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3-6歲的英語啟蒙黃金期?用對方法,大童也能迎頭趕上

2020-12-16 夏意淺淺

這篇文章是寫給所有像我一樣,錯過了3-6歲黃金啟蒙期的家長和孩子們的。

我家上學前基本屬於散養的那種,除了每天給他講講故事,陪他一起看看書,大部分時間都光顧著帶他戶外活動去了。

也不是完全沒想過啟蒙,中班的時候報過一個少兒英語連鎖培訓機構,一年一萬多塊錢,看著他唱唱跳跳很開心,要說學到了啥?一年級連26個字母都已經還了一大半給老師,完全就等同於0基礎娃,這一萬多報班的錢,基本等於打了水漂。

正頭疼的時候,無意間看到閨蜜在朋友圈發了一段視頻,才中班的娃,拿了一本英語章節書,念得那叫一個溜,閉上眼睛聽,簡直就是外國小朋友在講話,同樣是娃,為何相差如此之大?

於是立馬向閨蜜虛心求教,在閨蜜的指點下,我陸續買了安妮鮮花、廖彩杏、吳敏蘭、蓋兆泉等老師的書籍,全面刷新了我對學習英語的誤區和思維方式。

作為一個80後,在我們那個年代,是小學五年級才開始學英語的,因此整個小學階段英語都非常簡單,及至高考貌似難度也還比不上英語四級,因此那個時候,一般大眾化的學英語路線,就是按部就班,跟著教材走,高考完進了大學,再突擊一下單詞,準備過英語四級。

哪怕操著一口再「地道」的中式英語,也不會影響成績。我的英語口音都是後來到了外企工作,跟老外接觸後,才慢慢意識到,原來以前老師教的很多讀音和用法,都是錯誤的,人家根本不這麼說。

卻不知道,在我工作、結婚、生子的這些年裡,整個英語學習的難度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曾經,我也像很多人一樣疑惑,這麼早給孩子啟蒙有必要嗎?我們那時候五年級才開始學英語,不也這樣過來了嗎?

因此,雖然也跟風給孩子報過一年的英語學習機構,但由於關鍵上的不重視,學完回家後只是單純完成一下機構布置的一點點作業,一年下來時間、金錢全打了水漂。

那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的家長開始越來越重視英語學習了呢?

從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來看,隨著一次次的教改,英語高考的難度提升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強調英語的實用性。啞巴英語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聽說讀寫每一項能力都必須全面開花。

另外,英語考試的難度正在逐年增加,非虛構性的內容所佔的比例正越來越大,內容涵蓋了科學、體育、心理等各方面;可見高考的思路越來越傾向於實用性,今年全國卷的高考題目閱讀材料大都選自如:CNN、《紐約時報》、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等國外專業報刊、媒體。

再來說說上海卷,上海卷雖然從總體難度來看比全國卷略低,可是單就英語一門而言,難度卻是全國之冠。

如果說江蘇省的英語高考卷子難度堪比六級考試的話,那魔都的高考試卷已經超過了六級水準,多少高考英語不及格被打擊到信心全無的莘莘學子,進入大學之後準備考四六級了,才發現原來四六級考試居然這麼輕鬆……

今年上海卷的內容涉及到了:世界發明史、科學健身、貼近自然、保護環境、無現金支付方式等話題,閱讀理解部分更是以某電影部分情節的合理性受到質疑和網絡回帖等實際案例,以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的同時還順便觀察了一下考生理解並運用相關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也有人質疑說在英語學習上花費太多時間是否浪費?

關於這一點,談談我個人的理解。

大部分覺得浪費時間的人,肯能還是把英語學習等同於我們以前那種枯燥的學習方式,大量的花時間去默、背單詞,刷語法題等……

但在我看來語文和英語除了語種不同之外,其內化的核心能力其實是殊途同歸的,同樣需要大量的閱讀和理解。

那麼,我把一部分語文閱讀的時間,用來閱讀英語讀物又有什麼問題呢?同樣是在閱讀,並不存在什麼浪費。

更何況看了這麼多年書之後,我真的認為,中文閱讀,讀我們自己國內的作品就夠了,翻譯作品雖然最大程度的尊重了原著的情節和內容,但文字功底真的遠不如國人原創的文學作品。

一樣要閱讀外國名著的話,不如直接讀英文版的原著,更能領略行文之間的美感。沒有能力讀是一回事,現在既能培養孩子的英語水平,又不耽誤孩子閱讀的時間,豈不是兩全其美?

閱讀帶來的好處很多,在閱讀中,孩子的詞彙量不知不覺開始提升,語法和句型也通過語感的方式得到了強化,雖然仍需要刷題來進行鞏固,但少而精即可。

好了,既然英語學習有其必要性又不會浪費太多時間,那就來聊聊大童如何啟蒙吧。

雖說各類專家都言之鑿鑿地向我們表明,3歲是學英語最理想的起點。但不代表啟蒙晚了,就永遠落後於人了。事實上,只要用對了方法,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3年時間,就有望追上那些3歲起點的孩子了。

3歲有3歲的好處,但大童也有大童的優勢,雖然大童很難複製幼童的沉浸式學習法,但大童的思維能力遠不是3歲小孩子可比的,心智相對幼童也更加晚上,同樣記憶時間也能更長久

好了,意識到了英語啟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接下來,就來聊一下具體方法,主要需要注意的是一下幾點:

首先,注意引導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前面提過,在閨蜜的推薦下,我看了不少英語啟蒙方面的書籍,意識到聽說讀寫,聽是第一位的

一開始,我簡單按照廖彩杏的書單,從《鵝媽媽童謠》開始,每天利用娃早上起床到上學的那段時間給他播放音頻,晚上回來和他一起再把早上聽的音頻的配套書籍一起看一遍,通過圖片讓他自行理解,實在不能理解的,我再加以引導。

這樣持續了一個月左右,發現效果也不是完全沒有,但並不是特別理想。因為大童的母語優勢已經十分明顯,大多數時候,對於聽不懂的內容,娃就完全把他當作無意義的背景音來聽

好在,廖彩杏的書單前期推薦的內容,不僅朗讀起來韻律感很強,還都有配套的歌曲,音樂好聽,娃自然也不排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慢慢完成了最初階段的磨合,讓他至少不排斥甚至有些喜歡上了英語發音,音頻放得久了,對於一些他熟悉的片段,也會開始跟著一起哼唱。

在這一階段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引導孩子的興趣就好,繪本和音頻的內容,不必追求完全理解,理解個大致的意思已經足夠,強行要求他記憶所有單詞、句子的意思,只會破壞孩子學習的興趣。

得益於這一階段的興趣培養還算成功,是的,這個階段其實連啟蒙都算不上,只能說是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而已。

之後我在閨蜜的推薦下,去了一家比較小眾的英語培訓機構,這家機構的理念基本是用來培養原版娃的,學習路線和國外的孩子幾乎一模一樣,以閱讀為主,輔以相應的語法和閱讀理解題目。

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娃報了一節試聽課,那裡的老師都是老外,直接全英文上課,雖然有助教坐在邊上,但幾乎很少開口,儘量讓孩子們自己適應和聽懂外教的意思。

看得出班裡的孩子,都是從小啟蒙且跟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小朋友,一個個坐在那裡跟外教聊的風生水起,只有我們家小朋友坐在那裡,全程懵逼。

下課了我問他,你聽得懂老師在講什麼嗎?他搖搖頭,我心下一涼,「那要不我們換個機構?」

「不,我就在這裡上,那個大鬍子老外太有意思了,我喜歡上他的課!」兒子的反應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雖然那位外教的確非常幽默風趣、肢體語言豐富,但孩子對他的喜愛程度,依然遠超我的預料。

就這樣,我們終於在學習英語的路上正式踏出了萬裡長徵的第一步。

二、對於大童來說,自然拼讀不是必需品

由於我家娃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0基礎入學,這家機構一年級的娃都在學橋梁書了,所以我們被降級和幼兒園大班的娃一起學了一年自然拼讀。

現在想想,其實這個決定是錯誤的,導致我們浪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如果是從3歲開始啟蒙的孩子,在大量的聽音頻、讀繪本、看動畫的浸潤下,在中班、大班階段學習自然拼讀,確實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這就像外國的孩子,從小在那個語言環境裡長大,很多單詞天然能說、能聽懂,只是不知道如何拼而已,這時候學了自然拼讀,在閱讀書籍的時候,遇到陌生的詞彙,把它拼讀出來,只要能夠拼對,自然就能跟腦袋裡已知詞彙的意思聯繫起來,對閱讀的幫助自然很大。

但對於一個0基礎的大童來說,自然拼讀並不能很好的幫助他理解書本上的內容。即使拼出來,拼對了,他還是不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那麼把這個單詞拼出來意義何在呢?

對大童來說,通過分級、繪本和動畫先大量積累詞彙,在積累了大約2000詞左右的聽力詞彙後,再突擊報一個自然拼讀的短期版班強化一下,其實是更適合的方法。

可惜一開始,我並不明白這個道理。蓋兆泉老師的書裡有講到類似的理論,但我是從安妮鮮花的書開始看起,再到廖彩杏、吳敏蘭,最後才看了蓋兆泉,有些時間就這麼浪費掉了。

倒也不是說其他幾位老師的書不好,只是她們提供的路線,基本都需要從小抓起,相對來說蓋老師的書,提供了3歲、6歲、8歲三種不同年齡段的啟蒙路線,適應範圍更廣。

我家娃其實是從7歲開始啟蒙的,所以後期就綜合參考了蓋老師6歲和8歲兩條路線的建議,再結合了我們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實踐中陸續加以調整。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 我一直覺得近幾年在國內,自然拼讀有些被刻意神話了,其實對於大童來說,自然拼讀並不是必須品。

要知道,英語由於其歷史上的特殊性,可以說是所有歐美語種中,最不適合使用自然拼讀的語言之一了,至於一些發音規律,讀的單詞多了,自己多少也能總結出來,就比如tion,ly,ing這樣的音節,學過英語的都知道該怎麼拼,怎麼讀。

雖然像類似Slient e這樣的規律,在知道之後,我也會有原來如此之感,但沒學前,說實話,也沒耽誤我們這一代人學英語什麼事兒。

我們那時候學自然拼讀了嗎?並沒有,說穿了自然拼讀也就是人們長期以來對英語拼讀規律的一種總結而已,然而英語中不符合自然拼讀規律的單詞太多了,自然拼讀也只不過能幫忙解決一部分問題而已。

倒是國際音標的用處,在應試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

因此對於6歲啟蒙的娃來說,還可以學一學,到了7、8歲才開始啟蒙的話,完全可以視情況考慮要不要直接跳過這一環節。

三、學好英語的主戰場一定不在機構,而是在自己家中

想要學好英語,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持之以恆,家裡至少要有一個人能夠一直堅持下來,特別是在初期,娃自身還沒有養成習慣之前,每天早上能堅持給娃播放音頻,晚上也不會忘記陪他刷分級、讀繪本的那個人,就顯得特別重要。

就我自己而言,中班的時候給娃報名的那家機構,為什麼毫無作用。而這次娃的英語水平卻始終保持一定的速度持續增長?

真的是機構不行嗎?並不是,實際上是那時候家裡沒人重視這件事情,回家之後就是放牛吃草,機構老師也不是神仙,這種學習方式,除非娃天生自律又愛學習,否則……

哪怕我們後來學習的機構,理念比較先進,會讓我們每天在群裡閱讀打卡,可是當我推薦我身邊兩個同事過去之後,發現那個和我一樣堅持打卡的媽媽,反饋結果非常滿意,而另外一個回家啥也不做的媽媽,幾個月後卻跟我抱怨娃的英語毫無起色。

打那以後我就突然頓悟了拼爹拼媽的真意。

四、大童啟蒙需大火猛攻

本來起跑就晚了,想要追上人家只能每天多跑跑。當然,像我這種屬於比較佛的,不特別追求在多少時間內一定要達到什麼效果的,也可以根據自家的情況,安排合適的時間,但底限是每天至少半小時,必須堅持,如果做不到堅持,就不要來跟我談效果,肯定沒用。

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大家趁著小學階段,娃的負擔還不是很重的情況下,儘量保證每天至少一小時的英語學習時間。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大班開始啟蒙,由於幼兒園沒有回家作業,他媽媽堅持每天回家至少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讓他聽音頻、刷分級和看動畫。短短一年時間,孩子已經能夠裸聽哈利波特了。

我們由於所在學校作業較多,時間比較少,因此平時只能保證每天早上起床半小時磨耳朵,晚上回家讀半小時英語分級的量,唯有寒暑假可以多些時間沉浸在英語中。

但哪怕只是每天一小時的量,我們家三個月後,坐在教室裡聽外教講課已經沒有太大的問題,半年後老師跟我反映,他已經能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而那個時候,他在學校裡的英語成績早已一飛沖天了,甚至被老師推優進了學校的英語興趣班,等於每周免費多上一節外教課。

說實話,小學階段的校內英語是真簡單,老師開家長會的時候直接說了,每天家裡課本配套的音頻放個一刻鐘,再晨讀一刻鐘,每天晚上回去抽默單詞抽背課文。整個小學階段就算不能保證100,95以上也是絕對沒問題的。

當然,小學階段可以用簡單的方法輕鬆拿高分,不代表高中也可以。我同事的女兒就是一個比較可惜的案例,從小讀得普通的公立小學、初中,但架不住人家爭氣,從小就是學霸,初中時候以年級組前幾名的成績,考進了市重點高中。

然後問題就來了,自從進了高中,英語成績一落千丈,孩子哪怕每天學習到凌晨,還是趕不上班級裡其他同學。

正好那時候我在學習英語啟蒙的理念,跟我同事交流了一下,我同事表示後悔知道的晚了,沒有趁之前孩子課業輕鬆的時候,多讓她看看英語課外的讀物,滿以為課內學好就夠了,沒想到耽誤了女兒。

後來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在假期找老師一對一的補習,然而效果依然不能盡如人意,這孩子今年高考,目前成績還沒出來,祝願她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五、學習英語的順序其實很簡單——聽說讀寫

聽說讀寫這四個字的排序真的不是瞎排的,學習任何一門語言,基本都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來。母語就不用說了,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聽,一年左右時間能開口,如果家裡和孩子說話說得少,孩子就很可能晚開口。

英語也是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不管小童還是大童,一開始必定要磨耳朵,磨耳朵的目的除了培養語感就是積累聽力詞彙。

當然,對大童來說,磨耳朵不需要拘泥於聽繪本音頻,看動畫也是很好的一種方式,比較推薦的方法是,先看一遍動畫,然後第二天再不看畫面,單聽音頻,看孩子能聽懂多少。

這裡有個需要提醒的點是,家長可以通過詢問的方式,掌握孩子的實際情況,不管看書、看動畫還是聽力也好,基本保證娃能聽懂90%左右的內容,就可以繼續往下進行了,沒必要追求100%理解,但也不要在娃還是一頭霧水的情況下,就直接往下走。

另外所聽書籍方面,由於大童這個階段母語閱讀能力已經比較高了,再給他聽小童的繪本和動畫,難免太過乏味,這篇文章篇幅已經很長,我這裡主要就先講一遍方法,如果需要具體的讀物和動畫推薦,過幾天我再另外寫一篇,大家持續關注我就行了。

一開始在積累聽力、刷分級的階段,記得儘量讓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時間朗讀英語,為口語這一關打下基礎,然後在聽力詞彙積累最夠之後,就進入了口語訓練的階段,這方面最好還是找外教進行線上很多這類機構,可以先讓孩子試聽,然後挑他喜歡的報名。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或者膽小的,可以先選擇四人班或者兩人班,有同伴一起競爭,孩子通常會比較願意開口,等慢慢到了一定的水準,就可以轉到一對一了

讀的方面,其實從聽力詞彙開始,讀也同步進行了。一般不是那麼雞的家長,或者競爭沒那麼激烈的省市,到這一步之後,只要持續按部就班的進行下,從繪本、分級一路按照橋梁書、初章、中章、外刊的順序進行下去,已經足夠你家娃傲視群雄了。

但如果是競爭比較激烈的地區,或者對自家娃將來有很高的期待,那麼當開始口語訓練之後,如果對孩子英語發展水平要求較高的,也差不多可以找一套歐美的教材來學習了。比如:Wonders、Reach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具體我也會在後一篇文章中,統統整理出來。

包括我們一直以來聽過的音頻、看過的書、動畫、線上口語的機構、用過的一些輔助學習的APP,都會在下一篇中全部給大家捋一遍,敬請期待哦~

相關焦點

  • 0-6歲英語啟蒙,硬核姥姥堅持這3點,跟著學|唱唱啟蒙英語
    ,小編整理)英語啟蒙要趁早我是50年代生人,那時候生活條件艱苦,食不果腹的日子裡,能有的吃就不錯了。0-3歲是孩子語言準備期,3-7歲是發展黃金期,這個階段孩子能夠像學母語一樣,自然習得英語!上小學後課業繁重,再想學好,就太難了!從小就得開始學英語,太重要!既然英語學習這麼重要,什麼時候開始學是最佳時機呢?
  • 51talk和ABC360等7家英語課程揭秘:孩子3年級才學英語,晚了嗎
    大童啟蒙和小童啟蒙的區別在說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先得認清一個點:一二年級的孩子,差不多都六七歲了,這個年齡開始學英語的話,已經屬於大童啟蒙的範疇了。跟小童啟蒙相比,採用的方法會有明顯的差別。為了讓各位家長更了解啟蒙特點,魚 sir 將孩子大童和小童英語啟蒙的特點整理成了導圖:小童(3-6歲)英語啟蒙特點
  • 英語啟蒙書單推薦|抓住兒童語言敏感期,搞定英語啟蒙的4本書
    很多家長焦慮:聽說0-6歲是兒童語言敏感期,也是英語啟蒙的黃金期,該怎麼抓住這個時期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呢? 可不能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我的英語水平不高、口語不好,不敢給孩子做英語啟蒙,只能送去早教班嗎?
  • 父母英語差沒關係,掌握這3個方法,孩子英語啟蒙不用愁
    現在很多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學好英語,早早地就給孩子報名了補課班、早教班,生怕孩子的英語水平落後於他人。學好英語的前提是打好基礎,進行英語啟蒙就應該把握孩子3—6歲幼小銜接這一時期,從零基礎開始慢慢灌輸。那你知道孩子的英語啟蒙沒做好,究竟會帶來哪些弊端嗎?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寶媽樂樂看到娃一學習英語就無精打採,內心十分惱火,她直接把手中的單詞卡片摔到桌子上:「你多大了知道不?你4歲了!人家楊冪的女兒小糯米3歲就會用英語跟媽媽交流了,你呢?連單詞都記不住幾個!」「我又不是糯米,我是小甜甜。
  • 寶寶學英語的黃金期只有這幾年,錯過英語被甩幾條街!
    一方面擔心寶寶錯過英語啟蒙會落後與別人,可另一方面對於大多數英語水平僅限於認得幾個單詞,會說幾句短語的家長來說,怎麼給寶寶進行英語啟蒙也是無從下手。有的家長擔心用錯方法誤導了寶寶的英語學習,就像站在一潭不知深淺的水邊遲疑不敢邁腳。
  • USKid翟少成:不要讓孩子錯過 3-12歲學習語言的黃金期
    USKid翟少成:不要讓孩子錯過 3-12歲學習語言的黃金期   7 月 26 日下午,智課教育聯合創始人、USKid中美雙師學堂事業部總裁翟少成出席了在新浪總部大廈舉辦的「
  • 一歲能聽懂,兩歲開口說,娃的英語啟蒙我最推薦它!(0~6歲免費領)
    談到孩子學英語的經歷,言言媽媽說:言言2歲半時就開始做英語啟蒙,現在4歲已經掌握2千多詞彙,他主要是靠自學,而且對英語的興趣非常大,把學習當成了「玩」。  反觀我家娃,別說對英語感興趣了,現在他一說英語就發憷,一看單詞就躲!同樣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他們到底做對了什麼?  於是,我帶著這個疑問採訪了100位普通家庭中的英語牛娃,發現他們都有這3個共同點。
  • 孩子英語啟蒙也有黃金期,了解這3種方法,讓孩子學好英語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對於許多家庭來說,兒童的英語啟蒙是一個非常複雜和困難的問題。我的很多朋友也是媽媽,他們問我哪些產品用於孩子們學習英語,但它們不易使用。原來,我希望我的孩子們小時候能接受英語,以後學習起來並不難。
  • 3歲寶寶五個月英語啟蒙,聽力詞彙500,說說啟蒙路上的那些坑
    文章講述她家寶寶(3歲)英語啟蒙之路,裡面的心得經驗供大家參考。而大童可能會出現難的動畫看不懂,低幼動畫不願意看的情況。但是大童出現的問題不代表大童就不適合零基礎啟蒙,大童亦有大童學習的優勢和特點,專注力強於小童,吸收內化,學習能力高於小童……這個只是說明,大童有大童的優勢,小童有小童的優勢,家長與其空焦慮和內疚,錯過了孩子最好的啟蒙時間。
  • 皮皮愛英語:如何將英語啟蒙與早教結合?
    皮皮愛英語:如何將英語啟蒙與早教結合?就這樣在徘徊中,他們錯過了最佳的啟蒙時間,要知道,根據二語習得界的LAD理論:0-6歲是公認的兒童學習語言的黃金期。這個階段,是最適合將早教與英語啟蒙結合起來,幫助孩子綜合發展的階段。那麼,如何將早教與英語啟蒙完美的結合起來呢?
  • 0-6歲是學英語啟蒙的好年齡,不要讓孩子錯過了,否則孩子會抱怨
    所以青青提醒各位家長們,千萬不要錯過孩子學英語的好年齡,不然孩子會一直抱怨!有了大寶和二寶的經驗我總結了能提升孩子英語的三種方法,建議家長收藏。1、給孩子讀英語繪本第一個方法就是給孩子選擇一套適合的英語繪本,不能總是讓孩子在手機上學習英語,總是看手機對孩子的視力有著一定的影響,選擇繪本不僅能保護孩子的眼睛,還能培養孩子看書的興趣,這樣孩子將來學習其他科目的時候,孩子就不會對書籍有著排斥的心理了,反而會更愛閱讀下去,這全是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給孩子養成習慣的作用
  • 唱唱啟蒙英語|大寶錯過啟蒙痛定思痛,如今二寶3歲用英語講故事
    本期分享人:萱萱媽媽十年前大寶錯過了英語啟蒙,痛定思痛,媽媽對二寶萱萱的英語啟蒙格外重視。有了興趣,再加上學習的好習慣,寶寶的英語基礎才能打牢,以後也能少操心。用英語講中文故事,amazing!第二點呢,就是有了英語輸出的能力,看中文書的時候會時不時地蹦出英語來,用英語來講中文故事。
  • 手機這麼用才有效!4款軟體幫助3歲以下寶寶英語啟蒙
    孩子大一些,可以送到專門的教育機構去學習。但是在三歲以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把握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期?有幾個APP可以幫忙。現在一一推薦給大家。1、嘰裡呱啦根據不同孩子的年齡,有不同內容的學習路線,從0歲就可以開始使用。
  • 兒童啟蒙教育怎麼做 三個啟蒙階段黃金期不容錯過
    原標題:兒童啟蒙教育怎麼做 三個啟蒙階段黃金期不容錯過 孩子的教育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孩子在入學之前的啟蒙階段,家庭教育對他的影響意義非常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最親密、最親近的人,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為人處事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言行。 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孩子的啟蒙教育呢?兒童啟蒙教育怎麼做?
  • 6歲才開始英語啟蒙真的晚了嗎?別慌,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補救!
    今天就來告訴各位家長,6歲以上的大童怎麼進行英語啟蒙。首先,大童的英語啟蒙已經沒有辦法再像幼兒一樣進行「沉浸式」的英語學習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母語學習一定到達了一定的高度,邏輯思維完整,可以用母語自如表達自己的想法。
  • LILY英語說:錯過兒童語言學習黃金期,為此要付出多大代價?
    每次參加畢業典禮看到那麼多小朋友在LILY英語把英語學成工具,筆者都打心底裡羨慕!身為一個背了十幾年單詞的「英語啞巴」,做夢都想有一口流利的英語跟外國盆友嘮嘮家常呀~  所以,筆者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成年人用LILY英語的方法能不能學會英語呢?
  • 美國想像力英語2-6歲黃金啟蒙系列課程喬樂伊英語正式發布
    16日在上海發布其旗下2-6歲黃金啟蒙系列課程——JoyschoolEnglish(喬樂伊英語),中美雙方創始人團隊、研發團隊、國內知名培訓機構校長、投資人等共同見證Joyschool系列課程的正式起航。
  • 省錢省力,效果卻更好,英語啟蒙的正確姿勢,做好這2點就夠了
    0~3歲被稱為接觸第二語言的第一個黃金期;4~6歲被稱為接觸第二語言的第二個黃金期;如果錯過了這兩個黃金期,也不要過度焦慮,還有6~8歲;如果超過8歲了,建議跟著學校的應試教育走,這種情況,就需要父母多一點耐心,多花一點時間了。如果你家的孩子還沒有進行英語啟蒙,那麼現在就開始,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
  • 學生英語成績不好怎麼辦?家長們不要錯過:6歲前學英語很輕鬆
    家長們不要錯過在2-6歲是人類學習的關鍵期,其中包括了性格養成、智力開發以及語言學習等等;成年人之所以學習英語困難,是因為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語言系統,在學習的時候就要克服這個自身因素,所以學習起來比較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