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這首《將進酒》,充滿消極與悲觀情緒,卻稱得上千古佳作

2021-02-18 史學界的9527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唐代詩歌的魅力之大,令人心馳神往。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唐詩的地位無可替代,唯有宋詞能與之相提並論。據不完全統計,流傳下來的唐詩大約五萬多首,因各種原因失傳的也不少,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和文化損失。

許多人對《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應該熟悉,至少聽過裡面的一些詩作,它包含311首唐代詩人的佳作,按照入選數量,杜甫以38首位居榜首,王維名列第二,李白則屈居第三。儘管只是探花,但詩仙的名氣和地位獨領風騷,杜甫在他面前都要稱小弟,謫仙人的綽號當之無愧,他人無法撼動。

自古以來,詩人與酒不離不棄,在詩人的加持下,酒文化綿延數千年,在美酒的陪伴下,詩人的靈感被徹底激發,才能盡情揮灑才華,創作出膾炙人口的詩詞。李白一生有三大愛好,劍術、道術和美酒,假如離開了酒,詩仙的生活將失去很多樂趣,靈感也會大打折扣。

現代人酒後要麼呼呼大睡,要麼滔滔不絕吹牛,古代文人則不一樣,經常喝酒之後下筆成詩。就拿李白來說,曾寫出大量有關酒的經典詩歌,《將進酒》無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開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復回」奔放豪邁,彰顯大家風範。

詩中那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更是畫龍點睛之筆,被無數人引以為座右銘,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何不盡情暢飲。「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豁達、自信的心態令人敬佩,暫時受挫又如何,早晚會一鳴驚人。李白的《將進酒》很棒,同為李氏家族的頂級詩人李賀,也曾寫過《將進酒》,筆法和意境比肩詩仙。

《將進酒》

唐:李賀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從形式上來看,此詩跟李白的《將進酒》都屬於古體詩,即樂府詩,開篇描寫了精美的酒杯,以及琥珀色的美酒,而後還有豐盛的菜品,顯而易見,這是一場以美酒佳餚為主的宴會,規格不低。既然是筵席,除了美酒佳餚之外,必然也離不開歌舞,端著酒杯,欣賞佳人翩翩起舞,忘卻了所有煩惱。

李賀並非紈絝子弟,他心中有遠大抱負和理想,也許喜歡喝酒,但絕不會嗜酒如命,為何要寫這篇《將進酒》呢?只是為了模仿李白,還是迷戀上酒的味道?並非如此。了解李賀平生事跡,就能揭開背後真相。李賀仕途不如意,經常感嘆自己生不逢時,內心深處被苦悶、無奈填滿。

且看「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看似是對暮春的描述,繁盛的桃花紛紛凋零,其實暗指時光易逝,猶如鋒利的刀劍,刀刀催人老,轉眼間不再是青春年少的小夥,頭上徒生白髮。性格和經歷,對詩人的創作風格有極大影響,李賀雖然是少有的鬼才,卻缺乏李白那種灑脫、樂觀,他的這首詩裡,充滿消極與悲觀情緒。

最後兩句「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剛才還是美酒佳餚,歡歌曼舞,突然轉變筆鋒,想到了劉伶的墳墓,字裡行間充斥著悽涼與慘澹。李賀覺得人生太艱難,沒有值得留戀的地方,不如效仿酒仙劉伶,終日借酒澆愁,喝得酩酊大醉,而後就不再煩惱了。詩中雖然充斥著李賀的壓抑、煩悶和悲憤的消極心態,卻稱得上千古佳作,值得仔細品讀。

相關焦點

  • 李賀的這首《將進酒》,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意境不輸於李白!
    「,更是成為了經典名句,以至於後世無數的詩人都愛這一句詩,並且愛得極為」瘋狂「,時常還會把這一句化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可見李賀的詩作不僅優美,同時還充滿了魅力。作為一位天才詩人,李賀的作品不僅描寫的很優美,他有一些詩作還充滿了哲理,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也是同樣的會被他作品中的那一份哲理所感動。
  • 3首經典的《將進酒》,李白和李賀的膾炙人口,只有他的鮮為人知
    古詩詞裡有很多同名的作品,這些詩由於名字一樣,往往一些名氣更小的作品,會被一些名氣更大的所掩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一出,無論是前人的作品,還是後人模仿的都被掩蓋了,以至於人們只要提起這首詩,立馬是會第一時間想到李白的詩,反而是忽略了其他人的作品。
  • 李白和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後人評價不一,但還是李白勝出
    可能很多人一提起李白,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他那首大氣磅礴的千古名篇《將進酒》,這首詩也是代表了唐詩最高的水平,整首詩氣勢磅礴,充滿了一種細膩的情感,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其實除了李白寫過《將進酒》之外,中唐時期的另一位才子李賀也寫過一首《將進酒》,不過很顯然他的作品沒有李白名氣大,自然也有很多人不熟悉。
  • 李白版《將進酒》與李賀版《將進酒》,一個富麗堂皇一個陰氣森森
    有著「詩鬼」之稱的李賀是唐朝中期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真的是一位天才級的詩人,在他短短的二十七年留下了兩百餘首詩歌,可惜天妒英才。相信大家都知道詩仙李白,他與李賀一樣,都是生在唐朝時期,還同屬於浪漫主義詩派,更巧的是李賀有一篇詩《將進酒》還和李白重名,但是同名不同意,李白《將進酒》寫得讓人充滿鬥志,而李賀卻寫得讓人毫無希望。為什麼李賀的《將進酒》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 只知李白《將進酒》不朽,卻不知李賀挑戰一首,同樣是千古名篇
    與知己好友相逢,李白十分高興,不僅酒性大發,更是詩性大發,酒入豪腸,李白便吟出了流傳千古的《將進酒》。這首詩氣勢磅礴、狂放不羈,如山巔萬頃之水自懸崖傾瀉而下,盪氣迴腸,短短數十字肆意汪洋,謫仙之姿展現的得淋漓盡致。
  • 李白的《將進酒》無人能及,李賀不信邪挑戰了一首,一樣流傳千古
    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外號「詩鬼」。作為一位同王勃一樣英年早逝的天才,李賀短暫的二十七年人生中,留下了二百餘首詩歌。其中有一篇《將進酒》,和「詩仙」李白的大作《將進酒》重名。清代蔣文運在《昌谷集句解定本》中評價此詩說:「桃花亂落如紅雨」及「酒不到劉伶墳上土」二句寫得好,李白的詩尚有不如。
  • 古詩《將進酒》李白酒後狂放灑脫,李賀醉酒黯然神傷,一醉方休
    李白所作之《將進酒》可以說是豪邁中的絕世佳作!「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首句便氣勢磅礴,黃河之水,天上而來,大氣!「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人生得意之時就應該盡情享樂,不要讓就被空對明月。上天賜予我的才能必是有用處的,千金揮霍完了,還會再掙來的。
  • 李賀為何被稱為詩鬼?看看這首詩就知道了
    但仙聖鬼佛豪,為何獨獨李賀佔了一個詩鬼的名號?當然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區分這些詩歌大家,但只有叫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外號。李賀被稱為詩鬼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看看下邊的這首詩大家就會知道。首先,大家應該都知道詩仙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千古名篇吧。但鮮有人知李賀也有一篇同名的詩《將進酒·琉璃鍾》。我們先來欣賞下李賀的《將進酒》。《將進酒·琉璃鍾》——唐·李賀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 李白《將進酒》難有人及,為何李賀挑戰一首,能夠不落下風
    李白喝一鬥酒,能寫出百首詩詞,在他傳世的幾百首詩詞當中,關於酒的篇幅更是佔了極大的比重。高興的時候,李白想到飲酒,悲傷的時候,他也想飲酒,孤獨的時候,他對月飲酒,相逢的時刻,他只想一醉方休。李白辭官還山,漫遊梁、宋之時,遇到了好友岑勳和元丹丘。與知己好友相逢,李白十分高興,不僅酒性大發,更是詩性大發,酒入豪腸,李白便吟出了流傳千古的《將進酒》。
  • 同樣是《將進酒》,李白寫得富麗堂皇,而李賀卻寫得陰氣森森
    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外號「詩鬼」。作為一位同王勃一樣英年早逝的天才,李賀短暫的二十七年人生中,留下了二百餘首詩歌。其中有一篇《將進酒》,和「詩仙」李白的大作《將進酒》重名。雖然對前景產生了一時之迷惘,可是他一點也不悲觀氣餒,而李賀則是完全絕望的。李賀這一首《將進酒》,寫於公元816年前後,正是李賀病逝的前夕。因為自小體弱多病,再加上仕途不順利,讓他的詩篇中總是帶著一股「死亡的氣息」,顯得「鬼氣森森」。
  • 李賀為什麼被稱為詩鬼?看看這首詩就知道了
    李賀被稱為詩鬼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看看下邊的這首詩大家就會知道。首先,大家應該都知道詩仙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千古名篇吧。但鮮有人知李賀也有一篇同名的詩《將進酒·琉璃鍾》。我們先來欣賞下李賀的《將進酒》。《將進酒·琉璃鍾》——唐·李賀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庖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好吃個,細腰舞。
  • 詩仙李白與詩鬼李賀的《將進酒》鑑賞,誰更勝一籌?
    唐代,這個詩歌鼎盛的年代,李白 、李賀同以《將進酒》為題,恣意高歌,語出驚人,都成為了千古絕唱。然而,由於時代的差別,個性的不同,使得這兩篇《將進酒》風格有明顯的差異。這首《將進酒》是公元752年,詩人在嵩山與岑勳、元丹丘飲酒所作。詩以奔放豪邁的語言,抒寫了曠達不拘、樂觀自信的豪情,同時也表現出來懷才不遇的心情以及對現實的種種憤懣。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 人稱「謫仙人」,終日雲遊四海,飲酒作詩。但李白一直渴望自己能受到朝廷重用,為國家建功立業。
  • 同是《將進酒》,為什麼詩鬼李賀和詩仙李白寫的意境卻完全不同?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將進酒》,將內心的豪放雄壯和懷才不遇之感寫得爐火純青,尤其是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更是成了千古名句。幾十年後,唐朝詩人李賀也寫了一篇《將進酒》,名字雖然相同,其意境和內涵卻完全不同。
  • "仙鬼對決"《將進酒》,是李白一騎絕塵?還是李賀更勝一籌?
    01《將進酒》的&34;《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反觀李賀之《將進酒》,則是完全不同的藝術風味:《將進酒》李賀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 《新將進酒》後附李賀、李白之《將進酒》
    天氣轉涼,讀詩取暖,自然想到了李白的《將進酒》,詩仙李白、詩鬼李賀同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們各作了一首樂府體的《將進酒》,讀之令人血脈僨張,豪氣頓生,故作《新將進酒》一首,以敬先賢。附李賀的《將進酒》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朱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屏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 李賀模仿李白寫一首《將進酒》,開篇驚豔,結尾令人肝腸寸斷
    說到《將進酒》,很多人都會想到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聽我傾耳聽」。 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李白,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寫過《將進酒》。 此人便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
  • 李賀10首經典詩詞,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關心著國家命運的詩人李賀,自然關心各地的戰事,當他離開了京城,離開了風光秀麗的家鄉,到潞州一帶,到了雁門時,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著名詩篇。這首詩運用一連串出人意表的比喻,傳神地再現了樂工李憑創造的詩意濃鬱的音樂境界,生動地記錄下李憑彈奏箜篌的高超技藝,也表現了作者對樂曲有深刻理解,具備豐富的藝術想像力。3、馬詩二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 李賀水平最高的三首詩,首首都是絕唱,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李賀的詩有以下幾篇是最為大家熟知的,邊塞詩《雁門太守行》,詠史詩《金銅仙人辭漢歌》,飲酒詩《將進酒》。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這首詩歌裡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已經是人人皆知的名句,但是為什麼也沒有選入《唐詩三百首》呢?開篇第一句直呼漢武帝為劉郎,就大有對封建禮教的蔑視意味。漢武帝當年叱吒風雲,最終還是像秋風一樣轉瞬即逝,留下的不過是一個茂陵荒冢。
  • 同樣是《將進酒》,李白和李賀要表達的東西有何不同?
    其實,自漢樂府以來,很多詩人寫過《將進酒》,比如稍早於李賀的元稹,這是個熱標題,現當代的羅大佑等著名藝人,都唱過《將進酒》的歌曲……我們已經比較過李白與李賀兩個人的出身和經歷,當然,這些也導致了他們詩風的截然不同,但不論如何,後世把他們都歸入到浪漫主義詩人一類,但他們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浪漫,我們從《將進酒》往下說。
  • 李白李賀各寫了一首《將進酒》,名氣相差甚遠,境界上卻難分高下
    說到唐代,那就不能不提古詩,在唐代的詩壇中,充滿了無盡的浪漫和想像力,其中名氣最大的詩人就要數「詩仙」李白了,除了李白,還有一位詩人也值得一提,他就是「詩鬼」李賀。無論是產能還是名氣,李賀似乎都無法與李白相提並論,李白一生作詩上千首,李賀卻只有200餘首。即便如此,後世卻一直流傳著「太白仙才,長吉鬼才」的說法,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拿這兩位詩人做比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