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有一種特別的現象,幫年輕人帶娃的往往是姥姥和姥爺,而爺爺奶奶反倒出現的比較少。並且,這一現象在孩子3歲前更加明顯。
一、案例
莉莉和老公在家大吵了一架,兩人鬧得整晚沒說話。而談及兩人爭執的緣故,莉莉覺得非常委屈。
原來,莉莉從在醫院生完女兒的那天起,一直都是自己親媽幫忙照顧孩子。一把屎一把尿養到孩子現在3歲,終於可以省省心送幼兒園了。可這時孩子奶奶卻突然跳出來說「今年農活不忙,可以幫忙帶娃了」。
一聽到這句話,莉莉頓時不開心了,認為婆婆這做法完全就是「截胡」的表現。要知道,孩子最難帶的年紀就是3歲前,如果等到孩子能跑能跳能上學再來幫忙,不免顯得過於狡猾。
再加上自己親媽勞心勞力這麼些年,憑什麼孩子奶奶說帶就帶,這讓她媽媽又該如何是好!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和孩子相處這麼幾年祖孫感情也深了。按照她的想法就是「誰養孩子的小,他們就養誰的老!」
雖然說婆婆也是家人,老公想讓她幫忙帶娃是人之常情,但在莉莉心裡始終有個大疙瘩,為自己親媽感到委屈。畢竟自己親媽帶孩子帶到腰椎盤突出的時候,也沒見婆婆過來幫幫忙。
其實,像莉莉婆婆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基本上她們在孩子3歲前只是定時探望,等到娃能上學了就開始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因此,莉莉會有不高興的想法也正常。
二、為啥大多數家庭都是姥姥帶娃
1、女人更信任自己親媽
我想,所有女人都只想要自己親媽幫忙帶娃,這樣她們才能好好工作,不會有後顧之憂。而如果把孩子交給婆婆,不但容易產生婆媳矛盾,還會有不同的育兒觀念產生,這對孩子的成長反而更不好。因此,姥姥帶娃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2、姥姥心疼女兒
世界上最心疼孩子的,永遠都只有自己的親媽。特別是在女兒剛生完孩子,心理身體都極為脆弱的時候,媽媽們都會主動幫她們分擔照顧孩子的辛苦,從飲食從精神上都呵護好她們。可婆婆們不是,她們但凡有看不過去的地方就會撂臉子,導致婆媳矛盾極為尖銳。
3、姥姥和奶奶帶娃目的不同
一般來說,婆婆帶娃目的主要是希望媳婦可以早日出去工作賺錢,這樣就能減輕兒子的家庭經濟負擔,大家都不用這麼累。但姥姥帶娃可不同,她們第一想到的就是讓女兒能多休息,把身體養好,至於賺不賺錢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說,兩位老人幫忙帶娃的出發點就不一樣。
三、姥姥幫帶娃有什麼好處
1、寶媽有任何問題可以直說
年輕人帶娃方式和老一輩人的帶娃方式有很大不同,比如說飲食上、教育上都會過於老舊。比如說,同事曾跟我們吐槽過她婆婆就因為過度迷信,孩子明明發燒到雙臉通紅還用被子給孩子武漢,以至於孩子差點燒到驚厥。
打那以後她再也不敢讓婆婆照顧孩子,反倒是讓自己親媽過來,就是擔心老人思想威脅到孩子的身體健康。但倘若是自己親媽,可以直說沒說,但婆媳畢竟還是要保持一定距離。
2、寶媽工作更放心
大多時候,姥姥除了幫媽媽帶娃以外,還會主動承擔家庭的生活工作,比如說幫女兒女婿做早餐和晚餐,打掃家庭衛生等等,這樣女兒回家以後就會更輕鬆,能夠和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相處。而這點是婆婆做不到的,並且可能寶媽下班回家還要洗衣做飯伺候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