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想必大家不會陌生,詩風清奇飄逸,氣勢恢宏。時而狂放不羈,時而浪漫脫俗。讀他的詩,會有一種意氣風發,逍遙卻又不失儒雅的感覺。而且李白的詩,多為醉酒之時所寫,更是增添了幾分醉酒的輕狂,讀完其詩,暢快淋漓,飄飄然如大江東去,長虹貫日之勢。
李白可謂是唐詩中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他所作的歌行,打破了創作的一切固有模式,筆法多樣,隨意而為,信手拈來。他的絕句也是瀟灑飄逸,行雲流水,令人回味無窮。當時王維、孟浩然精通五絕,王昌齡精通七絕,兼五絕和七絕所長而且大成者,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所作之《將進酒》可以說是豪邁中的絕世佳作!「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首句便氣勢磅礴,黃河之水,天上而來,大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人生得意之時就應該盡情享樂,不要讓就被空對明月。上天賜予我的才能必是有用處的,千金揮霍完了,還會再掙來的。足以見李白的孤高自傲,灑脫不羈。「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自古聖賢都是孤獨寂寞的,只有會喝酒的人才能流傳美名。
出來李白,也有很多詩人也過《將進酒》,不過意境韻味卻大有不同,各有千秋。
李賀也寫過一首,寫出了自己死又可悲,生而無聊的矛盾和無奈,如果說李白的《將進酒》是酒後的狂放吶喊,那麼李賀的這首更像是無聲地宣洩。
《將進酒》李賀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勸你們還是整日喝個爛醉如泥吧,酒鬼劉伶墳上已經無酒可灑了。讀完詞句,給人一種無盡的蒼涼,無盡的悲傷,倒不如一醉不休,方解千愁。那種無力的吶喊,對生活失去希望的頹敗,令人心疼。
宋代的賀鑄也有一首《將進酒》的詞作,跟李賀所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將進酒·城下路》城下路,悽風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頭沙,帶蒹葭,漫漫昔時流水今人家。黃埃赤日長安道,倦客無漿馬無草。開函關,掩函關,千古如何不見一人閒?六國擾,三秦掃,初謂商山遺四老。馳單車,致緘書,裂荷焚芰接武曳長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鄉安穩處。生忘形,死忘名。誰論二豪初不數劉伶?
倘若賀鑄和李賀相見,定會大醉三千場,酒灑劉伶墳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