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心疼孫子燒張紙,心疼外孫把手指」,這是啥意思?

2020-12-19 三農這些事

農村在談論孫子和外孫的區別時,經常說「心疼孫子燒張紙,心疼外孫把手指」,那這句話到底啥意思?你知道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百年後,曾經心疼過的孫子會來上墳並且會燒紙錢給自己,曾經心疼過的外孫只會指著墳頭跟別人說,那是外公外婆的墳,這句話主要就是說孫子親還是外孫親。

雖然孫子和外孫都是孫,血緣關係一樣的遠近,但是在農村老人的眼裡還是有區別的,他們認為孫子才是自家的血脈,是家族的香火,有了孫子這個家族才能後繼有人。這種觀念一方面是受重男輕女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在過去,農村的農活只有男人才能勝任,男人多這個家族幹活的人就多,家族就會越來越興旺,因此農村普遍比較重視男孩。

農村還有句老話說「外孫狗,外孫狗,吃了就走」,這句話是話粗理不粗,說的是外公外婆再疼外孫,等長大了還是跟爺爺奶奶親。況且外孫不會和自己一個姓氏,區別看待也就成了一件常事。

另外,在中國人眼裡,帶孫子是天經地義,帶外孫則是幫忙,孫子時常會圍繞在身邊,而外孫如果離得遠的話,一年難見一兩面。再者,在古代孫子會被稱為嫡親,而外孫就是一門親戚了,凡事都要講究我們中國人所說的風俗。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說法也越來越少了,很多外孫都是跟著外公外婆長大的,格外親外公外婆的比比皆是。再者,現階段,女孩子也比男孩子越來越受歡迎,生個女孩是個招商銀行,生個男孩是個建設銀行,生個女孩是父母的小棉襖,而生個男孩加重了家庭的負擔,因此,以後更不會存在是外孫親還是孫子親這個問題了。

你們說我分析的對不對?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裡面的深意你懂麼
    農村裡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說起來朗朗上口,大部分都反映了農村的正常景象,比如「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你知道什麼意思嗎?這句話怎麼來的?在農村地區,許多爺爺奶奶非常喜歡他們的孫子。此外,許多農村夫妻外出打工,將孩子留給父母。
  • 農村俗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了?
    農村俗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了?但是人總是要死的,爺爺奶奶百年之後,逢年過節,每年清明掃墓,給爺爺奶奶們燒紙錢的,點上香燭,獻上貢果,燃放煙花炮竹,跪下低頭鞠躬的還是自己的孫子們,所以,爺爺奶奶心疼孫子是真,孫子們在生孝敬爺爺奶奶,百年之後逢年過節祭祖,清明掃墓,也離不兒孫們的身影也不假。
  • 農村人常說:「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古語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一種觀念,還一種則相反,說的就是爺奶疼惜家中小孩。心疼孫子燒墳紙不孝有三,一是不聽長輩話此乃一大不孝;二是不孝敬長輩,這個又一大不孝;三是不生兒育女,這是最大的不孝。這裡說的心疼孫子燒墳紙,意思就是:孫子是自己兒子的兒子,可以為自己傳宗接代,並且長期和自己住在一起。
  • 「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為啥這麼說?
    文/玉濁清「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為啥這麼說?在我們和長輩們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跟他們產生衝突,其實不僅是思想上,還有語言方面,我們經常會聽到長輩們說一些古語,但是卻是很多年輕人所不認同的,並且覺得這都是老一輩的思想,毫無意義。當然,這也不乏有偏見的思想,其實在這些公寓當中,也有一些是蘊含著深刻道理的,畢竟是老一輩的人從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
  • 農村老話常說:「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是什麼意思?
    可在農村裡面,多子多福的觀念從來沒有停止過,而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重男輕女的思想更是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心目當中。這裡的人們認為,兒子是延續香火的,而女兒將來肯定是外姓人。自己的兒女尚且分得如此清楚,更不要說孫輩了。 你聽說過「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這句話嗎?指的就是外孫與孫子的區別。
  • 農村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現在還有道理嗎?
    而「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這句話說得就是農村的宗族傳承、重男輕女、血緣紐帶的思想體現。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種思想已經在漸漸的落伍,但我們還是要看到,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依舊有這種思想,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已經沒有宗族和血緣的傳承關係,而在男女平等的普世思想下,隨著男女人口比例的失衡,現在的人更喜歡女孩子。因此這句諺語所表達的意思將會逐漸被淘汰和拋棄。
  • 農村老話「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啥意識,為啥這麼說?
    但沒有兒子的,只有姑娘的,當然就沒有孫子,只有外孫子外孫女。如果人人都明白了孝順,孝道的真正的實用涵義。姑娘也好,女婿姑爺也好,外孫子外孫女長大了,都懂得了,過世的爹娘,嶽父嶽母,姥爺姥娘需要後代,後人供養九年的燒紙燒香菸火,來維持生存,生活費用。九年後才能自立,在姓氏宗族上的行孝,在孝道上就沒有孫子與外孫子的區別了。
  • 我奶奶喜歡孫子孫女,卻排斥外孫為什麼
    我倆個姑姑都是素食,因為肉給我爸和小叔吃了,這是中國的傳統。我奶奶也沒有打過我,零花錢就是比男孩子少一點,有什麼好吃的偷偷的給孫子孫女留著,每回見到我都會讓我拿儲錢罐的錢去買好吃的。奶奶最喜歡的還是我叔的孩子。
  • 農村老人常說:「家孫燒紙,外孫一指」,外孫真的是白眼狼嗎?
    前幾天,聽到同村的一個老人罵他的外孫,說他是白眼狼,真的是"外甥狗,吃了走"。幾番爭執下,農村老人嘆氣道:"等我百年後還能指望你什麼呢?人家都說'家孫燒紙,外孫一指'這老話果真說的不錯呀!"聽到"家孫燒紙,外孫一指"這句農村老話,很多人是不是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老話頗有深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什麼是"家孫"?什麼是"外孫"?1、家孫:是指兒子這邊的血緣。
  • 帶外孫13年,女婿外孫眼裡,我不過是親戚:媳婦生的才是自家人
    帶外孫的原因無怪乎幾種:1:獨生女,責無旁貸。2:女兒的婆婆沒法帶,心疼女兒。3:女兒內心拒絕婆婆帶孫怕生矛盾,讓親媽帶。「外孫是姥姥家狗,吃飽就走」「姥姥疼外孫女只落一指兒」,俗語都說姥姥疼外孫是白疼的,真的嗎?
  • 大哥拿宣德爐當菸灰缸,專家心疼,大哥:我的你心疼啥?專家噎住
    除這兩人外,其餘十四個皇帝在後世的評價普遍不高。然而傳到李大哥手裡,封建迷信早就被打破得七七八八了,都是講究科學論事,於是李大哥也沒用它來燒香焚紙,而是用來幹別的事情,拿它來幹什麼呢?一次朋友上門做客,李大哥和朋友邊燒煙邊聊天,於是又順手拿了這個「菸灰缸」出來。朋友定睛一看,手一抖,煙差點掉在地上,急忙表示可是大明宣德爐,老值錢了,想不到李大哥奢侈到拿來當菸灰缸。
  • 農村俗語「家孫燒紙,外孫一指」是什麼意思,一起來了解
    許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都知道,,過去信息技術不發達,物質生活稀缺,農村老年人更喜歡用自己的語言記錄自然發展的規律和他們的觀點,雖然他們的方法不能與一些專家和學者相提並論,但是味道可能還是一樣的,讓我們來看看這句「家孫燒紙,外孫一指」是什麼意思吧。
  • 農村老話說:「窮灶門,富水缸」啥意思?還有現實意義麼?
    農村老話說:「窮灶門,富水缸」啥意思?還有現實意義麼?在村裡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中午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聽到村裡嚷嚷聲,發現有人家房屋冒著濃煙,很多人帶著家裡水桶和臉盆跑去。意思很明顯,在那個年代,村裡家家戶戶都是燒土灶做飯,廚房裡難免會有柴火堆,和大水缸,要經常保持水缸有「富足」的水,柴火隨用隨拿,不易在廚房裡積攢太多,以防火災隱患。所以你看,農村廚房裡灶臺前,過春節的時候,會張貼上「小心火燭」,時刻警示人們要預防火災隱患。富水缸,其實在以前家家戶戶使用水缸的年代,還有更深刻的含義。以前農村相親,女方家會看男方家廚房裡的水缸,看看水缸滿不滿。
  • 外孫和孫子在農村老人心裡的地位一樣嗎?恐怕一碗水難端平
    在農村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帶孫兒巴心兒,帶外孫,當草墩,兒哭三聲找板板,女哭三聲找碗碗。意思是,家裡老人出了事,兒子哭後找板板給老人做棺材,女兒哭後找碗碗吃了飯好回家。這個俗語現在不怎麼流行了,因為很多家庭,包括農村家庭,已經不再迷信重男輕女的說法了。那麼兒子和女兒的後代,老人們是否能一樣的疼愛呢?
  • 農村老話說: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啥意思
    導讀:農村老話說: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啥意思這農村裡的人都種地,這種地就是看天吃飯的,這一年之中天氣要是很好,該下雨的時候下雨,該下雪的時候下雪,該晴天的時候就是晴天,那麼地裡的莊稼就會長得很好。所以這農村裡的人對天氣方面特別有研究,還有這一年中的大大小小的節氣,農民們也是很有了解,畢竟這關係到地裡莊稼的收成。我也是農村裡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每到種地、收穫的時候,這村裡的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預測這幾個月的天氣。我也會經常聽到大人們說一些關於天氣方面的老話俗語。
  • 嶽母來帶外孫,妻子要求每月給三千,丈夫反對:姥姥帶外孫是義務
    而女兒很快也懷孕了,後來生下了個外孫。這可讓沈大媽和老伴樂得合不攏嘴,他們可是盼著抱孫子很久了。於是在親家母不肯來照顧女兒後,沈大媽就自告奮勇去到女兒家,幫著帶外孫。一開始,沈大媽啥都不計較。家裡沒錢了,她就掏自己的養老金。孩子的開銷,她也一力承擔。一開始,她還能頂得住,畢竟自己也有一些積蓄。
  • 老人總是區別對待,孫子和外孫就真的不一樣嗎?看完你就懂了
    文 | 齊麗娟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老一輩的人總是有「生兒子才能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並且對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有很強的自我認知,覺得只有孫子才更親。很多人覺得,在老一輩眼裡並沒有沒有孫子與外孫之別,都是喜歡小孩子的,在平日也並沒有覺得因此就差別對待,其實這是很多人想錯了!1、外婆是心疼女兒才幫忙帶外孫許多媽媽們,在生下小孩後,就要回到工作崗位上去賺錢,然後由外婆和外公來幫女兒帶小孩。
  • 農村老話說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棍棒之下出孝子,慈母底下多敗兒」,這句農村俗話屬於怎麼教育孩子範疇之內。千百年來,多數人都認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也有無數人舉出了母親因為太溺愛孩子,最後導致了孩子一生悲劇的例子來證明這句話的正確性。
  • 《創造101》心疼胡彥斌是什麼梗 心疼胡彥斌是什麼意思
    那麼心疼胡彥斌是什麼梗?心疼胡彥斌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  心疼胡彥斌是什麼梗?  留下來的55位美女練習生加上7位旁聽生,又根據個人志願被重新分組,唱作、舞蹈、聲樂3個方向總共12支隊伍,志願是自己填的而選人是導師選的,但是組隊這個,則是人氣最高的幾位當隊長自己挑的。
  • 在我國人人有姓,農村老話:「一家不容三姓人」,是啥意思?
    在農村,一個村莊有很多人都是同一個姓,甚至一整個村都是相同的姓。姓是一個家族血脈的傳承,在農村基于姓氏來決定親疏關係的情況有很多,比如說在對待外孫和孫子時,對待外孫時,外孫就是客,因為外孫是外姓,在親也是別人家的人,不能給自己傳宗接代。而對待孫子則是隔輩親,因為孫子和自己同姓,是一家人,將來要給自己這個姓氏傳宗接代的人,所以會親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