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7億用戶的拼多多會是下一代品牌孵化的集中地嗎?

2020-12-14 界面新聞

文 | 聚美麗 小小徐

拼多多終於盈利了。

根據拼多多11月12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在NON-GAAP財務統計標準下,實現淨利潤4.7億元,首次實現了單季度盈利。除了營收之外,財報裡公布的其他幾組數據更引人關注: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已經達到了7.3億人次,與阿里的7.6億人次相差無幾,尤其是第三季度拼多多的年度活躍用戶環比增長了4810萬人,遠高於阿里巴巴同期的1500萬人。拼多多已然成為國內新的網際網路巨頭企業。

7億用戶引各大品牌「折腰」

前不久「廣州化妝品新品牌計劃大會」在廣州市白雲區正式舉行,拼多多將聯合丹姿集團,共同推出國貨美妝新品牌「萃潤」。

根據拼多多的介紹,丹姿集團是繼珀萊雅、歐詩漫、上美、百雀羚之後,拼多多新品牌計劃下加入的第五家本土化妝企業品牌。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品牌會為拼多多這一電商渠道量渠定製品牌,看了以下這幾組數據或許就能了解拼多多這塊草原有多「豐沃」。當淘系流量越來越貴,品牌肯定要去開闢新的戰場。

小鎮青年鎖定品牌目光

△數據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

在目標受眾方面拼多多目前有1.4億美妝用戶,女性人群為主,25歲以下人群佔比超一半。

△數據來源:凱度消費者指數

在增量上,拼多多上半年個護客流增長200%,貢獻了整體網購客流增長的13%,對於1/3拼多多個護消費者拼多多是其唯一個護產品網購渠道。

從安裝滲透率來看,在下沉市場中,拼多多的地位不可撼動。

那拼多多會是下一代品牌孵化的集中地嗎?

在品牌孵化上,拼多多目前走的路或許跟天貓有所不同,從2016年開始,天貓便上線了TMIC創新中心、天貓小黑盒、超級品類日等營銷工具,覆蓋了品牌數據觀察、上新、銷售等多個環節,以此助力新品牌成長。

而拼多多選擇開始先打「安全牌」,與規模化的企業合作推出子品牌,這樣可以利用其完善而成熟的供應鏈,在產品端規避掉一些風險,那各個集團主品牌與拼品牌(專門為拼多多渠道創立的品牌)在供應鏈端有何不同呢?記者收集到了在拼多多推出子品牌的幾大集團企業,與他們旗下的主品牌進行了對比,或者從這幾個拼品牌身上,大家就能更直觀的看到拼多多這個平臺的特殊屬性。

芮加:以9.9護手霜打造拼多多爆款

珀萊雅在拼多多推出的品牌叫芮加,通過藥監局可以查到其產品主要由浙江比優媞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據公開資料顯示,此公司創立於2019年3月,註冊資金為1,052.63萬(元),珀萊雅集團投資佔比95%,是珀萊雅集團投資成立下的子公司。

在價格帶上,拼品牌與主品牌珀萊雅還是存在明顯的分割線,珀萊雅產品價格帶在99-300元之間,而芮加的產品價格多數集中在100元以下,只有少數的套盒才能突破百元大關。而擅長打造爆款產品的珀萊雅在拼多多上選擇了護手霜進行突圍,在官方補貼之後單只9.9的芮加護手霜目前在品牌旗艦店的銷售已經達到了5萬+。

芮加品牌在拼多多的銷量目前由品牌旗艦店產生,C店佔比較少,除了芮加的旗艦店之外,主品牌珀萊雅的官方旗艦店也有銷售芮加產品。目前芮加官方旗艦店共有70款SKU,總銷售10萬+。

對比一下官方旗艦店的店鋪頁面可以看出,拼多多把店鋪總銷量和評價中重點提到的關鍵字評價顯示在店鋪首頁,而關於優惠券也是放在了顯眼位置,確保消費者點進店鋪就能看到。從頁面也可以看出,淘寶對於商家直播的支持和扶持力度。目前從幾個品牌來看,芮加品牌的出發最快最穩,截止發稿前已經有超過6萬粉絲關注。

束而、小金帽:用拼多多做主品牌的最強「輔助」

上美集團在拼多多推出了兩個品牌,一個是韓束衍生出來的子品牌束而,一個是跟母嬰護理品牌同類型的小金帽,從研發環節來看,上美旗下品牌大部分的產品還是由自己的研發工廠上海中翊日化有限公司生產,束而的一部分商品由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黎姿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從價格帶上來看,束而也是走下沉市場,套裝價格也沒有超過100元。

上美集團對於束而這個品牌沒有刻意的去「韓束化」,從藥監局也可以看到其品牌備案都是用韓束束而進行註冊。在官方專賣店名稱上也是用韓束束而的品牌全稱。不過可以看到目前其專賣店剛剛上架,其關注人數和銷量都幾乎是剛啟動狀態,目前束而的銷量大多由C店完成。

母嬰護理的兩個品牌也是通過價格帶上做了區分,同類型的寶寶霜,價格相差在一倍左右,目前紅色小象的爆款寶寶霜在天貓旗艦店月銷達到了10萬+,而小金帽在拼多多上並沒有開設自己的獨立的官方旗艦店,在紅色小象專賣店上進行銷售,其他多由C店進行銷售。

蓓麗:用超高性價比面膜打開下沉市場

百雀羚在拼多多推出的品牌叫蓓麗,在供應鏈環節,百雀羚大部分產品都是找了OEM/ODM工廠做代加工,但是從工廠來看,百雀羚主品牌基本上找得都是像科詩美絲、科思、晟薇藥業的大廠,拼品牌蓓麗除了有個別產品由蔻詩曼嘉生產之外,大部分還是找了廣州白雲區的代加工廠。在價格帶上,所有的企業都很默契的把100元設為了最高值,蓓麗的一款煙醯胺多肽玻尿酸面膜均價差不多達到了1.1元/片。

蓓麗在拼多多也沒有開設自己的品牌旗艦店,主要產品在一家名為「百雀羚正品專賣店」銷售,目前總銷量已經超過10萬+,關注超過28萬。

百花萃:換個渠道重新出發

眾所周知百花萃之前是歐詩漫為CS渠道量渠定製的品牌,但是不知為何現在搖身一變成為了為拼多多渠道推出的品牌,不過從受眾和定價來看,百花萃從誕生之日就把人群鎖定在了在20-25歲年輕人,即現在的95後。而有數據顯示,25歲以下用戶佔到了拼多多用戶的53%。或許這也是歐詩漫及時改變策略,把這個本來專供線下CS渠道的品牌聚焦到了拼多多渠道。

目前歐詩漫和百花萃都沒有在拼多多開設旗艦店,大部分產品由一家叫藍心嚴選的C店銷售,目前關注人數超過18萬,,銷售件數超過10萬+。

在查閱了幾大拼品牌之後,記者發現拼多多對於品牌官方店鋪的規範化操作來看跟天貓相比還存在差距,比如在品牌官方旗艦店名稱上,並沒有統一的稱呼,如記者輸入百雀羚,出現的是一家「百雀羚經典品牌專賣店」,但是這家店是否是官方的品牌旗艦店,不得而知,詳情頁面也沒有相關的授權書。

除此之外,很多C店都以XXX品牌正名專賣店為店鋪名稱,更加大了消費者的辨別能力,而平臺如果想要打造品牌,第一要素就是塑造品牌官方旗艦店的IP價值,在這一點上,拼多多亟需優化與改革。

除此之外相比大規模的品牌發布會和品牌曝光,這幾個品牌對於拼品牌的推出顯得低調許多。近些年,規模化企業一方面想致力於品牌高端化,想讓自己的客單價有所突破,但是一方面國際大牌來勢洶洶下沉到小鎮青年的群體當中,拼多多這個 擁有7億用戶體量的巨大平臺當然成為品牌「必爭之地「,但是品牌高端化戰略與拼多多的下沉市場是否衝突,低價競爭之後對於集團和主品牌是否有影響,或許也是這些規模化企業對於自己的拼品牌集體噤聲的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拼多多上線「多多錢包」,攜7億用戶「殺」入支付市場
    拼多多自然也不例外,截至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12個月內GMV達到14576億元,年活躍用戶達到7.3億,在擁有了用戶基礎,並遭遇了多次「二次清算」舉報後,拼多多自然也不想放棄能夠實現交易閉環的機會,在2020年初也將支付牌照「收入囊中」。
  • 拼多多靠「山寨」發家,活用戶達7億?網友:都是坑!
    大家都知道,拼多多剛開始發家的時候,就一直被網友們吐槽是山寨貨、假貨,可即便如此拼多多,還是在爭議當中,在美國進行的上市,作為一個非常年輕的品牌,竟然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反超了京東,成為了全國第二的電商平臺,當初的廣告「3億人都在拼」,著實是引起了一眾用戶的關注,據了解在近日拼多多打算上線多多錢包
  • 不到3年3億註冊用戶,拼多多的增長邏輯究竟是什麼?
    淘寶會造成威脅嗎?一直以來關於拼多多的討論很多,拼多多憑藉很低的團購價格,給力的折扣,通過客戶拉客戶的裂變模式來發展,雖然發展很快,但是沒有品牌效應,很多客戶都是看到低廉的價格才被吸引進來的。也有很多人質疑拼多多的商品層面有很多問題,更有人質疑拼多多受惠於微信的「暗箱」操作。
  • 拼多多的勝利:7億人在拼單,背後是中國消費「拼時代」的到來
    在雙十一的喧鬧還沒完全停息時,拼多多在11月12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其活躍用戶買家數突破7.313億。這相當於,每10個中國網民中,就有7個在拼多多拼過至少一單——拼時代,已經來了。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至今,已經超過20年,但對拼多多來說,這仍然是一個充滿了機會的領域。
  • 從淘寶到拼多多:北方家紡企業的新品牌選擇
    11月24日,拼多多在河北石家莊發布了北方家紡產業帶新品牌計劃,計劃未來五年支持高陽毛巾、深澤布藝、廊坊門帘等河北家紡產業集群的發展,培養出一批年銷10億級的品牌,帶動當地產業升級,幫助形成北方家紡產業高地。
  • 左手補貼右手社交 殺入直播紅海的拼多多會有機會嗎?
    直播帶貨是門好生意,拼多多自然也不想錯過。11月27日,拼多多APP內首場直播落幕。據新浪財經報導,拼多多直播選擇以「百億品牌補貼」為入口,根據拼多多最新財報披露,此入口日活已破億,在這樣一個基礎下,拼多多直播首秀有超10萬人觀看。在電商領域,拼多多堪稱異類,或者說是奇蹟。
  • 5年孵化20個十億品牌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瞄準萬億家具市場
    11月16日,在南康家具新品牌計劃大會上,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未來五年,平臺將以銷定產,幫助南康孵化20個十億級家具品牌。據介紹,南康位於江西贛州,革命年代曾隸屬中央蘇區。作為木匠之鄉歷經二十多年發展,南康家具產業已成為擁有1萬家製造企業、400家物流企業、50萬從業人員的超大規模產業集群。
  • 拼多多創始人黃徵是哪裡人?黃崢身家達454億美元
    北京時間6月22日,隨著拼多多美股股價再創新高,福布斯實時富豪排行榜顯示,年僅40歲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身家已經達到了45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10億),首次超越馬雲,成為中國第二大富豪。
  • 中國製造迎黃金五月 2億拼多多用戶人均拼購2單新國貨
    中新網5月12日電 超過2億消費者搶購國產商品,平均每位用戶為國貨「拼兩單」,5月10日,拼多多數據顯示,5月1日至10日,拼多多「美好生活中國造」專區在10天內迎來了2億人下單,近4億人參與,總計為中國製造的商品創造了近百億銷售額。
  • 市場大事件丨拼多多上線「多多錢包」,7億人都可以用的第三方支付
    來源:拼多多App端區別於多數App在綁定支付過程中遇到的輸入銀行卡號等流程,在多多錢包內點擊綁定的銀行卡後,如果擁有被綁定銀行的App,拼多多後臺可直接關聯進入完成「快捷支付」籤約,而無需再手動輸入銀行卡號及身份信息等內容,完成綁定後,用戶可在後臺看到在「多多錢包」內的單筆限額及單日限額。
  • ...利用3+1個品類進行突破,「拼品牌」與多多買菜推動飛輪效應
    拼多多在2020Q2業績匯報會中提及「百億補貼」從原來更多的品牌型3C電子產品投向了用戶粘性更強、客單價相對低的日用品領域。根據超對稱技術跟蹤數據,2019Q4拼多多為百億補貼投入近50億,平均單件商品補貼率15%,「百億補貼」商品佔Q4單季度GMV近10%。
  • 德力玻璃牽手拼多多:低價爆款產品是怎樣煉成的
    程英嶺表示:「德力與拼多多合作定製的產品都是出口品質、平民價格,比如同等品質的商品,沃爾瑪貼牌價是1美元,拼多多則是2.8元包郵,我們用高性價比展現對平臺4.43億用戶的誠意,希望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 財報看阿里京東拼多多,電商三巨頭各有千秋與隱憂
    京東2020年第二季度實現淨收入2011億元人民幣(約285億美元),同比增長33.8%,這一增速也創下京東近10個季度以來的新高,並首次實現單季淨收入超2000億元人民幣。二季度拼多多營收達121.93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72.90億元增長67%。從營收規模看,京東高於阿里,阿里巴巴高於拼多多。尤其京東營收規模突破2000億元。
  • 拼多多攜6.43億用戶殺入「網際網路錢包」,已啟動內測
    拼多多攜6.43億用戶殺入「網際網路錢包」,已啟動內測!業界:僅有初始功能來源:券商中國又一電商巨頭殺入「網際網路錢包」。儘管對外界多次否認,拼多多的金融生意野心和布局卻沒停止。這也意味著,今後用戶參與拼多多平臺的活動紅包,還有比如商家小額打款等相關款項都會轉到用戶的「多多錢包」內。不過,用戶開通多多錢包,只是在支付環節多了一種選擇。也就是說,用戶不開通該錢包功能及綁卡,也並不影響當前的消費交易體驗。在拼多多app內進行一旦購物,到交易支付環節,用戶可以選的支付方式有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等。
  • 拼多多做了個「品牌館」:阿瑪尼等479個品牌在列
    而億邦動力就此詢問多個拼多多用戶,對方均表示此前在拼多多購物時並沒有注意到所謂的品牌館這一概念。事實上,社交電商屬性的拼多多起初並不太強調平臺所售商品的品牌概念,業界普遍認為拼團模式和低價策略是其成功的兩個最重要條件。
  • 拼多多上的家具新品牌:創始人半路出道,20個月「拼」成行業黑馬
    僅僅用了20個月,他依靠一款具備極致性價比的中式實木沙發,一躍成為年銷達2億的行業黑馬,他的店鋪也名列平臺家具類目第一。不僅如此,他的自創品牌聯圓世家也開創了家具行業品牌塑造的奇蹟,作為耐用消費品,以往一個家具品牌的塑造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 深化全域市場覆蓋 拼多多押注長線布局
    過去兩年間,淘寶天貓超2億新增用戶中,超70%來自下沉市場。今年「雙11」期間,京東全站新用戶中近四成來自主打拼購的京喜,這其中又有超過七成來自低線城市下沉新興市場。對於今年「雙11」,拼多多方面並未公布更多數據,而是強調淡化邊界,深化全域市場的覆蓋。
  • 拼多多攜手蘇浙皖企業培育「國民新品牌」
    ▲6月28日,「新品牌計劃」長三角溝通會在南京舉行,蘇浙皖3家知名製造企業作為代表出席據介紹,「新品牌計劃』推出至今的7個多月時間裡,拼多多累計收到超過6000家製造企業遞交的申請,近500家企業和品牌方參與了試點工程,目前正式成員已有62家。3家長三角代表性製造企業參加了28日的溝通會,分別是江蘇絲飄、浙江三禾、安徽德力。
  •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重磅)
    而這種做法很像網際網路早期的SP行業比較普遍的操作方式,一邊違規扣用戶話費,一邊花錢「壓投訴」擺平各種關係,並且和運營商維持一種微妙的利益輸送和捆綁。為了防止出現品牌黑天鵝,拼多多內部人士透露:公司向大量有影響力媒體投放廣告,並且組建了強大的律師團隊,維護話語權。追問二:拼多多能顛覆阿里和京東嗎?
  • 拼多多高管解讀財報:入駐商家最好創建自己的品牌
    報告顯示,拼多多第二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27.090億元(約合4.09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489%;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拼多多第二季度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為人民幣6.734億元(約合1.018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067億元,這是因為一次性計算了此前面向全體員工發放的股權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