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經典的《將進酒》,李白和李賀的膾炙人口,只有他的鮮為人知

2020-12-09 塵世曉書僮

古詩詞裡有很多同名的作品,這些詩由於名字一樣,往往一些名氣更小的作品,會被一些名氣更大的所掩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一出,無論是前人的作品,還是後人模仿的都被掩蓋了,以至於人們只要提起這首詩,立馬是會第一時間想到李白的詩,反而是忽略了其他人的作品。

南北朝時期的蕭統,也寫過一首《將進酒》,不過是一首五言絕句,名氣很顯然不如李白,其實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有趣。只不過由於李白的那首太有名了,以至於人們很難想起蕭統的詩,主要還是由於名氣不夠,這首詩語言簡練,但是同樣也是很有韻味。

洛陽輕薄子,長安遊俠兒。宜城溢渠碗,中山浮羽卮。

蕭統,字德施,小字維摩。武帝長子,從小被立為太子,後來成繼承大統,也就是後來的昭明皇帝;一生寫過大量的詩歌,大部分都流傳了下來,作為一位皇帝,他在文學上的造詣,也是可圈可點,這首《將進酒》,以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開篇寫了洛陽和長安兩地不同的事物,以此為切入點,從而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以及對於事物的看法。後面的兩句,寫得就更加巧妙,第一句就寫宜城的事物,渠碗在這裡所指的是用車渠殼做的碗,中山當地的人用雕刻有羽毛的碗喝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是李白的《將進酒》,不用做過多的介紹了,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對於這首詩都不會陌生,整首詩洋洋灑灑,寫得氣勢磅礴,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每一句也都膾炙人口;裡面有無數經典的名句,無數人推崇這首詩,認為此詩在《全唐詩》裡可以成為壓卷之作。

李白寫這首詩時正好離開長安,時間大約是在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前後,這個時候他心灰意冷,由於寫詩諷刺了楊貴妃,被人抓住了把柄,也就使得他在長安生活不下去,於是他只好選擇出遊,遇到了好友岑勳、元丹丘等人,幾個人在酒席上喝得酩酊大醉,李白這個時候即興寫下此詩。

開篇的第一句就氣勢磅礴,立馬定下了這首詩的基調,一直寫下來,每一句都有氣吞山河之勢。正是由於理想破滅,李白無比的悲痛,但是他的這種悲痛,又讓人敬佩,他悲痛過後,更多的還是告訴了世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就是說困難只是暫時的,一切的不快,終將是會過去,自己也一定會有出息,相信終有一日可以出人頭地。

李白這首詩其實還是比較好理解,只要稍微了解創作背景,還有他的人生經歷,相信讀這首詩不會有太多的障礙。這也正是李白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看似平淡無奇,可是每一句又是氣吞山河,還告訴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這樣的作品,其實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這首詩是中唐詩人李賀的《將進酒》,作為那個時代的天才詩人,李賀的詩自成一派,而且他也被稱為「詩鬼」。這首詩儘管不如李白的有名,但是同樣很有氣勢,也寫得很有趣。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可能很多人會不解,不知道李賀所要表達的是什麼,那麼用一句很直白的話翻譯過來的意思是:你一定要趁著年輕去享樂,要去喝世間的美酒,不要等到年齡大了之後,再想到去做這些事情,當時一切都晚了。

李賀也是處處不如意,儘管他很有才華,還是當時公認的才子,少年時代就以一首《雁門太守行》,震驚了一代文宗韓愈,但是後來又在科舉的道路上磕磕碰碰,始終是無法實現人生理想,這也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最終鬱鬱而終,年僅26歲。

3首詩其實是三種不同的風格,但是每一首都別具一格,第一首蕭統的儘管沒有什麼名氣,但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讀來也是很有韻味;第二首李白的最有氣勢,名氣也是最大,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第三首李賀同樣經典,所以這首詩,那都是難得的佳作,每一首都很獨特。

相關焦點

  • 李賀的這首《將進酒》,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意境不輸於李白!
    「,更是成為了經典名句,以至於後世無數的詩人都愛這一句詩,並且愛得極為」瘋狂「,時常還會把這一句化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可見李賀的詩作不僅優美,同時還充滿了魅力。作為一位天才詩人,李賀的作品不僅描寫的很優美,他有一些詩作還充滿了哲理,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也是同樣的會被他作品中的那一份哲理所感動。
  • 李白和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後人評價不一,但還是李白勝出
    李白是盛唐時期的「詩仙」,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深入人心,真正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一些經典的作品,不僅收錄在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千家詩》等等,這此經典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時常能夠讀到他的作品,所以他的很多作品傳唱度都很高。
  • 李賀的這首《將進酒》,充滿消極與悲觀情緒,卻稱得上千古佳作
    據不完全統計,流傳下來的唐詩大約五萬多首,因各種原因失傳的也不少,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和文化損失。許多人對《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應該熟悉,至少聽過裡面的一些詩作,它包含311首唐代詩人的佳作,按照入選數量,杜甫以38首位居榜首,王維名列第二,李白則屈居第三。儘管只是探花,但詩仙的名氣和地位獨領風騷,杜甫在他面前都要稱小弟,謫仙人的綽號當之無愧,他人無法撼動。
  • 李白版《將進酒》與李賀版《將進酒》,一個富麗堂皇一個陰氣森森
    有著「詩鬼」之稱的李賀是唐朝中期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真的是一位天才級的詩人,在他短短的二十七年留下了兩百餘首詩歌,可惜天妒英才。相信大家都知道詩仙李白,他與李賀一樣,都是生在唐朝時期,還同屬於浪漫主義詩派,更巧的是李賀有一篇詩《將進酒》還和李白重名,但是同名不同意,李白《將進酒》寫得讓人充滿鬥志,而李賀卻寫得讓人毫無希望。為什麼李賀的《將進酒》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 詩仙李白與詩鬼李賀的《將進酒》鑑賞,誰更勝一籌?
    李白和李賀,一個被譽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鬼」,都是唐代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在詩歌歷史上,他們像彗星一般掠過長空,驚世駭俗;在詩歌王國裡,他們都是盛開的奇葩,光鮮奪目,使無數後人為之讚嘆不已。將進酒,是樂府民歌曲辭,意為勸酒歌。國人自古就有勸酒的習慣,從這個曲牌就可以看出,寫出來的必然是飲酒人狂歌縱飲的神態。
  • 李白《將進酒》難有人及,為何李賀挑戰一首,能夠不落下風
    李白喝一鬥酒,能寫出百首詩詞,在他傳世的幾百首詩詞當中,關於酒的篇幅更是佔了極大的比重。高興的時候,李白想到飲酒,悲傷的時候,他也想飲酒,孤獨的時候,他對月飲酒,相逢的時刻,他只想一醉方休。李白辭官還山,漫遊梁、宋之時,遇到了好友岑勳和元丹丘。與知己好友相逢,李白十分高興,不僅酒性大發,更是詩性大發,酒入豪腸,李白便吟出了流傳千古的《將進酒》。
  • 只知李白《將進酒》不朽,卻不知李賀挑戰一首,同樣是千古名篇
    李白喝一鬥酒,能寫出百首詩詞,在他傳世的幾百首詩詞當中,關於酒的篇幅更是佔了極大的比重。高興的時候,李白想到飲酒,悲傷的時候,他也想飲酒,孤獨的時候,他對月飲酒,相逢的時刻,他只想一醉方休。李白辭官還山,漫遊梁、宋之時,遇到了好友岑勳和元丹丘。
  • 李白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名氣相差甚遠,境界上卻難分高下
    說到唐代,那就不能不提古詩,在唐代的詩壇中,充滿了無盡的浪漫和想像力,其中名氣最大的詩人就要數「詩仙」李白了,除了李白,還有一位詩人也值得一提,他就是「詩鬼」李賀。無論是產能還是名氣,李賀似乎都無法與李白相提並論,李白一生作詩上千首,李賀卻只有200餘首。即便如此,後世卻一直流傳著「太白仙才,長吉鬼才」的說法,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拿這兩位詩人做比較呢?
  • 《新將進酒》後附李賀、李白之《將進酒》
    天氣轉涼,讀詩取暖,自然想到了李白的《將進酒》,詩仙李白、詩鬼李賀同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們各作了一首樂府體的《將進酒》,讀之令人血脈僨張,豪氣頓生,故作《新將進酒》一首,以敬先賢。附李賀的《將進酒》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朱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屏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 同是《將進酒》,為什麼詩鬼李賀和詩仙李白寫的意境卻完全不同?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將進酒》,將內心的豪放雄壯和懷才不遇之感寫得爐火純青,尤其是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更是成了千古名句。幾十年後,唐朝詩人李賀也寫了一篇《將進酒》,名字雖然相同,其意境和內涵卻完全不同。
  • 巔峰對決:詩仙李白和詩鬼李賀同寫一首《將進酒》,數年難分高低
    「詩仙」李白和「詩鬼」李賀同為浪漫主義詩人,又同樣以《將進酒》為題作詩,兩個詩人之間的巔峰對決,到底誰更勝一籌呢?李白在他的代表作《將進酒》中,以追求自由、蔑視一切的叛逆精神和豪放不羈的個性,給讀者展現了一個活生生的「狂士」形象。
  • 李白《將進酒》無人能及?李賀不信挑戰一首,結果比李白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的《將進酒》是其代表作,背不出全詩的人也能隨口吟誦其中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或者「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不過這首詩大家都太熟悉了,其實在唐朝,另一位著名詩人挑戰過李白的《將進酒》,他就是「詩鬼」李賀。
  • 同樣是《將進酒》,李白寫得富麗堂皇,而李賀卻寫得陰氣森森
    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外號「詩鬼」。作為一位同王勃一樣英年早逝的天才,李賀短暫的二十七年人生中,留下了二百餘首詩歌。其中有一篇《將進酒》,和「詩仙」李白的大作《將進酒》重名。唯獨李賀筆下的落花,描寫得萬分驚怖慘烈,但是聯繫到李賀本身的經歷與當時的心態,又覺得非常貼切。二、李賀詩中的絕望詩仙李白和詩鬼李賀的《將進酒》,同樣是寫在人生失意的關頭。但是李白在失意的同時,內心仍然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 同樣是《將進酒》,李白和李賀要表達的東西有何不同?
    其實,自漢樂府以來,很多詩人寫過《將進酒》,比如稍早於李賀的元稹,這是個熱標題,現當代的羅大佑等著名藝人,都唱過《將進酒》的歌曲……我們已經比較過李白與李賀兩個人的出身和經歷,當然,這些也導致了他們詩風的截然不同,但不論如何,後世把他們都歸入到浪漫主義詩人一類,但他們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浪漫,我們從《將進酒》往下說。
  • 李賀模仿李白寫一首《將進酒》,開篇驚豔,結尾令人肝腸寸斷
    說到《將進酒》,很多人都會想到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聽我傾耳聽」。 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李白,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寫過《將進酒》。 此人便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
  • 好物分享|李白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名氣相差甚遠,境界上卻難分高下
    說到唐代,那就不能不提古詩,在唐代的詩壇中,充滿了無盡的浪漫和想像力,其中名氣最大的詩人就要數「詩仙」李白了,除了李白,還有一位詩人也值得一提,他就是「詩鬼」無論是產能還是名氣,李賀似乎都無法與李白相提並論,李白一生作詩上千首,李賀卻只有200餘首。
  • 李白的《將進酒》無人能及,李賀不信邪挑戰了一首,一樣流傳千古
    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外號「詩鬼」。作為一位同王勃一樣英年早逝的天才,李賀短暫的二十七年人生中,留下了二百餘首詩歌。其中有一篇《將進酒》,和「詩仙」李白的大作《將進酒》重名。清代蔣文運在《昌谷集句解定本》中評價此詩說:「桃花亂落如紅雨」及「酒不到劉伶墳上土」二句寫得好,李白的詩尚有不如。
  • "仙鬼對決"《將進酒》,是李白一騎絕塵?還是李賀更勝一籌?
    反觀李賀之《將進酒》,則是完全不同的藝術風味:《將進酒》李賀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與李白的外轉不同,李賀選擇了內轉,尋找著內心那幽暗、鬼魅、迷離的去處。其詩中透露出一股濃鬱的傷感意識和一種幽僻怪異的個性特徵。
  • 古詩《將進酒》李白酒後狂放灑脫,李賀醉酒黯然神傷,一醉方休
    「詩仙」李白,想必大家不會陌生,詩風清奇飄逸,氣勢恢宏。時而狂放不羈,時而浪漫脫俗。讀他的詩,會有一種意氣風發,逍遙卻又不失儒雅的感覺。而且李白的詩,多為醉酒之時所寫,更是增添了幾分醉酒的輕狂,讀完其詩,暢快淋漓,飄飄然如大江東去,長虹貫日之勢。
  • 李白李賀兩次「對決」,曾以為李白贏一次,如今才覺他一次都沒贏
    在唐代詩壇,論浪漫奇絕和想像力,唯一能和李白相提並論的應該就是詩鬼李賀了。論名氣,李賀的詩因為不太好懂,似乎也比不上李白。那為什麼後世偏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的說法,為什麼要將二人相提並論呢?原因,就在於李賀詩的風格和李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