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創在深圳」梳理40年城市文創歷史

2021-01-10 SZNEWS

上圖:「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

下圖:觀眾在打卡點留下屬於自己的「深圳印跡」。

原標題:「藝術文創在深圳」梳理40年城市文創歷史

打卡「深圳印跡」 留下創意種子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作為首個聚焦深圳藝術文創的大型展覽,「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覽開幕式1月5日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136件文創作品,不僅記載了深圳文創藝術發展的歷史,同時也記錄了深圳文化藝術事業的脈絡,從相對單一的文創表達到多樣豐富的文創形式,觀眾可以從這些創意四射的作品中,感受到深圳創新的城市形象和氣質。

2021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關山月美術館準備了神秘的新年禮物和祝福送給前41位前來觀展的市民,以藝術的名義,種下一顆文化創意種子。三樓的展廳入口處設置了「深圳印跡」打卡點,觀眾可以在留言本上與展覽互動,留下屬於自己的「深圳印跡」。留言本裡有觀眾寫下的新年願望,有觀眾對展覽的評價,還有觀眾獻上了自己觀展深圳印跡後的手繪等。

據了解,此次展覽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主辦,深圳市道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是第16屆「創意十二月」的重點活動之一。展覽梳理了深圳文化創意設計80個大事件,以時間為序,分為「城市啟航(1980-1999)、千禧新篇(2000-2009)、前沿期盼(2010-2020)」三個篇章,精選並展出深圳文化藝術機構和深圳本土設計師在深圳藝術與設計發展不同歷史階段中具有代表性136件優秀文創設計作品,旨在從文化創新領域中開啟對建市40年來深圳當代文創設計一步一個腳印的歷程做一次梳理和展示。

作為本次展覽的設計顧問,前沿藝穗藝術中心發起人、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顧問朱德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最近10年,深圳設計師不斷進行突破,時代賦予了他們新的機會,一些網際網路的傳播和銷售手段介入,越來越多的深圳設計師從設計服務轉化為自創IP,這個趨勢未來可能會孕育出越來越多的設計師IP。」

在朱德才看來,國內很多大型IP背後的創作團隊和製造團隊都在深圳,可以說具備很強的產業基礎。他認為,在文創的開發和創新力上,深圳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但深圳還缺少已經被挖掘或者說挖掘得很好的IP。朱德才說:「深圳的城市IP正在一個慢慢形成的過程中,這需要文化的積澱,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相關焦點

  • 梳理40年深圳文創歷史,這些作品留下「深圳印跡」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實習生 丁凡作為首個聚焦深圳藝術文創的大型展覽,「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覽開幕式1月5日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136件文創作品,不僅記載了深圳文創藝術發展的歷史,同時也記錄了深圳文化藝術事業的脈絡,從相對單一的文創表達到多樣豐富的文創形式,觀眾可以從這些創意四射的作品中,感受到深圳創新的城市形象和氣質。梳理展示深圳當代文創歷史帶什麼樣的深圳特產回家?這大概是每一個來到深圳的人都要思考的問題,而一款融匯深圳元素的爆款文創作品,可能正是一件最好的深圳禮品。
  • 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在關山月美術館展出
    通過每年創意十二月對文創設計進行展示、研究和梳理,將深圳本土設計藝術的新生力量推向社會,提高本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覽梳理了深圳文化創意設計80個大事件,分為「城市啟航(1980-1999)、千禧新篇(2000-2009)、前沿期盼(2010-2020)」三個篇章,精選並展出深圳文化藝術機構和深圳本土設計師在深圳藝術與設計發展不同歷史階段中具有代表性140餘件優秀文創設計作品,旨在從文化創新領域中開啟對建市40 年來中深圳當代文創設計一步一個腳印的歷程做一次梳理和展示。
  • 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出
    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覽梳理了深圳文化創意設計80個大事件,分為「城市啟航(1980-1999)、千禧新篇(2000-2009)、前沿期盼(2010-2020)」三個篇章,精選並展出深圳文化藝術機構和深圳本土設計師在深圳藝術與設計發展不同歷史階段中具有代表性的136件(套)文創作品,旨在對深圳文創設計的歷程進行梳理。
  • 「藝術文創在深圳」開幕
    「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於1月5日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參觀者觀看。精心設計的茶杯、飄逸的絲巾、精緻的文創衍生品……此次展出的作品是通過評委評審而出的136件(套)文創作品,觀眾可以透過這場展覽感受深圳文創設計的成就與發展。
  • 特區40年 | 深圳龍華:文創產業厚積薄發 打造深圳藝術文化名片
    8月19日上午,「特區40年 雙區看鵬城——全國副省級城市發布號看深圳」採風團一行來到鵬城北部的龍華區,感受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的青磚墨瓦、見證藝術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與此同時,文創產業也跟隨著經濟的腳步蓬勃發展。
  • 從「teamLab」到「敦煌文化」,綻放文創是怎麼做藝術投資的?
    北京承載了太多藝術愛好者的期待,作為teamLab在中國亮相的第一站是合適的。然而,同樣是去年,深圳的teamLab展甚至更勝一籌——這場展覽由綻放文創主辦,4000平米,16個藝術裝置,40萬參觀人次,更好也更大。2015年,東京的teamLab展覽「未來遊樂園」收穫50萬人次的票房,是當年日本參觀人數第三多的大展。
  • 資訊|助力文創 中國新銳文創設計師聯盟「紮根」濟南
    府學文廟內,2019國內新銳文創作品展持續至25日2019國內新銳文創作品展開幕式暨濟南首屆旅遊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儀式日前在濟南府學文廟舉辦,該展覽將持續至10月25日。「除了不同省份優秀設計師的交流與學習,收穫頗豐外,濟南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也令我印象深刻。」在故宮博物院文創合作設計師曹小蘭看來,濟南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座寶庫。尤其是在看到濟南本土設計師的優秀作品後,其更是表示,持續發展下去,濟南文創一定會獨樹一幟。
  • 2019UABB龍崗|大象空間帶你看「坂田文創」如何用創意玩轉城市
    將用科技手段來回溯過去,將通過空間算法、媒體敘述等方式,聚焦五和大道沿線代表性企業、社區的成長及空間演變,研究和呈現其歷史、空間、社會、產業、生態、治理等維度,解碼城市、科技與生活之間的關係。視覺推廣分展場視覺推廣與文創產品由張達利設計團隊負責設計與策展,五和大道的形狀貫穿於海報內的展場信息磁條中,這條匯聚著深圳城市變遷與科技發展兩條相互見證的平行發展歷史的大道,川流不息,仿佛一道生命之河,串聯起沿線的企業與居民的生活與工作。
  • 「文創屋」敦煌文創IP 文是根基 創是核心 年輕人成為敦煌文化的...
    敦煌文創IP 文是根基 創是核心年輕人成為敦煌文化的傳播者敦煌博物館文創產品過年貼故宮春聯,平日用故宮日曆,年輕人踩著敦煌博物館滑板,用著國家博物館書籤,喝著蘇州博物館茶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愛傳統文化,同時也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文化創新的認同者。
  • 深圳龍華:文創產業厚積薄發 打造深圳藝術文化名片
    8月19日上午,「特區40年 雙區看鵬城——全國副省級城市發布號看深圳」採風團一行來到鵬城北部的龍華區,感受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的青磚墨瓦、見證藝術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與此同時,文創產業也跟隨著經濟的腳步蓬勃發展。
  • ...城市——歷史:深圳1891——2020》影像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獲悉,《影像——城市——歷史:深圳1891——2020》影像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開幕。本屆展覽由深圳(福田)國際城區影像節組委會、南都灣區城市美學研究所、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聯合主辦,大乾藝術承辦,深圳市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
  • 讀創書評|深圳學者的哲思與深情——評《讀懂深圳——40年40個視點》
    >——評《讀懂深圳——40年40個視點》姜維勇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創立40周年。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深圳文化學者吳俊忠先生的新著《讀懂深圳——40年40個視點》(以下簡稱《讀懂深圳》)應時問世,既是給深圳特區的一份生日禮物,也是文化界的一件喜事。我與吳俊忠先生相識多年,亦師亦友,感覺吳先生文如其人,厚重而生動,嚴謹而灑脫。他治學嚴謹,視野開闊,邏輯思維縝密,學術功底紮實。令人敬佩的是,他絲毫沒有名教授的架子,古道熱腸,成人之美。
  • 40年40本書讀懂「深圳精神」
    今年正逢中國改革開放40年,很多城市都策劃舉辦了類似的「40年40本書」評選活動,以此致敬改革開放40年。在這些評選中,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的深圳,40年40本書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出版閱讀記憶。
  • 40年,用當代藝術見證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加深公眾對中國當代藝術及深圳本土藝術文化的認識,繼而以深圳為原點,以當代藝術的先鋒性、實驗性為紐帶,形成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氛圍,並以此增強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聯繫,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助力。
  • 40年,用當代藝術見證深圳時間——深圳當代藝術文獻展開幕
    、及深圳四十年當代藝術文獻一批,展覽將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深圳當代藝術創作、發展的脈絡進行系統性學術梳理,加深公眾對中國當代藝術及深圳本土藝術文化的認識,繼而以深圳為原點,以當代藝術的先鋒性、實驗性為紐帶,形成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氛圍,並以此增強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聯繫,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助力。
  • 文創惠民,讓城市更有溫度!北碚文旅惠民消費季來了!
    古之李白、杜甫、李商隱、陳子昂,今之郭沫若、巴金、艾青、吳宓,北碚是一座被詩與文、溫泉和煙火氤氳的城市。 人間煙火在,歡歌笑語處。如何挖掘北碚的文化精神,並將之傳遞給每一個到北碚、愛北碚的人,一直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 這些畫見證深圳城市變遷,宋玉明城市山水畫深圳作品特展即將開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由陳履生擔任學術主持,遊江策劃的「迭代與共生——宋玉明城市山水畫深圳作品特展」將於9月23日到10月11日期間在深圳美術館舉行,展覽將展出著名藝術家宋玉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40餘件深圳題材的水墨精品。
  • 上海舉辦「小文創 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新華社上海8月14日電(記者許曉青 潘旭)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小文創 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13日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舉行。二戰期間「飛虎隊」在華軍機的紙質模型、淞滬抗戰時期童子軍哨子的仿製品、外形類似炮彈的保溫杯、特色明信片等吸引了參觀者駐足。
  • 打卡「深圳印跡」 留下創意種子
    上圖:「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下圖:觀眾在打卡點留下屬於自己的「深圳印跡」。作為首個聚焦深圳藝術文創的大型展覽,「深圳印跡——藝術文創在深圳」展覽開幕式1月5日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行。
  • 「稅惠」擦亮深圳「文創之城」新名片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 通訊員 方瑤 張佳煉 劉榮娜 點點滑鼠,就能置身大鵬所城古樸城牆之下;足不出戶,便能漫步「玫瑰海岸」,在大鵬灣之濱邂逅一場「夢中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