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思維,「框架」表達

2020-12-05 騰訊網

一、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是諸多思維的集大成者,發散思維、收斂思維、水平思維均屬於系統思維的一部分。系統思維是用「框架」來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方式,系統思維在保留完整性、結構性和立體性的基礎上,極大的簡化人們對事務的認知。常用的認知框架,即可從已有框架中選擇,也可通過完善已有框架獲得,還可以根據情況構建全新框架。

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有思維力不足的痛點,造成分析時想不明白,表達時說不清楚,學習時速度很慢。如果擅長系統思維,常會有很多收穫,如清晰的表達,系統的分析和解決問題,更高效的學習知識和積累經驗。

二、What—Why—How框架下的系統思維

要更快更好的解決問題,需要在「框架」下進行思考。

(一)發現問題

何為問題?問題源於現實與目標的差距。

1、為避免「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首先要準確的描述問題。

2、其次是明確問題的構成要素。

以替領導安排外地開會(What)為例,通過5W2H框架,能將問題要素考慮周全。

When什麼時候?何時去何時回?

Where去哪裡?是否住宿?

Who和誰去?

Why為什麼去?(要準備什麼材料)

How怎麼去?火車、飛機還是開車?

How much是否有預算上限?

3、然後是探究問題本質。

以員工上班聊QQ為例,通過5Why法探索問題的本質。

直接安裝一款QQ屏蔽工具?是工作量不飽和導致還是計劃不合理?要裁員嗎?工作量不飽和因為業務量減少?產品價格偏高還是產品過時?

層層追問,能達效果。

4、最後是使問題假設顯性化

很多時候,問題並不像表面所呈現的樣子,一個界定良好的問題,已經將問題解決了一半。將問題放在時間假設和環境假設下,能將問題的核心清晰辨識。

(二)分析問題

正確的分析問題,既可以「自下而上提煉框架」,也可以「自上而下選擇框架」。

1、常用工具

不管採用何種辦法,工具的運用不可少。常見工具有:

思維導圖,圍繞思維起點發散思維,想到即合理,使碎片化的思考形成鬆散邏輯。

決策樹,對問題和決策層層分解,有利於迅速理清思路、簡化問題、切分任務。

MECE(mutually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原則,通過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各種可能性,使可能的選擇不重不漏。要做好MECE,首先需要各要點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其次要判斷步驟是否有遺漏、結構是否有缺失、邏輯是否有跳躍,最後要檢查重要性順序,確保所有要點都包括。

2、自下而上提煉框架

步驟:羅列要點--連線歸納--形成框架--檢查框架

先發散,羅列要點,連線歸納。再收斂,收斂遵循某些內在邏輯,如時間邏輯、結構邏輯或重要性邏輯等,形成框架。常用的框架如二維矩陣、價值鏈等,均是很好的表現工具。

**二維矩陣**

**價值鏈分析**

3、自上而下選用框架

步驟:選擇框架--分解問題--多維思考--檢查框架

(1)選擇框架相對容易,已經有諸多框架供我們選擇,如:

What--Why--How

二維矩陣(波士頓矩陣)

PDCA,計劃、執行、檢查、糾正

PEST,政治、經濟、社會、科技

SWOT,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2)在框架選擇中,利用好四大邏輯:

時間邏輯:過去、未來、現在;少年、中年、老年等

結構邏輯:實物邏輯如包裝、外殼、內核;抽象性邏輯如春、夏、秋、冬等

重要性邏輯:如「講三點」、三個堅持、四個自信等

演繹邏輯:問題-成因-對策等

(3)自上而下選用框架,要注意對框架的分解與檢視。

直接在框架中填空固然好,但要進行多維思考,檢查框架。任何框架都有運用的前提和邊界,當所需要解決問題的前提與框架不符時,就需要改善框架。檢視的方向,包括:

逆向思考:不隨大流、反其道而行之;

換位思考:站在對方角度、站在消費者角度

零基思考:拋開現有束縛,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4)明確關鍵:資源是有限的,做決策強調二八原則,要淘汰掉非關鍵部分。

(三)解決問題

1、高效執行的關鍵在於,有計劃、有行動、有檢查、有調整,簡單來說,就是PDCA。

制定計劃:why(為什麼?),what(做什麼?),when(何時開始,何時結束?),who(誰來做?),where(在哪裡做?),how(怎麼做?需要什麼資源?),how much(預算?)。

通過甘特圖,不斷跟蹤進度。

檢查調整:如果受主客觀因素影響,計劃執行偏差較大,要引入變更機制。

2、利用假設思考來分析解決問題

一般推論法是從問題到結論,順向推導,一步到位;假設演繹法是從結論到問題,假設驗證,逐步到位。假設演繹法的優點在於,能加快問題解決速度、強迫構建大局觀,同時避免被信息洪流淹沒。所以,假設演繹法在現實決策中被運用更多。

假設思考遵循五步法:界定問題、建立假設、明晰關鍵、驗證假設、快速調整。我們常常聽說,專家的直覺很靈,其實,直覺不是運氣,而是日積月累的經驗,經驗越豐富,經歷的場景越多,建立的假設就越全面。

三、自上而下的表達

系統思維的核心是「框架」,而表達的核心是將「框架」傳遞給受眾,這是「自上而下的表達」。

表達的核心在於突出重點,要在短時間內說清要點,並有層次感。常見方式有:

1、「講三點」

要積累「三點式框架「,如老中青、大中小、樂觀客觀悲觀、why-what-how,個人家庭社會、3C模型等。並有意識訓練,使其簡約化。

2、「從結論說起」

陳述要有順序,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提煉中心思想,並將其放在顯著位置;

當然,「從結論說起」部分場合要慎用,如部分批評人的場合。

3、邏輯上採用「金字塔結構」

「金字塔結構」,即可採用演繹式,也可採用歸納式,也可綜合運用演繹式結合歸納式。

運用「金字塔結構」:任一層的論點,必須是下層論點的總結;同一層的論點必須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同一層的論點必須具有相同的特徵。

4、利用形象化的表達方式

識別觀點或證據間的關係,如並行關係、交叉關係、順序關係等,通過選擇合適的圖形化方式將其呈現,能起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Excel中的柱形圖、折線圖、餅圖等,PowerPoint中SmartArt包含的流程圖、循環圖、層次結構圖等都是很好的表達工具。

形象化表達,可以使傳遞的信息更快、更準確、更富全局觀。但要切記一點,形象化表達仍然是以系統性思維為基礎,沒有系統性思維的形象化表達,只不過是無根之木。

來源:王世民《思維力:高效的系統思維》

相關焦點

  • 系統思維:以寬維的框架進行全面的思考
    *聯繫: 系統思維的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繫的,搭建一個系統框架的時候,要先找到要素之間的聯繫。比如產品部門、運營部門、技術等部門之間是密切配合的,只有這樣一個產品才能正常的運轉起來。
  • 如何構建一個簡單的系統思維框架,最後的收尾!
    搭建系統思維框架,已經寫了一系列的文章,大家可以把這幾篇文章聯繫起來看,而且是有順序的,按照順序閱讀並聯繫起來,今天是收尾了。搭建系統框架第一步:從更大的視角去看:願景-目的-系統-功能!願景、目的、系統、功能、結構:對它們稍作勾勒,先留下一些印象從系統框架之中單獨拎出「結構與形式」:來談一談它們之間的關係對一個事物的認知,塑造了自己的心智模式、思維模式、行為模式!
  • 構建界定問題的思維框架,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
    在介紹界定問題的框架思維之前,我們再來理解下框架的問題,因為框架本身是對系統的一種簡化呈現。思維過程其實在某個或某些特定的」目的」指導下,試圖解決某個或某些」問題」。圍繞這些問題,藉助於某些」概念」,搜集和處理相關的」信息」,基於某些」依據」,經過一些列的邏輯」推理」,得出你的」結論」。
  • 人工智慧PM系列文章(三)AI工程化的系統思維框架
    本篇文章從三個關鍵階段介紹一下我理解的AI工程化的系統思維框架。每個人理解的工程化以及在每個不同業務類型公司中工程化的流程一定是不同的,但至少你可以參考這樣的思維模式進行自己的修煉。這段時間筆者就一直在考慮用什麼樣的內容作為系列終結篇最合適,通過我的觀察:大多數的AI PM實際上都很盲目的去學AI技術,而且學的很深,尤其是那些產品新人。
  • 系統思維框架貫徹了以終為始及借假修真,一切都是為了序中有亂!
    系統思維框架徹底的貫徹了序中有亂的視角,就象套娃一樣,一層套著一層。環環相套。作為一個整個的系統思維框架,體現出了序有有亂。而且是有層次的,看下圖:序中有亂=以終為始+借假修真,如何理解這個式子呢?
  • 爆文寫作必備的三大思維:框架思維、感知思維、趨勢思維
    他對觀眾的感知思維以及對熱點趨勢思維把握的特別棒,然後成就了他流量IP;加之他也是一位作家,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出好段子離不開背後的框架思維的熟練運用。接下來,我們要想學好寫作,也要從這三種思維:框架思維、感知思維和趨勢思維下手。為何寫作要用好框架思維、感知思維、趨勢思維呢?
  • 在辯論中促進閱讀、思維和表達
    今年,小豆伴推出的《秀才辯論》課程,在青少年口語表達能力培養領域走出了一條鮮明之路。名師研發  雙師課程為有效系統培養青少年核心素養,《秀才辯論》在小豆伴演講與辯論課程的基礎上,特別升級推出了一門針對9-15歲青少年,閱讀、思維和表達能力的綜合提升訓練課程。
  • 文案寫作:如何構建寫作框架&優化表達內容?
    好的文案千篇一律,但信息表達混亂、不準確的文案可能具有以下的三個問題:2.1 無表達框架或框架混亂文章框架混亂的根源,在於寫作者沒有列好框架,就動筆寫正文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思緒混亂,導致出來的文案也邏輯混亂。
  • 從0到1構建邏輯框架,再到批判性思維框架,這是框架的生長!
    從0到1,從無到有,從複雜的邏輯學之中建立一個邏輯框架,這個邏輯框架具有很大的延展性。今天我們試著把批判性思維也整合進到這個邏輯框架!邏輯思維框架與批判性思維框架,合二為一的一個框架。邏輯思維與批判性思維,個人覺得有先後之序。
  • 如何用360個人圖書館沉澱出自己的思維框架?
    《360個人圖書館》算一款知識管理軟體和內容分享平臺,可以比較方便收藏和整理網上看到的好文章,和有道雲筆記類似,也可以寫原創文章分享,和豆瓣類似……說這麼多的目的是引出下面的學習方法:如何構建自己的思維框架
  • 思維框架:從高維到低維
    >1很多人生的困局,源於我們抽象思維能力的欠缺。思維太過具象的人,會盯著牆壁上的投影琢磨,而抽象思維能力高的惡人會突破具象的陰影,回到事物的源頭和真相去琢磨。依我的觀察來看這個現象確實是存在的,平均來開,70後的抽象思維能力比60後要好,80後的抽象思維能70後要好,90後的抽象思維能力比80後要好。
  • 將框架式思維運用於寫作
    在《寫作7堂課》這本書中,秋葉老師提出了「框架式寫作」這個概念,他認為想要持續產出有影響力的文章或圖書,拼命寫是不夠的,應該建立全局觀,在寫作之前搭好框架,養成框架式思維的習慣。什麼是框架思維呢?「知識框架樹」就像索引,可以幫助我們建立系統的寫作資料庫,比如用於寫作的選題庫、素材庫、知識庫等等。下面我就從「如何找選題」、「如何積累素材」、「如何歸納復盤」三方面來說說如何利用框架進行寫作。①用框架思維找選題,建立選題庫想要有源源不斷的主題可以寫,首先得有個前提,就是你能針對某個領域不斷提出問題。
  • 跳出「語法翻譯」的思維框架提升孩子英語聽力
    昆明珮文教育,為您提供英語培訓、小語種培訓、德語培訓、日語培訓、法語培訓、日語培訓、泰語培訓、西班牙語培訓、越南語培訓、緬甸語培訓、寮語培訓、義大利語培訓,學校創辦至今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為個人、企業、團體提供了系統完善的培訓服務,培訓學員增多,並獲得較好的社會反響。中國人採取傳統方式學英語普遍存在從語法到翻譯的共同做法。
  • 為什麼要從系統的視角看思維結構
    任何一個系統、子系統、或超系統都有其目的或功能。目的或功能是引導我們去想要設計出什麼樣的結構,才能讓結構支持其目的或能功。不然結構的設計就失去了方向。因此我們會站在系統的視角去思考結構。系統通常是複雜得、有很多的細節,往往身在系統之中卻見不到整個系統,大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之感。而結構呢,通常中要設計得很簡單,從系統中抽取出幾個核心要素去構建一個結構,這個結構映射到大腦裡就是我們所說的思維結構或者說思維的框架。正 是通過這個簡單的思維結構亦或思維框架引導自己去跟系統互動,這樣子就不會陷入到系統之中而不見系統。
  • 認知提升的八個原則(一):形成自己的系統化認知思維框架
    系統化思考框架是你的底層能力人腦天然的不具備系統化處理複雜、散亂世界數據和信息的能力,但認知世界,又不得不依靠系統化的思考能力,所以每個人一定要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思維框架,這個框架就是你系統化思考的底層能力,通過它你才能在現實中有的放矢、遊刃有餘。
  • 與許紀霖、劉擎等商榷:「(反)政治正確」框架的思維陷阱
    「(反)政治正確」這個論述框架本身其實完全是一種話術。它不但無助於推動更深入的關於表達自由與身份政治等議題的公共討論,而且通過其籠統性與選擇性,讓習慣了這個論述框架的人陷入思維盲區,看不到現實案例中的種種複雜性,並且下意識地在社會文化議題上採取保守姿態,擁抱現狀、抗拒變革。
  • 只需掌握六個表達框架,說啥都思路清晰(三維樹)
    即興講話的重點是框架。也就是說,你想表達某個想法的時候,大腦中能夠迅速建立起觀點表達的框架,就決定了你說話的流暢性,條理性和內容的豐富性。很多人缺乏框架思維,導致即興講話的時候,是想到哪就講到哪,甚至思維跳躍,說話囉嗦等等問題的發生。
  • 乾貨:科大訊飛最新語音識別系統和框架深度剖析
    從此基於GMM-HMM的語音識別框架被打破,大量研究人員開始轉向基於DNN-HMM的語音識別系統的研究。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語音識別系統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語音識別系統主要採用如圖1所示的框架。相比傳統的基於GMM-HMM的語音識別系統,其最大的改變是採用深度神經網絡替換GMM模型對語音的觀察概率進行建模。
  • 楊蔣銀:做事不抓核心命脈,無框架思維,大戰定亂定敗!
    做任何事情作者認為兩個點非常重要第一:框架思維什麼是框架思維呢?那麼做事情都一樣到底,做任何事情也是經常要用到框架思維,任何事情執行一定要用框架思維來支撐的,這樣開展工作才有效率,才不會亂舉例一個很簡單列子先在你要去見一個很重要客戶,那麼你在見客戶之前,一定也要是有框架思維來準備整個過程的。
  • 簡單易懂的思維模型:系統思維篇
    編者按: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曾說,「思維模型會給你提供一種視角或思維框架,從而決定你觀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視角。頂級的思維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並幫你避免失敗。」就芒格而言,思維模型可以簡單理解為任何能幫助你更好理解現實世界的理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