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證券陷永煤債泥淖 前3季信用減值損失34億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專題:海通證券陷永煤債泥淖 前3季信用減值損失34億

摘要

【海通證券陷永煤債泥淖 前3季信用減值損失34億】11月1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的公告顯示,根據調查獲取的線索並結合相關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協會將對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2020年前三季度,海通證券信用減值損失34.49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99.99%,主要系信用類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增加所致。(中國經濟網)


  11月18日,中國銀行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的公告顯示,根據調查獲取的線索並結合相關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協會將對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2020年前三季度,海通證券信用減值損失34.49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99.99%,主要系信用類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增加所致。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海通證券陷永煤債泥淖
    11月1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的公告顯示,根據調查獲取的線索並結合相關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協會將對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
  • 從零失誤到踩雷24次,海通證券的傷心2020
    踩雷瑞幸又身陷永煤債漩渦,2020年海通證券主承銷的債券違約數量高達24次,居行業首位。而在2019年,海通證券主承銷的債券零違約,債券承銷業務信用評價得分位居行業第一,還因連續幾年排名靠前被監管層表揚。滬上三甲之一的海通證券2020年都經歷了什麼?
  • 超30億永煤債爆雷背後,海通證券、中誠信等金融機構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永煤是一家傳統產業公司,主要從事煤炭、化工、有色金屬等業務,控股股東是河南省最大的國企——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豫能化」),實控人是河南省國資委。   2018年第三季度以來,永煤連續虧損8個季度,直到2020年第三季度才實現1.02億淨利潤,2020年前9個月累計虧損3.19億。   從資產負債表中,很容易看出永煤流動性緊張。
  • 永煤事件餘波未了,海通證券多名負責人領罰,信用債應全部退出?
    文|AI財經社 張夢依編輯|張碩永煤債事件餘波仍在繼續。近日,海通證券發布公告表示,積極配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調查,認真檢視反思業務運作,立即採取相關整改措施,加強培訓學習,對業務流程進一步查缺補漏,完善相關內部控制措施,提升規範化運作水平。海通證券多位相關負責人亦遭到行政及經濟處罰。
  • 信用債風波繼續:海通證券被自律調查 一周26隻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信用債風波繼續:今日海通證券被自律調查 多隻債券大幅下跌 一周26隻取消或推遲發行近日,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泰達控股」)公司債跌幅進一步擴大,其中,「19泰達01」續刷紀錄新低,而「18紫光PPN002」也因成交價跌至不足票面價值一成至9.4885元人民幣邁向新低
  • 債券黑洞:永煤債券接連違約,持有人怎麼看?信用債風波已過?
    永煤債券的突然違約打破了市場沉寂,引發的債市連鎖衝擊尚未平息。11月27日,證監會決定依法對永煤控股及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立案調查。在對永煤控股的調查中,牽涉出多家券商、銀行和中介機構。交易商協會此前表示,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
  • 永煤違約鏈式反應:殃及國企債城池,逃廢債恐慌蔓延,監管重拳打向...
    但因為部分投資人要求歸還部分本金後再進行展期,但永煤控股未同意;而永煤控股給出的展期方案,投資人全部不同意。如此,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這也將波及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存續的超過250億規模的債券。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A、C亦持有「13平煤」債佔基金淨值比達 6.77%,持倉市值為15771.2萬元,同樣為該基金第二大重倉債券。信用債市場「地震波」也傳導至利率債市場。最近一周利率持續上行,截至11月19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上行到3.34%的水平,突破了3.3%這一關鍵的點位,10年期國開收益率也上行到3.78%的水平。
  • 永煤債券違約後,10家公司信用評級被調整!
    2020年11月10日,永煤控股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20永煤SCP003」構成實質性違約。市場一片譁然,河南省第一大國企竟然還不起區區10個億的債。由於河南能源、永煤控股全部265億元公募債均設有交叉保護條款,如果在違約後10個工作日內「20永煤SCP003」的本息未能得到足額償還,交叉保護條款便會被觸發,所以,這是一個大雷,足以引發整個市場的震動。然而,就在永煤控股宣布實質性違約一周之前,11月3日,永煤控股發布了「20永煤SCP003」的兌付公告,10月20日,永煤控股還發行了10億元中票。
  • 「獨家」永煤債3家被查銀行或存信披不充分、未作風險提示等疏漏
    見習記者 | 曾仰琳近日,信用債市場違約風波引發市場關注,在永煤集團債券的違約事件裡,多家金融機構牽涉其中,包括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光大銀行、中原銀行、興業銀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也就是說,主承銷商、證券公司、評級機構、會計事務所等債券發行中介機構均被調查。
  • 信用債市場因何大面積暴跌?超短融券「20永煤SCP005」一口氣跌九成
    目前兩家發行人及關聯主體的債券市場存量近700億,市場人士擔憂發債企業無視市場規則的行為,終將使得發行人的財務報表失去分析意義,企業償債意願變得不可跟蹤,評級體系與債券交易市場受到嚴重衝擊。太平洋證券認為,違約事件發生後,11月12日同煤、山煤等融資主體債券發行遇阻,無奈調整發行計劃。
  • 永煤、華晨債券違約餘波未了——超千億信用債取消發行 債市重新...
    不僅如此,一級市場上,僅12月15日至16日就有11隻信用債券取消發行,合計規模145.5億元。作為對比,10月債券取消發行總規模僅有342.5億元。  由於華晨、永煤違約行為讓市場認為其存在惡意「逃廢債」嫌疑,因此,市場擔心此類違約成為地方國企效仿的模式,從而對信用債市場造成衝擊。
  • 齊魯銀行前3季信用減值損失增40% 員工降薪高管漲薪
    今年前三季度,齊魯銀行信用減值損失增長近40%。2020年1-9月,該行信用減值損失為21.39億元,而2019年1-9月的信用減值損失為15.29億元。中國經濟網計算,2020年前三季度,齊魯銀行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長39.90%。齊魯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連續3年增長。
  • 永煤違約塵埃落定?海通及其子公司遭處罰,多涉事主體被暫停業務
    自2020年11月10日國企永煤控股債券違約以來,監管一直在行動。交易商協會稱在對永煤控股開展自律調查期間,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緊接著11月19日,交易商協會再發通知,劍指永煤控股債券發行承銷的多個主體,包括興業銀行、光大銀行和中原銀行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評級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
  • 交易商協會再出手 海通證券、東海基金等四家機構遭警告
    2020年11月18日,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開展了自律調查,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交易商協會對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
  • 永煤違約風波再起,這家頭部券商被自律調查,交易商協會出...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孫翔峰 王玉玲 永煤違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次中介機構海通證券(港股06837)被調查。海通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債提供幫助、涉嫌操縱市場交易商協會的一紙公告,將海通證券拉入永煤違約風波。18日晚間,交易商協會在官網發布文件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了自律調查。
  • 永煤賣股還債 一個多月1360億元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備受市場關注的永煤債違約事件在一個多月後,善後處理方案終於出爐。河南能源化工日前公告稱,子公司永煤控股、焦煤公司、鶴煤公司將持有的永煤股份部分股權協議轉讓至河南高速,轉讓價格為30億元。
  • 永煤事件繼續發酵!評級機構「瑟瑟發抖」 緊急調整10家公司信用...
    原標題:永煤事件繼續發酵!評級機構「瑟瑟發抖」,緊急調整10家公司信用評級,一半是「它」的客戶 摘要 【永煤事件繼續發酵!
  • 河南高速30億堵永煤「窟窿」 ,退休老將臨危受命再次出山
    11月10日,因永煤集團未能兌付10億債券,構成實質性違約,使得河南能源陷入債務危機。受永煤集團債券違約影響,當日,河南能源的信用等級由AAA被降至BB,其存續期債券陷入交叉違約風險。河南能源公告稱,永煤股份是河南能源的三級控股子公司,註冊資本64.78億元。
  • 永煤債3家被查銀行或存信披不充分、未作風險提示等疏漏
    近日,信用債市場違約風波引發市場關注,在永煤集團債券的違約事件裡,多家金融機構牽涉其中,包括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光大銀行、中原銀行、興業銀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一位接近監管人士透露,在此事件中,3家銀行或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未作相關風險提示的疏漏。市場紛紛猜測,永煤集團違約一事或與「自融」相關。上述接近監管人士確認了這一點,但同時也表示,具體的調查還在進行中。
  • 永煤違約衝擊債市 近千億債券取消發行
    永煤控股違約不僅導致一級市場發行困難,二級市場同樣是「風聲鶴唳」。不少評級為AAA的上市公司、國有企業的債券被拋售,價格大幅下跌,市場風險偏好下降,整個信用債市場都籠罩在流動性緊縮的悲觀氛圍中。  以平煤集團的「13平煤債」為例,在永煤控股違約前,「13平煤債」的價格一直穩定在97~99元,永煤控股違約後的兩個交易日,債券價格暴跌,成交量較此前迅速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