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最廉價的修行

2020-09-06 把書讀薄

「閱讀,是為了活著。」法國作家福樓拜曾作如是言。

蘇格拉底在即將宣判他死刑的審判上說: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


「我為了生活而閱讀,為了生命而閱讀。」美國出版人威爾·施瓦爾貝一直在堅持著學以致用,用閱讀來解決人生之困。她在《為生命而閱讀》一書中表示:讀書是我知道的最好的學習如何審視自己生活方式的方法。比比看自己做過的事和別人做過的事,自己的想法、理論、感受和別人的想法、理論和感受,你會愈發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

她說:《精靈鼠小弟》告訴人們:要儘量去尋找而不是逃避。閱讀《火車上的女孩》,讀者會懂得:你唯一最不該信任的人就是那些對你說「相信我」的人。看了《奧德賽》,施瓦爾貝認識到,人應接受平庸。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給她的啟發是:每一天,我們都需要安靜的時光來理解發生的所有事情——漫長的一生更需要這樣的時刻。《大海的禮物》表明:未知和它所裹挾的所有的失望與驚喜,才是最有價值的。看了《鄉村風味菜餚烹飪法》,施瓦爾貝寫道:一部烹飪書能做的,遠遠不只提供美味佳餚的食譜:它可以讓我們認識新的地方,幫助我們慶祝生命,失落的時候安慰我們,並告訴我們如何生活。


她說:「在人生某些時刻,當我有一些非常具體的需求時,我會尋找一本書來解決它。」「回顧我的一生,我一直因各種原因向書尋求幫助:希望它安慰我,逗我笑,能讓我分心,帶給我知識。」

施瓦爾貝最喜歡問的問題是:「你正在讀什麼書?」她說,有位女士曾經跟她說自己很高興當奶奶了,但有些難過和孫子不怎麼聯繫。她給孫子打電話,問問他學校怎麼樣,今天過得好嗎。孫子的回答總是一句話:挺好的,沒什麼,沒事。但有一天她問他在讀什麼書。這個提問幫助祖母打破粗淺的電話聊天,她和孫子開始討論人類需要面對的關於生存與毀滅、忠誠與背叛以及善與惡等最重要的問題。施瓦爾貝說,「你在讀什麼書?」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這其實是在問「你現在是誰?你正在變成誰?


這個觀念與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的有些相像。陳平原說:同學們畢業離開學校了,我送你們的話是:如果過了若干年,你半夜醒來發現你很久沒有讀書了,而且你沒有什麼負罪感的話,那麼說明你已經墮落了。讀書本身沒有什麼了不起,但讀書這個行為意味著你沒有完全認同這個世界,你還在追求個人的板塊,你還有不滿足,還在尋找另外一種可能性,另外一種生活方式。說到底,讀書是一種精神生活。

我也堅持用讀書來解決人生之困,雖然總是未能得償所願。在書中,是找不到人生的答案的,你只能得到慰藉或啟發。讀書,就像一場旅行。可以讓人暫別傷心地傷心事,如同旅行一樣,走出去散散心,讀著讀著,或許,焦慮悲傷就能夠舒緩一些。

讀書,也算得上是最廉價的旅行了,不需要太多的吃住行成本,特別適合像我這樣被禁錮在家庭和單位的人。

有網友則告訴我,讀書,是最廉價的修行。

也對,修行也需要成本,讀書,相對成本低一些。不用撇家舍業的。

當然,讀書對於我,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198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內蒂說:「如果一個人長時間不閱讀,靈魂的濾網就會越來越稀疏,所有東西都會漏掉,直到最大的顆粒也完全流失走,就像它從未存在過一樣。我們讀過的書,才算是捕捉到的經歷,沒有閱讀,就相當於什麼都沒有經歷。」(《人的疆域》)

相關焦點

  • 「讀書是普通人,最廉價的成長方式」:保有讀書習慣的四個益處
    但是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被讀書無用的理論所困,總是覺得讀書沒有好處,甚至引用企業家的話,在他們成功後,他們根本不讀書。但我認為,人雖然不讀書,但他仍在學習,思考仍在進步。人們可以經常與各行各業的大師進行深入交談。
  • 「讀書是普通人,最廉價的成長方式」:保有讀書習慣的四個益處
    但咱們現在的很多人,都被讀書無用論所困住,總覺得讀書毫無益處,甚至還搬出某某企業家的話,自己成功以後,根本不讀書。但我覺得,人家雖然不讀書了,但是他還在學習,思維還在進步啊。人家能經常和各行業的大師,深入的聊天。
  • 「讀書是普通人,最廉價的成長方式」:保有讀書習慣的四個益處
    但咱們現在的很多人,都被讀書無用論所困住,總覺得讀書毫無益處,甚至還搬出某某企業家的話,自己成功以後,根本不讀書。但我覺得,人家雖然不讀書了,但是他還在學習,思維還在進步啊。人家能經常和各行業的大師,深入的聊天。
  • 最好的修行就是把業績做上去——不要在最好的年紀,活得太廉價
    庫克向這位大師請教:「我現在每天冥想15分鐘,想提高自己的境界,讓自己成為向善的人,但是修行一直難以提高,頗為困惑,請大師解惑。」 釋永信說:「蘋果做了很多產品,都非常好用,這就是行善。你把產品做得更好,就是向善的行為。」
  • 讀書與修行
    養成讀書習慣,是給自己營造一個幾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護所。修行也不一定局限在念佛、坐禪,其它諸如看經、閱讀書刊,做種種的功德,這些都是修行。只要有心,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那就是修行。人我相處,人倫道德,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幫助,那就是修行。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這就是修行。
  • 讀書,是人生的一場修行
    而更為重要的是:讀書,是人生的一場修行。一個人選擇讀多少書、讀哪些書,也就是在選擇不同層次的修行。01讀書,決定面貌與氣質讀過書的人,到底有多美?三毛對此做過最恰當的註解:「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
  • 讀書,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別說,一輩子堅持讀書,就是陪著孩子一起讀書,我們都顯得很不耐煩。給孩子看一下作業,都是一臉茫然,不知道對與錯,因為我們和知識的世界,越來越遠了。讀書,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讓一個人真正變得安靜,內心更加豐富,精神更加富有。
  • 讀書和寫作,是一輩子的修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評要想寫得好,不僅要多讀書多思考還要多寫,這次讀書營的歷程給我的3點啟示是:一、寫作是一項長期的自我修行寫作是一項長期的修行,現在我已經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每看一本書都會習慣的列出這本書的思維導圖,在頭腦中進行風暴,理清書的邏輯線,構思著一篇書評的雛形,我想這或許也是一種好習慣的開始吧。這次在讀書營也是受二丫老師啟發,她說看一本書,你要先看書的目錄,尋找自己最有觸動的點,就可以立即成文。所以《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這本書,我從兩個不同的點各寫了一篇書評。
  • 成年人的世界裡,舒適感比金錢更廉價
    成年人的世界裡,舒適感永遠比金錢更廉價。在電影時,明明可以多花10多塊錢看大屏幕效果,可有的人卻願意節約這些錢,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視覺舒適感不值10多塊。不同階層對應的生活方式不同學生在讀書時,大多都想早點經濟獨立,自己想怎麼花錢就怎麼花,不再因為考慮價格去買廉價的衣服、打折卻不新鮮的水果。可當你實現金錢自由時,會發現並不是自己想得那麼美好。很多人月薪上萬,卻捨不得買幾十一斤的車釐子和一盒10多塊的榴槤,依然專注於商場的打折商品。
  • 明心見性——修行的開始
    開悟僅僅明「理」罷了;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以稱開悟的禪宗大德「成佛了」是過錯的。開悟並沒有成佛,明心見性之後還需要學習。假如不識文字就從文字學起。例如六祖大師儘管做到了明心見性,但由於不識字所以讀經要由他人代讀。由此也可見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另一方面,咱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只授記彌勒佛而並沒有授記他人,所以也可以知道明心見性絕不等同於成佛。
  • 人生最難的修行,多半是「與自己和解」
    人生最難的修行,就是「與自己和解」。看清楚別人容易,看清楚自己很難。真正道德高尚的人,總是很謙卑,知道自己的分量。有的人,因為一段失敗的愛情,從此一蹶不振,以為愛情就可以當飯吃,就比命還重要;有的人,曾經傷害過別人,就耿耿於懷,一直都在「負罪」的狀態;有的人,因為被人算計,就懷恨在心,「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有的人,抱著過去的成績不放,以為自己就是「最厲害的人」。一個人的修行,其實是「做減法」,首先就應該放下過去。時間就像一把刀,把昨天和今天分開了,那麼未來的時光,就會變得更加燦爛。
  • 有人說,讀書就是一場修行,孔子便修行了一輩子
    有人說,讀書其實也是一場修行,亦如孔子,他就修行了一輩子。一部《論語》就是其一生的智慧結晶,也是他自30歲收徒以來,十四年周遊列國的人生感悟。孔子思想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
  • 延隆機關青年讀書會第26期:讀書,是人生的一場修行
    董卿曾說過:「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一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加出色,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 ,它更能給人快樂。」11月13日上午,延隆商業公司機關青年讀書會第26期如期舉辦,本期讀書會主題是
  • 廉價外賣生產過程曝光:一直吃廉價的食物,就會變成「廉價」的人
    ,就會變成「廉價」的人。你以為自己便宜的買了份外賣賺到了,其實不過是把自己的健康、生活、甚至生命都「廉價」的賣了出去。我們如何對待吃食,就如何對待生活古話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吃食,永遠是人最原始最強烈的欲望,也最暴露一個人對自己的態度。一個人變得「廉價」,往往是從開始不注重吃食上開始的。
  • 讀書有「書卷氣」,種田有「泥巴氣」,修行的人有什麼「氣」?
    讀書的人書讀得多了,有意無意,就出口成章。人們就將這種特徵稱之為「書卷氣」。在古代,許多讀書人不懂得變通,常常將書上的東西生搬硬套地運用在生活中,造成解決不了問題,反而還引出許多笑話。人們就將這種人稱為「書呆子」,同時也說明這個人的「書卷氣」很濃厚的緣故。不僅是讀書,在更多的行業中,都有類似的特徵。
  • 近日讀書雜感:讀書,是一種修行
    有朋友給我推薦了一款軟體——微信讀書。我向來對新生事物不敏感。電子書更不例外,雖然他算不上新生事物。一是感覺看電子書費眼睛;二是感覺電子書沒有靈魂。想像一下,很多美麗的畫面往往是這樣寫的:微風吹拂,陽光不燥,夕陽西下,一個一襲白裙的美麗姑娘,坐在公園長椅上,手捧一本名著,如痴如醉。微風吹亂了她的長髮,但她卻心如止水。是不是很美好?
  • 《馮唐成事心法》:讀書,成事,修行;讀好書,成好事,不斷行
    秉承「成功不可複製,但是成事可以修行」的觀點,馮唐在《馮唐成事心法》中,用「知己、知人、知世、知智慧」四個篇章,從「做人、做事、自我修養」三方面,漸次論證了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自我修養達到「成事」的境界。 01. 成長比成事重要一個沒有天賦的孩子,如何成事?馮唐是個天才嗎?
  • 慢讀書是獲得知識最快的途徑
    讀書是增長知識最快捷的通道,書本是最廉價的教授,書本是成功的階梯,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就沒有工作的得心應手。這幾年我讀了很多書,哲學、歷史、文學、書法,不管有沒有興趣,只要聽到有人推薦,就去找來讀,讀得雜亂無章,不成體系。
  • 吳秀波常洗手間讀書 兒時最愛《索亞歷險記》
    吳秀波兒時最愛《湯姆 索亞歷險記》而說起愛閱讀的明星,國民大叔吳秀波首當其衝,他與閱讀緣分頗深,常常用讀書來填滿空閒時間,「書房」不拘泥於常規,而更多的紮根於通告的路上,比如飛機、火車上,或者休息的間隙,床頭和洗手間等等。對於閱讀的理解,吳秀波表示,自己不會很刻意地去讀什麼書,每與一本書相遇,就是一種緣分。
  • 《魔獸世界》8.3廉價的克熙爾偽裝怎麼獲得 廉價的克熙爾偽裝獲取...
    導 讀 魔獸世界8.3版本除了會有新坐騎外,還會添加變聲玩具,比如廉價的克熙爾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