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和「十二時辰」,我們大家並不陌生,絕大多數的朋友們都知道,「十二地支」指的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十二生肖」則是與「十二地支」一一相對應的十二種動物,它們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至於「十二時辰」,我們知道,一天是24個小時,當然,「小時」是現在的說法,在中國的古代,講究的是「時辰」,古人把一天平均劃分為12個時辰,每一個時辰,就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換句話說,「小時」就是「時辰」的一半,這恐怕就是「小時」之所以被稱為「小」時的原因之所在吧。
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當然不是「小時」之名的來歷,而是「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和「十二時辰」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原來,它們的關係中暗藏著玄機,這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首先,我們可以簡單來說,「十二生肖」就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大使」,這也正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其實,這是很簡單的。而「十二時辰」就稍稍複雜了一些,它雖然是按照「十二地支」來命名的,但是我們現行的時間單位畢竟是「小時」,而不是「時辰」,所以我們就有必要先把「小時」和「時辰」的對應關係搞清楚,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準確的「時間概念」,即某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幾點鐘。
接下來,就讓我們把「十二地支」、「十二時辰」和「十二生肖」放在一起,並按照它們的先後順序,一起來一看吧。
子,子時,鼠
子時:23:00-01:00(北京時間,下同),子時又稱子夜、夜半,在這段時間之內,老鼠最為活躍,可稱得上是老鼠的時間,所以,對應的「生肖」就是「鼠」。
醜,丑時,牛
丑時:01:00-03:00,我們知道,牛有「反芻」的特點,牛把白天吃進去的食物再次咀嚼、消化,而牛「反芻」的這個時間段,大概就是夜裡的一點到三點左右,所以,這個時間段對應的「生肖」就是「牛」。
寅,寅時,虎
寅時:03:00-05:00,此時是黑夜與白天的交替之際,而老虎卻在這個時候最兇猛,所以對應的「生肖」,就是「虎」。
卯,卯時,兔
卯時:05:00-07:00,此時破曉,太陽漸漸升起,兔子也就開始活動起來,所以對應「兔」。
辰,辰時,龍
辰時:07:00-09:00,相傳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所以對應的就是「龍」。
巳,巳時,蛇
巳時:09:00-11:00,此時臨近中午,蛇在這時候大都隱蔽在草叢中,所以對應「蛇」。
午,午時,馬
午時:11:00-13:00,此時為中午,光線最強,陽氣達到極限,而陽氣一旦達到極,那麼限陰氣也就開始產生,而「馬」就是陰類動物的代表。
未,未時,羊
未時:13:00-15:00,羊最喜歡在這段時間段內吃草,所以對應的就是「羊」。
申,申時,猴
申時:15:00-17:00,猴子往往喜歡在這個時間段內啼叫,所有對應的就是「猴」。
酉,酉時,雞
酉時:17:00-19:00,此時太陽落山,雞也就開始歸巢,所以對應的是「雞」。
戌,戌時,狗
戌時:19:00-21:00,此時進入黃昏,人們開始入睡,而狗也就要守護家門了,所以對應「狗」。
亥,亥時,豬
亥時:21:00-23:00,豬給人們留下的最大印象,恐怕就是「吃」和「睡」了,而豬睡得最熟的時候卻並不是深更半夜,而是晚九點到晚十一點左右,所以這個時候對應的「生肖」就是「豬」。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所說到的「十二地支」、「十二時辰」和「十二生肖」之間的關係,親愛的小夥伴們,你是不是都已經清楚了呢?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快來留言討論吧!
歡迎關注煮酒論道,煮酒一壺,與君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