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沉管海底隧道,全長6700米,如果漏水怎麼辦?

2021-01-13 李歡歡說旅遊

中國在建築方面具有世界領先的實力,在古代有震驚世界的建築,如長城。近代以來,出現了震撼人心的宏偉工程,如三峽大壩。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項目也由中國承擔,例如巴拿馬運河的拓寬。近年來,中國完成的最重要的工程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顧名思義,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跨海大橋。它的建成拉近了內地與港澳的聯繫,極大地促進了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港珠澳大橋三地相連,隔海而建,使得大橋的設計使用了更加複雜的技術,它不僅是一座跨海大橋,也是一條海底隧道。

該隧道全長6700米,是中國第一條海上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沉管海底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裡程長,海底深,讓人不禁擔憂。如果隧道裡的縫隙漏了,隧道裡的人還有活路嗎?

這個不用擔心。隧道修建時,採用水壓焊接,將預製好的隧道管道密封兩天,然後沉入指定地點,管道通過水壓連接,管道之間的密封壁後來被拆除,管道之間的緩衝區可以有效避免裂縫,隧道不太脆,具有一定的韌性。此外,港珠澳海底隧道還回填礫石,覆蓋海底淤泥下的隧道,減少了流動海水對隧道的影響,保證了隧道的使用壽命。

當然,沒有什麼是絕對不可能的,只是隧道的建造者為事故預留了逃生空間,隧道內每500米有一個停車場,每240米有一條逃生路線。如果發生事故,人們可以及時從逃生路線離開。看了這些大家有沒有放心一點呢?

今天,小編將首先在這裡介紹它。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旅遊信息,請關注我的帳戶!這裡有最令人興奮的景點和最奇怪的習俗。你一定不能錯過那些熱愛旅行和冒險的人!來關注,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橋梁大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下水
    (來源:湖北新聞)02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完成海上鑽探4月13日下午,在寧波甬江口外的海面上,「海勘8」自升式工程勘探船正在為甬舟鐵路工程(金塘海底隧道段)進行最後一個孔位的鑽探。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共有212個孔位需鑽探,最深的孔需鑽到80米。
  • 聚焦深中:「智」造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每節沉管需航行47公裡,完成7次航道轉換。建設過程中,中交建設者發揮技術優勢,克服地質條件複雜、回淤強度大、超大跨徑深埋、水下毫米級對接等多個世界難題,研發設計出一整套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技術和核心裝備,助力超級工程建設,將我國外海沉管運輸安裝推向自動化、智能化時代。
  • 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安裝今天進行
    它長135米,寬度達到了33米以上,高9.7米,整體重量居然有4.1萬噸,約為一艘中型航空母艦的排水量。即將下沉海底約20米進行安裝 大連灣相關航道水域已封航到達一個指定區域之後,就要開始安裝了,利用壓倉的原理,也就是其實沉管中空,放進來水,利用水的重量把它壓在海底的指定位置。
  •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如何做到「滴水不漏」的?
    全世界任何一個隧道所有者和設計師都明白,建造100%水密的隧道意味著什麼樣的挑戰。一位歐洲著名島隧專家曾說,全世界的節段式沉管漏水率平均值為10%左右,目前尚沒有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紀錄。然而,「奇蹟」在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中出現了:這條5.6公裡的海底隧道,在攻破重重技術難關之後,保證了40米水壓下的「滴水不漏」,打破了世界紀錄。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終接頭吊裝:「深海穿針」堪比「太空對接」
    在三十多米深的伶仃洋海底,港珠澳大橋5.6公裡長的海底隧道,迎來最後12米即最終接頭的安裝對接,「深海穿針」堪比「太空對接」。它的對接成功將標誌著全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全線合龍貫通。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海底隧道由33節沉管和一個最終接頭連接而成,全長5664米,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每個標準沉管長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重近8萬噸。這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被譽為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
  •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有了重大進展
    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畢重偉  本報訊 12月9日凌晨3點45分,大連灣海底隧道北岸施工現場燈火通明。歷經17個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這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 華中地區首條內河沉管隧道第一節沉管開始浮運
    12月12日上午,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三千裡漢江上的首條沉管隧道——湖北襄陽東西軸線沉管開始浮運安裝。歷時兩年,全程參與港珠澳島隧建設的中交二航局轉戰內河沉管隧道,在古城襄陽再現「大國建造」。襄陽東西軸線魚梁洲段項目是連接襄陽市東津新區與樊城老城區的一條快速通道,全長5.4公裡,總體採用隧道結構,其中下穿漢江的沉管隧道總長1.01公裡,是華中地區首條內河沉管隧道,也是目前國內整體建設規模最大的內河沉管隧道。此次進行浮運安裝的是東汊水域6節沉管,總長660米。
  • 海底隧道基礎施工「神器」下水:將為深中通道「3D列印」
    由於整平精度為±40毫米,經「一航津平2」高精度整平後,沉管隧道的連接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世界最大自升式碎石鋪設整平船「一航津平2」工作狀態世界最大自升式碎石鋪設整平船「一航津平2」工作狀態深中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的又一超級橋梁工程。
  • 地鐵為何會滲水、海底隧道如何建 逐一解密
    在王夢恕看來,一旦地鐵發生漏水,必然是因為工程的偷工減料。他認為,一條線路需要花多少錢是定死的,打個比方,一個車站加兩個區間需要投資5個億,但合同只定了3個億,這明顯就是不合理的工程,「該花的錢省不得,不該趕的時間趕不得,這事關百姓生命安全。」  水下隧道百年工程  最近,世界首條橫跨歐洲與亞洲的海底隧道正式啟用。
  • 深中通道E5沉管成功安裝
    11月10日凌晨,深中通道工程E5沉管順利完成安裝,與沉睡在海底的E4沉管順利「對接」,這不僅是深中通道海底沉管安裝工程的重大進展,也標誌著中交廣航局在外海沉管隧道基槽基礎技術的日臻成熟。
  • 我國跨海通道再創新紀錄:大連灣與深中通道同日完成關鍵節點
    12月9日,我國南北雙海底沉管實現同日精準對接。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 長度接近千米大關
    凌晨2:30,經過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項目工程師們的努力,深中通道E6管節順利對接。至此,島隧工程沉管隧道超額完成年度安裝5節的目標,沉管隧道已達948.5米,接近千米大關。 記者獲悉,E6為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8萬噸,沉放水深超過30米,是由西人工島斜坡段轉為中間段施工的首個管節,面臨全新挑戰:E6管節施工位置距離社會航道最近處僅90米,過往船舶闖入施工區域發生碰撞風險增加,船行波對沉管沉放幹擾增大。此次沉管安裝受到冷空氣持續影響,現場東北風達到6級,期間頂風、頂流、頂浪,船機負荷明顯加大。
  • 中鐵隧道引領我國隧道科技跨入「穿江越洋」時代
    中鐵隧道集團公司董事長丁榮富介紹,「即使在修建施工難度最大的海底隧道,鑽爆法仍具有優勢和生命力!」廈門翔安隧道是我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也是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之一,全長8.70千米,海底隧道長6.05千米,其中風化土層、透水砂層就像大片沼澤,風化深槽猶如座座陷阱,處處充滿危險。
  • 視頻來了 基建狂魔海底搭積木
    > 12月9日,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這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 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和最長沉管隧道,是這樣建成的!
    一、港珠澳大橋整體情況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橋梁長約29公裡,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以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口岸和連接線。
  • 中交四航局承建深中通道項目首節鋼殼沉管順利下水―― 智造鋼殼...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基礎設施,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項目整體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其中,沉管隧道項目由曾經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中交四航局承建,全長達到6.8公裡,由32個管節加一個最終接頭「搭積木」連接而成,為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
  • 港珠澳大橋隧道有46米深,萬一漏水要怎麼逃生?看完讓人佩服
    港珠澳大橋隧道有46米深,萬一漏水要怎麼逃生?看完讓人佩服在最近幾年的時間內,我國的基礎建設非常迅速,在香港、澳門和珠海一帶,更是建立起跨度達到56公裡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它的建成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矚目的。
  • 世界最寬沉管隧道將「潛入」伶仃洋 雙向8車道
    深中通道距港珠澳大橋38公裡,全長24公裡,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世界級超大「隧、島、橋」集群工程,其中8車道特長海底沉管隧道將開創世界先例。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結構全新,是世界範圍內在建跨海通道工程綜合難度和規模最大的鋼殼沉管隧道,為國內首次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工程建設極具挑戰性,施工難度大。」
  • 海裡滿滿都是水,海底隧道是怎麼修建的?看完漲知識了
    海裡滿滿都是水,海底隧道是怎麼修建的?看完漲知識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國家的工程建設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不是我吹,真的為我國的科技感到自豪。在很多大城市,你都會看到有隧道,可是如果是在海底建隧道,到底要怎麼辦呢?畢竟海裡那麼多水,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 青春奔跑在海底隧道復工一線
    28歲的中交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項目部南岸施工隊施工員冀子龍快步行走在施工現場,檢查咬合樁施工質量。大連灣海底隧道是我國北方第一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工程,海底隧道全長約5.1千米,其中沉管海底隧道長3035米,由18節預製管節組成,單節沉管最大重量約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