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2020-12-20 萌孩控

現在社會有一種特別的現象,幫年輕人帶娃的往往是姥姥和姥爺,而爺爺奶奶反倒出現的比較少。並且,這一現象在孩子3歲前更加明顯。

一、案例

莉莉和老公在家大吵了一架,兩人鬧得整晚沒說話。而談及兩人爭執的緣故,莉莉覺得非常委屈。

原來,莉莉從在醫院生完女兒的那天起,一直都是自己親媽幫忙照顧孩子。一把屎一把尿養到孩子現在3歲,終於可以省省心送幼兒園了。可這時孩子奶奶卻突然跳出來說「今年農活不忙,可以幫忙帶娃了」。

一聽到這句話,莉莉頓時不開心了,認為婆婆這做法完全就是「截胡」的表現。要知道,孩子最難帶的年紀就是3歲前,如果等到孩子能跑能跳能上學再來幫忙,不免顯得過於狡猾。

再加上自己親媽勞心勞力這麼些年,憑什麼孩子奶奶說帶就帶,這讓她媽媽又該如何是好!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和孩子相處這麼幾年祖孫感情也深了。按照她的想法就是「誰養孩子的小,他們就養誰的老!」

雖然說婆婆也是家人,老公想讓她幫忙帶娃是人之常情,但在莉莉心裡始終有個大疙瘩,為自己親媽感到委屈。畢竟自己親媽帶孩子帶到腰椎盤突出的時候,也沒見婆婆過來幫幫忙。

其實,像莉莉婆婆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基本上她們在孩子3歲前只是定時探望,等到娃能上學了就開始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因此,莉莉會有不高興的想法也正常。

二、為啥大多數家庭都是姥姥帶娃

1、女人更信任自己親媽

我想,所有女人都只想要自己親媽幫忙帶娃,這樣她們才能好好工作,不會有後顧之憂。而如果把孩子交給婆婆,不但容易產生婆媳矛盾,還會有不同的育兒觀念產生,這對孩子的成長反而更不好。因此,姥姥帶娃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2、姥姥心疼女兒

世界上最心疼孩子的,永遠都只有自己的親媽。特別是在女兒剛生完孩子,心理身體都極為脆弱的時候,媽媽們都會主動幫她們分擔照顧孩子的辛苦,從飲食從精神上都呵護好她們。可婆婆們不是,她們但凡有看不過去的地方就會撂臉子,導致婆媳矛盾極為尖銳。

3、姥姥和奶奶帶娃目的不同

一般來說,婆婆帶娃目的主要是希望媳婦可以早日出去工作賺錢,這樣就能減輕兒子的家庭經濟負擔,大家都不用這麼累。但姥姥帶娃可不同,她們第一想到的就是讓女兒能多休息,把身體養好,至於賺不賺錢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說,兩位老人幫忙帶娃的出發點就不一樣。

三、姥姥幫帶娃有什麼好處

1、寶媽有任何問題可以直說

年輕人帶娃方式和老一輩人的帶娃方式有很大不同,比如說飲食上、教育上都會過於老舊。比如說,同事曾跟我們吐槽過她婆婆就因為過度迷信,孩子明明發燒到雙臉通紅還用被子給孩子武漢,以至於孩子差點燒到驚厥。

打那以後她再也不敢讓婆婆照顧孩子,反倒是讓自己親媽過來,就是擔心老人思想威脅到孩子的身體健康。但倘若是自己親媽,可以直說沒說,但婆媳畢竟還是要保持一定距離。

2、寶媽工作更放心

大多時候,姥姥除了幫媽媽帶娃以外,還會主動承擔家庭的生活工作,比如說幫女兒女婿做早餐和晚餐,打掃家庭衛生等等,這樣女兒回家以後就會更輕鬆,能夠和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相處。而這點是婆婆做不到的,並且可能寶媽下班回家還要洗衣做飯伺候她們。

相關焦點

  • 為啥現在都是姥姥帶娃,爺爺奶奶在幹啥?原因有三點,很現實!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中國目前的帶娃市場呈現一個大的趨勢,就是「老人帶娃」,而這裡所說的老人,在以前看來是爺爺奶奶,而現在大多趨向於姥姥姥爺,不禁讓人疑惑:爺爺奶奶在幹啥?從孩子出生直到三歲一直都是姥姥姥爺帶娃,爺爺奶奶只是按時探望小媛從懷孕一直到女兒出生都是媽媽陪在身邊,婆婆只是偶爾去探望一次,孩子出生以後,媽媽不放心小媛,便把她和孩子一起接到自己家裡親自照顧,孩子現在已經6歲,一直都是姥姥姥爺帶,而爺爺奶奶因為一直想要個孫子,對孫女也是不冷不熱的
  • 姥姥成了帶娃主力,奶奶都去哪兒了?答案現實又扎心
    記得以前網上有這樣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爸爸回家就上網。這聽上去似乎有些好笑,但是如果細細品味,便會發現這是一種社會的悲哀,除了媽媽和姥姥,其餘的人似乎和孩子都毫不相干。李阿姨50多歲,退休有好幾年了,之前一有時間都會參加小區老年大學組織的各種活動,是小區裡有名的文藝骨幹。
  • 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給紅包?寶媽說出原因令人無法反駁
    所以大多數家庭為了減輕生活壓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都選擇了把孩子給老人帶,小夫妻雙方則都外出工作。「生了孩子給老人帶」,在現在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又有一個問題,老人,爺爺奶奶是老人,姥姥姥爺也是老人,那麼孩子是給哪一方老人帶呢?
  • 「媽媽生,外婆養,爺爺奶奶來欣賞……」為啥現在姥姥帶娃居多?
    細心留意身邊的人會發現:在由長輩帶孩子的家庭中,以外公外婆帶娃的現象居多,而爺爺奶奶反而佔比很少。這其中,自有年輕人的考量。同小區一寶媽劉雲,因為不願意早早放棄工作的機會,又擔心以後不好找工作,所以在孩子出生後不久,就回到了工作崗位,於是就請孩子的奶奶或外婆來幫忙照顧。
  • 姥姥帶娃每月一千,奶奶帶娃卻倒貼,憑啥?女人的回懟讓老公閉嘴
    如今的時代,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已經成為帶娃的「主力軍」,但是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由婆家還是娘家帶,老人受到的待遇卻有很大的差別。「姥姥帶娃有辛苦費,奶奶帶娃卻倒貼」寶媽:答應三個條件,我就一視同仁堂姐最近和姐夫大吵了一架,結婚多年已經生育孩子的夫妻,吵架的緣由多半都是因為孩子,他倆也不例外,更準確的來說,是因為「帶孩子」的問題而吵架。
  •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兒了?看完文章,莫名心酸
    前幾天帶著孩子在小區裡轉悠,看到很多的老人在帶孩子,詢問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們都是孩子的姥姥,而且現在似乎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最近幾年來,姥姥帶娃的人數在逐年攀升,而且他們坦言年輕人工作實在是太過忙碌了,又要上班,又要顧家,帶娃確實不容易,為了給小兩口減輕壓力,於是有很多的姥姥們就自行過來幫女兒帶娃
  • 「不公平帶娃」悄然來襲,姥姥帶娃要付工資,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
    如今很多家庭出現了一種老人帶娃的「怪象」,即姥姥、姥爺來帶孩子,兒女會主動給一些生活費,而奶奶爺爺帶娃,不僅一分錢回報沒有,反倒要倒貼兒女 。「不公平帶娃」悄然來襲,姥爺姥姥帶娃要付工資,爺爺奶奶帶娃倒貼退休金林靜是一名寶媽,孕期的林靜在聽說過各種婆媳矛盾後,對今後自己和婆婆的相處十分擔憂,於是思來想去,她決定讓自己的媽媽來幫忙照顧月子和帶孩子
  • 為何現在都是姥姥帶娃,奶奶們都去哪裡了?看完後莫名心疼奶奶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中國一直都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傳統,並且在近幾年來越來越嚴重,幾乎是達到了老人全職帶孩子的地步,當然了父母也不是偷懶。而是因為經濟壓力實在是太大了,不出去掙錢,別說養不起孩子了,就連家庭日常開銷可能也會負擔不起。
  • 「姥姥帶娃成主力」這說法掩蓋了多少事實?無數奶奶暗自哭泣
    文|文兒如今年輕人忙於工作,孩子都交給老人帶。那麼,是交給奶奶帶的多,還是交給姥姥帶的多,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之前,網上颳起一股「找奶奶」風,認為現在都是姥姥帶娃,奶奶們去哪兒了呢?但是,姥姥帶外孫,就是跟女兒女婿幫忙,而且帶來帶去外孫還是要回自己家,隨男方家人姓。所以大家就會覺得姥姥帶娃很憋屈、很偉大,然後無限放大姥姥帶娃的現象。以至於發展到最後,「姥姥帶娃成主力」被眾多人認同。
  • 為什麼如今大多是姥姥帶娃,而不是奶奶?這3個原因替奶奶心酸!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到這樣的現象,現在大多數的家庭中,老人帶孩子的時候,仔細詢問之後發現其實大多數都是姥姥姥爺在帶孩子,而爺爺奶奶卻不知所蹤。為什麼現如今大多數都是姥姥在帶孩子,而不是奶奶?知道原因之後,真的是替奶奶感覺到心酸!
  • 「隔代撫養」新焦慮:姥姥帶娃成為主力,奶奶壓根沒有選擇權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姥姥帶孩子成為主力年輕人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讓老人幫忙帶,這個無可厚非,可是之前基本都是奶奶在帶娃,為什麼現在姥姥帶娃成了主力軍?這讓許多奶奶背負著自私自利、老奸巨猾的惡名,被自家兒媳婦暗罵著。姥姥、姥爺帶娃成了普遍現象大家仔細觀察下就可以發現:小區廣場、公園裡帶娃的老人,十個裡面有八個都是姥姥或者姥爺,而網上也逐漸流傳著「媽媽生,姥姥養,奶奶定期來觀賞。」
  • 奶奶在家打麻將,姥姥卻一人帶4娃,為何姥姥成帶娃排頭兵
    近段時間,網絡上一項關於「你家誰帶孩子」的投票調查引起了眾人的興趣。近一半網友投票姥姥帶,其次較多的是自己帶。而大多數人認為比例最高的「奶奶帶」,卻僅佔4%。對於調查結果,資深網友給出了一句精準的總結——媽媽生,姥姥養,奶奶定期來觀賞。
  • 為啥外婆帶娃得給錢,而奶奶帶娃是義務?原因就是這麼現實!
    縱觀現在的帶娃主力軍,基本上都是由老人承擔,不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就是姥姥姥爺。雖說都是老人帶娃,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所受到的待遇不同。若是由姥姥和姥爺帶娃的話,一般年輕爸媽都會有所回報,尤其是妻子,定期都會給帶娃的姥姥辛苦費。可以理解年輕媽媽的想法,作為孩子的姥姥,自然也是她的媽媽,所以她們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很辛苦。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這些區別很現實,別不好意思承認
    寶媽基本上做完月子就差不多回去工作了,這樣照顧孩子的責任就落在了老人的身上,以前基本上都是奶奶帶娃,而如今姥姥卻成為了帶娃的主力軍。而造成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差別很大,多數的寶媽為了孩子和自己都會選擇讓自己的親媽來幫忙帶,因此姥姥才成為了帶娃主力軍。
  • 奶奶打麻將打發日子,3個娃全送姥姥家,為何寶媽不願讓婆婆帶娃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以前的時代中幫子女帶娃的都是奶奶,人們也都默認奶奶是幫忙帶娃的第一人選,但不知為何如今卻都是奶奶閒賦在家,姥姥成為了帶娃主力軍。在3個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是兒媳婦在照顧,到了孩子3歲的時候,為了減輕經濟壓力不得不上班,這樣照顧孩子的責任就落在了老人的身上。丈夫想將三個孩子分開,這樣兩家老人都能幫忙帶,但是寶媽卻說不建議將3兄弟分開,不然不好培養感情,並且還表示婆婆身體不好,就別讓婆婆辛苦帶孩子了,讓姥姥帶娃吧。
  • 為啥身邊都是姥姥帶娃?多是因為這幾個原因,有點心酸
    周末出門的時候總能看見小區裡有很多的老人在帶孩子,孩子說話的時候嘴裡喊的都是「姥姥」,姥姥也是一臉疼愛,跟在孩子後面喊「慢點,慢點」。如今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好像更多的是讓姥姥而不是奶奶來幫忙帶孩子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可能和以下三點有關。
  • 實拍「中國姥姥」帶娃的一天,從早忙到晚,比年輕人上班還累
    為了省下請保姆的錢,很多人會選擇把父母或者是嶽父嶽母親到家裡面跟自己同住,以方便照顧家中的孩子。偶爾去想去遛個彎,你會發現帶著孩子的大多數都是老人。不得不說,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絕大多數都是爺爺奶奶,也有少部分是姥姥姥爺。雖然父母幫忙帶娃,減去了我們很大的負擔,但我們有可曾想過會給父母帶來多大的負擔呢?
  • 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人氣排序來了,對照看吧!
    文丨木棉媽媽周末帶娃去小區溜達,放眼望去,帶娃的幾乎都是老人,上前詢問就會發現:姥姥帶娃的佔比更高。這不禁讓想起前些年特別流行的一段話:媽媽生,姥姥帶,爸爸回家玩手機,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我家對門就是姥姥帶娃,姥姥常說:平時辛苦的是我們,每次到了孩子生日、爺爺奶奶生日的時候孩子才會去爺爺奶奶家,欣賞一下孩子,然後就忙去了!我們是辛苦的,人家是欣賞的!那麼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誰更愛孩子呢?誰帶孩子對孩子更好呢?為此網友們吵翻天,有的說姥姥帶更好,有的說奶奶帶更好,有的說姥姥最親,有的說奶奶才更親。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網上一直流行著一句話:「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還有人笑出了眼淚,但也有人是真的心酸不已。不知道別的地區是什麼樣子的,但在天津有一大怪現象,那就是「姥姥帶孩子」。放眼望去,各大小區帶孩子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姥姥,那句打油詩可以說是非常貼切。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於是趙大媽提出讓孩子的姥姥來幫忙照顧一段時間,據她所知,孩子的姥姥每天打麻將,跳廣場舞,應該有時間的,沒想到兒媳立刻反對:「我媽身體不好,沒法來給我帶孩子,再說了,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娃是本分,畢竟孩子姓的是你家的姓,讓我媽帶也不合適,你哪兒難受,我明天給你開點藥先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