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藝廊坊」非遺大講堂走進市十三小

2020-12-11 廊坊日報全媒體


12月8日上午,由市群藝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守藝廊坊」非遺大講堂第十七、十八期在廊坊市第十三小學開講,陶藝傳承人王秀、李氏傳統戲法傳承人寧愛軍為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非遺體驗課。

體驗課上,王秀向學生們簡單講述了制陶歷史,現場展示陶器製作。在王秀的指導下,孩子們親手製作陶藝作品。寧愛軍現場為學生們表演了中國傳統戲法,一個個道具隨著他的動作變換著位置。學生們紛紛上臺,和寧愛軍一起感受傳統戲法的魅力。

活動中,孩子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用陶藝展示現代事物,以自己全新的理解演繹傳統戲法,讓非遺項目散發出年輕的活力,以實際行動傳承傳統文化。

相關焦點

  • 「守藝廊坊」非遺大講堂走進武警廊坊支隊
    來源:廊坊雲報廊坊日報訊8月26日下午,2020「守藝廊坊」非遺大講堂第五期在武警廊坊支隊開講,傳統合香技藝傳承人吳予姝進行了一場傳統香文化體驗活動。活動中,吳予姝講解了「香」的悠久歷史、作用和製作香牌的步驟。「在中國古代,香是日常用品,也可以說是生活必需品。
  • 「守藝廊坊」非遺大講堂第四期——李鳳霞講述指尖上的藝術
    李鳳霞(右)教授布藝製作「布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舊時又被稱為『女紅』,它曾是考量女子才德的重要標準之一……」8月25日,2020「守藝廊坊」非遺大講堂第四期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開講,勝芳布藝製作技藝傳承人李鳳霞帶領學員們實踐體驗,激發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 非遺大講堂走進國網廊坊供電公司 講述京南御繡的傳承與魅力
    圖為國網廊坊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正在體驗製作刺繡團扇。在中國,刺繡歷史久遠,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手工刺繡工藝……」8月14日下午,2020「守藝廊坊」非遺大講堂第三期在國網廊坊供電公司開講,京南御繡代表性傳承人武保強上了一堂精彩的非遺課。武保強從10歲開始跟隨母親學刺繡,直到外出讀大學才停止。
  • 剛剛,「通武廊」75項非遺精品亮相廊坊
    11月27日,「通武廊」文化旅遊創意產品展暨第八屆廊坊特色文化博覽會在廊坊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序幕,來自通武廊三地的75個非遺項目、5家文創企業、30餘件非遺文創精品、200多件非遺抗疫展品以及80餘幅展示北運河風採的精彩圖片等閃亮登場,為三地市民「烹製」豐盛的文化「盛宴」。
  • 河北廊坊非遺宮廷新造辦開展
    「沒想到這些只有在故宮裡才能見到的東西,在咱們家門口也看到啦,還都是咱們廊坊人製作的,真是漂亮。」參觀展覽的市民劉冬梅女士說。6月13日,在市群眾藝術館一樓展廳,匯聚了河北省廊坊市2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宮廷新造辦——廊坊非遺美學展」為市民獻上了一場精美的文化盛宴。
  • 傳承非遺文化 上中順特色街區「時光守藝人」體驗館開業
    12月5日,上中順特色街區「時光守藝人」體驗館正式開業,讓街區的業態更加豐富,也為樂山非遺傳承事業增添力量。「時光守藝人」體驗館開業畫家揮毫潑墨現場作畫,剪紙藝人一把剪刀剪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小朋友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爭先恐後體驗夾江年畫製作的樂趣和扎染的奧妙、......走進館內,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遊客圍觀體驗,「製作年畫要先上墨!再鋪宣紙,然後拓印。」大小朋友們玩的不亦樂乎,現場氣氛頗為熱烈。
  • 【守藝廊坊】張有利:匠心傳承古建築營造
    【守藝廊坊】張有利:匠心傳承古建築營造 2020-12-12 1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活動資訊|走進非遺大講堂——學習中國戲劇文化
    走進非遺大講堂— —學習中國戲劇文化12月13日,20名新華小記者走進永興坊非遺劇場,觀看我國傳統戲劇秦腔演出,學習有關秦腔知識,穿戲服、甩水袖、繪臉譜,體驗秦腔的戲劇文化魅力。來到永興坊非遺劇場,一場精彩的秦腔演出吸引了臺下的小記者和所有觀眾,秦腔演唱、快板、木偶戲等表演,讓小記者們激動不已。演出結束後,小記者們穿上戲服,在梁老師的引導下學習了簡單的表演動作,並與幾位秦腔老師們合影留念。隨後,小記者們來到文化中心進行秦腔臉譜繪畫體驗。
  • 「流淌在生活」廊坊非遺美學展:讓傳統非遺「潮」起來
    9月9日,「流淌在生活」廊坊非遺美學展在河北省非遺中心拉開帷幕——讓傳統非遺「潮」起來麵塑水滸「一百單八將」栩栩如生……9月9日,由省文旅廳主辦,省非遺保護中心、省群藝館、廊坊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流淌在生活」廊坊非遺美學展,在省非遺中心拉開帷幕。
  • 非遺鮮聞丨張掖市非遺大講堂走向全國啦(兩條)
    張掖市非遺大講堂走向全國啦近日,小編從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獲悉,由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張掖市文化館承辦的2020張掖市「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民族根脈」非遺大講堂活動(直播視頻),在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首頁的「共享直播」版塊向全國推廣。
  • 守藝傳統「木偶戲」兩岸青少年開啟「福建非遺之旅」
    本次活動通過研習傳承非遺文化,把「木偶戲」作為主線串聯整個項目,運用「研學+」的形式,即研學+景區、研學+非遺、研學+兩岸青創等方式。除了第一站走進福州,還將在11月-12月,前往泉州、漳州、廈門各地,邀請非遺項目「木偶戲」的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漳州市布袋木偶傳承保護中心三個國家級木偶劇團共同舉辦研學交流活動。
  • 廊坊開發區「大講堂」家教與家風專題開講
    本報訊(王衛國、王文珩)近日,廊坊開發區「大講堂」聚焦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邀請廣州大學劉雲生教授就家教與家風進行專題授課。聆聽講座後大家紛紛表示,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小家」同「大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命相依,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將很好地學習、吸收、傳承傳統家規家教家風的養分,以良好家風涵養清風正氣。
  • 廊坊三個非遺項目驚豔進博會
    在這場集聚全球各大行業頂尖品牌的國際盛會上,老天利景泰藍河北有限公司、大廠回族自治縣良盛達花絲鑲嵌特藝有限公司代表非遺品牌,燕南春酒業作為河北老字號企業受邀參展,展示了廊坊文化和品牌形象。據了解,進博會是中國為全球構建的一個超級大舞臺,能夠參展的企業不僅代表著創新與科技,同時也展現了時代的傳承和厚重。
  • 【好人365】一個非遺「守藝人」的堅守
    李寶峰一個非遺「守藝人
  • 「雲賞廊坊」讓遊客走進與眾不同的文旅大會
    「『雲賞廊坊』雲旅發專題頁」的上線運行,可以讓與會者和廣大遊客通過720度VR全景、視頻、圖片等形式,了解廊坊文化旅遊發展成就、遍覽廊坊美麗風景,並且通過網上展館及網上直播帶貨活動購買廊坊特產。
  • 航拍廊坊——市主城三區
    《廊坊新聞》推出「航拍廊坊」專欄,從高空視角俯瞰廊坊大地,全景展現我市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航拍廊坊」今天請您跟隨我們的鏡頭走進市主城三區來源:廊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