾經夢想的雞犬升天的生活。空間局限了我們的行為,因此我們覺得到陽臺放風都像是一種度假。於是人們有比以往更多的時間接觸網絡,通過網絡與許久未見的朋友、同學聯繫。

與此同時,人們不僅想通過網絡進行消息和文本的傳遞,還希望彼此能通過臉部或者肢體語言「見上一面」,以獲得更多的真實感和親近感。而表情包作為網際網路時代肢體語言的一種方式,日漸滲透於大眾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卡西爾說:「人是符號的動物。即用符號去創造文化的動物,動物只對符號做出條件反應,而人把信號變成有意義的符號。」在傳統社會,人們藉助文字來傳達抽象意義,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圖像文本以網絡表情包的方式呈現,依託社會熱點實現更新換代。

5月12日,據CNN網站報導,在這個連見面交流都成了奢侈的疫情期間,很多人都選擇用「戴著醫用口罩的臉」這個表情符號來表達他們的謹慎。Emojipedia的數據顯示,近五分之一的推特用戶使用表情符號,而去年同期比例僅有六分之一。

疫情期間,口罩一詞受到大量爭議,僅熱搜就出現了58次之多。關於口罩的具體關注點不外乎「怎麼用」、「到哪買」、「怎麼勸父母戴」。由此也產生了「帶著醫用口罩的臉」、「細菌」和「肥皂」等表情符號。

有趣的是,因為人們選擇待在家裡,相比之下,使用「飛機」和「網球」的表情符號頻率下降了。

   「雙手合十」作為曾經的高頻表情包,可以代表很多東西,從擊掌和合十禮,感恩或者祈禱,還能表現出人們希望和恐懼交織在一塊的複雜感受。

在這場疫情中,它可以被用來感謝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向所愛的人祈禱,甚至可以對在超市貨架上找到衛生紙表示感謝。

根據Emojipedia的數據,今年4月份它的使用頻率相比去年8月份高出25%。Emojipedia追蹤Twitter上使用emoji表情符號的趨勢和頻率,發現這個表情出現在推特上的次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它成為了網友對這場疫情最感同身受的象徵性符號之一。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的增加和封鎖在世界各地的蔓延,人們交流的方式迅速演變。Slack會話取代了飲水機邊的談話,歡聚時光和生日派對現在搬到了Zoom上舉辦。在網絡交流中,人們越來越多地依賴表情符號來表達他們的想法和態度,網際網路和日常生活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密。

世界經濟學家說:「不管你現在做什麼或有什麼想法,你必須要連接到網際網路,然後適應網際網路,除此之外你無選擇。」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網絡漸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網際網路使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表情符號的交流增加了網絡環境的多元化。

無疑,我們已經默認了網際網路對我們生活的巨大改變,它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便捷、高效,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和催生的線上教育,網際網路醫院的不斷興起也將改變我們看病就醫的方式。但在這些發展和更迭的背後,也需要我們有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去觀察那些變化背後的邏輯。

不能因為我們走的太快了,就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人類的智慧才是科技背後永恆不變的動力。

關鍵詞 >> 表情包,口罩,科技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疫情過後,你還會戴口罩嗎?也許你一輩子也不會忘了戴口罩的日子
    隨著疫情的爆發,口罩立馬成了「緊俏貨」。以前戴口罩只是家裡打掃的時候防止鼻子進灰,或者冬天戴著口罩不冷。而現在,口罩似乎成了我們的「救命稻草」。沒有口罩的時候,我們甚至不敢出門。而四處掛著「戴口罩,勤洗手」之類的標語,以及超市和藥店「不戴口罩禁止入內」的字樣,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口罩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當然,我們看到許多網友,在網絡上曬出自己家裡的「存貨」。因為家庭某位成員特殊的需要,存了一些口罩,立馬便會成為眾人眼中豔羨的目標。也有一些四處奔波,就是「一罩難求」的窘迫。
  • 肇慶這組戰「疫」漫畫表情包,你下載了嗎?
    當前全國上下齊心抗擊疫情,為了增強大夥的疫情防範意識,傳播正能量,在市委宣傳部、市文聯領導的策劃和指導下,肇慶市動漫協會會員創作推出二維動畫「油爆嘰丁」口罩版動漫表情包系列作品。會員Mizi在進行動漫表情包製作。受訪者供圖這組表情包有多火?
  • 美國馬裡蘭州州長:人們沒有權利在疫情期間不戴口罩
    環球網11月25日10:58原標題:美國馬裡蘭州州長:人們沒有權利在疫情期間不戴口罩 來源:央視面對日益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美國多州近日敦促居民遵守防疫建議的指導方針。當地時間23日,美國馬裡蘭州州長拉裡·霍根召開發布會,強力敦促民眾佩戴口罩、遵守防疫指南。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霍根通報了馬裡蘭州的疫情情況。霍根說,過去24小時內,馬裡蘭州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650例,這也是該州連續19天日新增確診病例在千例以上 。霍根說,目前已經有部分民眾和商戶對疫情防控放鬆警惕,不戴口罩並參加聚集性活動,霍根呼籲民眾遵守防疫指南。
  • 防疫表情包 指尖傳遞愛
    疫情期間,眾多防疫表情包走紅網絡。孔子、華佗、張仲景等古代先賢以漫畫版形象現身,為大家講解衛生知識,「95後」甚至「05後」學生也紛紛出手繪製。輕輕一點,小小的表情包就帶著防疫知識和愛心從指尖傳遞出去。
  • 天冷請加衣,降溫表情包
    可不先不要降溫嗎,我沒錢買衣服(熊貓頭流淚表情包)好了,可以了,再降溫我就死掉了(熊貓頭噓噓表情包)天涼了,你記得多穿件衣服。尤其是現在換季的時候不然感冒了傳染給我,頭都他媽給你打爆(熊貓頭表情包)我和你的感情,和天氣一起慢慢變涼了。
  • 【成都地鐵推出口罩自動售賣機】疫情期間,坐地鐵需佩戴口罩,但有...
    2020-12-12 17:05:07來源:FX168 【成都地鐵推出口罩自動售賣機】疫情期間,坐地鐵需佩戴口罩,但有時難免疏忽,走進地鐵站才發現沒戴口罩,針對這樣的情況,最近,#成都地鐵口罩自動售賣機開始營業#。
  • 一組表情包在麗江微信群裡火了
    近日,一組會動的東巴文表情包在麗江的微信群裡悄悄傳開,平日裡看不懂的東巴文,在微信聊天頁面萌態頻頻。    從「早上好」「再見」等禮貌用語,到公務溝通的「收到」「稍後回復」,再到疫情下的「戴口罩」「勤洗手」等提示,古老的象形文字東巴文以新穎的方式,在社交範疇裡找到了一個新的存在方式。融入地方特色,創意十足。
  • 表情包:最近很火的打工人讀書人表情包你還沒收藏嗎
    哈嘍哈嘍,everybody~勤勞勇敢上進有愛心的我吃完飯看完電視打完王者就馬不停蹄的來更新表情包啦!!不要太愛我,我知道我很好,對你們也很好。今天更的表情包不知道合不合你們胃口,我感覺最近挺火的,最重要的是很好用,適合在座的很多人哈哈哈哈哈。吶,大家動動小手收藏吧,順便給我點個讚唄~你們的點讚和關注就是我的動力,愛你們愛你們,麼麼麼麼麼麼,我會認真用心的更新熱門表情包的,只要你們想要我會盡力去找。
  • 扎堆又擾民,疫情期間的廣場舞帶來新風險!還有不少人未戴口罩
    因疫情防控一度消停的廣場舞,近日又重現街頭。據本報報導,晚上7點過後,潘家園文化苑廣場上,廣場舞大媽與交誼舞團隊「你方唱罷我登場」,算上圍觀聊天群眾,足有百人聚集;興華大街西側街心公園內,三組舞團在樹木、草坪間「見縫插針」。在這些舞團中,震耳欲聾的音樂是跳舞標配,且不少舞者未戴口罩。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呼籲如果您已摘下口罩請一定記得戴回來大家一起攜手「挺」過這個冬天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大家養成了出門戴口罩的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越來越多的人摘下了口罩甚至出入公共場所也不佩戴口罩放鬆了警惕近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
  • 口罩一定不能摘,必須戴,必須戴,必須戴!
    重要的事情不是說三遍嗎?這裡不但說三遍,而且還用了「三個必須」和一個「一定」,這麼用詞,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強調戴口罩的重要性,就是再次強調要戴好口罩。隨著全國疫情的好轉,很多低風險地區,尤其是多日連續未發生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的地區,對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有些鬆懈,突出表現就是戴口罩問題,特別是公共場合,不像疫情當初那樣緊迫了。當時口罩那麼緊張,搶口罩也要戴。
  • 口述|留守英國留學生呼籲:「戴口罩等於染病」觀念需要改變
    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她已經收到了來自國內捐贈的「健康包」,並且堅信只要減少外出,做好防護,就不會被感染。在英期間,李霖清注意到,對英國當地人來講,「戴口罩等於染病」是被他們廣泛接受的邏輯。所以,當英國人看到裝備齊全的黃種人時,便會不自覺地退避三舍。
  • 春分,你戴口罩沒?
    你看不清他(她)的優雅、美麗或深邃,但是,你能感受到精湛的醫術、護理,感受到他們對病人的熱情。此次,湖北(武漢)保衛戰,他們將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發揮到極致。還有,鐵路、民航、高速公路員工,每天都與客戶高密度接觸,面臨感染的高風險。他們與馳援湖北(武漢)的醫務人員一樣,戴起口罩,義無反顧充當了「逆行者」。
  • 疫情期間「雙手合十」表情符號走紅 | VOA
    但也許沒有哪個表情符號能像雙手合十的表情符號一樣體現這個難以想像時刻的希望和恐懼。這個表情符號被用來感謝一線的工作人員,給所愛的人送去祈禱,為在超市貨架上找到衛生紙而表達感激。這個表情符號有時候也被稱為"祈禱手",在今年四月份的使用頻率比Emojipedia網站去年八月份分析這個表情符號時上升了25%。該網站追蹤表情符號在推特上被使用的潮流和頻率。
  • 樂山大佛抗「疫」表情包來了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需要每個人共同參與。這不,連樂山大佛也加入了抗「疫」大軍。2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一組樂山大佛疫情防控宣傳的微信表情包新鮮出爐,希望能夠帶給大家溫暖。
  • 為什麼日本人喜歡戴口罩,而美國人卻極度討厭戴口罩?
    我們來看看日本的當地採訪—— 「你覺得,日本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公共場合戴口罩的?」 「大概100年前吧。」 「100年前?!」 「你外出時,多久會戴一次口罩?」
  • ...疫情大蔓延,為何歐美人普遍不喜歡戴口罩? ——面具(口罩)發展史
    關於在疫情期間,西方人不喜歡戴口罩主要原因,從深層次講,這是西方社會對蒙面法規的顧忌。 在西方,「禁蒙面法」有百餘年歷史。 即便不在疫情期間,「如果你感冒,你就必須小心以免傳染別人,因此要捂上嘴」,他寫道:「這在日本成為一種『風險禮儀』,使人對不可控的狀況產生一種可控感。」 日本人口眾多,地域狹小,且是一個島國,所以,這種心理也與日本人認為「戴口罩是一種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安全行為」的觀念相關。
  • 為什麼我建議你少戴口罩?
    為什麼我建議你少戴口罩?> 公開收購別人戴過的口罩 重新加工,再高價賣出去 戴這種口罩 風險比不戴口罩高多了好麼
  • 中國戰「疫」系列報導:防疫表情包 指尖傳遞愛
    「這個表情包也太逗了吧,原來是為了提醒我們不聚會。」疫情期間,眾多防疫表情包走紅網絡。孔子、華佗、張仲景等古代先賢以漫畫版形象現身,為大家講解衛生知識,「95後」甚至「05後」學生也紛紛出手繪製。輕輕一點,小小的表情包就帶著防疫知識和愛心從指尖傳遞出去。
  • 【蘭山論語】口罩的「表情」
    原標題:【蘭山論語】  口罩的「表情」  秦娜  即將過去的2020年,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口罩意外地成了一個「熱詞」。小小的口罩,也折射出了生動而豐富的「中國表情」。  口罩詮釋生命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