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各地對戲曲的挖掘傳承越來越重視,但有沒有這樣一個平臺,可以聯合全國各個戲曲發源地,還能年年、月月、天天,不管是知名大咖,還是縣級以下基層院團,不管是殿堂之上,還是田頭地間,都能讓曲音繚繞,曲脈相傳?
9月3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鎮獲悉,為期兩周的2018首屆「戲韻中華·劇薈川沙」川沙戲曲大會,將於11月在川沙鎮拉開帷幕。
川沙戲曲名家系列大講堂啟動儀式
川沙新鎮黨委書記王小君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川沙作為滬劇東鄉調的發源地,對戲曲的挖掘和保護尤為重視。此次戲曲大會並非小打小鬧,而將聚集全國戲曲發源地,發起「全國戲曲發源地聯盟」;同時還將邀請全國戲曲屆大咖,以及各劇種戲曲發源地縣級以下基層院團進行戲曲展演。
川沙人大副主任周建介紹,此次戲曲大會,將邀請全國流播廣、影響大的劇種名家、名團、名劇齊聚川沙開展交流,並著重邀請長三角地區最廣為人知的京、昆、越、滬、淮、黃梅、錫、滑稽戲、山歌劇等劇種的縣級以下基層院團進行戲曲展演,以「無時不演出,無處不劇場」的姿態展現戲曲。
而這些,也是川沙打造戲曲小鎮的重要抓手之一。
老祖禪堂的小舞臺
川沙滬劇團
藉助滬劇東鄉調發源地這一身份,川沙將在此次戲曲大會上發起「全國戲曲發源地聯盟」,共同發布《川沙倡議》,呼籲社會各界對戲曲的關注,為戲曲的傳承、發展和振興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川沙將舉辦全國戲曲傳承發展論壇,並在大會期間,吸引全國戲曲服飾、道具生產廠家和文創公司等前來展示戲曲服飾、道具和衍生品,加強觀眾、遊客對戲曲的體驗感,為古老的戲曲行業挖掘新的效益迸發點。
王小君介紹,戲曲的起源在民間,戲曲發展的原動力在人民。本次戲曲大會將致力於用最貼近群眾的方式表現戲曲,用最純樸的形式推廣戲曲。大會期間,將以川沙為圓心,以輻射整個浦東各個街鎮的覆蓋面,巡迴播放優秀戲曲電影,同時,積極推動各劇種進校園、進村居、進企業巡演,培育各行各業、各年齡段的戲曲愛好者,真正為戲曲的傳承奠定「人力」基礎。
為增強戲曲大會的專業性,主辦方特聘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擔任大會顧問,羅懷臻、吳孝明、谷好好、茅善玉、趙志剛、沈偉民、張頌華、王馗、王曉珊、汪灝等為專家委員會委員。
同時,全國戲曲發源地聯盟、中國戲曲教育聯盟川沙創作採風基地、長三角戲曲聯盟中心、滬劇國家級傳承人茅善玉滬劇傳習所、川沙戲曲藝術展示中心的揭牌儀式,川沙滬劇團成為上海滬劇院協作劇團的籤約儀式,川沙戲曲小鎮建設3-5年規劃的發布也將陸續在大會期間進行,以此強化大會的可持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