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大講堂」山水畫寫生

2020-12-05 書畫山東

主講人:張健

1983年生於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2007年本科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2010年研究生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駐會副秘書長、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書畫》書畫院特聘畫家、岱雲社成員。獲山東省政府最高獎「泰山文藝獎」及在全國美術展覽中多次獲獎併入選。作品收錄於《美術》《中國美術館》《時代經典中國當代國畫名家》《美術界》《藝術市場》等。出版專著《盛世典藏當代中國國畫名家——張健》《時代經典——張健》等。

張健 歸園田居

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是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科可追溯到隋唐時期。隋唐時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於成熟。傳統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

歷代山水畫代表人物及特點

隋唐山水畫表現風格與代表畫家:展子虔《遊春圖》開創青綠山水端緒;王維對水墨皴染的追求為山水畫的變革做出巨大貢獻;李思訓、李昭道繼承發展了展子虔山水藝術,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青綠山水風格;吳道子筆墨豪放,憑記憶一日之間繪嘉陵江300裡景色,被認為「山水之變始於吳」;張躁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展子虔 遊春圖

五代山水畫表現風格與代表畫家:荊浩、關仝、董源、巨然完善了水墨山水技法,表達出山水美好意境。

宋代山水畫表現風格與代表畫家:宋初李成氣象蕭疏、煙林清曠,範寬得山之骨、與山傳神;中後期郭熙、王詵、燕文貴山水界畫一體的「燕家景致」,趙令穰富有詩情的小景山水,米芾、米友仁的米家山水,王希孟、趙伯駒的青綠山水。

南宋山水畫表現風格與代表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被稱南宋四家,特點為:具有創造精神的簡練、灑脫水墨剛勁派山水特點。

元代山水畫表現風格與代表畫家:趙孟,南朝宗室、趙匡胤十一代子孫,藝術、政治上地位都很高,為元代畫壇領袖人物。其核心思想是崇法唐人,強調書畫同源,加強藝術表現力,使元代文人畫在繼承宋金基礎上得到新發展。

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的山水重筆墨、講風格,情感上多流於傷感淡泊,藝術功能上標榜「寫胸中意氣、自娛而不屈服於社會審美愛好」。

明代山水畫表現風格與代表畫家:董其昌,集大成者提出《南北宗論》;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都屬於吳郡蘇州人,追求致力於寧靜典雅、蘊蓄風流的藝術風格,體現自得其樂的精神生活。

清代山水畫表現風格與代表畫家:清初四王——王時敏、王鑑、王原祁、王翬,藝術上信奉董其昌,主張摹古中求變化,豐富了筆墨技法,但一味仿古缺乏生活感受桎梏創造性,為發展帶來消極作用;四僧——八大、石濤、髡殘、弘仁,注重生活,重觀自然豐富變化,表現意境創造。

清代山水畫代表畫家還有金陵八家、揚州八怪等。

唐寅 溪山漁隱圖

山水畫寫生

所謂「邊鸞雀寫生,越昌花傳神」,「寫生」一詞,最早見於宋人畫論,曾專用於花鳥畫科,20世紀初,伴隨西方美術思潮與美術教育體制的進入,美術界對「寫生」這一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寫生」成為專指對實景實物作畫的一種方式,成為畫家反映現實、關注社會人生、提高造型能力,擺脫古人窠臼的一種手段。

五代畫家荊浩「隱居太行山之洪谷……嘗攜筆寫生數萬本。」元代畫家黃公望說他雲遊時「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摹寫記之。」以上記載說明古代的畫家注意在生活中觀察,並收集素材。

荊浩 匡廬圖

但古人的寫生不同於我們的現代意義上的寫生,他們是將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提煉,概括成為一種藝術影像用到他們的創作中。畫中的石和樹木及雲水都是將自然形象變化為一種符號,再將這種符號重新組合,變為一種形式。

60年代初,在李可染先生等進行了大量的寫生實踐之後,將這種寫生的方法應用於中央美術學院的山水畫教學之中。經過半個世紀的教學和創作實踐,這種寫生方法不斷探索、發展、完善,並在當下廣泛採用,成為山水畫教學最基本的課程和山水畫最重要的學習方法。

李可染 蜀山春雨

黃賓虹說:「天地之陰陽剛柔,生長萬物,均有不齊,常待人力補充之。」就是說自然的形態經過藝術的加工,才可能更加完美。比如山石要分清脈絡,樹要概括出疏密、姿態,山有變化錯落,水有遠近源流,這樣才能成為藝術形象,寫生就是鍛鍊能力最好的方法。通過寫生可以在大自然中發現前人沒有發現的東西。很多東西是在屋子裡臆想不出來的,要到生活中去體驗和發現,發現新的,沒有被前人發現的東西,有自己獨特感受的東西。通過寫生可以檢驗自己對筆墨語言的把握程度,也是錘鍊筆墨語言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黃賓虹 青城山下

相關焦點

  • 「藝惠藏」山水畫寫生中,筆墨語言都是來自畫家對自然山水的探索
    山水畫寫生是繪畫藝術的重要課題,也是中國山水畫家的基本功。陸儼少在《山水畫的變法》中說:「山水畫傳統技法,都是前人在大自然中觀察提煉而成,不是靠某一個人而是積累多少人的智慧和創造實踐,才有今天這樣豐富的傳統技法。我們不能靠一個人從無到有白手起家,所以必須學習傳統。」
  • 「詩書畫大講堂」書畫同源的「中國文人畫」大有來頭
    「詩書畫大講堂」書畫同源的「中國文人畫」有什麼來頭?南宋米芾、米有仁父子獨創的「雲山戲墨」和「米點皴」,標誌著山水畫以簡代密地轉變,經元初的高克恭繼承發展,對元明清的文人畫產生了巨大影響。「如果說蘇軾是文人畫的積極提倡者,那麼,趙孟就是開元代文人畫風氣的領袖。」
  • 「展訊預告」道心——徐光聚山水畫作品展即將啟幕
    道心 —— 徐光聚山水畫作品展「展覽時間」2019年9月22日-2019年9日28日「開幕時間」2019年9月22日 10時30分「展覽地點」大美墨韻美術館(青島市李滄區東川路59號融源文化藝術街33號)「主辦單位」青島融源影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大美墨韻美術館
  • 「袁學君畫論」寫生:回歸與重彰山水畫學真義
    反觀二十世紀初期以來的山水畫發展,山水內涵的日益蒼白,寫意精神的逐漸失落,不得不在某種程度和意義上歸咎於西式「寫生」的流行與泛濫。 本論文無意糾纏於概念的是非曲直,而是意圖在西式「寫生」依然風行的今天,發掘被西式「寫生」遮泯已久的「師造化」精神,以在寫生實踐中回歸與重彰中國山水畫學之真義。
  • 中國畫表現技法「寫生」概念是何時出現的?
    晉 顧愷之 洛神賦圖 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王伯敏在《中國畫史》中論述到:『在這三世紀中,花鳥畫興起,隨之山水畫發展形成獨立領域。繪畫理論著作中,畫家在某種程度分析、觀察客觀事物的複雜多樣形態,對藝術的理解逐漸加深,謝赫的「六法」論,給與這個時代以很深刻的影響。
  • 「藝惠藏」國禮畫家胡夢師承名門,推陳出新獨創胡氏道境書畫
    現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教授協會會員,中華名人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顧問,閩西書畫院名譽院長等職。擅長油畫、水彩畫、中國山水畫。油畫「魯迅和瞿秋白」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陳列收藏,編入中國革命博物館藏畫集。國畫「古堡驚濤」在老教授作品展展出,《人民日報》發表,編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中華民族之魂」巨型畫冊。許多作品入選國內外大型畫展,並發表在多種報刊和書畫精品集。
  • 河西區文化藝術大講堂-錢桂芳山水畫教學成果展在河西區文化中心開幕
    天津美術網訊 昨天(4月23日)上午,由河西區文化館主辦的「河西區文化藝術大講堂-錢桂芳山水畫教學成果展」在河西區文化中心美術館開幕。、李根友、翟洪濤、王佩翔、王群英、蔡淳伊、王寅、陳學周、呂寶珠、孫富泉、徐伯全、劉國柱、柳春水、王東生、單國鈞、孫亮、陸鐵寶、陳祖康、張玉明、王忠林、王如意、張國富、劉波、張妤君、張志剛、楊少啟、侯豫立、曹慶勝、揚文通、於文、張春蕾、房繼華、徐立雲、葉標、孫景輪、孫明豔、劉連生、陳芝蘭、孫安琪、吳忠玉、胡宗宇、王化順、孫長文、曹瑛、王莘、陳莉,大講堂學員、書畫愛好者200餘人出席了畫展開幕活動。
  • 中國山水畫「意境」淺談
    中國畫——「意境」,到底什麼是意境?通過這篇文章和作品來了解一下。沒有意境的山水畫等於沒有藝術的生命力,也就不能感動人,這已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事實。具體到山水畫意境的創造,還可以更深入地進行研究。,以他獨特的寫生方式重新發現了大自然的美,在他長期寫生的基礎上,剪裁山水的身段,雕鑿山水的骨架、滋潤山水的容顏、照亮山水的精神。
  • 書法、山水畫和藝術觀念史——回顧及展望
    元代書畫的成就之高,其根源在於書法與繪畫全然貫通。也就是說,宋代程朱理學雖然興起,但理學家還沒有顧及將理學義理貫徹於日用之中。[4]程朱理學的修身方法是先進入書法,然後才通過筆墨成為山水畫的一部分。正如元代楊維楨所說「士大夫攻畫者必攻書,其畫法即書法所在。」
  • 「直播」寧夏美協副主席何佔福:解讀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
    直播主題:《名家說畫》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何佔福藝術觀直播時間:2020年8月13日 20:00(周四)直播亮點:1、淺談中國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2、直播老師創作過程3、現場帶看老師作品直播方式:識別上圖二維碼觀看直播特邀畫家:何佔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寧夏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直播機構
  • 「大美雄安地 浩浩水鄉情」李大寶筆下的白洋澱
    「 李大寶先生在白洋澱寫生」李大寶先生本著「生活為我出新意 我為生活傳精神」的藝術信條,長期深入自然之中寫生,體驗生活,投入情感,而後付諸筆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繪畫藝術風格。 「金秋」 「鴨趣」白洋澱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 山水清音——馬長義書畫作品賞析
    自幼酷愛中國山水畫藝術。近年來,作品參加中宣部主辦的佛山、廣州、香港、澳門及泰國等地巡迴展;河北省書畫精品展;迎香港、澳門回歸書畫展;中國文聯主辦的世界華人書畫藝術展;中國美協主辦的新世紀全國山水畫精品展;中國美協主辦的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 「展覽」| 雲壑林慮山——三山畫會2019年秋季太行山寫生作品聯展
    2016年開始學習書畫。近年隨張長韶老師學習中國山水畫。現孫霖老師、嚴紅起老師門下學習中國山水畫。近年隨張長韶老師學習中國山水畫。現在孫霖老師、嚴紅起老師門下學習中國山水畫。三、取名「三山」的由來和寓意1.取中國山水畫觀山的三重境界之意。2.三山五嶽。「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寫生學習要走遍三山五嶽,寓意要多走名山大川。3.道家有海上三仙山:蓬萊、瀛洲、方丈。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書畫大講堂」李向東:如何學習書法
    「在線報名」第七屆山東省百傑小書畫家選拔賽下面就如何學習書法(節選自山東省書畫學會《書畫大講堂》)— 主講人簡介 —李向東,河北泊頭人,1952年生,現為中國書協會員,山東省文聯委員,山東省書協顧問,山東省書畫學會學術委員,山東省青年書協名譽主席,山東畫院高級畫師。曾為濟南市第八、九、十、十一屆政協委員。
  • 「藝惠藏」潘文良的山水畫完美地詮釋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潘文良是畫壇的一位新起之秀,詩書畫三絕,以書入畫,以詩入畫,賦予畫靈魂。潘文良詩境山水筆墨精到,空靈淡雅,詩意盎然,迥得真趣。潘文良的山水畫完美的詮釋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潘文良的畫具有情景交融,詩意盎然的特點。同樣,潘文良的詩也充滿了畫的意境。潘文良的花鳥人物也刻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清新自然。
  • 山水畫寫生繞不開的太行山,2019年金秋十月太行山寫生活動招募啦
    上海香山書畫社畫師。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三山畫會宣傳片三山畫會是由中國美院孫霖老師和上海書畫院嚴紅起老師發起,在上海成立的書畫組織。三、取名「三山」的由來和寓意1.取中國山水畫觀山的三重境界之意。2.三山五嶽。「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寫生學習要走遍三山五嶽,寓意要多走名山大川。3.道家有海上三仙山:蓬萊、瀛洲、方丈。道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中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創享匯·中關村軟體園大講堂——「中國山水畫鑑賞」舉辦
    2018年11月23日,創享匯·中關村軟體園大講堂「中國山水畫鑑賞」在國際會議服務中心宴會廳舉辦。 山水畫(高師)本期中關村軟體園大講堂邀請到北京壹美四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壹美空間創始人高師,高師自幼習畫,從事藝術教育二十餘年,在全國創辦壹美空間分館十餘家,組織策劃各類藝術展覽上百次,全國舉辦藝術講座百餘次
  • 「藝惠藏」畫家楊寶樹的山水畫似夢境猶如蓬萊仙境
    出版個人畫集有《寶樹山水畫》,《楊寶樹山水畫集》等。在國家、省、市報刊、雜誌、書畫作品集發表作品近千餘幅,數十次獲全國大展賽金獎。夢境?仙境?幻境?像霧?像雲?像水?「藝惠藏」孫鴻展筆墨精微,構圖精巧,筆下花鳥栩栩如生
  • 嶗山魂·當代山水畫名家嶗山寫生展開幕
    中國經濟網北京訊(記者李樹貴)8月9日上午10:10,由《中國書畫》雜誌社創辦的中國書畫美術館正式對外開放,由《中國書畫》雜誌社與青島市嶗山風景區管理局主辦、雜誌社書畫院承辦的「嶗山魂·當代山水畫名家嶗山寫生展」也同時開幕 。
  • 「藝惠藏」王洪濤的山水畫氣勢磅礴、氣韻生動煙雲氤氳、意境深遠
    我組織的寫生他大都參加,南到桂林麗江,中臨太行伏牛,北赴邊關大漠……,他在勤奮地向老師,向同學們學習,也在虔誠地向自然界的山水雲霞學習,在不懈的探求「內法心源、外師造化」的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真諦。陸放翁曾言「汝果欲學詩,詩在功夫外」。繪畫也一樣,技巧很重要,但那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總是次要的。品格的修為、才情的磨礪才是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