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見證兩岸緣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見證兩岸緣 2016-05-18 17:14:30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林建春18日向記者回顧臺灣青少年參觀博物館的情形時說,這些青少年返回時,大都表示「刷新」了認識,而且希望多介紹臺灣朋友來大陸走走。 5月18日恰逢國際博物館日,位於福建泉州西湖畔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迎來十周年紀念日。十年來,該館已接待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臺胞近70萬人次,成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互動的新平臺。
-
閩臺緣博物館開館10周年 累計接待臺胞近70萬人次
東南網5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18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系列活動在泉州舉辦。據悉,自2006年5月開館至今,閩臺緣博物館已接待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臺胞近70萬人次。當日,來自海峽兩岸的多位同胞向閩臺緣博物館捐獻了文物和譜牒文獻資料。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10周年 接待觀眾近千萬名
閩南網5月18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自2006年開館至今,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接待觀眾近千萬人次,其中臺胞近70萬人次。時值「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系列活動於今日正式開幕。當天,數位臺灣同胞現場向閩臺緣博物館捐贈珍貴的文物史料,與會嘉賓們就博物館的功能、作用和發展等議題開展討論。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見證兩岸情緣
(王雄 攝 飛手 林楷煜)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十周年:見證兩岸緣 中新社泉州5月18日電 (廖靜)「大陸的小朋友是什麼樣子的,是否很中規中矩?」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林建春18日向記者回顧臺灣青少年參觀博物館的情形時說,這些青少年返回時,大都表示「刷新」了認識,而且希望多介紹臺灣朋友來大陸走走。
-
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已一周年 累計50餘萬人次參觀
閩臺緣博物館開館已一周年 昨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迎來開館一周年紀念日
-
參觀閩臺緣博物館 重溫「兩岸一家親」
閩臺淵源一水牽,兩岸親緣本一家。7月9日上午,陽光明媚,本報30名小記者走進位於泉州市區的閩臺緣博物館,一起重溫兩岸原本一家的歷史淵源。 當天,剛一下車,一座紅磚建築映入眼帘。在解說員的介紹下,大家才知道整座博物館的主體採取「天圓地方」的建築理念,具有「紅磚白牆」的閩南特色。 「那堵牆上是什麼?」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閩臺緣,一家親!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位於泉州市西湖公園北側與泉州市博物館相鄰,閩臺緣博物館是一座反映中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一進門就可以看到蔡國強導演的一幅作品。進館第一眼就看到了它。高大的爆破作品。
-
賈慶林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竣工開館發來賀信(圖)
5月27日,備受海峽兩岸民眾關注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正式開館,並舉行了隆重的竣工開館慶典儀式。圖為閩臺緣景觀廣場九龍柱下精彩的傳統舞龍表演。中新社發傅丹丹攝 中新社泉州五月二十七日電(記者林永傳黃瑤瑛)二十七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政府在泉州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竣工開館舉行了隆重熱烈的慶典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發來賀信,全文如下: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 欣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竣工開館,倍感欣慰,謹向你們表示熱烈祝賀。
-
2006年: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 高質量建設創造福建速度
2006年6月27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隆重的竣工開館慶典。「籌建規模如此大的博物館,從選址、立項、設計、基建、裝飾、徵集文物、布展到開館,整個過程僅用了一年半時間,創造了我國大型博物館建設的奇蹟。」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籌建處主任莊順能說,像這樣規模的博物館的建設,通常要三到五年時間。
-
港澳臺僑胞閩臺緣博物館裡感受「閩臺緣」
港澳臺僑胞閩臺緣博物館裡感受「閩臺緣」 2008年02月20日 17: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全球華人盼團圓」活動的五百多名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參觀了位於泉州西湖邊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共同感受「閩臺緣」。
-
慶閩臺緣博物館開館 「心連心」赴泉州演出
5月25日,在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前廣場上,近百名志願者在工作人員指揮下布置慶典活動現場。 中新社發 顏財斌 攝 5月25日,在泉州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前廣場上,近百名志願者在工作人員指揮下布置慶典活動現場。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開館近2月以來已12萬人次參觀
備受海峽兩岸民眾共同關注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5月27日在福建泉州開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備受關注。據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籌建處主任莊順能介紹,5月27日博物館開館至今不到2個月,共接待350多個團體12萬多人次參觀,其中港澳臺同胞3000多人次,包括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等臺灣政要蒞臨參觀。 莊順能介紹說,9月28日至29日博物館還將迎來6000多人的大型臺灣團隊參觀。這一臺灣團隊將先到莆田謁祖進香,然後分批參觀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
兩岸文化重要使者許壽裳日記手稿贈閩臺緣博物館
兩岸文化重要使者許壽裳日記手稿贈閩臺緣博物館 2008年05月03日 17: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泉州五月三日電 (記者 黃瑤瑛)五月三日上午,日本愛知大學教授黃英哲等人專程從日本來到泉州,將珍藏多年的許壽裳先生日記手稿捐贈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紀念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 2010年10月08日 13:2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任命「一把手」
謝清海任書記,楊彥傑任館長 早報訊(記者張文文/圖)昨日,省委在泉州舉行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主要黨政領導任職宣布會,謝清海同志任中共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委員會書記,楊彥傑同志任福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館長。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族譜見證兩岸血脈相連
27日,在河南固始縣參加第九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如是說。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資料圖。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位於河南南部的固始縣,素有「中原第一僑鄉」之稱。25日至27日,為期三天的第九屆中原(固始)根親文化節在固始縣舉辦,來自海內外各姓氏宗親代表2500餘人前來尋根問祖。作為本屆根親文化節的重點項目之一,「固始南遷先民姓氏源流族譜展暨交流聯誼活動」讓沈文鋒深有感觸。「固始與閩臺緣博物館關係緊密,兩家曾多次互訪、聯誼、交流。」
-
近距離感受兩岸淵源 走進閩臺緣博物館
廣場前端,堅實的底座託起巨大的花崗若石,上書「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八個大字,在陽光下爍爍泛光……走進閩臺緣博物館,穿越時空的隧道裡,跟隨著文物、圖片、雕像、器件的腳步,閱讀一部濃縮海峽兩岸漫長曲折的史冊,聆聽一曲閩臺同胞血濃於水的交響:這是一幅大海、黃土、綠樹的山海圖;是一個墾殖、耕耘、收穫的踏荒年代;是一段天災、疫疾、戰亂的分離歲月。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即將開館!需預約~
02:58:23 來源: 泉州大小事 舉報 各位小夥伴 心心念念的閩臺緣博物館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坐落於泉州市區,是一座反映中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係的專題博物館。 該館先後被中宣部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稱號、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稱號、國家文物局授予「國家一級博物館」稱號、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稱號。 其前身為泉州閩臺關係史博物館,於2006年5月27日正式開館。
-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充分體現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與地域特色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反映祖國大陸與寶島臺灣歷史關係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西湖之畔、清源山下。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於2006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佔地154.2畝,主體建築面積23332平方米,共分為四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