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編譯館檔案》首發式在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臺灣省編譯館檔案》首發式在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2014年07月29日 11:34:27  來源:東南網

  8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會、福建教育出版社聯合在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辦了「紀念臺灣光復65周年活動」。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臺灣省編譯館檔案》首發式是本次系列活動之一。有關領導以及日本、美國、中國大陸、臺灣等地學者6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臺灣省編譯館是臺灣光復後進行中華文化重建的一支重要力量,對於臺灣當時的「心理建設」工作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編輯了許多教科參考、書籍圖表,通過翻譯將殖民統治時期日本人的學術研究「中國化」,為顛覆日本殖民統治者在臺灣推行的「皇民化」政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湯源生)

 各地涉臺活動   新聞排行  地方快訊

[責任編輯:石宏]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twwtougao@163.com

聯繫電話:010-83998731

相關焦點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
    8日,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與北京魯迅博物館、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會、福建教育出版社聯合舉辦的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活動,在福建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林文漪在賀信中表示,許壽裳先生在臺主持編譯館工作期間的檔案原件,是兩岸文化交融的歷史見證,這批珍貴的史料整理成書出版並在閩臺緣博物館面世於公眾,是一件有利於學術、有利於兩岸交流的大好事。透過這些珍貴的歷史檔案,能讓我們看到了當時臺灣社會文化重建的點滴歷程,看到了兩岸血溶於水的情懷。
  • 兩岸文化重要使者許壽裳日記手稿贈閩臺緣博物館
    兩岸文化重要使者許壽裳日記手稿贈閩臺緣博物館 2008年05月03日 17: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泉州五月三日電 (記者 黃瑤瑛)五月三日上午,日本愛知大學教授黃英哲等人專程從日本來到泉州,將珍藏多年的許壽裳先生日記手稿捐贈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 2006年: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 高質量建設創造福建速度
    2006年6月27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隆重的竣工開館慶典。「籌建規模如此大的博物館,從選址、立項、設計、基建、裝飾、徵集文物、布展到開館,整個過程僅用了一年半時間,創造了我國大型博物館建設的奇蹟。」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籌建處主任莊順能說,像這樣規模的博物館的建設,通常要三到五年時間。
  • 情系閩臺緣 六萬臺胞走進閩臺緣博物館
    中新社泉州二月十五日電 題:情系閩臺緣 六萬臺胞走進閩臺緣博物館  中新社記者 黃瑤瑛  臺胞重要祖籍地之一的福建泉州市西湖邊,大陸第一個對臺博物館——閩臺緣博物館就坐落在這裡,吸引海內外遊客特別是臺胞絡繹不絕前來參觀。
  • 10月08日 臺灣光復65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十一」長假陸客赴臺逾兩萬
    兩岸學者盼辛亥革命100周年成為兩岸關係發展新契機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今天在上海舉行 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與北京魯迅博物館、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會、福建教育出版社今天聯合在泉州舉行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活動。
  • 閩臺緣博物館舉行奠基儀式將成兩岸交流重要窗口
    中新社泉州二月二十四日電 (記者 黃瑤瑛)備受關注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二十四日在風景秀麗的泉州市西湖邊舉行奠基儀式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建成後,將成為海峽兩岸交流的重要窗口。  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泉州又是臺灣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臺灣漢族同胞中,有九百萬人祖籍是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的建設將充分體現臺灣與大陸的地緣、血緣、文緣、俗緣、神緣等關係。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任命「一把手」
    謝清海任書記,楊彥傑任館長  早報訊(記者張文文/圖)昨日,省委在泉州舉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主要黨政領導任職宣布會,謝清海同志任中共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委員會書記,楊彥傑同志任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
  • 閩臺緣博物館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祖國大陸唯一的對臺專題博物館,是集收藏、研究、展示、交流和服務等功能為一體全國性的對臺文化交流與合作基地,也是增進全球華人中華文化和民族認同感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4 年 11 月,中央領導視察泉州閩臺關係史博物館時指示,擴建或新建一座「閩臺博物館」,使之成為全國性對臺宣傳和交流基地。這是中央根據目前臺海兩岸關係形勢作出的重要決策,也是新時期加強對臺宣傳工作的需要。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座落於福建省泉州市區西北側,北倚國家級風景區清源山,南接風景秀麗西湖,西鄰泉州市博物館和閩南建築博物館。
  • 港澳臺僑胞閩臺緣博物館裡感受「閩臺緣」
    港澳臺僑胞閩臺緣博物館裡感受「閩臺緣」 2008年02月20日 17: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全球華人盼團圓」活動的五百多名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參觀了位於泉州西湖邊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共同感受「閩臺緣」。
  • 《樊璋畫集》首發式在山東博物館舉行
    1月12日,由侯新建主編、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工筆山水樓閣傳承畫家樊璋繪畫作品集――《樊璋畫集》在山東博物館舉行了首發式。這部畫集收錄了樊璋的160餘幅作品,涵蓋了他50多年繪畫創作的精品。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見證兩岸情緣
    (完)聽,建築在訴說 | 航拍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新華網福州10月4日電(王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是一座反映祖國大陸(福建)與寶島臺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10月3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迎來眾多遊客,新華網記者用航拍器從空中感受海峽兩岸的同根同緣。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閩臺緣,一家親!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位於泉州市西湖公園北側與泉州市博物館相鄰,閩臺緣博物館是一座反映中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一進門就可以看到蔡國強導演的一幅作品。進館第一眼就看到了它。高大的爆破作品。
  • 明天,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現《風雅六朝》
    12月31日,《風雅六朝——南京、泉州文物聯展》將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與你見面。 我們用「風雅」來概括六朝神韻。風雅,作為一個詞,是謂高雅、文雅;分成兩個字,風是自然是自由是脫俗,雅是別致是精巧是講究。
  • 賈慶林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竣工開館發來賀信(圖)
    5月27日,備受海峽兩岸民眾關注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正式開館,並舉行了隆重的竣工開館慶典儀式。圖為閩臺緣景觀廣場九龍柱下精彩的傳統舞龍表演。中新社發傅丹丹攝  中新社泉州五月二十七日電(記者林永傳黃瑤瑛)二十七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政府在泉州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竣工開館舉行了隆重熱烈的慶典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發來賀信,全文如下: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  欣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竣工開館,倍感欣慰,謹向你們表示熱烈祝賀。
  • 慶閩臺緣博物館開館 「心連心」赴泉州演出
    5月25日,在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前廣場上,近百名志願者在工作人員指揮下布置慶典活動現場。 中新社發 顏財斌 攝     5月25日,在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前廣場上,近百名志願者在工作人員指揮下布置慶典活動現場。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見證兩岸緣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林建春18日向記者回顧臺灣青少年參觀博物館的情形時說,這些青少年返回時,大都表示「刷新」了認識,而且希望多介紹臺灣朋友來大陸走走。  5月18日恰逢國際博物館日,位於福建泉州西湖畔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迎來十周年紀念日。十年來,該館已接待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臺胞近70萬人次,成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互動的新平臺。
  • 瀋陽市檔案館舉行《口述檔案 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首發式
    9 月 10 日,《口述檔案 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首發式在瀋陽市檔案館舉行。書中,胡世宗站在一個朋友的角度,用獨到的眼界和切身的感受,披露了他和他的中國現代文化名家朋友們在交往中鮮為人知的往事。首發式上,瀋陽出版社社長張闖介紹了《口述檔案 胡世宗捐贈珍藏字畫選解》編輯出版情況;本書主編胡世宗先生講述了關於本書編輯出版的切身感受;並向遼寧省圖書館、瀋陽市圖書館贈送了新書。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精品展 百幅扇面畫展風雅(圖)
    今日起至3月10日,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汕頭市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清風雅韻——汕頭市博物館藏扇面畫精品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出。百幅扇畫精品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現場展出汕頭市博物館館藏的清代、近現代名家扇面書畫約100件。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獲捐珍貴涉臺文物
    晉江安海顏氏後人捐贈明崇禎年間誥命顏氏後人向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捐贈珍貴文物泉州網6月14日訊 昨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自晉江安海的顏氏後人向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捐贈珍貴文物——「明崇禎十三年誥授顏克英為鎮國將軍
  • 第二屆海峽兩岸民間譜牒文化論壇今閩臺緣博物館開幕
    閩南網6月12日訊 (記者 陳玉玲)今日,第二屆海峽兩岸民間譜牒文化論壇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幕,論壇吸引了海峽兩岸譜牒文化專家學者、文史愛好者、有關機構專業工作者及兩岸部分同宗(同名)村宗親代表等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