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新八景」評選活動於2019年6月份開始,歷經推薦、初評、投票和終評等階段,其中,投票階段就有逾500萬人次在汕頭橄欖臺投票選出自己心中的「汕頭新八景」。最終,根據專家和市民代表終評意見,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經研究並報市政府同意,「汕頭新八景」評選結果新鮮出爐!
本期「汕頭新八景」介紹——古港紅船
景觀範圍:樟林古港展覽館、新興街棧房、仿古紅頭船、秦牧故居、南盛裡。
紅頭船,是潮汕人「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象徵,是海內外潮人團結的紐帶,樟林古港是紅頭船向著大海的出發地。
這次「古港紅船」入選「汕頭新八景」,是潮汕人情懷的凝結,實至名歸!
樟林港,一個赫然印在歐洲18世紀初航海圖上的名字,與福建的漳州月港、泉州刺桐港並稱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三大始發港。
清雍正、乾隆年間東南沿海糧荒,朝廷鼓勵「暹米貿易」給了樟林港騰飛的黃金時代。一座座「大夫第」,留下了清廷把頂戴榮譽獎賞漂洋過海運糧的紅頭船商人的印證。
自雍正至鹹豐年間100多年,從樟林港下船去暹羅的潮汕先人多達140萬人,佔早期下南洋人數的六成以上。樟林,是紅頭船起航的港口;樟林,是無數番客淘金夢想開始的地方。
當年樟林港八街六社的繁華綺麗,已如雲煙逝去。昔日「通洋總匯」的滄桑故事刻蝕在古港遺留建築的一磚一瓦裡。如今,舊碼頭傍新興街貨棧的一座座臨水的老厝,依然在向遊人默默訴說……
新興街棧房
南盛裡
美食特產
早在兩百多年前,作為粵東最重要的港口,樟林匯集了天南地北的客商、船員還有碼頭搬運工等,也誕生了各式獨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其中,豬腳飯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還被人們稱為「兩百年前的中式快餐」。由於搬運是重體力勞動活,消耗大、容易肚子餓,有生意頭腦的樟林人就在港口一帶開設餐飲店。後來他們發現,用餐速度快,價格實惠、耐飢餓的豬腳飯最受搬運工歡迎。慢慢地,豬腳飯就變成了這一帶的特色食物。
在當地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顧客吃豬腳飯的姿勢非常特別,明明有凳子可以坐,可是有一些人卻是蹲在灶臺的周圍吃。難道這樣子吃更有滋味?據一些食客說,蹲著能吃得更多。潮汕人將「站」稱為「企」,將「蹲」稱為「跍」,樟林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
一碗跍,一碗企,一碗半跍企,三碗可入樟林籍。
」意思是說,即使不是樟林人,如果你能夠吃得下三碗豬腳飯,而且姿勢正確,那麼就可以算是正宗樟林人了。至於為什麼吃三碗的姿勢都不同,現在已經沒人知道了。
在樟林,還有一種潮汕地區聲名遠播的水果,那就是——林檎。林檎學名番荔枝,原來寫作「來禽」,就是小鳥飛來吃果子的意思。澄海樟林林檎一直享譽海內外,1986年獲得「廣東省優稀水果優質品種獎」。澄海樟林是過去潮汕人漂洋過海的紅頭船出發地,藉助這種便利,大約150年前,來自東南亞的林檎籽就開始落地到樟林藍家位於東官路石牌仔的田園裡。
樟林林檎鱗大、核小、溝深,口感肉質好,表面是溫軟的綠色,如果帶上一點夜露的微光,外面還有一層天然粉質,當地人叫「粉水」,那種品相讓人想起「素淨清雅」四個字,只要嘗過這種佳果,就會對它念念不忘。
遊玩攻略
公交線路:
乘坐汕頭101路公共汽車至「樟林古港」站、102路公共汽車至「五金工具城」站、澄海和洲專線、汕頭210路公共汽車至「蘇北中學」站下車。
歷經兩個世紀的變遷
繁華的商埠逐漸歸於沉寂
樟林港逐漸推出了歷史舞臺
但,遺蹟猶存
一磚一瓦、一楹一柱
都透露著當年「粵東第一大港」的繁華
「汕頭新八景」——古港紅船
就是這段歷史的印證
來源:汕頭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