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撇和捺的歷史書法學問

2020-12-21 百家號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撇和捺的歷史書法學問

據傳東晉王義之學書, 專攻永字訣, 可通一切字。此法受到當時及後世的推崇,被視為教條。永字八法圖, 常見附在字帖書本裡, 教誨學生攬住它。數千年來人們一直強調,學習書法先從「永」字開始,先學習「永字八法」。今天小編和大家講一講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撇和捺的歷史書法學問

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每每看到右軍永字之撇,往往會讓人想起這首李太白對王羲之的詩予。那份瀟灑不俗,盡脫凡塵、沈尹默先生言長撇如人生,當瀟灑出俗,不為名更不屑利,方得一份自得的安逸。或如將撇給古人形容為天涯之月起,顧自我之元之軌跡,長夜清明,不疾不徐。八法中撇為其二,長曰「掠」,短為「啄」。種類多以長、短,豎、平、蘭葉等等之分。

撇是動態之自然物化之比擬,長為雁掠長空,短似小鳥啄食。體態輕盈,起筆露鋒,入紙而頓後筆鋒做調,呈蓄勢待發,一筆而貫,力送末端。長撇的中段需要較長時間的中鋒力感,所因中鋒而使筆毫力聚而產生力感,而避扁薄。短撇要疾下急収,以輕捷健勁為勝,避無力而綿軟。撇是比較容易體現書者風格不同的筆畫,而其最顯著的特徵在於斜度的變化和出鋒的走向。如碑之經典《張猛龍碑》收筆頓筆後出鋒,如此顯得渾厚勁健,特別符碑用之適,北魏之書多用此法。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則撇無論長短,皆以直挺無弧而力,彰顯出「柳骨」特有之風姿。

歐陽詢的唐楷帶鉤之撇,使字硬朗險絕,其實往往與《蘇慈墓誌》有異曲同工之妙。褚遂良的撇畫輕盈柔美,其秀逸之特徵特別是在《雁塔聖教序》中盡展無疑。智永的回鋒撇則起到筆斷意連的作用,觀其《真書千字文》。鋪紙研墨,上下其筆,一揮而就的洋洋灑灑,是多少人的羨慕。而那份被寓為長撇般瀟灑的背後,是多少點點滴滴,日日夜夜如短撇般的專注,不提起筆的人是不會有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然而同樣,那份寫一筆好字的歡欣,也是發自於內心,只有自我的感覺。撇之長短,瀟灑專注,那種看似不經意的獲取卻是刻意而為的專注,書法如此,人生亦如此。

捺在字中常常與撇相配合形成平衡作用,八法稱「磔」。磔,辜也。本義為古代祭祀時分裂牲畜肢體。《廣雅》所釋:磔,張也。楷書中的捺畫承隸書的波磔而來,而隸書的波磔正是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體向外開放。所以隸書又叫分書,楷書中的捺也起到這個作用。楷書捺筆,力雖內聚形卻外張,使字體開展舒暢、開放。這一筆直要寫得剛勁、利剎、有氣勢。磔本義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畫即取刀劈之意。寫時要逆鋒輕落,右出後緩行漸重,至末處微帶仰勢收鋒,要沉著有力,一波三折,勢態自然。

古人言此有一波三過筆之法,捺這一波表現出來的折是要通過圓滑處理的,起筆、行筆、收筆的三段式行筆過程。在形態上的捺有縱橫兩種,斜捺與反捺屬於縱勢,平捺屬於橫勢。捺的功能在字中修飾意味是比較重的,也是特別能體現碑帖之分和書家特色。《龍藏寺碑》捺的收筆皆以重按,帶有濃重的隸意;《董美人墓誌》捺畫採用大弧度,來表現她的妍美特質;智永的《真書千字文》捺的瘦長舒展,這是行書流暢的筆感;而「二王」所書中常有回鋒捺的出現,是為了起到筆意連貫,字形飽滿的作用;在捺的書寫過程中時常會出現挫筆的現象,或是書家有意無意,或是紙筆的客觀因素而造成,而也因此顏真卿卻將此發展成自己的一種風格特徵。

清·包世臣所論「捺為磔者,勒筆右行,鋪平筆鋒,盡力開散而急發也;後人或尚蘭葉之勢,波盡處猶嫋娜再三,斯可笑矣。」而沈尹默先生亦言「做人要像「永」字的「捺」,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天的功課」。而今看來,哪之三折如一波流水,似如文化,恍若人生。

相關焦點

  •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豎筆的歷史書法學問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中,豎筆的歷史書法學問大漢末年,國勢衰落,群雄四起,三國鼎立,文化圖強。文人墨客追求漢字俊美之趣,遂有楷變。然楷書之法,基於隸體,而棄隸之率性,融入剛勁之筆道。歷經三國兩晉,楷書之體既成。
  •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之淵源,出處,故事,以及點的書法學問
    書法魅力「永字八法」之淵源,出處,故事,以及點的書法學問"永字八法"對於沒有學過書法的人而言亦是耳熟能詳的有所而知,其淵源,出處,故事,包括形式技法對於很多學過書法的人而言,卻其實並不知之其祥。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永字八法」的歷史以及點的書法學問。相傳王羲之天台山隨白雲先生修書練字三年,累睡池邊,夢中得仙翁賜字於掌心,即一個「永」字,從此得悟而書學大進,終成書聖之名。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而實際上王羲之將最基礎的筆畫練習歸咎於「永字八法」,由此專攻十五年,並作為家傳之書的基本技法。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只聽空中隱隱約約的傳來一聲:「天台白雲……」看著老人走了之後,王羲之一看手心,原來是個永字,思考了一整夜,終於明白了,橫豎鉤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都體現在這個「永」字上了。白雲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筆訣呀!此後,王羲之用了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
  • 「永字八法」——中國書法用筆的基本法則
    「永」字八法,是古代書法家練習楷書時運筆技法的代稱,也是中國書法用筆的基本法則。「永」 字涉及漢字中的八種基本筆畫:點、橫、豎、勾、仰橫(挑)、撇、短撇、捺,按各自的書寫筆勢分別以八字概括為:側、勒、弩、趯、策、掠、啄、磔。這八種筆畫是楷書的基本筆畫,每筆畫各有特色,而又互相呼應,一氣呵成。
  • 《書法問集》646、請教一下,書法中的「永字八法」是什麼?
    「永字八法」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書法基礎「知識點」。【「永字八法」是書法初學者必學,相傳來自智永和尚,但是範字來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不是覺得有點繞口令,因為「永字八法」確確實實是後人歸納總結。「永字八法」 現在一般用在初學楷書的時候,書法老師一定會提及「永字八法」,下圖「永字八法」示範圖。看了上圖的示例,並不是那麼好懂。如果直接放大,拆開來說,那麼可能更加的難懂。
  • 書法之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 ,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劃,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筆為磔(zhé),逆鋒輕落,折鋒鋪毫緩行,收鋒重在含蓄。
  • 書法基本功丨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簡單的講就是毛筆書法中」側、勒、弩、趯、策、掠、啄、磔「的筆劃。也就是現代漢字中的」點、橫、豎、撇、捺、勾、挑、折「。是中國書法歷代書法名家書法理論精華的歸納總結,也是書法初學者必須要掌握的技法之一。
  • 書法中還有一出名筆法,那就是「永字八法」,你可知?
    撲朔迷離的歷史真相,不為人知的塵封往事。歡迎進入大古的歷史奇妙屋。 中國的書法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在這三部分之中,以筆法為基礎。 所謂筆法,就是筆劃之法。而「永字練書法」中的「永」字恰好有八畫,而且畫畫不同,集中了漢字楷書中所有的點畫形式。
  • 永字八法詳解及常見八病勢,掌握了「永字八法」才可以說懂書法
    永字八法,傳為隋代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和尚所創,也有人傳為東晉王羲之或唐代張旭所創。不過公認是智永所創。簡單的講就是毛筆書法中」側、勒、弩、趯、策、掠、啄、磔「的筆劃。是中國書法歷代書法名家書法理論精華的歸納總結,也是書法初學者必須要掌握的技法之一。
  • 永字八法是什麼 永字八法圖解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不可順鋒平過;直筆為努,不宜過直,太挺直則木僵無力,而須直中見曲勢;鉤為趯(tì),駐鋒提筆,使力集於筆尖;仰橫為策,起筆同直劃,得力在劃末;長撇為掠。
  • 「永字八法」為何被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
    中國的書法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在這三部分之中,以筆法為基礎。所謂筆法,就是筆劃之法。而「永自練書法」中的「永」字恰好有八畫,而且畫畫不同,集中了漢字楷書中幾乎所有的點畫形式。「永」字八畫,即「側(點)、勒(橫)、努(直)、趯(鉤)、策(向上斜書)、掠(撇)、啄(短撇)、磔(捺)」,由於「永」字包括了書法中八種最基本的筆畫,所以初學書法的人都會把「永」字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那麼,永字練書法產生於何時?是誰發明的?
  • 「永字八法」裡的六個書法密碼,看完全明白了
    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為例,概括地闡述楷書八種基本點畫用筆要點的方法。關於它的來源,歷來說法不一,大約是在楷書盛行的隋唐之際,書家為指導初學者習書,便取被譽為「天下法書第一」的王羲之《蘭亭序》的第一個字「永」為例,總結出一套欲以簡馭繁、「以開字中眼目」的教學方法。
  • 楷書筆法結晶,學歐陽詢書法的捷徑,永字八法解析
    本文專述歐楷的筆法之道,「永」字八法包含了歐楷中幾乎所有的筆法,有點法、挑法、橫法、豎法、撇法、捺法、厥法、鉤法。學好「永」字,基本就學好了這八種筆法。中國的常用漢字有三千多字,基本都由這八種筆法組成。而中國漢字這三千多字中,最基本的幾百個獨體字學好了,其餘就是各種組合。
  • 什麼是永字八法?為什麼學書法都要從永字開始學起呢?
    我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寫好了永字就能寫好所有筆畫的說法。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單單一個永字就包括了點、橫、豎、鉤、挑、撇、短撇、捺這八種筆畫。這在漢字上是十分少見的,並且這些筆畫的書寫和運用也被稱之為筆法。
  • 怎樣理解書法中的「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書法最基本筆法總法,是楷書的基礎,指的是點、橫、豎、撇、捺、挑、鉤、折八種筆畫,學習楷書,要求要先掌握寫好這八種筆畫要領。永字八法唐張懷瓘《玉堂禁經》雲:一一八法起於隸字之始,自崔、張、鍾、王傳授所用,該於萬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發其旨趣,授於虞監世南,自茲傳授遂廣彰焉。
  • 書法解密之「楷書」,熟練掌握「永字八法」,融會貫通之上篇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前面的文章關於楷書的基本知識,大家都了解了,今天就學習一下楷書的基本筆畫,分上下兩篇講一下「永字八法」八種基本筆畫:漢字是由橫、豎、撇、捺、鉤、折、點、提八種筆畫組成的。要想寫好漢字,必先練習筆畫。
  • 書法解密之「楷書」,「永字八法」筆勢筆病解析,書法愛好者必讀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昨天咱們講完「永字八法」的基本筆畫知識,接下來說下實際練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開始練習,筆畫運筆不好,容易出現筆病,這些筆病大致是:1、點如牛頭,提頓不按筆法,寫的疙瘩太多、鋒芒畢露、狀如牛頭,或成凹腹、失去點勢,都不好看。
  • 「永字八法」與做人哲理
    書法不單單是寫字,書法是一種語言,是一種訴說人們喜怒哀樂情感的語言,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字藝術形式,我們通過學習書法,能夠修煉我們的「精氣神」並從而感悟人生。所謂方方正正中國字,堂堂正正中國人。「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是通過「永」字的八個點畫闡述了楷書書寫的筆法技巧,是一個獨特的教學方法。簡明扼要,初學者可以加強理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從一個「永」字延伸到所有的中國漢字。中國書法藝術,修身養性,傳承千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 書法:什麼是「永字八法」?什麼是「提按」?什麼是「臨摹」?
    永字八法我們先不考慮漢字的起源,它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就現在的漢字來講,其實是由一些筆畫通過不同排列組合形成的,而這些筆畫,在書法上可以用一個「永」字來代表。從書法角度講,「永」這個字可以分析出八個筆畫,所以被稱為「永字八法」。
  • 永字八法精解
    永字八法精解《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的法則,以&34;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高度概括了書法用筆的基本方法,幫助書法愛好者迅速掌握書法的用筆,為進一步學習行草書打下堅實的基礎。學好&34;是步入書法藝術之門的第一步,可謂事半功倍!