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最大」的古寺,唐玄奘曾在此地翻譯經文,如今卻少有人知

2020-12-13 Annie望世界

遊蕩天下,尋找城市當中隱藏的那些魅力,品位人生,探尋旅行當中不一樣的意義。我是Annie望世界。

「山東」是一個很受關注的省份,省內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文物古蹟都很有名氣。比如自然景觀裡最出名的是「泰山」,作為國內有名的地理標誌,泰山的風景以雄奇為主,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來遊玩。文化古蹟則以孔廟的影響最廣最大,在國外的很多城市都有孔廟的建設,孔廟文化傳揚到了世界各地。那我們要說的並不是這裡的孔廟,也不是泰山,而是一座寺廟,它就是「靈巖寺」。

很多人可能沒聽過「靈巖寺」,但它其實是非常有歷史的一座寺廟。首先它建於東晉時期,到如今已經有1600多年的歷史,除了北魏時期比較清冷之外,其他時期這裡的往來遊客都是非常多的。

它坐落在濟南,是山東境內規模最大的寺廟,在輝煌時期曾經有50多座殿宇,是一個很有規模的建築群。現在雖然已經沒有當年那麼大的規模了,但依舊能在寺裡看見很多的殿閣、墓塔林、佛塔等等,可見過去的香火鼎盛。據說在香火最盛的時候,這裡光是僧侶就超過了500人,可見當時佛教文化的興盛。

靈巖寺的光輝還在受到外在的賦予,比如說皇帝會在泰山舉行一些儀式,在儀式結束之後通常就會到靈巖寺參拜,為國家祈福。百姓們受到影響,也會選擇來這裡上香祈福,這裡自然香火鼎盛。還有十分值得一提的就是唐玄奘曾經在寺裡翻譯佛經,十分值得紀念的。

寺裡還有很多的景點,比如說「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千佛殿」等等,在千佛殿正中間的石座上,擺放著3尊佛像,周邊則有很多高30釐米的小佛像,因而得名「千佛殿」。殿內東西兩側以及後面的臺座上還擺放著40尊泥塑的「羅漢」,高1.2米左右,身上塗飾著顏色不同的礦物質顏料,這是永遠都不會掉色的,工藝十分精細。「每尊羅漢」的神情各有不同,擺脫了一般「佛教塑像」的固定樣式。

可見靈巖寺的確實是很好的,雖然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但之後名氣一定會大增,期待它之後的發展。山東「最大」的古寺,唐玄奘曾在此地翻譯經文,如今卻少有人知。對於靈巖寺你有什麼認識?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往期精選

浙江有望合併的兩個城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下一個「上海」

重慶在建的新地標,高達380米,俯瞰山城,或將成下個網紅打卡地

四川有望合併的兩座城市,一旦成功,或將成西南第一大城市

桂林又添一新地標,坐標灕江河畔,耗資30億元,預計年底投入使用

海南又一新的城市地標,高428米,被稱省內第一高樓,至今未建成

相關焦點

  • 這座深山古寺,佛法曾遠播日韓,是「梯田」起源,如今卻少有人知
    佛教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信奉,所以在全國各地都有非常多的寺廟,其中還有許多的千年古剎,而如今的寺廟也不僅僅有信眾去參拜,很多的寺廟也都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景點,比如少林寺、法門寺等等。
  • 西行的使者,翻譯經文的高手,玄奘的真實身份!
    其實這個是有原型的,他家是我們國家歷史上的玄奘。今天那我就跟你們說一下呢,這個玄奘的故事吧。在現在看來的話,唐僧就是如今的河南人,他的法號叫做唐三藏,因為在隋唐的時候那個佛教在我們國家非常的流行,所以這個也算得上這個小說的歷史背景了。然後這個玄奘從小家境就不是很好。然後就跟著他的師傅學習佛經,在他13歲的時候,他在洛陽那裡出家。
  • 唐玄奘所經歷的第九九八十一難:過春風十裡,把你藏在經文裡
    唐貞觀十九年,玄奘學成歸來,唐太宗自是赦免了他當年偷渡國外的死罪。一時間,長安城內萬人空巷,大家都爭著一睹大唐聖僧的真容。 唐玄奘歇了馬,一邊在弘福寺做著翻譯經文的工作,一邊四處開壇宣講佛門真言。唐玄奘的演講功力十分了得,歷來史家也多有記載,反正把黷武的唐太宗也給說服了,還親切地稱呼他為「御弟」。 時間一晃又過了十年。
  • 歷經千年後,唐玄奘用桑皮紙翻譯抄寫的經文,出土新疆鄯善縣
    這次的紙質文物竟然是由玄奘奉詔翻譯的佛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首寫的一段文字,讓它的秘密真相大白。一石激起千層浪,短幾天時間內,就引起國內外文化、文物、考古界及媒體的高度關注。據報導,佛經自傳入中國後,多位高僧進行過翻譯。此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大乘佛教的佛經,對中國佛教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 唐玄奘絕非你在《西遊記》中所了解那樣
    玄奘是有佛家天賦的,2歲出家,成年之後精通佛法,也許是越懂佛法,越懷疑手中的佛經。唐玄奘在誦經的過程中,他總覺得佛經有些地方的翻譯似乎不妥,然後就自修了天竺語,這算是唐玄奘為西天取經作必要的準備。玄奘之所以選擇偷渡的方式,這僅僅只是因為當時的唐帝國不允許民眾私自出國。唐玄奘西出陽關之後的艱難險阻不必多說,一定不比《西遊記》少,更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遙遠的西天,竟然會有一位大師一直在等候著他。
  • 臨死之時還在擔心,經文翻譯不完!「玄奘法師」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文/亦單shan說起玄奘,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但大家知道嗎?從現如今來看,玄奘可是佛教歷史不可或缺人之一?為什麼,玄奘法師不止西行取回了真經,進而翻譯了中國現如今大部分的「佛教經典」!
  • 山東被忽視的景區,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建築風格獨特卻少有人知
    山東被忽視的景區,國內規模最大的古城,建築風格獨特卻少有人知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都開始重視旅遊業的發展,而我們國家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悠久的歷史中孕育了很多的古城,甚至一些古城在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後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 如果有誰能在這部經文上加或減一個字,使文意更圓滿,賞銀200兩
    「如果誰能在玄奘法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上加一個字或者減一個字,而使其文意更加圓滿,賞紋銀二百兩」。唐朝時文人輩出,卻沒有一個人能領到這個懸賞。如今我們能學習、聽聞、誦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能不感謝一個人,他就是唐三藏法師玄奘。現在通行的版本是他翻譯的,該經文上加一個字或者減一個字,都不能使其文意更加圓滿。
  • 去印度遊歷和翻譯佛經,唐玄奘會外語嗎?
    後,收到許多留言詢問玄奘在取經路上經過了138個國家,他是如何操著熟練的外語問路的?好問題。小妹今天就來解答一下——玄奘的外語水平高嗎?他是如何問路以及翻譯印度佛經的?一:唐玄奘其人:在開談之前,先暫時將我們記憶中的《西遊記》擦除,今天講真實歷史。
  • 唐玄奘西遊記二:玄奘徵服高昌國王,趴下給玄奘當臺階
    「麴文泰不甘心,下血本,說出好多的優厚的條件,又向唐玄奘請求,希望他可以留下,唐玄奘又拒絕了他,麴文泰頓時就怒了,我乃一國之君,這麼低三下氣,竟然還不知好歹,於是下令把唐玄奘給軟禁了。,而是絕食,麴文泰並不在意,心想過幾天就不絕食了,但是三天過後,唐玄奘卻還是如此,又過了一天,唐玄奘暈倒了,到了將要見「如來」的地步,麴文泰頓時就急了,馬上進行救治。
  • 與玄奘比肩的高僧,翻譯的佛經流傳更廣,堪稱語言天才
    七歲的時候鳩摩羅什隨母親出家,十歲沒到他已經學習了大量的經文,隨後的很多年裡鳩摩羅什刻苦學習經文,四處求學問道,後來年紀稍長又能四處講經說法,翻譯佛經,在這段時間裡鳩摩羅什對佛學的修習和對各種學說的掌握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對後來他在世界佛學史上的地位起到了很大作用,當時的他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在西域諸國中早已經很有名氣了。
  • 農曆五月初二 唐玄奘法師開始翻譯《大菩薩藏經》
    2015年6月17日,農曆五月二日,唐三藏玄奘法師開始翻譯《大菩薩藏經》。《大菩薩藏經》,共二十卷,唐玄奘法師譯。該經乃玄奘法師西行求法返國後最先譯出之經,記述四無量、六度、四攝等大乘教義。
  • 當歷史中的高僧唐玄奘遇到《西遊記》中聒噪的唐僧
    如果一頭扎進梵文佛經中無法自拔,苦逼苦逼日以繼夜翻譯佛經的唐代高僧唐玄奘,在睡夢中見到自己成了金蟬轉世,有三個法力無邊的徒弟保護,身騎白龍馬的自己帥到自己都眼暈,嘴裡反覆念著史上最強緊箍咒,估計他都會夢中笑嗆到。
  • 原來唐玄奘西天取經後在西安當主持,現存寺院竟是日本人出資建造
    唐大慈恩寺始建於貞觀二十二年,是唐高宗李治為其母親文德皇后而建,建成之初的大慈恩寺面積是如今遺址公園的7倍之多,也是唐代規模最大的寺院。大慈恩寺建成後已完成西天取經的唐玄奘受命成為這裡的主持,並在此創立佛教宗派,翻譯經書數十載。如今西安市區最著名的景點大雁塔,便是在唐玄奘的設計、督建之下建成的,也是大唐慈恩寺在戰火摧殘與風雨滄桑之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築。
  • 杭州最低調的千年古寺,日本茶道起源地,與靈隱寺齊名卻少有人知
    在國內有很多著名的寺廟,就比如少林寺、白馬寺等等,那說到杭州最出名的古寺,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靈隱寺,當然在杭州境內除了靈隱寺之外,還有許多古寺因名氣不是特別高而少有人知,就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千年古寺,還是日本茶道的起源地。
  • 還原歷史上的唐玄奘:與小說裡的相差甚遠
    唐玄奘天資聰慧、求知真切,為了尋求佛法的真理不遠萬裡、跋山涉水來到西方求取真經。玄奘在異國他鄉遊學整整18年的時間,他的學識修養和個人品德備受好評與稱讚,他所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是深遠的。青年講學,發現問題,萌生西行的想法唐玄奘於公元602年出生在河南洛陽,當時他的名字叫做陳禕,是他父親陳惠的第四個孩子。他的父親雖然早年在為官之路上並沒有多大的成就,但是其忠誠廉潔的人品卻是備受稱讚,以至於後來深深影響了他這個四兒子。
  • 農曆七月廿七 唐玄奘法師開始翻譯《法蘊足論》
    2015年9月9日,農曆七月二十七日,玄奘法師開始翻譯《阿毗達磨法蘊足論》。
  • 唐玄奘本姓陳,哥哥也是得道高僧。真實的他比西遊記更男人!
    我們熟知的西遊記是借了歷史上真實事件「玄奘取經」而演化成的故事。故事太有名,以至於對於真實的玄奘,我們知道的y點少。要說玄奘和佛教的淵源,從幼年起便種下了,同時也有著深刻的歷史巧合。從十六歲開始,也即公元618年,北方陷入戰亂,民不聊生,普通百姓無暇顧及弘揚佛法,玄奘決定走向南方。一方面追隨在四川的道基法師,一方面也是為了傳教。用了將近八年的時間,玄奘走過四川,揚州,蘇州。所到之處,求學問道,辯論求真,人過留名。從此之後,玄奘也是佛法中大名鼎鼎的一號人物了。和西遊記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真實的玄奘西域取經是「違法偷渡」,名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
  • 玄奘法師翻譯的心經為什麼備受歡迎?而其他法師翻譯的卻廖無人知
    當然,對於玄奘法師翻譯這部《心經》,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幾乎都是依照玄奘法師的版本。我們也要知道,真正的《心經》是有很多種版本的,為什麼玄奘法師的本子最受歡迎呢?後來他回到東土以後,把它從梵文翻譯成漢語以後,可以說是所有版本裡面,翻譯的最出色的一部。而且在玄奘法師翻譯過程中,他還表達出來一個特色,這是獨屬於玄奘法師,當時所立的一個,翻譯界的規定,不成文的規定。就是說,在五種情況下不翻譯,包括我們現在讀《心經》的時候,也會知道他其中這麼一個見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是《心經》的全稱。
  • 佛教翻譯家玄奘
    佛經是從國外傳來的一種宗教,如果要在中國發展,語言就成為佛教傳播和壯大的一道障礙,翻譯工作便顯得異常地重要。出於佛教傳播的需要,在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出現了許多翻譯家,絕大部分佛教經文也在這一段時期被翻譯成了中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