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本真的生活常常是粗茶淡飯

2020-12-21 滋創派

我是個勤快人,喜歡烹飪,喜歡看著家人津津有味地品嘗我的手藝,還喜歡在自己的菜譜中增加新品。事實上,成為美食家或烹飪大師的人中,男性居多。廚房之於女人僅僅是另一個機械的工作場所,而廚房之於男人卻是創新、創造的藝術展示臺。

最本真的生活常常是粗茶淡飯,而且一定是日復一日單調的重複,不少人以為無趣、倦怠、疲勞,所有的行當似乎都會在日積月累中喪失最初的激情,誘發無端的厭倦。其實不然,譬如,女人會將剩飯對付成「燙飯粥」,配以小菜,看似清爽,可以減肥,但少營養,不頂餓;狼牙棒卻可以做成誘人美食,一份揚州炒飯,色香味俱全,科學又營養。

還有,千萬別忘了告訴家人,這美食背後的文化,簡單的揚州炒飯,在那《食經》中有美名曰「碎金飯」。相傳是隋揚帝巡視江都時,將此烹飪方法傳至揚州的。這炒飯的特點是飯菜合一,是維揚菜系中的招牌飯食,名揚海內外,在國外眾多的中餐館中,大多能見到這一揚州名品。

前些日子,朋友送來一大袋蕎面。蕎麥是一種紅杆綠葉白花黑籽的作物,狼牙棒沒見過,去飯店,熱心的老闆有時會端上一盤蕎麵餅,告訴你,這是今年的新蕎面,很香。說來也怪,這原先不起眼,有點發黑且粗糙的麵食卻是現在餐桌上的寵兒,只一會兒,便被搶食一空。秋雪湖附近的一家農莊,花三千元僱了一位農村老大媽,沒別的事,就專職用土灶大鐵鍋攤蕎麵餅,鍋蓋大的蕎麵餅又脆又香,是農莊的招牌菜。

黃梅戲小調《對花》唱道:「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丟下一粒籽,發了一顆芽,紅杆子綠葉開的是白花,結的是黑子,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此花叫做蕎麥花。」這蕎面不矯情,隨意在田埂地頭都可以開花結籽,是最不打眼的農作物。作為低產粗製食物,蕎面曾是艱苦歲月裡的補充,蕎面要成為餐桌上的主角,卻要等到清明。清明的前一天為寒食節,中國人有寒食節吃蕎面的習俗,只是,我們的周圍找不到這樣的場景了。味甘性寒的蕎面具有較強的降血糖之功效,其營養和保健地位早已凌駕於白面之上。

狼牙棒經常在廚房施展才華,攤餅是一項基本功,無論是小麵餅還是蕎麵餅,都可以手到擒來,絕不含糊。狼牙棒的蕎麵餅不像飯店裡的,油汪汪的表面,紅紅綠綠的又撒上許多噱頭,撩逗你的食慾。我的內容極其簡單,加入一兩個雞蛋,少許鹽,有青蒜的季節再加些極細的青蒜末,僅此而已,考慮到這蕎面出生清寒,但骨子裡清香,要襯出其與眾不同,非抹上花生油不可。

粗茶淡飯,在平常的日子裡,絕對可以媲美山珍海味,因為常吃常新,又飽含了樸素的營養和純真的滋味,便構成了我們生活的主旋律。

我們做教師的,平日裡呈現給學生的,何嘗不是「粗茶淡飯」,只要我們用心去做,佐以一點點新意,何愁遜色於珍饈美饌?

相關焦點

  • 人生平衡術,粗茶淡飯
    很多人把這首詩理解為:衣食簡單、生活簡樸。但其實,或許不僅是這樣。我眼中的粗茶,應是普羅大眾都消費得起的,沒有門檻的,很日常。茶就是茶,用開水一泡,就有味道,喝下去後又甘甜可口,生津止渴。   至於淡飯,沒有各種珍饈烹製,飯就是飯,就是味道清淡。
  • 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
    站揍粗茶淡飯,報答流水青山。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三兩好友,閒敲棋子,最幸福的生活,也最簡單。有蔬菜可食用,有清泉可煮水,有房屋能避風雨,只需再帶上兩本書和一罐茶葉,便稱得上是富足的生活了。生火,做飯,忙碌的一天過後,洗盡一身塵埃,在柴米油鹽中感受到最浪漫的人間煙火。生活的根基,是一顆自然的平常心。安靜的過自己的小日子,豐滿了內心,便是知足。
  • 粗茶淡飯,興趣愛好,奏響生活樂章
    粗茶淡飯有茶有飯,生活富足,注意身體,平衡養生,簡單生活,知足常樂,快樂永隨,勤奮學習,與時俱進,努力至上,勤勞寫真,不要太累,適可而止,身體健康,永放首位,堅持鍛鍊,每天走路,不緊不慢美好時光粗茶淡飯,生存之本,不可或缺,金枝玉葉,錦上添花,可有可無;主次之分,輕重之量,心中有數,該來的來,該去的去,從容淡定,想得也通,過得也去,輕裝上陣,過好每天,簡單快樂,幸福一生
  • 老人真的應該粗茶淡飯才健康嗎?
    整個人精神狀態大不如前,生活質量打了大大折扣。通過這樣的飲食調整方式,來糾正老人時期出現的某種指標異常,真的可取嗎?上了年紀的人,很多會出現高血壓、血脂異常或血糖異常。目前超過60歲的老人,半數以上血壓是超過正常值的。一般而言,飲食節制是針對上述疾病的不二法寶。低鹽低脂飲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血壓、血脂,減少糖分或澱粉類食物攝入更是可以協助控制血糖。
  • 生氣罷吃燕窩 朱德:「還是粗茶淡飯最相宜」
    (原標題:「還是粗茶淡飯最相宜」)1957年,朱德視察昆明。雲南省委領導考慮到他已年逾古稀,讓賓館工作人員把夥食標準定高一點。但朱德對自己的日常生活要求十分嚴格,再三提出不能超出平時的夥食標準。過了一陣,檢查接待工作的省委領導發現朱德每天的夥食費大大低於規定標準,就批評了接待人員,吩咐做一些燕窩、銀耳給他吃。接待人員立即做了「燕窩煮鴿蛋」,剛端上桌朱德就委婉地批評說:「你們對我照顧得很好,不要再搞這些昂貴的東西給我吃了,要看到普通群眾的生活還很苦。」
  • 粗茶淡飯盡清歡
    最踏實的日子,不是飽食珍饈美饌,而是粗茶淡飯為伴。  下班後回到了溫馨的小家。母親用心照料著我的生活起居,便於讓我安心無慮地工作,單一日三餐,也在簡單食材中變著花樣迎合我的口味。無論是小米粥,還是手擀麵,饅頭夾白菜葉蘸甜醬,烙餅就乳黃瓜酸鹹菜,如此平常的主食小菜,我都吃得津津有味,果腹滿足之餘,一掃而光白日的疲憊倦怠!吃的再舒服不過的一頓晚飯,竟比一桌精彩的宴席更讓自己身心愉悅。
  • 粗茶淡飯 作者:張建春
    相對於粗茶淡飯,還有一句經典的話:青菜豆腐保平安。村裡人日常生活,把肚子餵飽,青菜豆腐吃周正,就算幸運了,也為此滿足。青菜豆腐簡單,屬淡飯的範疇。簡單是村裡人的常態,簡單要比雞魚肉蛋的複雜完美多了。老夫子說:食不厭精。
  • 詩詞|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
    只願放下煩憂,放下勞作,閒來竹籬信步,倦看雲捲雲舒,讓生活,在粗茶淡飯中生香。《與具氏子書中》宋·陳著柴門任風開閉,茅屋盡日虛閒。站揍粗茶淡飯,報答流水青山。一日三餐,粗茶淡飯,三兩好友,閒敲棋子,最幸福的生活,也最簡單。
  • 「粗茶淡飯」不是你想的那樣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在《四休導士詩序》中寫道:「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其中提及的「粗茶淡飯」,意在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  現在,我們常常聽到「粗茶淡飯」這個詞。尤其是即將迎來新春佳節,家人、好友聚會增多,家中老人把「粗茶淡飯」與健康掛鈎,因而時常勸告年輕人多吃素。但這裡要做出區分,健康的「粗茶淡飯」並非主食只吃粗糧、不吃肉或完全吃素。  1.「淡飯」實為素葷搭配  字面上,所謂「粗」指的是粗糙、簡單。
  • 北宋物質生活豐足,士大夫追求「粗茶淡飯」來滿足精神需求
    與如今的復古潮流類似,在物質生活繁榮和商業發達的北宋時期,也興起了一股追求「粗茶淡飯」的潮流。 「粗茶淡飯」,也成為了北宋士紳階層的一種新型飲食文化,成為了北宋文人的新的精神追求。為何明明在擁有了十分富足的物質生活條件之下,要追求這種十分「簡陋」的飲食文化呢?這既與北宋士紳階層本身的精神態度有關,也和當時的主流文化思想有著一定的淵源。
  • 北宋物質生活豐足,士大夫追求「粗茶淡飯」來滿足精神需求
    「粗茶淡飯」,也成為了北宋士紳階層的一種新型飲食文化,成為了北宋文人的新的精神追求。為何明明在擁有了十分富足的物質生活條件之下,要追求這種十分「簡陋」的飲食文化呢?這既與北宋士紳階層本身的精神態度有關,也和當時的主流文化思想有著一定的淵源。
  • 一日三餐粗茶淡飯,簡單平凡的生活
    生活可以安靜,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生活還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過著。生活中的一日三餐是離不開的,一日三餐是家庭的良好習慣也是一個家庭日常生活規律。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三餐吃的都是給自身保持充分的體能,有了體能我們才好去學習和工作。
  • 重溫過去的粗茶淡飯,體驗不一樣的生活
    重溫過去的粗茶淡飯,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從伏羲老祖到秦皇大帝,從步行馬車到汽車高鐵,從原始的打魚捕獵到如今的天然氣、高壓鍋,每一個事物都有著專屬於它自己的發展歷程,美食文化也是如此。在很早之前,人類並沒有製作熟食的能力和創造美食的意識,至於文化,就更加談不上了。在過去的發展歷程中,不論是原始時代的打魚捕獵,採集,還是在油沒有發明之前的粗茶淡飯。
  • 粗茶淡飯,到底是什麼意思,竟成為貧苦生活的「代言人」?
    黃庭堅的一句:"粗茶淡飯飽即休",讓"粗茶淡飯"一詞流傳千古。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粗茶淡飯漸漸成為貧苦生活的代名詞,人們在表示自己生活清苦,或者對客人招待不周的時候,經常會用"粗茶淡飯"一詞自比或自謙。可是,粗茶淡飯,究竟指的是什麼,為何會發展為這樣的意思呢?
  • 杜甫的《江村》,粗茶淡飯也是生活
    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過上美好的生活,是我們一生都在為之奮鬥的目標。那什麼樣的生活是我們畢生追求的呢?是錦衣玉食,一生富貴;或是粗茶淡飯,平凡了卻此生。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無需羨慕,也無需苛求。
  • 粗茶淡飯中品味人生(深度好文)
    但還是要說,不管是有錢,有權還是任性地去生活,確實都有可能獲得幸福和快樂,但也同樣有可能產生疲憊和苦惱,因為,財富,權利和享受,其實都不是幸福人生所必需的。在看花看來,要想過得幸福,要想明白人生的意義,獲得長久的樂趣,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那些身外之物,而是自己的一種心態。
  • 初解道德經12——聖人就要過粗茶淡飯的生活嗎?
    而目盲、耳聾、口爽、心發狂、行妨,都是在說那樣窮奢極欲的生活令人麻木,迷失自我。這前面幾句,基本大家都可以理解。最關鍵在於最後一句「聖人為腹不為目」,這個腹和目到底在說什麼?通識版翻譯是這樣的:為腹不為目:只求溫飽安寧,而不為縱情聲色之娛。
  • 初解道德經12——聖人就要過粗茶淡飯的生活嗎?
    最關鍵在於最後一句「聖人為腹不為目」,這個腹和目到底在說什麼?通識版翻譯是這樣的:為腹不為目:只求溫飽安寧,而不為縱情聲色之娛。"腹"在這裡代表一種簡樸寧靜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種巧偽多欲的生活方式。我不太贊成這樣說法,我認為老子說的「腹」和目代表的是兩種生活沒錯。
  • 粗茶淡飯也能吃出病?老年人這樣吃才更健康
    很多老年人經常把粗茶淡飯與健康掛鈎,也常常規勸年輕人儘量吃簡單點,素食為主。一般而言,粗茶淡飯是與葷腥、油膩、豐富、營養相對立的一種飲食方式,清淡寡水,白粥、青菜、豆子……簡簡單單的菜式,一目了然。
  • 我對粗茶淡飯的解釋
    珍饈美味和粗茶淡飯是個反義詞,珍饈美味這個詞好解釋就是大魚大肉,之內的花費高的飯菜的形容。一直對粗茶淡飯這個詞的具體狀態不是很理解。以前喜歡喝普洱,鐵觀音,黑茶等發酵茶,也喝綠茶就是是研究的不透。玉米棒子煮熟了真的挺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