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8日 09:5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翟錦程
字號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馬克思曾經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需要有新的時代精神,更需要有體現時代精神的精華。當代中國社會處於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的交匯點上。與近代中國不同,雖然從明末開始,歐洲中世紀的外來文化開始步入華夏大地,但到清初,由於閉關鎖國,中外文化的交流匯通被中斷。鴉片戰爭後,國門被迫打開,西方文化伴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再次進入中國大地。而在強國圖存的背景下,西方近代文化被直接拿來,成為革新學術、推進近代化的法寶。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被切割於西方的知識體系架構,從而失去了中國文化固有的話語體系、學術體系。
今天的新時代,整個世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使人類共存於同一個地球村。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國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走向世界。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造世界。」 因此,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哲學理論體系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哲學理論體系,必須要紮根新時代這個偉大歷史背景,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汲取營養,提煉新時代精神的精華,更全面地認識新時代、建設新時代。這也是哲學要以哲學的方式服務新時代的必然要求。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戰略任務,同時也分析和指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戰略還不十分明確,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水平總體不高等。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更加明確地提出了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具體任務是:「要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創新學術話語體系,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體系,努力構建全方位、全領域、全要素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面向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深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要求。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哲學需要走在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進程的前列,形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哲學理論體系。
理論來源於實踐。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需要立足於中國新時代的偉大實踐、偉大改革和偉大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明確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的堅實基礎。
道路自信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的社會歷史與實踐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實踐,改革開放的發展實踐反覆證明了中國道路的正確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實踐將是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的不竭源泉和巨大動力。
理論自信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的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任何一種哲學理論都不是憑空出現的,既需要汲取前人的思想成果,又需要吸收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成就。如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就是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思想成就,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直接來源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來源是19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堅實的思想基礎。
制度自信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的現實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位度。」制度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根本保證。中國社會的現實國情是農耕文明、工業文明、後工業文明及生態文明共存於一個空間,在世界範圍內存在一定獨特性,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制度都不可能保證中國的健康快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的現實保證。因此,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發展和創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哲學、政治哲學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的現實基礎。
文化自信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的價值基礎。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念體系。世界三大文明系統都有著深厚的文化積累和知識體系沿革。隨著清末來自歐美和日本的新知的廣泛傳播,西方知識體系與教育體系直接影響到了中國近現代教育體系和知識體系的構建。隨著清末國力衰敗和西方知識體系對中國傳統知識體系的覆蓋,中國在世界乃至在亞洲的影響力與話語權日益消減。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產生出大量優秀傳統文化,並擁有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與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因此,堅定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的價值基礎。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是一項長期的偉大歷史重任。沒有「四個自信」,就沒有構建起新時代中國特色哲學理論體系的重要基礎,也難以提煉時代精神的精華。
(作者系南開大學哲學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