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一名在縣級體制擔任副縣長的讀者,雖然已經50出頭,但最近獲得一個職級晉升的機會,可以從副縣長(已經兼任三級調研員)晉升到二級調研員。由於名額較少,雖然可以獲得晉升,但上級組織要求他放棄副縣長實職,給別人留出晉升空間。組織徵求他自己的意見,這位朋友一時陷入糾結中。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究竟該怎麼選呢?可能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要給出一個標準答案顯然不行,但具體到每個人,小編覺得可以考慮以下三個方面因素來進行選擇。
第一,看年齡。
在體制內任職,年齡是個很重要的因素,很多職級對於年齡有著硬性的要求。普遍來說,年齡越大越沒有什麼優勢。比如在擔任實職上,如果遇上換屆,即使你離退休還有幾年,還可以幹事。但針對副縣級幹部,換屆時不能再完整的幹滿一屆的,原則上不再提名,必須轉為非領導職務,就更不要說繼續往上提升了。職級晉升和職務晉升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如果在年齡上已經明確沒有繼續往上升的資格,那不如選擇當前在職級上獲得提升。
第二,看前途。
在體制內,對於公務員來說,不管是職務晉升還是職級晉升,其實都算是一種前途。相對來說,職級晉升的要求沒有職務晉升那麼嚴格。但不管怎麼樣,兩者的晉升都是一種未知數。確實,作為一個副縣長,如果放棄了實職,單走職級晉升,後續再想晉升職務那肯定是不行的了。
但如果在職務晉升上本身就已經沒有什麼前途,那提前一點時間退出實職又有什麼關係呢?至少在職級上獲得了晉升。大家清楚的,一個縣裡面,其實到副縣級基本上是多數幹部的終點,要想提升到正縣級比登天還難。如果自己已經確定沒有什麼前途,那還不如選擇放棄實職,在職級上獲得晉升,從三級調研員晉升到二級調研員之後,還有機會晉升到一級調研員,甚至二級巡視員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三,看心態。
這可能是很多人不注意的一個問題。對於職級晉升也好,職務晉升也好,待遇的差別很明顯地擺在了面前。從領導職務轉為非領導職務,對很多領導幹部來說這是一個很難過去的坎。提前從領導崗位轉為非領導職務,很多人的心態是難以轉換的。如果自己心態上過不去,那不如放棄職級晉升,可以多幹幾年領導幹部。如果自己的心態沒問題,覺得提前離開領導崗位無所謂,那肯定毫無疑問的選擇現在職級上獲得晉升。
針對這樣的情況,如果大家作為文中的副縣長,你們會怎麼選擇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