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詩聖,遊杜甫草堂

2020-12-16 走南闖北老張哥

早就聽說成都杜甫草堂的大名,這回總算如願到此一遊了,杜甫草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佔地24公頃,有稱浣花草堂、少陵草堂、工部草堂,位於成都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據說是杜甫流落到成都時的故居,當時的杜甫攜妻兒躲避「安史之亂」,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在此搭建了幾間茅草屋,稱之為「草堂」,他說寫下的「萬裡橋西宅,百花潭北莊」就是這裡,杜甫在此茅草屋一住就是四年之久。

杜甫草堂聽說在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修葺擴建,現已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草堂完整保留著清代嘉慶重建時的格局,園林是非常獨特的中國古典園林。草堂分為:草堂舊址、梅園和草堂祠。在草堂舊址內,照壁、正門、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旁配以對稱的迴廊與其它附屬建築,其間有小橋流水,翠柏青竹,使得草堂更顯莊嚴肅穆、古樸幽靜。工部祠東側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徵著杜甫的茅屋,已成為杜甫草堂的標誌性景點和成都的著名景觀。

茅屋故居是根據杜甫詩作和其它歷史文獻的描述重建的。這間建築在儘量還原了茅屋布局和室內陳設的同時還有意做出了破舊的效果,步入茅屋,展現在眼前的是三間屋舍,中間為主人起居休息的臥室,左右為會客室和灶間,可見草堂內的照片,屋內看見的牆壁上有破洞和牆體夾雜的草料,讓參觀者體會「茅屋為秋風所破」的感覺。

連接杜甫草堂舊址與草堂寺的一條紅牆夾道小徑,就是非常有名的花徑了。幽靜深長的紅牆小徑長約百米,花徑盡頭是「草堂影壁」,紅牆夾道,綠竹掩映,頗有古風味,很多人都會選擇在此處拍照,清末四川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鑲嵌的「草堂」二字於此,數度毀損又幾經修復。他在詩中寫道:「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據說當年毛主席視察草堂時,曾對著這兩個字看了好久。

杜甫草堂有三個門,北門、南門和正門,正門在南門的旁邊草堂路方向。中軸線最南端的是正門,牌匾的「草堂」二字為雍正的弟弟果親王允禮所書。正門外對著的是幽靜的浣花溪公園,草堂內到處是「草」,各種植物在此茂盛生長,讓空氣都變得格外清新。竹林、古樹掩映下的是茅屋水檻。一座假山上的草亭,因為位置比較隱蔽,即使是在其他地區遊人如織的時候這裡是異常地幽靜,因而使用這個入口的遊客較少,反而正好有了一種肅穆的氣氛。杜甫草堂裡的道路彎彎曲曲,到處都有建築、假山、植物等分割視線,所以可能會對路痴很不友善,一定要小心,不要迷路哦~

相關焦點

  • 成都杜甫草堂 讓詩聖文化光耀千秋
    草堂,在自身的變遷發展中承載和豐富著中華優秀傳統的內涵,經歷和見證著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和文化建設的繁榮發展。□杜博(圖片由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提供)古建園林建設跨越式發展  成都杜甫草堂,是全國詩聖行蹤遺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為引人注目的一處。在這裡,詩聖杜甫留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的美好祝願,使茅屋成為杜甫文化的精神地標。
  • 杜甫草堂與詩聖杜甫
    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築,名叫杜甫草堂。既然以杜甫為名,自然是與他有關。說是古建築,也不確切,因為如今的草堂是後來修建的,當然,也是還原曾經的草堂,連茅屋都是破敗的,漏風的。去過兩次杜甫草堂,一次是夏季,草木蔥蘢,荷花盛開,一次就是今年的正月初七,人日。
  • 遊杜甫草堂,感念詩聖情懷,觀賞梅花吐豔
    這樣的時節,遊杜甫草堂,除了必然會仰觀的詩聖草堂 ,最賞心悅目的便是隨處可見的臘梅。一路明豔,一路芬芳。那種清香,在初春依然刺骨的寒風裡,格外沁人心脾。草堂風雨不動安如山當年的戰亂,讓杜甫一家顛沛流離,南下四川。在成都浣花溪畔,當時的郊野之外,得友人相助,蓋了一座茅草屋,草草安生。那樣的簡陋,連風雨都難抵擋。「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實實在在是屋漏又遭連夜雨。
  • 「人日」祭拜詩聖杜甫
    看本文視頻掃二維碼   「錦水春風公佔卻,草堂人日我歸來。」2月11日,農曆正月初七,杜甫草堂風和日麗,花團錦簇,「第十屆成都詩聖文化節初七人日祭祀」如約而至。這也是成都一年一度的「人日遊草堂」傳統文化活動。  主祭人、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以及四川省杜甫學會專家學者,首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相關單位,省內詩人,博物館代表及社會各界群眾齊聚草堂大雅堂前,祭拜先賢,緬懷詩聖,傳承中華文脈精神,弘揚民族道德華章。
  • 拜謁詩聖,走進杜甫草堂
    拜謁詩聖,走進杜甫草堂來到成都,有一個地方是文人墨客們都要去朝拜的,這就是杜甫草堂,一代詩聖杜甫曾經短暫生活過的地方。在國慶,走進草堂,拜謁詩聖詩聖千古簡陋的草堂,高貴的靈魂當然,縱觀杜甫的一生,成都草堂的近四年的安定生活給詩人奔波的靈魂找到了一個暫時的家,雖然生活依然拮据,但在這裡他可以自由的寫詩、漫步,也可以和家人一起泛舟浣花溪上
  • 成都杜甫草堂「人日」祭拜詩聖杜甫
    成都杜甫草堂「人日」祭拜詩聖杜甫 (1/6) "← →"翻頁
  • 記載杜甫草堂「前世今生」!《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
    10月18日,作為天府書展系列活動,《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以下簡稱《口述史》)新書首發座談會在杜甫草堂舉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劉洪、四川省文聯副主席李明泉、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西南大學文學與教授劉明華等眾多專家學者濟濟一堂,共話草堂文脈,詩聖春秋。
  • 遊《杜甫草堂》
    成都的另一個古蜀文化看點是《杜甫草堂》。《杜甫草堂》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公元759年冬天,為躲避「安史之亂」流寓成都的故居。《草堂》建在成都西門外的涴花溪畔。這裡綠竹掩映,流水潺潺,環境優雅。杜甫攜家眷先後在這裡居住了四年。
  • 浣花溪畔遊杜甫草堂
    浣花溪畔遊草堂文:坦蕩蕩提起成都,大部分人聯想到的就是美食,麻辣誘人的川菜,紅紅火火的火鍋,我的印象當中的成都也不例外,是一個美食之都,但這次成都之行徹底顛覆了我的印象一問服務員,我們住的地方附近就是杜甫草堂。原來是來到了詩聖寓居成都的草堂之所,心中一陣驚喜,莫非這就是緣分,無意中就要親近詩聖的故地了。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是唐代大詩人流寓成都時的故居,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240餘首。
  • 記載杜甫草堂「前世今生」!《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正式「揭面」
    早期草堂每位員工都要「劃片」打掃衛生?翻看《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一樁樁趣聞軼事通過口耳相傳記載方式,在歷史行進的軌轍中,留下一道道神聖的印痕。10月18日,作為天府書展系列活動,《草堂文脈 浣花話杜:成都杜甫草堂口述史》(以下簡稱《口述史》)新書首發座談會在杜甫草堂舉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長劉洪、四川省文聯副主席李明泉、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
  • 杜甫草堂博物館,詩聖杜甫的遺蹟,了解歷史文化的古蹟
    唐代詩人杜甫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這位詩人將憂國憂民的情懷傾注在了自己的文學作品裡,而現如今要了解杜甫,人們往往都會去杜甫草堂,而杜甫草堂博物館則是最大的看點。少陵草堂碑亭杜甫草堂具代表性的建築,此亭以茅草做頂,亭內立石碑「少陵草堂」,為雍正時期果親王允禮所書。茅屋於1997年重建,根據杜甫詩集中的描寫還原,力圖還原詩人筆下的意境。
  • 遊被譽為「詩歌之鄉」的杜甫故裡,來緬懷「詩聖」吧
    「詩聖」杜甫心繫天下,對後世的影響不言而喻。河南省鞏義市站街鎮南瑤灣村是杜甫故裡,來此瀏覽,聊以緬懷「詩聖」吧。如今你的杜甫故裡是在原址的基礎上經過擴建而成,是紀念緬懷杜甫的最佳場所,也是知名的旅遊勝地。人們往往帶著對詩人的敬仰之情,前往杜甫故裡朝聖。杜甫故裡的的大門是典型的仿唐建築,紅牆黑瓦,莊重而大方。
  • 人日遊草堂 沾一沾杜甫的文氣
    對於成都人來說,在這一天祭拜先賢、暢遊草堂是一項傳統民俗活動。上午,杜甫草堂大雅堂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大家都在翹首以盼著「人日遊草堂」這場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和詩歌盛會。  2月22日,司儀在「人日」祭拜杜甫活動中唱詞。 新華社發  「今逢人日,梅蕊飄香。少長鹹集,齊集草堂。詠詩聖詩,體詩聖意……文化強國,再寫華章。民族復興,我輩擔當。在此人日,來拜草堂。」
  • 草堂人日祭詩聖 吉狄馬加:宏揚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儀式感
    2月22日上午,伴隨著古韻悠悠的琴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一年一度的人日祭拜詩聖杜甫儀式,在大雅堂杜甫像前舉行。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作為主祭人,帶領現場公眾祭拜先賢,緬懷詩聖。以莊嚴肅穆的儀式,表達對詩聖杜甫的深深敬意。
  • 詩聖仁愛濟千秋 草堂公益踐善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愛心實踐...
    將詩聖推己及人的濟世胸懷深深烙印在後人心中。千年後,「草堂留後世,詩聖著千秋」,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博物館以杜甫大愛精神為內核,傳承優秀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獻愛心,行義舉,助力慈善。隨後,四川省慈善總會、中鐵信託、成都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四方現場籤署了合作協議,標誌著杜甫草堂與中鐵信託的愛心活動正式起航。
  • 金庸曾於杜甫草堂賦詩 自謙是班門弄斧
    原標題:金庸曾於杜甫草堂賦詩 自謙是班門弄斧   10月30日,驚聞金庸先生辭世,書迷一片哀嚎。不少杜甫草堂的工作人員得知消息,在朋友圈曬出2004年金庸先生在杜甫草堂的留影,緬懷他筆下的武俠世界。
  • 鄭愁予、舒婷等詩人現身杜甫故裡緬懷詩聖
    緬懷詩聖儀式現場   人民網鄭州4月3日電(霍亞平、實習生白天然) 4月3日,杜甫詩歌文化周緬懷詩聖儀式在杜甫故裡——河南鞏義舉行,著名詩人鄭愁予、舒婷等現身敬獻花籃,並向詩人塑像三鞠躬,以表達對詩聖杜甫的深深敬意。
  • 是草堂成就了杜甫還是因為杜甫火了草堂?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這絕代詩聖生命的一大棲息處,這和著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一個偉大靈魂沉吟的處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園。草堂公園由大廨、詩史堂、工部祠和柴門等景觀組成,給成都人一個清幽的休息場所,也給遠方慕名而來的遊客以精神的慰藉。
  • 成都:"人日遊草堂" 憑弔詩聖傳承中華文脈精神
    詩聖杜甫,繼往開來,承上古雅正之義,開盛唐奔放風尚……」在古韻悠悠的琴聲中,敬澤先生誦讀《祭詩聖杜甫文》。  「錦水春風公佔卻,草堂人日我歸來。」每年「人日」,憑弔詩聖,賞梅祈福,是成都人春節期間一項重要的傳統文化習俗。
  • 人日祭杜甫:留此草堂萬世名
    丁酉新年的杜甫草堂,繁花似錦,春和景明,一年一度的「人日遊草堂」祭拜活動當天上午如期舉行。  祭杜:阿來任主祭人  「杜甫的一輩子是成都文化的很好說明」  2月3日是農曆正月初七,恰逢立春時節,四川省杜甫學會專家學者、省內各詩人博物館代表、著名詩人、社會各界群眾齊聚杜甫草堂大雅堂前,祭拜先賢,緬懷詩聖,傳承中華文脈精神,弘揚民族道德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