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

2020-12-11 中國臺灣網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

2010年10月08日 13:2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8日,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與北京魯迅博物館、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會、福建教育出版社聯合舉辦的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活動,在福建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1946-1948:許壽裳在臺灣」專題展同時開展。

  全國人大常委、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汪毅夫出席活動,並宣讀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的賀信。

  林文漪在賀信中表示,許壽裳先生在臺主持編譯館工作期間的檔案原件,是兩岸文化交融的歷史見證,這批珍貴的史料整理成書出版並在閩臺緣博物館面世於公眾,是一件有利於學術、有利於兩岸交流的大好事。透過這些珍貴的歷史檔案,能讓我們看到了當時臺灣社會文化重建的點滴歷程,看到了兩岸血溶於水的情懷。

  在活動現場,舉行了《臺灣省編譯館檔案》新書首發儀式、「1946-1948:許壽裳在臺灣」專題展以及臺灣省編譯館檔案捐贈儀式。其中,「1946-1948:許壽裳在臺灣」專題展展出歷史圖片200多幅,許壽裳手稿、臺灣編譯館檔案原件、臺灣光復初期歷史照片及書籍等珍貴文物287件。

  在臺灣省編譯館檔案捐贈儀式上,日本愛知大學黃英哲教授將其珍藏的309件臺灣省編譯館檔案資料捐贈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這批珍貴的原始檔案分為四類,其中行政150件、人事54件、財務10件、書信95件,再現了臺灣光復初期文化重建的歷史足跡。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黨委書記謝清海表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作為祖國大陸唯一反映大陸與臺灣,尤其是閩台歷史關係的專題博物館,有責任對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做出更多的努力。通過此次活動,讓大家重溫65年前臺灣重歸祖國版圖,臺灣同胞重回祖國懷抱的光輝時刻,切身體驗兩岸人民攜手並進,重建臺灣社會文化的血脈情緣。

  此次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活動以臺灣光復初期設立編譯館引領重建中華文化的過程為聚焦點,以編譯館組建者和領導者許壽裳先生在臺灣的活動為主線,通過編輯出版《臺灣省編譯館檔案》新書首發、舉辦「1946-1948:許壽裳在臺灣」專題展及「光復初期臺灣的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回眸臺灣光復初期重建中華文化的歷史,啟迪對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思考。(林永傳 郭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相關焦點

  • 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京開幕
    中國日報北京10月25日電 「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10月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舉辦這個主題展,旨在紀念臺灣光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回顧臺灣同胞反抗日本入侵和殖民統治、兩岸同胞共御外侮奪取偉大勝利的英勇鬥爭,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彰顯大陸和臺灣是休戚與共、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激勵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共同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共擔民族大義,共促祖國統一,共圓民族復興偉大夢想。
  • 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北京開幕
    10月25日,「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位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10月25日,「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位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圖為展出的中國政府臺灣省受降主官陳儀在受降儀式籤字時用的毛筆。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10月25日,「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位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京舉辦
    「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近期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8展廳舉辦。這是今年在大陸舉辦的涉及兩岸的大型文博歷史主題展。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
  • 蘇輝帶隊參觀「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
    本報訊(記者孫金誠)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10月29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帶隊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學習「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回顧臺灣同胞反抗日本入侵和殖民統治、兩岸同胞共御外侮奪取偉大勝利的英勇鬥爭的歷史。
  • 「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京開幕
    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陳小願)「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舉辦這個主題展,旨在紀念臺灣光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回顧臺灣同胞反抗日本入侵和殖民統治、兩岸同胞共御外侮奪取偉大勝利的英勇鬥爭,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彰顯大陸和臺灣是休戚與共、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激勵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共同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共擔民族大義,共促祖國統一,共圓民族復興偉大夢想。
  • 半個世紀前臺灣影像泉州展出 紀念光復67周年
    半個世紀前臺灣影像泉州展出 紀念光復67周年 2012年10月24日 15:1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盟重慶市委會青委會、機關工會參觀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
    圖為重慶臺盟盟員、盟務工作者參觀紀念臺灣光復主題展覽。龔林 攝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7日電(方玲)12月5日,臺盟重慶市委會青委會和市委會機關工會以「銘記歷史  凝聚共識」為主題,組織青年盟員和盟務工作者赴京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前往國家博物館「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等展區參觀學習。
  • 「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亮相國博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10月25日「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紀念臺灣光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11月2日15:00廈門衛視將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館
  • 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行
    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吳亞明)臺盟中央、全國臺聯、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今天下午在北京臺灣會館聯合舉辦紀念臺灣光復65周年學術研討會,來自海峽兩岸、港澳地區和海外的6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尤蘭田在研討會致辭時指出,歷史昭告世人,臺灣從被割讓到光復這段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從來就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走進泉州閩臺緣博物館 感受60年代的鄉土臺灣
    東南網10月24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為紀念臺灣光復67周年,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鄉土臺灣-1960年」影像展今日在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展。據了解,1960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薛培德(中文名)在臺灣傳教時拍攝了大量農村照片,這些照片反映了時年臺灣農村純樸的地理和人物。
  • 閩臺緣博物館展出《李友邦將軍與臺灣義勇隊》圖片
    東南網9月29日訊(通訊員 曾董超 本網記者 謝玉妹)為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周年,9月29日,《李友邦將軍與臺灣義勇隊》展覽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展出。展覽由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福建省檔案局(館)、財團法人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此次展覽共收集200多幅抗戰時期李友邦將軍及臺灣義勇隊歷史檔案圖片,通過「蘆洲」、「廣州」、「浙東」、「閩西」、「閩南」、「臺灣」以及「緬懷」等七個部分真實再現李友邦將軍以及臺灣義勇隊的抗戰歷程。展覽緬懷抗戰英雄的同時,亦見證了閩臺兩地民眾並肩戰鬥、共御外侮的情誼。
  • 《臺灣省編譯館檔案》首發式在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臺灣省編譯館檔案》首發式在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2014年07月29日 11:34:27  來源:東南網   8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北京魯迅博物館、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會、福建教育出版社聯合在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辦了
  • 10月08日 臺灣光復65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十一」長假陸客赴臺逾兩萬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今天在上海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近百位知名學者在研討會上表示,希望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契機。 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與北京魯迅博物館、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會、福建教育出版社今天聯合在泉州舉行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活動。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見證兩岸緣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林建春18日向記者回顧臺灣青少年參觀博物館的情形時說,這些青少年返回時,大都表示「刷新」了認識,而且希望多介紹臺灣朋友來大陸走走。  5月18日恰逢國際博物館日,位於福建泉州西湖畔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迎來十周年紀念日。十年來,該館已接待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臺胞近70萬人次,成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互動的新平臺。
  • 國臺辦: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有力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
    國臺辦: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有力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時間:2020-10-28 16:13   來源: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在10月28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日前在京開幕
  • 致力兩岸一家親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
    ,也是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的日子。今日上午,「5·18國際博物館日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系列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作為中國唯一一個以「閩臺」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自2006年5月開館至今已接待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臺胞近70萬人次;文物藏品新增3146件(套),其中從臺灣島內徵集和接受臺灣同胞捐贈文物1038件(套);館藏族譜達到2191種5486冊,涵蓋兩岸115個姓氏,先後接受兩岸民眾捐贈譜牒資料635種959冊,其中臺灣同胞捐贈183種210冊。
  • 臺灣各界紀念光復75周年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新華社臺北10月25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當天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這一偉大勝利。  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與《海峽評論》雜誌社等團體當天在臺北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慶祝大會。
  • 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推進祖國統一
    文 | 海上客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紀念日。10月22日,就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舉辦的前一天,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也在首都北京的釣魚臺國賓館舉行。75周年學術研討會10月22日在京舉行這一研討會的主題是「紀念臺灣光復,推進祖國統一」。
  • 國臺辦介紹在京舉辦「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劉潔妍、崔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提問:我們了解到,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日前在北京舉辦,請您介紹一下舉辦這個展覽舉辦的考慮以及展出的情況?謝謝。
  • 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張安樂:臺灣需要再度光復
    75年後的今天,民進黨當局卻在島內塑造「去中」「反中」的文化氛圍,刻意淡化,試圖抹去臺灣光復的歷史,以致於許多臺灣年輕人甚至遺忘了臺灣光復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為此,島內多個統派團體在昨天以各種形式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希望藉此喚醒民眾的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