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老人不是虛構,聖尼古拉斯傳統代代相傳

2020-12-13 熱咖啡涼了

前天是聖尼古拉斯節(St. Nicholas Day),東方人和非基督徒對聖尼古拉斯這個名字可能不大熟悉,其實他就是鼎鼎大名的聖誕老人。

原來傳說中的聖誕老人確有其人,他的故事令人感動。尼古拉斯生於公元三世紀的利西亞(Lycia,今土耳其安塔利亞的西南部)。這個名字來自希臘語,意思是「人民勝利」。

尼古拉斯19歲時在他的家鄉當上了牧師,隨後搬到了邁拉(Myra)市,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城市。在那裡,他於公元325年被任命為邁拉主教。他是一位仁慈的主教,富有同情心並且經常慷慨助人。據說他從有錢的父母那裡繼承下來了一大筆遺產,而他將所有財產都捐贈給了窮人。

許多傳說和神話圍繞著邁拉主教展開,其中一個與聖尼古拉斯節日有關的故事最為著名。故事講的是,有一個非常貧窮的男人,沒有錢給三個女兒置辦嫁妝,因此想逼她們去賣淫,尼古拉斯(Nikolaus)得知後,就把金子從外面的煙筒扔進了女孩家的壁爐裡,女孩們剛好正在壁爐前烘乾靴子和襪子, 她們在靴子和襪子中發現了這些金子。因此,尼古拉斯拯救了女孩們的命運。

公元345年12月6日,尼古拉斯以殉道者身份去世,被教會封為聖徒聖尼古拉斯。為了紀念他的善行,據說從那時起,每年的這一天,大人們都模仿聖尼古拉斯爬進壁爐給孩子們送禮物, 禮物被裝進放在壁爐旁掛著的鞋子或襪子中。

比利時、荷蘭和一些北歐國家的居民都在12月5日晚上至12月6日慶祝聖尼古拉斯:孩子們把鞋子放在壁爐前或門前,等待聖尼古拉斯騎著騾子的到來,還為他的坐騎準備了糖、牛奶和胡蘿蔔。

儘管16世紀新教改革取消了聖尼古拉斯節,但荷蘭人還是保留了他們的SinterKlaas及給孩子們送禮物的傳統,當他們移居到美國後,聖尼古拉斯逐漸演變成了聖誕老人。美國的聖誕老人Santa Claus就是從荷蘭語Sinterklaas而來。

1897年,家住紐約的八歲小女孩維吉尼亞·歐漢倫寫信給紐約太陽報,想要知道聖誕老人是否真的存在。編輯弗朗西斯·徹奇收到來信後,在報紙的社評欄中發表了「真的,維吉尼亞,聖誕老人是真的。」這樣的回答。在之後的一個世紀裡,這篇短文成為英文史上重印次數最多的報紙社評。

在聖誕節期間,許多孩子寫信給聖誕老人,為了不讓孩子們失望,現今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專人回復這些信件,例如德國有一個尼古拉斯郵局(das Nikolauspostamt),該郵局由志願者於12月5日至平安夜(12月24日)經營,孩子們的每一封信都會得到回覆。

在法國還開設了聖誕老人網站和聖誕老人視頻,聯繫聖誕老人更方便。

下次小朋友們問「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你就告訴他們聖尼古拉斯的故事吧。

相關焦點

  • 聖誕老人的故事不是虛構,還真有原型人物!
    聖誕老人的故事不是虛構,還真有原型人物!關於聖誕老人的故事,各位更多地和小編一樣,是從小時候的童話書中來了解他的。童話書中是這樣描述他的:傳說在公元3世紀,有一位生活在芬蘭北部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他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而且又樂善好施。他喜歡乘坐鹿拉雪橇漫遊各地,遇到窮困人家,總會慷慨的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人們渡過難關。
  • 聖誕老人居然是他們創造的?
    不是你!真的不是!)教會開始將每年12月6日定為「聖尼古拉斯節」,此後,為增添聖誕氣氛,又將聖尼古拉斯節與聖誕節合併,從此聖誕白叟成為聖誕節的重要標誌。 在可口可樂的強烈要求下,海頓為聖誕老人設計了紅色外衣的造型。自此,可口可樂的廣告不斷強化聖誕老人的這一形象。
  • 土耳其千年教堂竟埋葬「聖誕老人」遺骸 大批遊客朝拜石棺祈福!
    如今小鎮最吸引遊客的卻是一座拜佔庭風格的聖尼古拉斯教堂,每年都有數千人遠道而來。公元3世紀末,聖尼古拉斯出生在地中海沿岸城市潘特拉的一個富有家庭,他從年輕時就投身於基督教的活動,由於經常悄悄給人贈送禮物,後人以其為原型創造出了聖誕老人。公元343年,聖尼古拉斯在地中海小鎮代姆雷逝世後,被當地人尊稱為聖人。
  • 聖誕老人的原型是誰? 各國聖誕老人有什麼不一樣?
    聖誕老人的原型是誰? 各國聖誕老人有什麼不一樣?時間:2016-12-25 14:11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聖誕老人的原型是誰? 各國聖誕老人有什麼不一樣?
  • 專家稱發現聖誕老人原型聖尼古拉斯主教墓穴
    土耳其考古學家日前報告說,在土耳其西南部的聖尼古拉斯教堂下方發現一處保持完好的墳墓,他們認為埋葬在裡面的正是聖誕老人的原型——主教聖尼古拉斯。  聖尼古拉斯是公元三、四世紀生活在古希臘城市米拉的一名主教。他喜愛兒童、救濟窮人,美名遠揚。在保加利亞、比利時、荷蘭等國家,人們至今仍會在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隆重慶祝聖尼古拉斯節。
  • 聖誕老人究竟從哪來?
    聖誕節傳統的起源是所有節日中最吸引人的。我們喜歡的任何活動都可以追溯到歷史上特定的由來處,並且知道這些活動是如何產生的,這也是為了慶祝更美妙的聖誕節。In 2010, Santa Claus is celebrating his 1,730th birthday!
  • 比起鬼魂和外星人,小孩子更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
    研究顯示,比起鬼怪、龍和外星人,小孩子更相信聖誕老人。 恐龍和牙仙-用一枚閃閃發光的GB1硬幣取代了乳牙-也被孩子們評為更真實的,包括艾爾莎公主在內的卡通人物被視為非真實的虛構人物。 科學家們說,由於文化傳統,聖誕老人對孩子們來說可能看起來更真實--比如早上就會「消失」的牛奶和餅乾。 。
  • 聖誕老人的隨從,不只有麋鹿
    因為總在聖誕節前夜出現派發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為「聖誕老人」(Santa Claus)。然而聖誕老人其實被認為是由基督教聖人聖·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的形象衍生而來。聖·尼古拉斯是土耳其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位主教,出生於公元三世紀。他出生在富裕家庭,但經常救助窮人,以匿名方式贈送禮物給他們,這樣的事跡後來演變成聖誕老人的傳說。
  • 聖誕老人說:耶穌,這是你的節日,不是我的!
    但聖誕節到底是不是聖誕老人的生日呢?並不是!它其實是由一個人物原型演變而來的虛構形象。聖誕老人的形象,其實剛剛誕生150年而已。他的原型,是公元3世紀出生於小亞細亞的小鎮帕塔拉的聖尼古拉St Nicolas。17 世紀,荷蘭殖民者把這種傳統帶到美洲,那兒的人給聖尼古拉起了英文名叫SantaClaus,發音近似他的荷蘭名字。
  • 聖誕老人,竟然是被三個紐約人創造出來的?
    是等待聖誕老人禮物的長筒襪,還是輪放不休的鈴兒響叮噹?是聖誕樹下高高堆起的禮物,還是布滿聖誕大餐的華麗餐桌?無論是擁有聖誕傳統的西方國家,還是樂於接受多元文化的東方國度,都對聖誕節敞開了懷抱。人們在這一天與親友歡聚,互送禮物,共迎新年。然而,你也許想不到,聖誕節並非自誕生之日起,就像今天這樣廣受歡迎。它甚至一度被官方勒令禁止,彼時,它還是異教徒們藉機狂歡的酒會盛宴。
  • 聖誕老人和可口可樂竟然有秘密?你不知道的聖誕冷知識都在這裡!
    聖誕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是為了紀念耶穌誕生而設立的一個節日,就像中國人為了紀念屈原,將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中西方文化,本質上是相通的。聖誕節的慶祝習俗在歐洲和美洲流行起來以後,傳到了韓國、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
  • 聖誕老人為什麼不是綠色的?
    但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何深入腦海的聖誕老人形象是紅色的,而不是綠色藍色的?」(的禮物),儘管他們完全不知道這位老人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基督教文化傳統。比如從聖誕老人名稱來看,如今傳播最廣的莫過於美國「Santa Claus」的稱呼,而這個詞很有可能就來自尼古拉斯荷蘭語的縮寫版本 Sinterklaas。
  • 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孩子的這個問題這樣回答最好
    1:童話世界自成體系 古今中外,虛構的故事不勝枚舉。很多故事形成龐大的體系,比如希臘神話,是西方文明的源頭之一,非常複雜。 這些虛構出來的故事,已經無法將之從我們的生活中摘開來。所以,我們沒法提前告訴孩子聖誕老人是假的,因為按照這個邏輯,我們還需要告訴他們其他的很多故事是假的。
  • 西方傳統節日-聖誕
    聖誕起源傳說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公曆12月25日。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直到3世紀,12月25日才被官方定為聖誕節。
  • 已持續65年,北美防空司令部已經形成永久傳統:追蹤聖誕老人!
    為了營造節日氛圍,不僅家庭在行動,就連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都在大張旗鼓地追尋聖誕老人。這可不是開玩笑,也不是騙小孩的把戲,這一切都是真的,從1955年開始,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的"追蹤聖誕老人"計劃就已經開始,持續至今天從未中斷,今年(2019年)已經是第65年了。
  • 聖誕老人不存在!研究稱孩子普遍在8歲得知「真相」
    中新網12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俄羅斯埃克塞特大學網站發表的國際「聖誕老人調查」結果顯示,孩子們不再相信關於聖誕老人的聖誕節神話是在八歲。據報導,學者們搜集了世界各地1200名成年人關於童年時代的記憶,得出以上結論。「聽他們是如何開始意識到他(聖誕老人)是虛構的感覺很有趣。
  • 誰說「聖誕老人」一定是男的?盤點全球最漂亮「聖誕老人」
    聖誕老人,世界各地的人們對這位快樂的穿著紅色服裝的長鬍子快樂老人有著各式各樣的裝扮,這裡有一些全球最漂亮的「聖誕老人」。12月12日,在美國舊金山,三名身著聖誕服飾的女孩在街頭聚會上自拍。當天,舊金山舉辦一年一度的聖誕老人大聚會活動,數百民眾扮成聖誕老人或穿上聖誕服飾,在市內聚會、狂歡、巡遊,營造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