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10:4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吳佳蔚 通訊員 林怡
村裡的老人獨自上樹採摘。 金燁鵬 攝
秋入小城涼入骨,無人不道柿子熟。長柿作為台州玉環的特色水果之一,其軟糯香甜的口感深受市民喜愛,但在清港鎮掃帚山村,漫山遍野的長柿卻無人問津。
走進掃帚山村,房前屋後、山間地頭的柿子樹上掛滿了紅黃相間的長柿。「哎,柿子是好柿子,可是沒人要。再好有什麼用,還不是放在這裡爛。」看著自家山頭的柿子樹,一位村民感嘆道。
皮色由黃轉紅本是長柿最佳的採摘期,但如今整個村子裡靜悄悄的,絲毫不見熱鬧的採摘景象。記者多方打探得知,原來是因為本地的柿子不值錢了,採摘後賣不出去,久而久之便沒人願意採摘。
為何長柿不值錢呢?據悉,掃帚山村的長柿曾經每公斤還能賣到2元多,給村民帶來不少收益。但在四五年前,一些關於長柿的傳言幾乎斷掉了這種經濟農作物的銷路。
「那時到處有人說長柿吃了致癌、長結石,大家都不敢吃了,後來長柿就不大好賣了。」掃帚山村黨支部書記潘國華說。
掃帚山村漫山遍野的長柿等待著商家收購。 金燁鵬 攝
對於該說法,記者向浙江省食藥監局相關專家進行了求證,得到的結果是:適量吃柿子並不會得結石病甚至致癌。不僅如此,柿子還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緩解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喉痛等症狀,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然而,長期飽受謠言之困,玉環的柿子陷入「本地人無心採摘,零售商不願上門」的尷尬境地。經村民指點,記者在不遠處的路邊看到一個由幾名溫州行販臨時搭建的「柿子收購點」:一輛卡車、一桿電子秤,周邊沒有任何的牌子或標識,三個耄耋老人正費力地將幾袋打包好的長柿從自己的三輪車上卸下,交由行販稱量。整個收購點簡陋到極致,而它卻是村裡柿子僅有的出路。
「你這個太小了我不要。」經過一番挑揀,行販將個大飽滿的柿子放上了電子秤,「總重量100公斤我算你1.2元一公斤,給你120元。」說著,行販從包裡拿出錢遞給了老人。
「柿子太小我也沒辦法。」老人一邊清點手裡的錢,一邊無奈道來。他坦言,長柿收購價過低,若請工人幫忙採摘,一天的工錢就要耗費兩三百元,比柿子還高出幾倍,要想不虧本,採摘只能靠自己。「我今年90歲了,高的爬不上去,只能摘些長在低矮處的長柿,能賣一點是一點。」
除了無法請人批量採摘,低價的柿子也讓村民徒生累贅之感,「將自家的柿子樹砍去」成了許多果農「斷尾求生」的選擇。儘管今年氣候合宜,掃帚山村長柿長勢良好,產量還是達到了百萬公斤以上,然而較之原先已下降了三分之二。
「看著村裡這麼多長柿一點點爛掉,實在可惜。」掃帚山村村委會副主任胡友福說,「希望有商家能把長柿收購過去,做成罐頭、柿餅等一些食品來銷售,解決村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