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模仿李白寫一首《將進酒》,開篇驚豔,結尾令人肝腸寸斷

2020-11-29 騰訊網

說到《將進酒》,很多人都會想到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聽我傾耳聽」

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李白,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寫過《將進酒》。

此人便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

《將進酒》是樂府古題,《樂府詩集》有雲「漢鼓吹鐃歌十八曲,九曰《將進酒》」

李白的《將進酒》大開大合,盡顯灑脫情懷。

而李賀的這首詩卻有一種說不出的蒼涼,開篇驚豔,結尾令人肝腸寸斷,這大概和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吧。

李賀的先祖李亮是唐高宗李淵的叔父,因此李賀常以「宗室王孫」自居。

「宗室王孫」看似很風光的名頭,但實際上,李賀的這一脈早就沒落了。

他從小聰慧過人,7歲便能作詩,是遠近聞名的神童。

他也曾希望通過自身的才華,重振家族。

可惜的是,才華畢露的他遭人妒忌,被取消了科舉考試的資格。

這對一個讀書人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

後來他英年早逝,恐怕也和這件事脫不了關係吧。

他的很多詩歌中都充滿了一種抑鬱苦悶的悲愴之情,這首《將進酒》便是典型的代表。

詩歌開頭幾句以極其瑰麗的辭藻將宴會描寫得有聲有色。

盛酒的器皿是玲玲剔透的琉璃杯,酒是琥珀色的,淅淅瀝瀝地滴在槽床上,就跟斷了線的紅珍珠一樣。

而下酒的佳餚也是精美得令人咂舌,龍肝鳳髓,那烹煮時濺落的油脂就像眼淚一樣。

廳堂的四周掛滿了帷幕,若隱若現,令這場華麗的盛宴又多了幾分朦朧美。

酒宴上,笛聲、鼓聲齊齊作響,笛聲悠揚如龍吟,皮鼓咚咚震人心弦。

明眸皓齒、千嬌百媚的吳娃楚女踏著節奏,翩翩起舞,令人目不暇接。

從酒具、美酒、佳餚、羅幃到歌舞,詩人用最華麗的語言,將這宴會的華貴豐盛描寫得淋漓盡致。

如此華麗,早已超越了一般的宴會,讓人有種末日狂歡的感覺。

果然詩人接下來筆鋒一轉,就寫到了「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為何要痛飲狂歡?因為春意闌珊,美好的春光將要逝去了,那花園裡的桃花如雨般片片飄落。

桃花灼灼,是春日最絢麗的美景,而它的凋落也預示著春天的離去,縱然那桃花雨美到了極致,卻也令人不忍直視。

如果說這兩句是唯美中帶著悽涼,那麼結尾的兩句是真的令人肝腸寸斷了。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既然人生苦短,那麼不如對酒當歌吧,要知道好酒如劉伶,長埋地下,也是喝不到酒了。

明明前幾句還是美酒佳餚,歡歌曼舞,桃花如雨,到了結尾卻偏偏寫到了墳土,如此巨大的轉變,大概也就李賀能寫得出來了。

全詩秉承李賀一貫的風格,將浪漫瑰麗和悽冷詭譎這兩種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這巨大的對比中,抒發了一種人生苦短的慨嘆,開篇驚豔,結尾卻令人肝腸寸斷

清朝的史承豫曾言「此長吉詩之最接近人、最可法者。風調從太白來」

雖是模仿李白的《將進酒》,卻寫出了自己的風格,縱然不及李白有名,卻也別有一番滋味。

但在很多人眼中,李賀的這首詩不免太過悲涼,而李白的詩則更加灑脫,高下立判。

不知大家更喜歡哪首《將進酒》?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李賀不為人知的一首《將進酒》,不及李白有名,卻也別有一番滋味
    說到《將進酒》,很多人都會想到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聽我傾耳聽」。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李白,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寫過《將進酒》。此人便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將進酒》是樂府古題,《樂府詩集》有雲「漢鼓吹鐃歌十八曲,九曰《將進酒》」。李白的《將進酒》大開大合,盡顯灑脫情懷。而李賀的這首詩卻有一種說不出的蒼涼,開篇驚豔,結尾令人肝腸寸斷,這大概和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吧。
  • 李白和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後人評價不一,但還是李白勝出
    可能很多人一提起李白,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他那首大氣磅礴的千古名篇《將進酒》,這首詩也是代表了唐詩最高的水平,整首詩氣勢磅礴,充滿了一種細膩的情感,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其實除了李白寫過《將進酒》之外,中唐時期的另一位才子李賀也寫過一首《將進酒》,不過很顯然他的作品沒有李白名氣大,自然也有很多人不熟悉。
  • 李白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名氣相差甚遠,境界上卻難分高下
    無論是產能還是名氣,李賀似乎都無法與李白相提並論,李白一生作詩上千首,李賀卻只有200餘首。即便如此,後世卻一直流傳著「太白仙才,長吉鬼才」的說法,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拿這兩位詩人做比較呢?因為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一致認為,李白作詩的風格是任何一個文人都學不來的,但後來李賀卻用作品向大家證明,自己的作品比李白的更有想像力,更具浪漫氣息。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李白和李賀兩人各自寫的一首《將進酒》。
  • 李白《將進酒》難有人及,為何李賀挑戰一首,能夠不落下風
    《將進酒》本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這個題目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勸酒歌,其實在李白之前,有不少人寫過這個曲調。但李白的《將進酒》一出,前人皆黯然失色。後世也有不少文人自負才華高絕,挑戰過李白,但並沒有什麼有名氣的作品,很明顯,挑戰失敗了。
  • 只知李白《將進酒》不朽,卻不知李賀挑戰一首,同樣是千古名篇
    李賀《將進酒》同樣名傳千古然而,數十年之後,有一個叫李賀的天才詩人,挑戰李白也寫了一首《將進酒》,同樣名傳千古。《將進酒》難以成為名篇的原因,是他們只一味的模仿李白,總是想寫出更豪放、更不羈的意境。李賀這首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篇,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擺脫了李白立意和創作手法,雖然同樣是寫酒宴,但讀來截然不同。
  • 3首經典的《將進酒》,李白和李賀的膾炙人口,只有他的鮮為人知
    古詩詞裡有很多同名的作品,這些詩由於名字一樣,往往一些名氣更小的作品,會被一些名氣更大的所掩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一出,無論是前人的作品,還是後人模仿的都被掩蓋了,以至於人們只要提起這首詩,立馬是會第一時間想到李白的詩,反而是忽略了其他人的作品。
  • 好物分享|李白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名氣相差甚遠,境界上卻難分高下
    ,但後來李賀卻用作品向大家證明,自己的作品比李白的更有想像力,更具浪漫氣息。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李白和李賀兩人各自寫的一首《將進酒》。李白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名氣相差甚遠兩首詩同樣是愁在深處,但李賀的《將進酒》卻是樂在表面。
  • 同樣是《將進酒》,李白寫得富麗堂皇,而李賀卻寫得陰氣森森
    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外號「詩鬼」。作為一位同王勃一樣英年早逝的天才,李賀短暫的二十七年人生中,留下了二百餘首詩歌。其中有一篇《將進酒》,和「詩仙」李白的大作《將進酒》重名。李賀這一首《將進酒》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桃花亂落如紅雨」的想像力。唐代許多大詩人寫過落花,多半都喜歡用「閒」字去裝飾這樣的場景。比如《春江花月夜》中「昨夜閒潭夢落花」,溫庭筠的《玉樓春》「簾外落花閒不歸」,還有許多關於飛絮落花的詩句,給人的印象都是輕輕柔柔的。
  • 同是《將進酒》,為什麼詩鬼李賀和詩仙李白寫的意境卻完全不同?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將進酒》,將內心的豪放雄壯和懷才不遇之感寫得爐火純青,尤其是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更是成了千古名句。幾十年後,唐朝詩人李賀也寫了一篇《將進酒》,名字雖然相同,其意境和內涵卻完全不同。
  • 李白《將進酒》無人能及?李賀不信挑戰一首,結果比李白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的《將進酒》是其代表作,背不出全詩的人也能隨口吟誦其中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或者「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不過這首詩大家都太熟悉了,其實在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挑戰過李白的《將進酒》,他就是「詩鬼」李賀。
  • 李白在秋日寫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驚豔了世人上千年
    「青蓮」就是指唐朝大詩人李白,而「謝宣城」就是李白的偶像謝眺,因他曾在宣城任太守,所以後世稱之為「謝宣城」。李白在他的詩詞中曾多次提到謝眺,「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
  • 李白的《將進酒》無人能及,李賀不信邪挑戰了一首,一樣流傳千古
    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外號「詩鬼」。作為一位同王勃一樣英年早逝的天才,李賀短暫的二十七年人生中,留下了二百餘首詩歌。其中有一篇《將進酒》,和「詩仙」李白的大作《將進酒》重名。清代蔣文運在《昌谷集句解定本》中評價此詩說:「桃花亂落如紅雨」及「酒不到劉伶墳上土」二句寫得好,李白的詩尚有不如。
  • 李賀的這首《將進酒》,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意境不輸於李白!
    李賀也是唐朝一位天型的詩人,只不過他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儘管如此,他也是猶如夜空裡的流星,一閃而過,但同樣的照亮了那一刻的天空。他的很多詩作,那也是唐詩裡的名篇,其中一首《金銅仙人辭漢歌》,更是令他擠入一流詩人行列,特別是其中的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 《新將進酒》後附李賀、李白之《將進酒》
    天氣轉涼,讀詩取暖,自然想到了李白的《將進酒》,詩仙李白、詩鬼李賀同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們各作了一首樂府體的《將進酒》,讀之令人血脈僨張,豪氣頓生,故作《新將進酒》一首,以敬先賢。附李賀的《將進酒》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朱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屏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 李白版《將進酒》與李賀版《將進酒》,一個富麗堂皇一個陰氣森森
    在李賀的詩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神話的影子,他想像力豐富,所創造出來的詩句常常令人驚嘆不止。相信大家都知道詩仙李白,他與李賀一樣,都是生在唐朝時期,還同屬於浪漫主義詩派,更巧的是李賀有一篇詩《將進酒》還和李白重名,但是同名不同意,李白《將進酒》寫得讓人充滿鬥志,而李賀卻寫得讓人毫無希望。為什麼李賀的《將進酒》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 李白最痴情的一首詩,句句令人心碎,一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世人心中的詩仙,是一位永遠白衣飄飄,身佩寶劍的俠士,可是哪怕是瀟灑如李白,寫起相思來,卻也令人肝腸寸斷。今天小編要分享的就是這首李白的經典名作,也是他最經典的相思詩,名叫《長相思》,這首詩作為李白被唐玄宗賜金返還山後,仕途失意下之作,一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 李白寫了一首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讀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寫了一首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讀了令人熱血沸騰李白可以說是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許多詩歌不僅在當時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甚至在後世,他的詩歌仍然受到人們的喜愛。此外,李白的許多詩歌都被收錄在《全唐詩》和《唐詩三百首》中,充分體現了李白詩歌的高水平和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說到李白的詩歌,我相信大多數中國人並不陌生,許多人一開口就能來上他的一兩首詩,甚至小學生也能背誦他的一些作品。他的作品很有影響力,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課本,都有他的作品。今天,推薦李白的一首非常霸氣的詩《從軍行·其二》,這是一組詩,這是第二首。
  • 世人只知李白的《將進酒》,卻不知李賀也曾寫過,還誕生了一成語
    很多對人都讀過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然而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唐朝另一天才詩人也曾寫過《將進酒》。此人便是唐朝最短命的詩人,詩鬼李賀。全詩如下: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李賀應該算是唐朝最令人痛惜的詩人了。他是繼屈原和李白之後,又一位以「浪漫主義」著稱的詩人。若不是29歲就英年早逝,也許在詩壇上的地位還能更上一層樓。
  • 詩仙李白與詩鬼李賀的《將進酒》鑑賞,誰更勝一籌?
    李白和李賀,一個被譽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鬼」,都是唐代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在詩歌歷史上,他們像彗星一般掠過長空,驚世駭俗;在詩歌王國裡,他們都是盛開的奇葩,光鮮奪目,使無數後人為之讚嘆不已。將進酒,是樂府民歌曲辭,意為勸酒歌。國人自古就有勸酒的習慣,從這個曲牌就可以看出,寫出來的必然是飲酒人狂歌縱飲的神態。
  • 詩鬼李賀驚豔世人之作,開篇7字妙不可言,最後一句令人拍案叫絕
    宋人用一句「太白仙才,長吉鬼才」概括了詩仙李白和詩鬼李賀,後世將兩人聯繫在一起,確實是因為這二位有太多相似之處。兩位都是浪漫到極致的人,李白的浪漫是《將進酒》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是一位不論人生得志還是失意,都不會忘記抬頭仰望天空的謫仙人;但世人不知李賀其實也寫過一首《將進酒》,在他心中浪漫是「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哪怕是喝得酩酊大醉,他仍忘不了墳中人。一位是對月而飲,一位是向死而生,這一仙一鬼都是唐代詩壇最響噹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