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0月8日電(記者周欣、王恆志)2018年中國攀巖聯賽啟動時曾經設定了三大目標:備戰東京和巴黎奧運會,提升運動員競技水平;推動攀巖運動的社會化和市場化;推動中國速度攀巖的崛起。
從國慶假期舉行的2020「吳江汾湖」中國攀巖聯賽總決賽暨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資格賽上可以看到,中國攀巖正在努力把理想變成現實:男、女速度攀巖項目競技成績超世界紀錄;國家隊隊員通過聯賽歷練,為即將舉行的攀巖亞錦賽暨東京奧運會資格賽奠定了信心;有數千萬人次觀看了近10場視頻直播和錄播,感受到競技攀巖「更快、更高、更強」的魅力。
鍾齊鑫、鄧麗娟超越速度攀巖世界紀錄
聯賽總決賽設置速度賽、難度賽、攀石賽和兩項全能(難度、攀石)賽,只有常規賽各單項積分排前26名的運動員才有資格參賽。
速度攀巖決賽中,鍾齊鑫和鄧麗娟分別以5.346秒和6.745秒的成績超過男子(5.48秒)、女子(6.99秒)世界紀錄。
中國女子速度攀巖在2019年進入「7秒時代」,眾多選手成績在8秒以內,宋懿齡曾在去年世界盃上以7.10秒的成績打破過女子攀巖速度賽世界紀錄。今年的國內聯賽中,牛笛、鄧麗娟又接連創下超世界紀錄的成績,充分證明了中國女子攀巖運動員的實力。
男子速度賽的爭奪更是在毫釐之間。在3場分站賽中,6.5秒成了選手進入決賽的門檻;預賽第1名和第16名成績差距微弱,3站比賽分別是0.74秒、0.81秒和0.67秒。
中國國家攀巖隊副領隊趙雷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更大的國際舞臺,中國的速度攀巖已經準備好了,我們要共同努力爭取更大的突破。」
以賽代練促水平 奧運資格力爭滿額
按照東京奧運會攀巖項目參賽名額規則,潘愚非和宋懿齡已經獲得男、女各一個奧運資格,中國攀巖隊還有機會在亞錦賽上爭取另外男、女各一個參賽名額,從而滿額參加奧運會。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國際賽事停擺,攀巖亞錦賽和東京奧運會推遲舉行。中國攀巖聯賽為運動員們提供了寶貴的「以賽代練」機會。
經過近三年的聯賽平檯曆練,國家隊和國內各省區市攀巖國訓隊的競技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除了速度攀巖之外,中國選手在以往弱勢的難度和攀石項目上有所提高,頻頻登上世界比賽最高領獎臺。同時,鄧麗娟、牛笛、蔣融、宋華龍、龍金寶等頗具潛力的新生代運動員在聯賽中脫穎而出。
據介紹,中國登山協會還將把明年的全運會名額和本次聯賽總決賽有機結合。在全運會舉行之前進行兩場資格賽確定全運會攀巖項目參賽資格,本次比賽是其中一場,這使得各隊和攀巖俱樂部派出最強選手出戰。
傳承「登山精神」 提速市場化社會化運作
「不畏艱險、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一直激勵著國人奮發向上。從登山運動衍生而來的攀巖運動秉承「登山精神」,強化體育精神和運動成績與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的有機結合。
三年來在中國攀巖聯賽平臺上,有11支與地方共建的國訓隊,還有來自雲南、上海等地的7家社會俱樂部。俱樂部選手頻頻折桂,進一步推動攀巖的社會化發展。
9月26日,中攀聯賽西藏林芝站,湖北攀巖國訓隊選手黃周文在男子難度攀巖賽決賽中獲得第六名。新華社記者王沁鷗攝
本次總決賽的舉辦地吳江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經連續7年承辦國際攀聯世界盃攀巖賽。這裡的文體中心攀巖館除了能夠承接各級各類攀巖賽事,還為運動員平時訓練提供了理想場所,被授予中國登山協會「國家攀巖隊訓練基地」稱號。
汾湖還將依託高水平的國內外攀巖賽事,打造「攀巖特色小鎮」,助力「創新湖區、文旅小鎮」的區域定位。
中國登山協會攀巖部主任厲國偉表示:「過去三年來,通過組建國家攀巖隊複合教練團隊、跨界跨項選材、成立攀巖國訓隊、推出中國攀巖聯賽等措施,中國競技攀巖的整體水平提升明顯。展望未來,我們始終為打造攀巖世界第一聯賽的目標而不斷努力,通過聯賽平臺帶動攀巖運動整個上下遊產業鏈的發展,加速攀巖項目的社會化和市場化。」
圖片:除署名外由中國登山協會提供
文字編輯:張悅姍
新媒體編輯:韋驊
籤發:沈楠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