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2019年高考江蘇卷語文科目試題:弘揚傳統文化,追求原創和...

2020-12-08 新華網客戶端

7日上午,2019年江蘇高考語文科目考試舉行,南京市語文學科帶頭人、正高級教師劉宏業對考題進行權威解讀。他認為,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語文卷,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價值引領,弘揚傳統文化,著力考查語文素養,追求原創和經典。試卷穩中求新求變,與2018年難度大致相當,同時注意與全國卷接軌,題型設置合理,梯度清晰,發揮了對中學語文教學的導向作用。

一、能力立意,突顯語文素養

試卷堅持能力立意,在全面考查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基礎上,注重考查考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進而提升語文素養。今年的作文試題,貼近考生日常生活,富有時代氣息。作文命題做到「考生人人心中皆有,而人人筆下原無。」既讓考生有熟悉親切感,有話可說,同時又防止宿構和套作,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獨立思考和思辨能力。詩歌鑑賞題題型雖然比較常規,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旨情感,但都需要考生細讀文本,讀懂詩歌才能作答。文言文中客觀題考查對內容的概括和分析,選項設置緊扣原文細節,需要考生理解和把握關鍵段落的大意,有效地防止考生「瞎矇」和「亂猜」,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此外,現代文閱讀中試題的設置都緊扣不同文本的關鍵能力,或考查整體感知能力,或考查概括信息能力,或考查深層探究能力,實現了對考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全面而多角度的考查。

二、穩中有變,注重整體設計

試卷加強整體設計,集中表現在:一是題材的選擇。所選材料時間跨度大,涉及春秋、戰國、魏、唐、宋、明、清、近現代,直到當下。文本選擇追求語言的典範性,文化的品位性和思想的價值性。二是考點的分布。整份試卷注重考點合理分布,將語言運用、文本賞析、概括分析、審美體驗和文化理解等有機結合,全面考查考生素養。三是主客觀試題的比重。2021年,高考語文將實行全國統一命題,江蘇語文卷需要逐步接軌全國卷。今年的試卷在主客觀試題的比重方面努力向全國卷靠攏。三篇現代文閱讀主觀題減少,增加了5道客觀題。這5道題的選項涉及內容理解、語意分析和藝術特色賞析,均需要考生細讀原文,仔細分析方能得出答案。錯誤項的設置科學嚴謹,力求「錯得有理」,有效地提升了試題的信度和效度。語文運用題注意情境的設置,於真實情景中考查語言運用能力。如第3題,設置「憫農館」裡的勞動場景,讓考生選出對應的勞動項目,新穎而富有生活氣息。需要提及的是,文言文閱讀雖然沒有模仿全國卷專門考查文學文化常識,但在翻譯題中考查了「汗血」「蹀躞」「康莊」「執鞭」等詞彙,從側面考查了學生的古代文化常識積累。

三、價值引領,強化教學導向

全卷具有濃鬱的經典氣息和較高的文化品位。其中閱讀部分選文經典,文質兼美,滲透價值思考。文言文閱讀選的是鄒迪光《臨川湯先生傳》,滲透著湯顯祖為官之道、為人之真和讀書為文的品性。詩歌鑑賞選是的唐代古文運動領袖韓愈的《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宣揚的是精衛的「專精」人生態度,至今仍有其現實意義。現代文閱讀(一)的小說《表妹》,於人物對話中折射「不懶散,勤勞作」的生活態度。其他兩篇現代文閱讀或議論嚴謹,或說明透徹,兼具概括性和形象性,同時引導考生關注現實生活。作文以「和而不同」為核心話題,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多元文化和多彩文明,激活學生思辨。整個文題借「味」說理,意「味」深長,啟人深思,能夠激活考生思辨,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名著閱讀題考查了古典小說《紅樓夢》《三國演義》,魯迅的《狂人日記》,巴金的《家》,老舍的話劇《茶館》,以及外國名著《老人與海》《歐也妮 葛朗臺》,選材兼顧古今中外,側重考查對原著情節和全書主旨的理解和把握,引導學生真正深入閱讀原著。通過題料的選取,考點的設置和問題的引導,引導一線語文教師深入思考:語文教學究竟教什麼,如何教,啟示教師要將語文學科教學上升到學科育人的高度。(龐雪汀)

相關焦點

  • 專家點評高考江蘇卷語文科目:著力考查語文素養,追求原創和經典
    南京市語文學科帶頭人、南京市寧海中學教師劉宏業認為,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語文卷,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堅持立德樹人,注重價值引領,弘揚傳統文化,著力考查語文素養,追求原創和經典。
  • 2020年高考江蘇語文難度 江蘇卷高考語文閱讀文言文怎麼答
    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語文卷,以《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蘇卷)說明》為命題依據,延續了2019年的命題方向與原則,這就是注重價值引領、著眼語文素養、弘揚傳統文化、立足現實生活、追求經典與原創。
  • 2020高考語文試題權威解讀
    3.發掘文化資源,增強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精神標識,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論述類文本閱讀中的「家庭倫理與『孝』」(全國Ⅰ卷)、「《古文觀止》」(全國Ⅲ卷)、「中國歷史地理學」(新高考Ⅰ卷),語言文字運用中的 「殷墟甲骨文」(全國Ⅱ卷)、「中華文化」(全國Ⅲ卷)、「中華文明史」(江蘇卷)等等,都從不同方面,反映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也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
  • 2020年高考江蘇捲地理科目試題評析:關注學科前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正高級教師徐國民 2020年江蘇省地理高考試卷,發揮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堅持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突出知識為基、能力為重、素養為先、價值為本,重點考查學生的地理學科基本素養。
  • 權威解析 正高級教師解析高考語文江蘇卷:穩中求新求變 梯度清晰
    每年高考,江蘇卷都是最矚目的那一個!語文考試結束後,高考江蘇卷作文題目更是引發諸多好評,網友們紛紛表示還是熟悉的「溫婉儒雅」江蘇味道。正如試題所說,物各有性,江蘇卷也自有江蘇卷的風格!還有一大波考題正在求關注中……除了作文題,2019高考語文江蘇卷還有哪些特點?來看專家怎麼說!
  • @高考生 2020年高考語文和數學試題特點的權威分析(新高考I卷)來啦
    緊貼時代培根鑄魂,深化改革行穩致遠——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評析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
  • 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權威解讀:緊貼時代,突出考查語文關鍵能力
    北京卷作文「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為切入口,引導學生思考個人在集體、社會、國家、世界發展中的責任和使命。3.發掘文化資源,增強文化自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精神標識,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
  • 宿遷名師解讀2020年江蘇高考歷史試題:體現江蘇卷特色,傳承家國...
    宿遷網訊(記者 王豔珅)為了讓廣大宿遷考生和家長及時了解今年江蘇高考各科試題的特點,晚報邀請宿遷名校名師針對今年江蘇高考歷史試卷進行深入解讀。點評人:中學高級教師、宿遷市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組成員、宿遷中學高三歷史備課組長唐慶喜2020年高考江蘇卷歷史學科試題,注重考查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突出關鍵能力考查,加強教考銜接和彰顯教育考試公平
  • 2019北京高考英語卷專家權威解析
    一堅持「立德樹人」  2019年高考英語(北京卷)以「立德樹人」為主線,將理想信念、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的要求有機融入到試題中。試題凸顯價值引領,突出學科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北京教育考試院:2019年高考語文北京卷解析
    高考首日現場 這些畫面很暖心 組圖:記者探訪北京高考考點 考前準備工作井然有序 今天上午,高考第一場考試結束,對於備受關注的語文北京卷試題,北京教育考試院的專家表示,2019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突出對文化自信與家國情懷的引導與激發,深化考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理解。
  • 專家解析2017年高考語文數學試題
    引導語文教學回歸本位  ——專家解析2017年高考語文試題  本報記者 高靚  今天上午,第一科語文拉開了2017年高考大幕。今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9份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山東分省自主命制6份。
  • 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1試題解讀
    2020年新課標一卷的語文試題在命題的特點:設計精妙,暗合時事。  這是一套將文學和現實生活巧妙結合的經典試卷。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 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其中「文化傳承與理解」要求學生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 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本次考試中有多個題目,以不同形式,考查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掌握水平。  例如本次試卷中的第一題,論述類文本選自《「孝」作為家庭倫理的意義》,非常鮮明地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2020高考語文試題官方解讀
    7月7日,全國高考拉開序幕,首科語文試題引起熱議。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區別
    也就是說,2020年高考全國有可能會出現基於新教材和舊教材的多套全國卷。 但無論是基於新教材出題還是基於舊教材,每一套高考題的出題方向都有共同特徵可循。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各科試題分析,對比2020年高考考點,題型哪些地方不一樣,究竟會怎麼考。
  • 今年高考文綜試題注重弘揚主旋律和傳承傳統文化
    西安新聞網訊(記者司文)高考文綜結束後,西安市3位高三文科教師分析了今年的文綜試題。他們表示,試題注重弘揚主旋律,傳承傳統文化,引導學生關注熱點。整套試題沒有偏題、怪題,材料表達清楚易懂,內容貼近生活,適合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結構,學科能力考查特徵明顯。
  • 2019年高考作文題匯總來了,內附試題評析
    2019年全國高考語文科共有8套試卷,其中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命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充分體現高考語文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鮮明導向和不懈追求。今年高考作文都考了啥?有哪些特點?
  • 省考試院評今年高考語文試題:更注重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傳承
    2019年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省教育考試院邀請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有關教授和部分中學高級語文教師對我省語文科目試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本年度陝西省高考語文試題依然採用全國卷,與去年相比,題型穩定,又在題本選擇和問題設計等方面有所創新,貫徹了黨的教育方針,契合考試大綱和我省基礎教育實際,充分體現了以文化人、全面育人的導向。
  • 教育部考試中心:2020高考語文試題解讀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
  • 權威|教育部:2018年高考語文數學理綜文綜9科試題評析
    2018年高考語文命題牢牢扣住「新時代」和「新一代」的歷史內涵與特點,以培養和選拔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具備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優秀人才為目標,追求試題的思想性、時代性、科學性和示範性。在總結並繼承已有經驗的基礎上,2018年高考語文命題在進一步反映時代要求、助推素質教育上作出新探索,更好地彰顯和發揮語文科在高考評價體系中「立德樹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獨特功能。
  • 高考命題專家詳解2015年高考語文試題命題思路
    2015年的高考語文通過試卷設計和能力架構,落實了改革要求;通過素材選擇和精心設題,引導學生認同社會主義價值觀,自覺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對依法治國的認識,重視對創新能力的培養。  特點一:突出立德樹人導向   姜鋼介紹,語文是與社會現實聯繫最為密切的學科,2015年高考語文進一步突出體現高考內容改革方向,弘揚時代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治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創新能力等四個方面的考查,形成「一點四面」在育人方面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